本文來源:農業助手團隊
作者:牧蟲者說
點擊文末原文連結,可查看原文!
最近有農友朋友提問:砂糖橘果子太大了,有沒有方法能抑制果實膨大?
按照我現有的知識理解——果子已經超大,是沒有辦法在不破壞其品質的情況下為其「瘦身」的,只能儘量去控制。
砂糖橘優質果
同等數量情況下,不是果實越大個產量越高嗎?砂糖橘種植戶為什麼怕果大呢?
砂糖橘果實作為商品的質量是由果品外觀及內質構成。果實的大小、形狀、果皮色澤、果皮粗細及群體的整齊度為外觀特性;果皮的厚薄,果汁量、種子多少、質地、糖酸度及風味等是內質特性。但是果商眼裡砂糖橘的品質還和一個指標息息相關——運輸損壞率。
砂糖橘作為一個經典品種(堪稱春節果王),相信大部分消費者是品嘗過的,所以對其口感會有印象:正宗的砂糖橘只要不是品質差得離譜,你會覺得大多數砂糖橘都是一個味兒。就比如同是柑橘類的水果,提到檸檬你會覺得酸,提到柚子你會想起它微微的苦味,而想到砂糖橘你則會想到甜而不膩、果汁多、吃了還想吃……
如果砂糖橘像沃柑一樣大的話,吃上2-3個你就會有飽腹感,是絕不會連吃幾個的,而且小果對應的標籤是精緻。最主要的是砂糖橘大果往往更容易浮皮,使得果實不再擠壓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容易損壞。所以,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他們會偏向於小果或中果。
砂糖橘大小標準:大果(>45mm)、中果(36.5~45mm)、小果(<36.5mm)
下面我們再分析一下砂糖橘果實大小對其品質及貯藏性的影響。
王兆兵、吳振先等老師在其研究中指出,砂糖橘果實的大小對其貯藏品質具有較大的影響。具體表現為:①貯藏後期,小果的色調角值和亮度值較高,在外觀品質上優於中果和大果;②小果的TA(總酸)、VC(維C)和TSS(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整個貯藏過程中也始終高於中果和大果;③小果與中果的貯藏性能優於大果。
(以上為引用前輩科園成果的描述)
綜上所述:砂糖橘中小型果實較優於大型果,並有利於保持果實的營養與風味。所以在生產過程當中我們要避免種出大果,超大果型的砂糖橘。
那麼砂糖橘大果是怎麼來的呢?
砂糖橘的出現大果甚至是超大果,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零星發生,二是普遍發生。
零星發生:問題不大,只是少數頂端直立、健旺枝梢的果實對於養分的爭奪能力強,發育得更好罷了,就像從小到大,每次班上都有一個「胖子」樣的。
普遍發生:總的來說是由於植株掛果量小,而樹體養分過量導致的(特別是氮素過量)。掛果量小可能是初結果樹來花量小,生理落果嚴重、夏梢沒控制等所引起的。而樹體養分過量則與水肥供給不科學及果實攝取養分的能力有關。
為何夏梢的抽發反而會造成果大?
因為砂糖橘是比較容易出夏梢的,但夏梢有一個特點——生長速度快,通常20天左右就會自剪。前期由於夏梢的抽發會消耗大量營養加重落果,但夏梢老熟之後完成由庫到源的轉變後,會變為功能葉片來供給營養,而此時掛果量銳減,反而有利於後期果實的生長發育。
砂糖橘果型的調控
對於零星發生的超大果,在定果後疏除即可。而對於普遍發生的,只能適當減少肥料用量,並通過放秋梢來分搶營養,來減緩果實的無度膨大。
實際上,與其等果大後再想辦法,倒不如提前控制。不過,砂糖橘果型的調控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作,與其周年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都密切相關。砂糖橘果實大小主要受結果母枝粗細程度、結果部位、開花批次、調節劑使用量和水肥管理綜合影響的。
放好秋梢培育優良統一的結果母枝,做好促好花芽分化,可為來年的來花量打下基礎並確保花期一致,有利於使用920統一保果,既是對產量的保證,同時又給之後的果量調整留有餘地。控好夏梢,減少梢果間競爭,可避免引起大幅落果,合理疏果,穩固樹勢,在保持果實品質的同時又能減少大小年的發生。推薦早期適當多掛果減少夏梢萌發,待放秋梢時以果換梢,通過肥水管理促進果實膨大。
關於膨果可以查閱相關文章:果實膨大營養需求特性,及管理要點
砂糖橘內膛果多的典範
更多精彩文章,請掃碼關注下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