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森日記》:14年跑步控制糖尿病,中國版「跑步聖經」有何秘籍

2020-12-17 作家鍾倩

今年以來,「日記體」深受追捧。魯迅先生曾在書中寫道,「從作家的日記或尺牘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清晰的意見,也就是他自己簡潔的註解。」

日記比本人更真實。讀完作家出版社最新推出的黑龍先生的《奧森日記》﹙上、下﹚後,我更深信不疑。讀完後,我迫不及待地向身邊朋友推薦這部清新自然的作品。

01

「奧森」是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簡稱,那裡也是京城人的「跑步聖地」。作者記錄自己患糖尿病後14年來堅持跑步的所思所想、所歷所遇,從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到被醫生判為「戴了帽」的糖尿病人,再到依靠跑步和科學飲食治癒的跑者,他達到三級國家運動員水平,黑龍涅槃重生,並將這些寶貴的生命體驗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他的跑步本身就具備雙重精神內涵:他晨跑、夜跑、赤足跑、山地跑、跑北馬、跑鄭馬、跑北京國際越野馬拉松,等等,一路跑進生命的最深處,欣賞到最美麗的風景;另一方面,他的跑步,伴隨著陪伴年過九旬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照顧住院卵巢手術的夫人,鼓勵在美求學讀博的女兒,以及時刻牽掛自己的學生們,他邊跑步邊寫日記,從內心流淌出來的真情獨白,凝結成一部馬拉松的精神史和心靈史,何嘗不是他的靈魂救贖呢?

馬拉松照片

一個人的馬拉松,就是一個人的心靈史。疾病是一面鏡子,人們飽受肉體之痛的時候,往往才能看清自己的傲慢和驕傲。2005年末,黑龍被確診患上糖尿病,醫生對他說道,「糖尿病是不可治癒的,你需要終生服用藥物,或依賴胰島素來生活。」熱心的護士長又告訴他,跑步鍛鍊和調整飲食能夠控制,他痛下決心,「我能吃苦,只要人能吃的苦我都能吃,只要靠吃苦能做到的事,我都能做到。」

半年後,他控了飲食,減了體重,停了藥物,踏上跑步的漫漫徵程。「很可能我是第一個進入森林公園跑步的人。那年的除夕,正下著大雪,公園還沒修好,我從一處沒封好的路口進入公園……」

作者黑龍本人

2012年10月27日,他開始跑步,一個多月後就報名參加了馬拉松比賽,進步之快讓人驚嘆,更使我油然敬意的是他的意志力和行動力。2007年,他在奧森公園附近買了處新房,從此再也沒有停下跑步,成為大家口中的「奧森老人」。

奧森的大地上,見證他的每一個溫熱足跡,記錄他的每一次挑戰自我,他從基本的跑坡開始,每天堅持跑。春花,夏陽,秋葉,冬雪,他在跑步過程中融入自然的懷抱,赤心赤腳閱讀大地,打開心靈,放飛心情,多年的抑鬱症也不治而愈。跑步是痛苦的快樂,有多少痛苦就有多愉悅,腿傷、抽筋、疲勞不是最難承受的,最艱難的是撞牆時刻。

02

所謂「撞牆時刻」,是指「每當跑到30公裡左右,人體的能量就會消耗殆盡,就如耗盡燃料的汽車,又像遇到一堵不可逾越的牆,再也不能向前移動了。」一個馬拉松跑者,常常要與這堵牆打交道,穿越了這堵牆,就可能看見勝利的曙光。如何成功闖關呢?

他現身說法,「遇到撞牆的感覺時,心理上要堅定信念,同時採用深呼吸的方式,調整跑步速度,保持正確的跑姿,就會慢慢地渡過困難期。過了那堵牆,跑步者的高峰期就來了,身體會再次啟動,心中會溢滿愉悅感和幸福感。」

而最好的闖關捷徑,莫過於吃苦訓練,「為了徵服這個難關,我每周都要跑一次30公裡,慢慢地,神經系統就會記憶和習慣這個痛苦,最後便穿越和推倒了這面牆。」這個過程,用跑友的話說就是「從地獄到天堂」。其實,人生在世,就有苦難,就有挑戰,馮驥才曾回顧韓美林的傳奇人生,書名為《地獄一步到天堂》,亦是同樣的道理。

秋天跑步公園風景

一個人的馬拉松,也是一個人的精神史。跑步是常態,跑馬是心態,奔跑在路上是不屈生命的姿態。14年的跑步史,黑龍的堅持常人難以比擬,他與跑友的往來情誼令我為之動容。他在日記中說道,「沒有人沒時間跑步」,還說,「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糖尿病是不可以治癒的。」

奔跑在路上

我不禁聯想到,生命是可以完美的,生命是不可以完美的;人生是可以成功的,人生是不可以成功的。感謝黑龍,讓我開悟。顯而易見,他已經修煉成為一位智者,字裡行間的文字氤氳出生死的哲思和人性的光芒。

作為青年作家,我深感他的海量閱讀和成熟智性,談醫學、武術、教育、社會新聞,侃侃而談,淡泊超脫,他讀尼採、盧梭、叔本華、陀思妥耶夫斯基、馬斯洛、弗洛伊德、三毛、林語堂、林徽因、潘石屹、陳果、任志強、趙忠祥、張小嫻;

同時,也讀了很多與跑步運動相關的書,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談些什麼》,希恩《跑步聖經》,多爾蒂《現代田徑運動》,麥克杜格爾《天生就會跑》,以及《聖經》《佛經》等等,其文學質素和審美品味不言而喻。

我不想把這視為一種刻意為之的案頭工作,應是作者邊跑步邊思考的精神交流。與此同時,他還與不同年齡的跑友們打成一片,有牛師傅、耿大夫、天藍、和尚、情調、孤獨、奔騰、端陽、樂天、蘇菲、二丫、孤影、懶貓等,也有慈善家李春平、運動員孫英傑等。他開導失戀的美娃,鼓勵失意的玩樂跑,參與「光豬跑」的陣營。而修鞋攤的侃爺,邂逅優雅女士,擺攤賣肉丁饅頭的跑友阿玉,又使他的日記充滿煙火氣,讀來生活氣息頗濃。這些映照出他始終年輕的心態,也讓我看到跑步帶給他的生命活力和平和喜樂。

03

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在推薦語中說道,「這本書兼具啟發性、借鑑性與閱讀性。」此言不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創作瓶頸期,疫情打亂了全部計劃,飽受失眠焦慮,同時又加重了關節疼痛。我患有類風溼19年,一路走來也是一場別開生命的馬拉松比賽,深諳最大的路障是自己,最大的贏家也是自己,要想一路向前,必須反觀自身向內求索,找回平衡的狀態和能量。

書的照片

《奧森日記》使我看到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一種毫不動搖的信念,一種愈挫愈勇的精神。他用行動回應外界對於「60歲老人跑30公裡」的質疑,哪怕疫情期間他也沒有停下,在家每天做2000個深蹲,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他用堅持踐行「沒有跑步就沒有生活」的樂觀態度,他的堅持散發著光芒,迤邐出愛的奇蹟,他是讓人尊敬的生命跑者。

跑步讓人年輕

跑步,讓人年輕;跑步,使人智慧;跑步,引人向上。或許,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最迷人之處在於每一次的發起挑戰和超越自我。「前天下午去奧森跑步,連日的暑熱和陰雨過後,小雨初歇,空氣清新,惠風和暢。像魚翔淺底,鷹擊長空,我感到身心在升騰,好像聽到了天地的聲音,也仿佛體會到了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的感悟,身心本無,生死本空,起滅為幻……」黑龍先生的快樂,非跑者難以體會,同樣他的精神境界,也很難抵達。

奔跑吧,像黑龍那樣!我告訴自己,同時也告訴所有讀者——生命是可以完美的,生命是不可以完美的;人生是可以成功的,人生是不可以成功的!

跑在路上,別停下來,一切皆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奧森跑步14年戰勝糖尿病抑鬱症,65歲物理學教授寫出中國版「跑步...
    奧森公園,是京城跑友們心目中的「跑步聖地」。14年來,不管颳風下雨,有一位老人的身影總是按時出現在這裡,他就是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堅持跑步,不僅讓他有效控制了血壓和糖尿病,治癒了抑鬱症,還成為跑友圈中的「奧森傳奇」。為了與更多人分享他的跑步心得,作家出版社近日整理出版了曹林的《奧森日記》。
  • 依靠跑步治癒糖尿病抑鬱症 65歲教授寫出中國版「跑步聖經」
    2005年末,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確診為患有重症糖尿病,並伴有高血壓、抑鬱症。奧森公園,是京城跑友們心目中的「跑步聖地」。14年來,不管颳風下雨,曹林的身影總是按時出現在這裡,堅持跑步,不僅讓他有效控制了血壓和糖尿病,治癒了抑鬱症,還成為跑友圈中的「奧森傳奇」。
  • 65歲老人跑步14年控制住糖尿病,加入1000多個群分享跑步日記
    奧森公園,是京城跑友們心目中的「跑步聖地」。14年來,不管颳風下雨,有一位老人的身影總是按時出現在這裡,他就是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堅持跑步,不僅讓65歲的他有效控制住了血壓和糖尿病,治癒了抑鬱症,還成為跑友圈中的「奧森傳奇」。近日,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曹林的《奧森日記》。曹林把它當做自己人生經驗的一些總結,「相信它會對很多人有所幫助,也會有很多人需要它」。
  • 他依靠跑步治癒糖尿病、抑鬱症
    為了對抗疾病,同時作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擁躉,他在奧森公園開啟了「跑步生活模式」……由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奧森日記》,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作者14年的「跑步生活」: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從上樓都困難,到能夠在4小時內完成馬拉松全程,並在60歲達到國家3級運動員成績。
  • 跑步聖經VS跑步聖經
    於1978年出版。右邊德系跑步聖經,中文直譯是:最全面的跑步計劃。於2004年出版。--被好奇心引領勢必要鑑定真相--哲學版跑步聖經「神話中東方之王的謀士們曾經指著摩西的畫像說:這是一個殘忍,貪婪,自私,虛偽的人。東方之王感到很困惑,於是與摩西談及此事。
  • 《跑步聖經》
    跑步聖經 ,本書自2004年在德國出版以後,暢銷十年,常年穩居運動類暢銷榜榜首。這本書是五星好評書籍,被跑步愛好者奉為經典之作。
  • 把跑步作為一種治癒方式,張展暉為中國跑者量身定製「跑步聖經」
    近日,東方出版社推出資深人氣跑步教練張展暉新作《跑步治癒》,這是張展暉專門針對亞洲人體質為中國跑者量身定製的「跑步聖經」,適合所有期待飛跑、期待健康、期待治癒的讀者。書中圖文並茂,首次分享了張展暉很多獨特的運動理念和訓練方法。
  • 【運動】無傷跑步10年,總結出來的十條跑步秘籍,請收下!
    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最近採訪了好幾位堅持跑步十幾年,越跑越健康的人士,這份無傷跑步秘籍你一定要收下!呼吸在跑步中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平時可以嘗試應用韻律呼吸法——三步一吸,兩步一呼。應用這種方法你會發現呼氣起始階段對應的落地腳是交替的,同時對身體的衝擊力也就分擔到身體兩側了。
  • 無傷跑步10年後,我總結出來這十條跑步秘籍
    日復一日的奔跑裡,能做到無傷跑步,是每個跑者的終極目標。咚妞最近採訪了好幾位堅持跑步十幾年,越跑越健康的人士,這份無傷跑步秘籍你一定要收下!當跑步速度加快時也可以改成兩步一吸,一步一呼,學會腹式呼吸也會很大程度地減輕跑步的疲勞感。學會把肩膀放鬆,這樣跑步會節省很大一部分體力——深呼吸,將氣息全部吐完時,就是真正放鬆的感覺,跑步時抖一抖雙手,也可以立刻緩解肩膀的緊張感。
  • 《跑步聖經》:越不想跑越要跑
    裡面有個片段,顧佳這樣說,生娃之後,雷打不動的要去健身運動,因為害怕生病,害怕死,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顧佳的能力讓人羨慕,但是她的自律跟運動的堅持是不是也觸動了你? 運動健身成為熱潮的當下,很多人蠢蠢欲動。但是又不知道從何開始。
  • 加強腿部運動5大益處:提升跑步速度控制糖尿病
    有益膝蓋  此前曾有觀點認為,深蹲運動會損傷膝蓋。實際上,當正確練習時,深蹲是能增強大腿前後兩側的肌肉,它們是用於支撐膝蓋的。加強膝蓋周圍的肌肉強度,更具體的說就是韌帶,能夠防止韌帶出現拉傷、撕裂或者扭傷。
  • 「跑步能治好抑鬱症」,這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
    而在各項運動中,跑步是最常見的。前萬科副總裁毛大慶就曾公開表示,他通過跑馬拉松戰勝了抑鬱症;原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曹林也通過跑步,逆轉了重症糖尿病和抑鬱症,並撰寫了《奧森日記》一書,被盛讚為「中國版的《跑步聖經》」。
  • 城市與社會︱跑步APP使用者:在解放與控制之間
    視覺中國 資料圖從2016年到2017年間,我的研究團隊通過線上觀察跑步APP社區、線下訪談45位跑步APP使用者,來看跑步APP及其相關設備的使用如何嵌入人們的跑步實踐中,其產生的數據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被量化的身體和跑步:作為自我監督的APP跑步APP最吸引使用者的是它的基本數據記錄功能。
  • 他是樊登的跑步教練,新書《跑步治癒》告訴你如何愛上跑步
    近日,東方出版社重磅推出樊登的貼身跑步教練張展暉新作《跑步治癒》,這是繼張展暉《掌控》銷售突破30萬冊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專門針對亞洲人體質為中國跑者量身定製的「跑步聖經」,適合所有期待飛跑、期待健康、期待治癒的讀者。
  • 【跑步聖經】
    如果您有積極向上方面的、關於運動、讀書、健康、、飲食等方面的知識,希望和他人分享,請聯繫我qq:114595021,mail:114595021@qq.com,將把你的想法和理念分享給更多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你是不是恰巧想通過跑步來鍛鍊身體,或者跑步是你喜歡的一項運動?從我的經驗來看,一個剛剛起步的跑步者有成千上萬個沒有最終答案的問題。
  • 馬拉松大神曬戶外跑步引爭議!疫情期間戶外跑步,你怎麼看?
    近日,跑圈大神牟振華在微博曬出自己戶外跑步的照片,引起了網友爭議。2月7日,牟振華在微博曬出自己戶外跑步的照片,並配文:「我就喜歡冒險,膽小鬼給我靠邊。別擋我的視線,讓我把正義實現。」在跑圈有一些憋不住的跑友也確實會出門跑步,有的在家附近的山裡跑,有的選擇在空曠的地方開跑。那麼,疫情蔓延期間,到底能不能去戶外跑步?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在央視的採訪中曾經提到:「跑步的時候,在開放的環境下,比如在奧森(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那種少人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戴口罩。
  • 每天堅持跑步,對身體有何好處?
    也許在每一個朋友身邊都有一群喜歡跑步的人,這群人他們成為跑步愛好者,有的時候選擇戶外朋友的時候選擇在健身器械上跑步。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跑步所能夠得到的效果,其實都大差不差,跑步對身體而言都有諸多好處。 如果每天堅持跑步的話,對身體有何益處?
  • 跑步天壇,祈福新年!中國夢登山隊馬拉松戰隊年會活動預告
    中國夢登山隊馬拉松戰隊成立三周年來,戰隊隊員永遠奔跑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公園河邊…全國各地馬拉松賽道上,灑下我們的汗水,2020年,我們帶著中國夢登山隊的精神,在全國馬拉松常州精英賽,中國最快的賽道上,在西安馬拉松古城牆邊,在南京馬拉松玄武湖畔,在奧森北園風景圖畫裡,在朝陽公園半馬的賽道上……努力奔跑,跑出我們的激情,跑出我們對於生活的熱愛!
  • 阿迪達斯中國區首家跑步概念旗艦店於成都春熙路正式揭幕
    (2016年10月14日
  • 男人每天跑步,對身體有何益處?
    在一項針對年輕人的小型研究中,為期7周的跑步,不僅提高了有氧健身能力,而且還提高了認知靈活性,加速了大腦處理任務的敏捷度。 而另外一個研究則發現,以較低的速度在跑步機上跑步,僅僅跑步15分鐘,便可以幫助提高一個人的記憶認知測試當中的記單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