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因為什麼買麵包?
想一想,自己會在什麼場景下買麵包,無非是當早飯、當零食,而目前來說,短保麵包的早餐屬性是遠大於零食屬性的。
那麼,對於當早餐的麵包而言,什麼是最最關鍵的呢?
必須是:方便!
以vive大學為例,早上8點半第一節課,90%的大學生都是睡到8點起來,匆匆忙忙在學校便利店裡買個麵包、買袋奶,然後,踩點到教室。願意犧牲「睡覺時間」去食堂吃熱乎新鮮早餐的人,絕對是少數。
把場景切換到校園外,想想看,大部分上班族匆匆忙忙去上班,是不是在家到公司路上的便利店裡隨便帶點就走了,因此,對於短保麵包來說,隨處可見,這是比價格還要必須的必須,沒有人會為了單純吃個早餐,在上班路上拐彎抹角的。
好了,說完方便,再想想看,對於上班族或者學生黨,除了方便,還需要考慮的是什麼?
價格呀!
早餐太高頻了,高頻到,價格會成為痛點,你每天都花的錢,就好比生鮮一樣,價格是很敏感的,所以,即便是一二線城市,絕大多數上班族的早餐預算都在10元以內,而學生黨,更是5元以內。
不要覺得5塊不可能,vive掰扯一下自己讀大學時的早餐成本,一袋輝山牛奶1.8元+食堂的雞蛋1元+桃李切片2元(一袋8元有8片,一頓吃兩片)=4.8元;
而對於以麵包為早餐的上班族而言,牛奶花5塊左右,留給短保麵包的也就在5塊的樣子了,所以,麵包店的新鮮麵包和短保麵包真心不是一個賽道上的物種,麵包店裡的麵包動不動就十幾、二十塊,普通上班族,哪有那個條件天天吃。
最後,消費者關心的便會是麵包的味道、新鮮度,誰不想在同樣的價位上,吃點更好吃、更新鮮的?
對應的,消費者的這些需求,在企業的眼裡,就是三個方面的要求。
桃李的應對
前文講到,消費者對短保麵包最大的剛需,就是方便,你得讓消費者想買的時候,隨時能買到,這就對公司的渠道能力做了非常高的要求。一定要將小賣店、商超、統統拿下,渠道武裝到牙齒。
桃李,確實也是這麼幹的,截止2019年,桃李一共擁有687個經銷商,一共24w+的終端渠道,與此同時,他最強的對手達利,我們知道,達利是個老牌食品飲料巨頭了,而且,這貨最擅長的就是跟隨戰略,在推出短保美焙辰之前,就先後推出了達利園、好吃點、可比克、樂虎、和其正和豆本豆六大知名品牌,這六個,個個都能打。
這使得,美焙辰推出沒多久,就擁有經銷商700多個,然而,即便如此,美焙辰也僅有終端渠道7w多個,比起桃李的24w多,根本不夠看。
況且,桃李的24w+終端,更多為便利店終端(2018 年商超銷售佔比 26%,小店佔比 74%),在成熟市場的終端密度更大,客戶的觸及度更高。
我們認為,這是桃李比起其他競品公司最大的優勢之一,因為,大型商超行業的整體增長目前是放緩的,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店的興起,而且便利店更符合消費者對於短保麵包的「方便」需求,但這些便利店,很多都有自營麵包品牌,比如羅森、7天等,於是,公司針對這些便利店自身品牌,進行局部市場針對性的差異化產品研發生產。
比如,vive就在家周邊的一家羅森,發現桃李的mini版醇熟切片。
還有,桃李具備一個其他所有競爭對手都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對學校端渠道的滲透。
比如在桃李的成熟地區,東北市場,學校貢獻了公司收入的近20%,要知道,學生的心智是最容易佔領的,今後他還會長大,而且,大人的喜好,經常會向孩子傾斜....
目前,公司的供應鏈模式是,在一個地方建生產麵包的工廠,以這個工廠為半徑200-300公裡的終端進行銷售,不知道看到這裡,大家想到了誰?
對,就是農夫山泉!
在之前講農夫山泉的文章裡講到,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公司把中國十大優質水源基地全都拿下。有券商做過測算,如果在水源方圓500公裡內銷售,瓶裝水就可以獲利頗多,可一旦超出這個範圍,油費、過路費、損耗等等加起來,一瓶礦泉水終端售價必須要在兩塊五以上才能盈利了。
對於農夫山泉而言,水幾乎不要錢,瓶子是成本的大頭,這個成本隨周期波動,企業做不了主,唯一能動腦筋的,就是物流和倉儲成本。
在農夫山泉把幾大水源地都拿下以後,物流和倉儲開支比重持續下降。
那麼桃李麵包也一樣,消費者對高頻需求的短保麵包價格是十分敏感的,桃李圍繞中央工廠200-300公裡配送,並且不斷加強對物流車隊效率的提升,使得公司的配送費效比不斷提升,成本十分具有競爭力的同時,保證了麵包的新鮮程度。
整體來看,桃李麵包的日配送比例已達到 50%以上,成熟地區,如東北市場,可達到 70-80%,顯著高於美焙辰。
而且,即便是桃李目前比較弱勢的華南地區,都基本能實現日配,顯著強於美焙辰及優勢區域性外資品牌曼可頓。
寫在最後
對於短保麵包而言,消費者的需求按順序排列依次是:方便、便宜、新鮮好吃。
這三點,目前,全行業做得最好的就是桃李,而且每一點都勝出其他競爭對手太多,近些年來,我國麵包的消費是量價齊升的。
不要覺得自己吃豆漿油條、自己吃包子饅頭,就覺得麵包沒前途,咱們用數據說話。看下圖,實際就是量價齊升的!
而桃李麵包,是整個短保麵包絕對的龍頭,隨著未來麵包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並且一定會這樣),桃李,一定能以遠超行業增長的速度增長,因此,《價值事務所》持續看好桃李麵包。
最後,說個題外話,大家知道桃李麵包為啥取名桃李麼?因為公司的創始人曾經是名教師,幹到60歲退休以後,看到學生們對麵包的需求,就創辦了桃李麵包這個品牌,沒想到越做越大,現在,老爺子都80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