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及用電量結構分析

2021-01-17 中國電力網

2018年中國電力工業運行情況及用電量結構分析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智研諮詢  發布時間:2019-01-31

  2018年,全國電力供需情況總體較為寬鬆。2018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2017-2018年中國全國電力供需分析

  資料來源: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2010-2018年中國全口徑發電量走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6.99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4%。其中,水電發電量123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火電發電量492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核電發電量2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6%;風電發電量36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2%;太陽能發電量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8%。

  2016-2018年我國發電量結構分析(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899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其中,水電發電裝機容量352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火電發電裝機容量1143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核電發電裝機容量44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7%;風電發電裝機容量184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4%;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74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9%。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43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6%。

  2016-2018年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結構分析(萬千瓦)

  資料來源: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用電量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第二產業用電平穩增長;二是服務業用電持續快速增長;三是電力消費新動能正在逐步形成,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用電高速增長;四是在工業、交通、居民生活等領域推廣的電能替代成效明顯;五是夏季長時間極端高溫天氣拉動用電量快速增長。

  2010-2018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走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其中工業用電量464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1%,;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4%。

  2018年中國全社會用電量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中電聯、智研諮詢整理

  「十三五」期間的一次電力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到2020年,一次能源電力需求有望達到1.6萬億千瓦時。2020年以後,我國工業化基本完成,全社會用電增速將緩慢下降,平均增長率將降低到3.0%-4.0%,總社會用電量將達到10萬億千瓦時左右。「十三五」期間全國電力投資預計完成3.1萬億元,仍有投資缺口。對電力企業和整體行業而言,融資需求仍會保持擴大趨勢。

  未來,電力行業監管將進一步完善、電力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節能減排壓力助推重點項目發展、清潔能源發電繼續快速發展、電力企業戰略轉型步伐將加快。

相關焦點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 用電量增速創七年來新高
    ­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為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增速創下7年來新高。­  一般情況下,用電量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2018年,用電量為什麼增長這麼快?高速增長的用電量背後,支撐的中國經濟又發生了什麼改變? 記者帶著這些疑問,奔赴東、中、西部多個用電大省,一探究竟。
  •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發布!去年用電量為何增長這麼快?
    一般情況下,用電量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數,2018年,用電量為什麼增長這麼快?高速增長的用電量背後,支撐的中國經濟又發生了什麼改變? 帶著這些疑問,和小新一起奔赴東、中、西部多個用電大省,一探究竟!
  • 2018年1-11月黑龍江大慶市份規上工業用電情況分析
    年初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慶市工業生產運行持續改善,呈現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電力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能源,也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大慶市電力消費量佔能源消費量的14.0%,是主要能源消費品種之一。在當前經濟運行平穩情況下,分析規上工業企業電力消費情況,對研判經濟發展走勢及節能降耗情況意義重大。
  • 漲知識|為何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來新高
    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這一增速較2017年上升了1.9個百分點,創下201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2018年我國用電量增速創七年新高 原標題: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9號發布的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6.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
  • 2018年中國用電情況分析【圖】
    「不必為中國的電力供需感到擔憂」,6日,外交部作出鏗鏘回應!1月6日,針對外媒熱議的中國局部限電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應展現了對中國電力供應...
  • ——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經濟穩步復甦是用電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消費需求已逐步恢復常態。用電量增減與經濟活力有何直接關聯?全社會用電量,包含了第一、二、三產業以及居民生活等領域的電能消耗總量。「改革開放以來,全社會用電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趨勢大體吻合。通過用電量增長曲線變化可以反映出經濟運行情況。」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單葆國說。
  • 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
    本人在今年2月中旬搜集到2018年各城市全社會用電量情況;前4強城市,排名不是北上廣深,這4個一線城市;而是上海蘇州濱州北京,北京僅第4。蘇州用電量高,主要工業用電量太強大,全國第一,當然因為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二。
  • 2020年1-10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
    2020年1-10月份電力工業運行簡況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58:40   來源:中電聯電力統計與數據中心  作者:
  • 2018年中國各省市電力消費量排行榜,廣東省用電量全國領先「圖」
    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684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為2012年以來最高增速;2019年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5%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7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8%;第二產業用電量472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108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分省市來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31個省份電力消費量均實現正增長。除福建、山東外,其餘13個電力消費量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均屬於中、西部地區。
  • 2018-2020年江蘇全社會用電量連續三年突破6000億千瓦時
    來源:電纜網 日前,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江蘇全社會用電需求持續攀升,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江蘇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仍達6374億千瓦時的歷史新高,比2015年增長24.6%,比2019年增長1.75%。
  • 用電量持續攀升折射經濟新動能
    202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疫情期間「宅」在家的日子,百姓生活用電量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增速為3.5%。1月至10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持續較快增長,用電量同比增長5.9%,增速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國網能源研究院預測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將同比增3%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經濟穩步復甦是用電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消費需求已逐步恢復常態。用電量增減與經濟活力有何直接關聯?「電力看經濟」「電力看民生」「電力看高質量發展」……走進位於北京市虎坊橋西南角的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對多個電力數據進行匯總、梳理、分析。一個個指數、一條條曲線,變身讀懂經濟運行、企業運營變化與趨勢的「晴雨表」。
  • BNEF:2018年中國空調用電量佔全球34% 位居第一
    彭博新能源(BNEF)的研究顯示,2018年全球住宅和商業空調用電量達1932太瓦時(1太瓦時等於1萬億瓦時),中國和美國佔到了其中的54%。其中中國去年的空調用電量佔全球34%,位居第一,超過美國的20%。
  • 正略鈞策:電力行業產業鏈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
    按目前一次性能源的開採力度和消費力度綜合分析,2016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預測中國煤炭可供開採量只有33年,資源越來越有限,但我國煤炭產量已經大大超出其在資源、技術、環境、安全等各方面所承載的極限能力。我國能源目前的消費結構還是以煤炭為主,頻繁的煤炭開採活動而引起的煤炭事故、地下水破壞、植被破壞等現象也影響了煤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 國家電網預測:明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5%
    6.5%,意味著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重回中速增長通道。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用電量常被視為宏觀經濟運行走勢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在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創出七年新高的8.5%之後,2019年的用電量增速是4.5%。2020年,受新冠疫情衝擊,一季度國內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6.5%,創近10年來用電量季度增速新低。
  • 韓國2018年人均用電量創新高 專家:電費太便宜了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韓媒稱,韓國2018年人均用電量創新高。據韓聯社5月27日報導,據韓國電力公社當地時間5月27日發布的一項統計數據,韓國去年人均用電量為10.2兆瓦時,同比增加3.3%,創下歷史新高。
  • 2018年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數據表
    當前位置: 電力網 » 電力統計 » 用電量統計 » 正文 2018年1-10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數據表 日期:2018-11-26    來源:國際能源網
  • 【文萃】201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及2020年展望
    一、201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一)工業生產增速放緩,新興產業保持強勁增長  工業生產波動顯著  三、2020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分析及工業增速預測  (一)國外環境分析  受貿易局勢緊張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經濟下滑
  • 京津冀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升的潛力與路徑
    ,工業負荷比重顯著下降,商業和居民負荷比重快速提升,電網峰谷差不斷拉大,這對當地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京津冀各省市在電源結構、電網配置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對系統靈活性釋放也提出了巨大挑戰。本文分析了京津冀與德國電力系統靈活性資源,在對比分析中提出了京津冀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升的潛力,最後提出京津冀電力系統靈活性提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