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阿姨的腦子被腫瘤侵犯了,該怎麼辦?

2020-12-21 澎湃新聞

原創 武玉軍 章悅 常笑健康

有人說,神經內科,是最容易收到疑難雜病和奇葩病人的科室。於我而言,科室所遇之人、之事往往不僅如此,這裡也是最容易看清疾病本源的地方。《小竹醫記》,聚焦神經內科眾多病例,從病例透析事件,追溯病因,探索病例背後的故事。

胡阿姨患肺癌已經有6年了,6年間,胡阿姨嘗試了各類治療腫瘤的方法,包括化療、放療和服用靶向藥物——易瑞沙。

胡阿姨很幸運,靶向藥物配型成功。

靶向藥物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肺癌靶向藥物可有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它使得基因型肺癌逐漸成為臨床可控的一種疾病。

相比化療,它可以提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使晚期轉移性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升至23〜27個月,5年生存率可達14.6%。

胡阿姨的病情就受益於靶向藥物-吉非替尼片(易瑞沙)。這藥讓胡阿姨即使肺癌轉移到腦裡,也活了6年之久。

胡阿姨腦子裡腫瘤長成了什麼樣子?

核磁共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胡阿姨全部腦組織都可見看見多發大小不一、圓形腦轉移灶,轉移灶內可見陳舊性出血。

今天,我們和大家講一講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靶向藥物治療等。

非小細胞肺癌伴腦轉移

肺癌是全世界內死亡率最高、最常見的原發性癌症,每年至少有160萬人死於該病。其中85%的患者為非小細胞肺癌,而肺腺癌和肺鱗癌是最常見的臨床亞型。

肺癌最常見的病因是吸菸。菸草內的芳香莖類和亞硝酸鹽類有很強的致癌活性。從未吸菸者的病因則與環境暴露有關,包括吸二手菸、空氣汙染、工業廢氣、油煙、其他致癌物及遺傳因素。

非小細胞肺癌存在腦轉移,也預示著腫瘤已經到了晚期,發生了遠處轉移。

臨床表現:

1

肺癌早期症狀為咳嗽、胸痛、咯血、痰中帶血。晚期症狀為疲乏、體重減輕、食慾下降、呼吸困難等。

發生腦轉移後,會出現頭痛、嘔吐、視物模糊、偏癱、言語不清等。若發生轉移到腦膜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顱高壓症狀及膜刺激徵會陽性。

肺癌腦轉移的轉移方式:

2

肺癌到晚期可出現身體各個不同臟器的轉移,可引起轉移臟器的衰竭,並威脅病人生命。非小細胞肺癌的腦轉移發生率較高可以達到35%~50%。

肺癌為何這麼容易發生腦轉移?

腦的供應血管異常豐富,存在大量的吻合支。主動脈弓上面發出的血管,第123支均為大腦供血的動脈。腫瘤細胞掉落到肺內血管,通過血流,從肺靜脈直接通過心臟,通過動脈血直接到達腦,通過種植轉移,在腦內生根發芽。另外肺血管和椎動脈也有直接吻合支,癌細胞可不經過心臟,直接到達腦組織。

早期發現肺癌,就應積極查找顱內有無轉移病灶。

診斷和檢查:

3

1

頭顱磁共振成像

增強頭顱MRI可以顯示出微小轉移病灶、水腫灶和腦膜轉移灶。在腦轉移的診斷、治療療效的評價和後續隨訪中起到重要作用,應該作為首選的影像學檢查。

2

頭顱CT檢查

一般取代對磁共振檢查有禁忌症的患者。

3

PET- CT

PET- CT可通過組織和腫瘤細胞間的糖代謝,來評價腫瘤及正常組織的代謝差異(腫瘤細胞的代謝是正常組織細胞的20倍),有助於腫瘤的定位和定性診斷,同時可尋找原發腫瘤。

4

腰椎穿刺術及腦脊液細胞學檢查

腦轉移尤其是軟腦膜轉移可出現顱高壓「三主徵」,腦脊液壓力會增高、蛋白含量亦會增高,糖含量減低,腫瘤脫離到腦脊液內,可出現在腦脊液內找到腫瘤脫落細胞,即可確診。

5

血清腫瘤標誌物

肺癌有相關的血清腫瘤標誌物檢測,包括癌胚抗原、細胞角蛋白片段19、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等。監測這些指標可作為觀測療效和病情變化的輔助指標。

6

基因病理檢測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應在診斷的同時進行相關基因檢測。比如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和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融合的檢測。腫瘤的基因檢測可以直觀的看清非小細胞肺癌能不能適合用靶向藥物治療,簡稱為「靶向藥物基因配型」。

比如肺腺癌做基因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可以用靶向藥物易瑞沙或者特羅凱來治療。靶向治療是目前治療腫瘤應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該方法可以更加精確,副反應也更小,相比傳統化療來說效果也要好很多。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治療方法:

4

治療可以參照以下表格

有手術機會應積極手術治療。

沒有手術機會的需要個體化給予化療、全腦放療或立體定位放療。

(1)化療

可選擇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的方案,該方案可以提高腦轉移病灶的緩解率和總生存期。

(2)靶向藥物

基因配型成功的病人,比如EGFR敏感突變伴腦轉移的病人。

一線治療藥物包括吉非替尼、奧希替尼,可抑制EGFR敏感突變和EGFR-T790M耐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奧西替尼還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具有抗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臨床活性。有研究顯示,奧希替尼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的特點,將腦轉移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至15.2個月。

寫在最後

在過去,腫瘤是一個確診即判死緩的疾病。而目前靶向藥物治療,給肺癌的病人提供了一個新的希望。

我們的病人胡阿姨就受惠於靶向藥物的配型成功。

希望在未來她能夠在靶向藥物的治療下,繼續跟腫瘤抗爭到底。

即使發生了腦轉移,也可以再活數十年。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介紹

武玉軍 主治醫師

解放軍第905醫院 神經內科

章悅 主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

簡介:章悅,男,1981.07出生,1999年考入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七年制,2006年神經病學專業碩士畢業進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工作,2011年晉升為主治醫師,2014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神經病學博士畢業。

專業方向:癲癇,神經遺傳病及神經內科各類疑難雜症。目前為華山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原標題:《胡阿姨的腦子被腫瘤侵犯了,該怎麼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63歲阿姨上腹部疼痛入院 竟是十二指腸乳頭長了腫瘤 以為要動...
    上周,浙江省中醫院湖濱院區肝膽外科病房,63歲的龐阿姨(化名)正與家人一起整理東西,準備出院。遇到來查房的李寧教授,她有些激動,忙讓家人給她和醫生們拍個合照。回想十幾天前,自己陷在剛發現腫瘤的恐懼和糾結是否做手術的煩亂情緒裡,龐阿姨忍不住對醫生們說:「沒想到這麼大的手術,這麼快就能出院了。」
  • 湖北一50歲阿姨視力下降近失明!居然是眼內淋巴瘤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然而如果這扇窗戶漸漸被蒙上黑紗但卻始終找不到黑紗的來源這該有多抓狂!,就診的醫院建議她到上海、北京再去看看,胡阿姨跑了北京、上海的醫院,卻一直沒有得到確診的結果。「曾經有一家醫院的醫生說,可能是眼裡長了腫瘤,但在外地看病檢查太費時間費錢,再加上右眼已經看不見了,但左眼沒啥問題,我就回來了。」然而,這個怪病似乎不打算放過胡阿姨,今年4月起,胡阿姨的左眼也開始出現了相同的症狀——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但是不痛不癢。「之前一隻眼睛還能用,我也就沒有太在意,現在另一隻眼睛也要看不見了,我給孫女泡奶粉,奶瓶上的刻度居然都看不清了!
  • 腫瘤病理檢查,脈管浸潤?脈管侵犯?脈管癌栓?都什麼意思呢?
    腫瘤脈管浸潤、侵犯是近這些年發現與預後相關緊密的一個因素,脈管包括淋巴管和血管。脈管侵犯與癌栓其實就是一個意思,較細的管道有癌細胞稱為浸潤、或侵犯,也可稱脈管癌栓,較大的血管內有癌性栓子多產生症狀,稱癌栓,也說浸潤,比如門靜脈癌栓、上腔靜脈癌栓等。
  • 可能是這裡長了腫瘤!
    多方打聽後來到鄭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 行腸鏡檢查後病理確診大腸癌(直腸癌),距肛門僅1釐米,在消化內科主任吳慧麗的帶領下,我院消化道腫瘤MDT團隊討論李阿姨治療方案,建議行新輔助放化療後再行手術治療。
  • 說話不過腦子怎麼辦?
    但如果已經養成了說話不過腦子的壞習慣怎麼辦?無數次說錯話,又經歷過無數次生活的無情捶打以後,我總結出了一些專治「說話不過腦子」的一些小tips,和大家共勉之:1.學會閉嘴這可以說是改變「說話不過腦子」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當你不知道一句話該不該說的時候,別說;當你猶豫一件事該不該做的時候,去做。遵循這兩點,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煩惱和麻煩。
  • 腫瘤患者食慾不佳,究竟該怎麼辦?
    腫瘤患者為什麼會食慾不佳?1)腫瘤不斷生長,癌組織壞死,產生毒素,導致病人出現厭食和發熱,造成慢性消耗。2)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後,導致食欲不振。3)消化系統腫瘤本身會影響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轉。4)腫瘤合併感染時,抗生素的應用可殺滅消化道正常細菌,進而引起厭食。5)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如發熱、疼痛、腹水、顱內高壓等,也可引起厭食。6)患癌後心理壓力大,茶飯不思等,也會引起食慾不佳。
  • 絡腮鬍怎麼蓄?護髮素求推薦~【不型怎麼辦】
    Lina能理解很多男人都希望自已能長一副性感的絡腮鬍,但現實中能不能長出絡腮鬍,這個跟個人的性激素,身體體質各方面都有關係,也別為難自己。這樣鬍子長出來,才能選一款好用的剃鬚造型器,照著自己喜歡的絡腮鬍修剪起。
  • 54歲老闆被腫瘤咬壞骨盆,醫生竟給他換了一個新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3D列印不僅僅出現在電影中,還在很多生活場景中也都已應用,我們不禁設想:如果身體某個部位出現問題,能否利用這項技術給自己打個新的?其實,這並不是幻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骨科近期就利用3D列印技術,為一位脂肪肉瘤侵犯骨盆的患者替換了一個新的骨盆。
  • 眼角上的疙瘩竟是腫瘤 眼部出現這幾種情況需及時就醫
    杭州日報訊「我以為是一個大脂肪粒,誰知道是腫瘤!嚇都嚇死。」王阿姨因眼部一個疙瘩上醫院就診,卻得知是眼眶裡長了罕見的眼部腫瘤。眼角上的疙瘩竟是腫瘤 前段時間,王阿姨照鏡子時,發現左眼皮有點腫,仔細摸了後,在外眼角發現了一個「疙瘩」,竟有5角錢硬幣大小。「這個疙瘩不痛不癢,我也沒在意。但一個多月過去了,疙瘩還在,就想著上醫院把它去掉,畢竟有點難看的。」
  • 醫科院腫瘤醫院趙心明:如何從影像上判斷,你被腫瘤侵犯了?
    本期關鍵詞:影像診斷、準確率、早期篩查、輻射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主任 趙心明教授知識點1:不同腫瘤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不同醫學影像在腫瘤的診斷、分期和療效評估中有重要作用,影像質量影響著腫瘤診斷和治療的質量。
  • |垂體瘤|流鼻涕|腦脊液|侵襲性|清水樣|腦子|...
    後來,嗅覺和味覺出現明顯的下降,吃飯不香了,菜嘗不出鹹淡了,經醫院檢查,蔡大媽最終被確診為「侵襲性垂體瘤」 01腦子裡的「水」——腦脊液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你腦子進水了吧!」但是你知道在頭顱中本來就有「水」嗎?
  • 咳嗽三年 腫瘤在胸腔慢慢長大似「足球」,MDT多學科協作為老人消除...
    近日,我院本部胸外科在MDT多學科診療模式下,為65歲的張梅(化名)阿姨切除了一直徑20cm,大如足球的巨大胸腔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多學科助力下病人手術和後續恢復都非常順利。咳嗽三年 胸腔發現足球大小腫瘤自從3年前老伴因肺癌去世,張阿姨就覺得身體不適,一直間斷性咳嗽,吃藥也不見好,到當地醫院檢查,被告知肺上有陰影。命運無常,老伴剛剛因肺癌去世,又輪到了自己,張阿姨不想給孩子添心思、添麻煩,把這次檢查整整隱瞞了3年。最近2周張阿姨實在咳嗽太嚴重,被子女帶到當地醫院就診。
  • 婦科腫瘤的早期信號
    「我肚子也不疼,也不出血,怎麼就長腫瘤啦?」,王阿姨今年61歲,平時身體挺好,帶孩子、幹家務、跳廣場舞樣樣行,武漢疫情平穩後閨女給安排了個體檢,結果發現卵巢上長了個大瘤子,還有腹水,做完手術竟然是卵巢癌III期。其實疾病早有徵兆:最近半年,王阿姨腰圍變大了,褲子變緊了,吃完飯總有點胃脹。
  • 微脈亮相2020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傳遞網際網路+腫瘤管理新思路
    12月11日-13日,2020年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暨第十四屆腫瘤標誌物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廣州隆重召開。作為全國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微脈受邀亮相本次大會,並向與會的1500餘名業內人士展示了微脈在腫瘤專科領域的創新理念與實踐,吸引了一眾觀眾紛紛駐足,200餘名腫瘤領域相關人員入營,為後續進一步推廣合作奠定了基礎。
  • 王斌醫生講解《婦科腫瘤的放療》
    放療,在腫瘤治療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放射治療區的皮膚出現脫皮、紅腫該如何處理? 婦科放療後,是否可以在家自行衝洗?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該如何辨別?教你方法,快速揪出惡性腫瘤
    說到腫瘤,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癌,覺得腫瘤只有壞的,並沒有好的。那就錯了,腫瘤也分良性和惡性,的確誘發癌症的腫瘤,是惡性腫瘤,比較難纏,而且惡化速度很快。良性腫瘤,大多數情況,只要及時處理,做好防範措施,很難變成惡性腫瘤。
  • 腫瘤患者想升白,藥物和打針該怎麼選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怎麼辦?我的白細胞又低於4.0了!這是很多癌友都會遇到的問題。 要知道,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衛士」。當病菌侵入人體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 53歲阿姨眼睛紅了兩周,竟查出眼眶腫瘤!這病很隱蔽,眼睛出現這些...
    眶眼腫瘤專科/眼鼻相關專科錢振彬主治醫師接診了董女士。在詳細檢查後,錢醫師發現董女士左眼較右眼眼位稍高一些,建議她做一個眼眶CT。隨後的眼眶CT檢查結果提示,董女士的眼眶裡長了腫瘤。不就是眼睛發紅嗎,怎麼就腫瘤了。檢查結果可把董女士嚇壞了。良性的還是惡性的?該怎麼治療?錢振彬醫師一邊安撫董女士情緒,一邊告訴她,需要進一步檢查來明確腫瘤性質,制訂治療方案。
  • 五十歲阿姨右眼疼了三年多 一查原來是「眼球破了」
    記者:李文秀 通訊員:裴霓裳右眼反覆疼三年多,多次就醫卻一直未確診,50歲的胡阿姨後在醫院檢查確診為蠶食性角膜潰瘍並穿孔。三年前,家住通山的胡阿姨出現右眼紅腫疼痛的情況,每次在當地醫院就診,都是開點眼藥水回家使用,就這樣胡阿姨的病情反覆多年都未確診。近一個月,胡阿姨的右眼疼痛明顯加劇,而且眼前的東西也無法看清,且常常有熱淚流出的感覺。於是她急忙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 微脈網際網路+腫瘤管理服務亮相中國腫瘤標誌物學術大會
    微脈供圖在《大數據,深融合——網際網路+液體活檢在腫瘤早篩早診中的臨床價值探討》專場衛星會上,微脈首席醫療官胡煒向與會代表介紹了《後疫情微脈網際網路+腫瘤專科運營新進展》。他表示,在政策激勵與市場需求的雙重推動下,醫院開展落地多元化專科服務供給正在成為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