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麥子,卻過成了宋倩?《兒童發展心理學》揭秘教養的秘密!

2021-01-11 輕塵私語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讓我深有感觸。

一個小男孩,在大街上,將路邊倒下的自行車一輛一輛地扶起來,並且擺放整齊。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通過視頻中的這個小朋友,可以看出他父母的教養也不會太差。

為人父母,我們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怎麼教養我的孩子,才能讓他健康成才!

沙溢曾經在某綜藝節目上說過,任何人做父親或者母親,都有個習慣的過程,正所謂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樣。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如何選擇合適的書籍,作為教育孩子的參考書,這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市場上關於育兒的書籍五花八門,良莠不齊,選擇合適的育兒書籍,才能正確對症下藥。

《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白水分校的知名心理學教授瓊·庫克與格雷格·庫克合寫的一本有關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圖書。詳細記錄了個體從產前法語開始到青春期的發展進程,包括胎兒期、嬰兒期及學步期、童年早起、童年中期和青春期等階段的發展特徵。

可以說是囊括了一個孩子的全部成長階段的生理、認知、智力、情緒、語言、行為、社會性以及人格等方面的發展狀態,以及家庭社會等因素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關於對孩子的教養問題,《兒童發展心理學》也提出了建議。

《兒童發展心理學》一書認為,關於教養的特點,關愛和約束這兩個維度至關重要。

父母關愛是只父母對於孩子的接受度、回應度,以及產生同情心的程度。

父母約束是指父母限制孩子的行為、執行規則、維持紀律的程度。

而將這兩個維度進行排列組合,《兒童發展心理學》一書中提出了四種不同的教養模式,既權威型、專斷型、放縱型、拒絕型/冷漠型。

01權威型模式

權威型的父母關愛孩子,實行嚴格約束,對於孩子的行為有明確標準和較高期望,他們傾向於使用管教而非懲罰的方式,父母與子女之間進行清晰且雙向的溝通。

曾經因為在《天天向上》分享自己的育兒觀念卻被刷上微博熱搜榜的黃覺和麥子夫婦就是一對非常典型的權威型父母。

他們在疫情期間拒絕了網課,根據孩子的實際學習進度安排孩子的課程,帶領孩子做飯,學跳舞,彈鋼琴,玩得不亦樂乎,讓孩子在這次特殊時期,有了一段特殊的家庭陪伴。

但是這並不表示黃覺夫婦對孩子就是毫無原則的寵溺放縱。

當女兒小棗上芭蕾課覺得太累了,想要跳過中間的課程,直接到結束環節,在麥子溝通過後,女兒最終還是完成了所有的課程。

麥子不認為人天生就會有愛好。一個人喜歡跳舞或者喜歡打籃球,必定是因為他會跳舞或者會打籃球。所以麥子認為,在你學會了,你可以說不喜歡,所以繼續學了,但是不允許在沒學會的前提下放棄。

正是因為這種權威型的教養,關愛與約束並舉,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父母開明溝通的和諧的家庭。

02專斷型模式

專斷型父母也實行嚴格約束,但是實行的方式是拒絕或不回應孩子的需求。專斷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感到困擾和憤怒,卻不敢反抗父母。

電視劇《小歡喜》中,宋倩對於女兒喬英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專斷型。

宋倩說,打英子出生她就為她規劃好了人生,為了讓孩子考上她理想的大學,對喬英子的學習和生活制定了嚴格的行程表,每天按部就班。

同時,宋倩絲毫不考慮喬英子內心的需求。

喬英子喜歡航天航空類型的東西,宋倩確認為那是玩物喪志。

喬英子因為難得的母女親子時光,看了兩遍電影,卻被宋倩認為是浪費時間。

宋倩的個人主義和控制欲望全部傾瀉在了女兒喬英子身上。喬英子不僅要生活在母親為她畫的條條框框中,同時還要顧及母親脆弱的玻璃心,還不敢有絲毫反抗母親的行為,十七歲的青春女孩,活得異常壓抑。

最終,喬英子抑鬱症後大爆發,終於讓父母明白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但這對於孩子的心理成長,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03放縱型模式

放縱型父母關愛孩子,極少約束,他們往往不能設定或執行適當的規則。

這類父母過於縱容,並不要求孩子表現成熟,承擔責任,簡稱,溺愛。

放縱型父母可能孩子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輕度否定,比如「現在你知道了,我們不能打人,所以不能再有下次了」。

但是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是「他還是個孩子!」

疫情解禁後,我帶著在小區的小花園裡放風,我們兩人玩著小皮球。

突然一個小男孩走過來要搶我女兒的熊皮球,我女兒不願意給。

我跟小男孩說,你要是想玩,可以跟妹妹商量一起玩。

卻不想那小男孩直接把我女兒推到,並且踩她的手。

我一把將小男孩拉開,正準備教育,男孩的奶奶走過來怒斥我。

「你幹嘛欺負我家孩子!」

「是他先欺負我女兒的,他還踩我女兒的手呢!」

「那又怎麼樣,他還是個孩子,你一個大人怎麼欺負小孩!」

最終我帶著女兒走了,惹不起還躲不起麼。只不過我走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那小男孩一臉高傲地看著我,仿佛他打贏了這場戰爭。

我心想,如此縱容孩子,這孩子未來還不知道會怎麼樣!

放縱型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其實都有著一個或者一群熊家長,因為縱容,所以放肆,因為縱容,所以不懂規矩。

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04 拒絕型/忽視型模式

拒絕型/忽視型父母不設定規則,不回應孩子的需求。拒絕型父母十分嚴格並且中拒絕孩子,忽視型父母無視孩子,不履行父母的責任。這類父母沒有合理地監管孩子,可能無法注意到孩子的不當行為。

與其他兒童相比,遭到拒絕或忽視的兒童在同伴交往和認知發展方面有諸多問題。

讓周冬雨獲得金像獎影后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女二號魏萊就是個被父母拒絕忽視得十分徹底的孩子。

家庭富裕,成績優異,被父母寄予厚望。

但是家庭關係也十分冷漠,父母只關心成績,只提供良好的經濟環境,卻沒有該有的關心。

因為高考失利,補習期間,魏萊的父親甚至沒有跟她說過一句話。

甚至,當魏萊死後,他的父親去認屍,也絲毫看不出悲傷,極度冷漠地走開。

家庭親密關係被拒絕,日常生活中的忽視,讓魏萊成為了一名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她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找回從家庭裡被忽視的感受,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05

為人父母,我們總希望自己變成黃覺和麥子夫婦這樣子開明的父母,雙向溝通,理解孩子,有關愛,也有約束,讓孩子茁壯成長。

但是實際情況下,很多父母都活成了宋倩,對孩子寄予厚望,本著對孩子好的意願,安排孩子的生活。

畢竟,家長作為過來人,讓孩子少走彎路,這也是愛孩子的表現。

可是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很難讓孩子開心快樂成長。

《兒童發展心理學》一書中寫道,「管教」一詞是指教育兒童行為得當的方式,起終點在於教育而非懲罰。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做權威型父母,注重教育而非懲罰,積極管教,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小歡喜:宋倩終於暴走!怒砸英子樂高,秘密基地也被發現
    在《小歡喜》中的劇情中,宋倩是一位單親母親,她和丈夫喬衛東已經離婚,宋倩也不喜歡喬衛東,她認為喬衛東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慣,而女兒喬英子就是宋倩的全部,她還逼著女兒喝所謂的中藥湯
  •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八種理論,你都了解嗎?
    心理學,顧名思義,是研究人心理的一門學問,它不像物理、化學那樣,有那麼多公式可以套用,大部分時候是一種「揣測」,有一個詞叫做「揣摩聖意」,不就是猜嗎?但這句話要是被研究心理學的人看到,八成要氣個半死,他們認為心理學與物理、化學一樣,是建立在實證基礎上的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沒有任何「瞎猜」的成分,何況,物理化學也有模稜兩可的地方,不是嗎?
  • 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三章 兒童的認知發展)
    學前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順序是上下——前後——左右,並且在這一發展順序的每一相對方位中,是一個方位先發展,相反的另一個方位再發展。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具有年齡特徵。3歲兒童僅能辨別上下方位,4歲兒童開始能辨別前後方位,5歲兒童開始能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6歲兒童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後左右方位,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方位發展還不完善。
  • 宋倩的城市鄉村
    示範園裡,回鄉創業的八零後宋倩,靠著種瓜闖出了新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4日推出《宋倩的城市鄉村》。2020-09-04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nbsp&nbsp&nbsp&nbsp清晨五點,宋倩的汽車會準時啟動,從石家莊市區開到40公裡以外的正定縣南樓鄉廂同村,需要50分鐘。
  • 《人類發展心理學》課程回顧|從心理學視角探索人類發展軌跡!
    主要研究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數學問題解決、學習動機與自我調控學習、學習質量評估與促進、有效教學等。課程開始,李曉東教授先向同學們拋出了一個問題:發展心理學是研究什麼的?人類心理學是研究人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整個生命全程中,心理發生、發展變化的學科。發展心理學幫助自我認識(過去、現在、未來),促進個體健康發展。
  • 科普|一文帶你了解既不嚴厲,也不溺愛的正向教養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不知道爸爸媽媽們在擁有孩子之前,是否想過想成為什麼樣的父母?而當我們為人父母后,又可曾想過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教養方式?未來孩子的人格養成又可以是什麼模樣?
  • 心理學: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看這五個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學:教養 1、守信守時 有教養的第一個特徵就是守信守時。信用與時間觀念在他們心目中非常強烈。 心理學:教養 2、耐心傾聽他人講話 有教養的第二大特徵,是耐心聽他人講話。
  • 《小歡喜》:都覺得宋倩很辛苦,看到宋倩的資產,網友:打擾了
    《小歡喜》:都覺得宋倩很辛苦,看到宋倩的資產,網友:打擾了。《小歡喜》中很令人覺得心疼的就是宋倩和英子這對母女了。宋倩作為單身媽媽,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真的很辛苦。但是她又時常給我們一種有點神經質的感覺,這主要是她對女兒的期待值太高了。
  • 《小歡喜》「逼瘋女兒」的宋倩:她的控制欲,怎麼來的
    提起宋倩真的是「男默女淚」,現實中大部分女人都活成了宋倩,喬英子不喜歡她,觀眾不喜歡她,老公也對她有抱怨,其實,她們自己也不喜歡這樣。造成宋倩這樣偏執的人物性格,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一、「職業病」的潛移默化,教師這個行業是性格特點十分鮮明的職業宋倩是金牌物理老師,光這一個頭銜咱們就得分開三部分來看。
  • 麥子廚房食譜 <芋圓綿綿冰>
    < 如何操作機器及感覺綿綿冰質地,請看以上視頻 >> 麥子廚房綿綿冰機視頻>如何購買麥子廚房綿綿冰機?芋頭:200g紫薯:200g南瓜:200g木薯粉:300g(分成100g每份3份)馬鈴薯澱粉:66g(分成22g每份3份)冰塊:500g糖漿或者酸奶適量1、紫薯和南瓜、芋頭去皮,切成塊,上蒸籠蒸20-30分鐘,至蒸熟,將蒸熟的紫薯和南瓜、芋頭搗成糊,分別放入三個碗中。
  • 正兒八經心理學——老大老二大不同
    編者導語本期是咱們觀山心理公眾平臺全新開啟的欄目——正兒八經心理學,旨在介紹一些心理學中的名人名家及他們有意思的理論觀點,讓大家了解心理學家們都在研究什麼,他們的理論對我們又有哪些用處呢?本期文章將為大家介紹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並揭秘孩子的出生順序會對他們的人格造成什麼影響呢?
  • 發展心理學與我們:嬰兒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目前,乳頭混淆已經成為母乳餵養失敗很重要的原因。大家在國家衛健委權威醫學科普項目傳播網絡平臺/百科名醫網 都可以看到這個概念。 老人們在養育孩子上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可是隨著幾十年過去了,很多的兒科知識發生了變化,原本習以為常的做法有可能不適合現在的嬰兒養育。這是發展心理學與我們的第7講,嬰兒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 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複習筆記及詳解——才聰學習網
    複習筆記及詳解第1章緒論1.1複習筆記一、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內容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科學。(一)研究學前兒童的心理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是學前兒童的心理。學前兒童心理和成人心理具有相同的實質,都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
  • 真性情什麼時候成了沒教養的擋箭牌?
    貧富差距,可能是我們不能成為很好的朋友的一部分原因,但是我們最大的癥結卻是性格不合。毫不誇張的說,大慶的情商一般的人實在是「高攀不起」,剛認識的時候偶爾委婉的和他提起他說話做事風格過於直接,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
  • 提起隔代教養,很頭疼?
    有調查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隔代教育已經成為家庭教育中一種非常普遍的教育現象,它深刻地改變著家庭教育的現狀,並衝擊著學校教育,隔代教育的現狀及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品質,父母、老師都應該對隔代教養問題給予足夠的關注。當今社會盛行的隔代教育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完全隔代教養和非完全隔代教養。
  • 2017 暑假兒童靜心夏令營
    有著極為豐富的臨床和教學經驗·長期從事應用心理學尤其是成人、兒童心理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成人諮詢時間超過7000小時,兒童心理實務操作近20年。「兒童靜心飛行航程」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帶領每一個孩子回到內在的自己+傾聽最真實的「心聲」,發現自己很棒的、對自身有意義的,抑或是想創造出來去呈現的樣子,這種概念後換現代心理學「敘事治療」的精神內涵之間有著奇妙的連結,因為有了這些美好的發現
  • 小歡喜:比起宋倩的高控制欲,喬衛東這種討好型父親更可怕
    《小歡喜》中,宋倩和英子是一對離異家庭的母女,宋倩因為自己的一段失敗婚姻,她把全部的期望都寄托在女兒英子身上,對英子超強的控制欲令處於高三的她感受到巨大壓力,一有機會英子就會偷偷跑到爸爸那裡轉換心情。宋倩的控制欲的確嚇人。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我於是反問鄰居,你平時是如何教養孩子的?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鄰居家的孩子出現了這個問題,跟鄰居平時的教養方式不無關係。鄰居夫妻二人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孩子大多時候都由爺爺奶奶照看。周末有了時間能夠陪陪孩子,鄰居也經常在家對著電腦或手機,孩子問個問題也都是很敷衍地回答,孩子想做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鄰居一般也都會放手讓孩子去做。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對一百多個家庭的研究發現,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容易有較高的攻擊性,平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容易發怒,會經常性暴躁。
  • 五大兒童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把握這些常見的兒童心理學效應,對於教育孩子至關重要。一、印刻效應印刻效應是指剛獲得生命不久的小動物追逐它們最初看到的能活動的生物,並對其產生依戀之情的現象。以狼孩卡瑪拉為例,卡瑪拉在襁褓中即脫離人類社會生活與野獸為伍,錯過了發展人類言語的時機,喪失了言語能力。8歲時回到人類社會後,雖然經過精心教養,但言語能力始終難以恢復。這表明:兒童言語發展有一個可印刻的關鍵期。
  • 麥子做成的食物我們都吃過,但你了解過麥子在中醫藥中的作用嗎?
    本期主角:麥麥作為古代中國最早的五穀之一,擁有最悠久的農業歷史,而且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如今麥作為糧食,承擔起了人類生活主食的重要部分。不管是小麥、大麥、燕麥、黑麥,麥子的種類在越來越豐富,而麥子的加工產品也為食物內容和口味的豐富增加了許多色彩。現在,北方秋小麥也在大肆收割,各種新鮮的麥類食品深得人們喜愛。在滿足個人的口腹之慾以外,其實麥子也對人的身體有其他食物不一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