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就拿通信來說吧,曾幾何時,人們的通信方式主要還是打電話或發簡訊。而隨著社交軟體的出現,慢慢佔據了人們打電話和發簡訊的時間,如果不是很急的事,人們都更喜歡使用社交軟體,畢竟社交軟體是免費的,而且還更方便。
說到社交軟體,大家應該都會想到微信,因為微信是目前最大的即時通訊社交軟體,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而且微信的活躍用戶量非常大,每天收發信息高達幾十億條,在國內,可謂是巨無霸的存在。
說到微信,大家可能還會想到qq,因為qq曾經也風雲過一時。雖然兩者都是社交軟體,但是它們的出發點並不一樣,微信更注重隱私,而且更安全,畢竟微信涉及到了金融領域,有理財、支付等功能。
近幾年,微信這個社交環境比較混亂,相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在微信朋友圈和群裡,有各種廣告連結,還有打卡、拼團等連結,甚至還有詐騙連結。這嚴重影響到了用戶體驗,馬化騰當然是不允許的。因此,為了淨化社交環境,微信官方先後制定了很多規章制度。如果有人違規,嚴重的將給予封號的處罰。馬化騰沒開玩笑,微信出現這3種行為,將被封號,最好告訴家人!
第一種,使用外掛軟體來搶紅包。平時,很多人都喜歡在群裡發紅包玩,搶紅包是一種很常見的娛樂方式,雖然錢不多,但是和親朋好友互動還是一件挺開心的事情。然而,有些人對此就動起了小心思,開發出了秒搶紅包的外掛軟體。外掛軟體是微信官方嚴令禁止的,一經發現,嚴重的將直接封號。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再使用外掛軟體來搶紅包了,畢竟這是微信官方不允許的,如果因此導致永久封號,那就後悔莫及了。只要是外掛軟體,建議大家都不要使用,都存在被封號的風險。當然,使用手機自帶的應用分身功能來登錄兩個微信,目前還是安全的。
第二種,分享廣告。有些人為了賺取流量費,通過一些有誘惑力的文案,誘導別人分享或轉發。有些人禁不起誘惑,看到分享得紅包或獎品就會參與。其實,經常在朋友圈或群裡發這種廣告連結是很危險的,如果被人舉報或被檢測到,也會導致被封號。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貪小便宜,看到類似的廣告,一定要遠離。當然,自己也不要在朋友圈或群裡頻繁分享微商廣告,畢竟這種廣告是很多人所反感的,如果被舉報,也可能被封號。
第三種,傳播謠言。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什麼事都喜歡在自己的微信上分享,如果你所分享的事是謠言,而且對社會影響極大,這就不僅僅是被封號怎麼簡單了,嚴重的甚至會被拘留或判刑。特別是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千萬不要聽風就是雨,聽到什麼新聞都在微信上分享,一切新聞都要以新聞聯播或一些官媒為準。
容易導致微信號被封的行為,你做了多少?尤其是以上3種,很多人都在做!你微信帳號被封過嗎?是怎麼被封的呢?
如果本期介紹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