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2020-07-29 洞鑑五千年

引言

唐代文化影響深遠,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化都非常富足。女性階層在社會的地位可以說是非常高的,相比其他朝代而言,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因此在服飾造型方面呈現出了極大的豐富性與包容性。在21世紀的今天也深受當代年輕人的喜愛與歡迎,走在街頭看到身穿漢服的小姐姐回頭率也是特別高。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1.唐代女性服飾類型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最為常見的當屬襦裙,上身穿的短襦與下身曳地的長裙組合而成。二者合稱襦裙,是經典的「上衣下裳」形制。短襦形式多樣,主要以領口造型區分不同,如方領、圓領、斜領等。多配有披帛以及半臂外套來豐富又有整體層次。

襦裙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魏晉時期得到了一定發展,到唐代時則達到了一個鼎盛階段。唐朝初年的襦裙形制主要是從魏晉南北朝繼承而來的,很大程度上依舊保留著魏晉上短下長,俏麗修長,多為窄。

而發展到中晚唐時期襦裙的風格隨著當時「豐腴美」的熱潮開始逐漸從自然清秀過渡到雍容華麗,袖子也由窄袖變成寬袖。整體造型則從修身貼體變成寬衣大袖,布料也愈發薄起來了。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唐代女子著胡服也在當時風靡一時,胡服在唐代是當時除本土服飾以外服裝類型的總稱。《文獻通考.四裔考》記載男女服制就是相同的。在唐代時胡服風潮遍布達官貴人以及普通百姓,對各個階級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從大量傳世和出土的唐人畫塑可以看到,胡服樣式相對簡潔利落。整體造型基本是由帽、袍、褲、靴等組合而成。上衣較為貼身,袖口小而窄,下身則著帶有條紋裝飾的褲裝,並將褲腳上卷以搭配靴子。同時配有腰帶系在腰間,起到固定和裝飾的作用。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除了服飾構成之外胡服上的裝飾圖案也與當時中原文化中的傳統紋飾有所不同,比如花卉對鳥、聯珠對鳥、雙翼猛獸等。穿著起來非常輕便,所以備受女性的歡迎。

袒胸裝是當時非常流行的時裝。顧名思義是指穿著時會袒露出胸脯,用料多為輕薄軟透的絲羅製品。袒胸半臂以及上提到胸部露出乳溝的襦裙都可歸為其類。總體結構也是上身著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

最初僅在在宮內或歌舞伎中流行,是貴族女子的專利,伶人舞姬則被允許著半袒胸裝,盛唐之後才日漸影響到民間,普及開來。從敦煌考察到的文字資料與唐代壁畫來看,確實反映了當時女子有露乳之風,袒胸露背在當時被視為一種社會時尚。

白居易《小女阿容》中寫道「綽約小天仙,生平十六年。姑山半峰雪,瑤水一枝蓮。」其中「姑山半峰雪」,體現了當時開放民風對於女子袒胸裝的欣賞與讚美。盛唐時期,社會風氣既開放,女人豐滿之美為當時公認的。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2.唐代女性服飾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響

唐代國力強盛,在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手工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尤其當屬絲織業。在當時染織、絲織類型的工業生產機構遍布全國各地,如亳州的絹、常州的綢都是名揚千裡的衣料。當時還流行在綾羅上用金銀兩色線來刺繡以彰顯身份地位,也有用以金銀色在布料上描花的做法。

這一時期的印染工藝也已發展到了成熟階段,早前蠟纈的顏色多為藍白兩色,簡潔樸素,晉代以後已經可以染出數十種顏色,而到唐朝時期繁榮的經濟使社會審美追求將多色蠟纈又推向了一個高峰。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唐代開明的民族政策並積極發展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使漢民族王朝的外交呈現出空前的活躍。大量的外族人在中原定居以及進行貿易往來,唐朝一度成為了各國的交流中心。執政者對於外來服飾風俗等也同樣持有包容態度,穿著胡服以及女著男裝等時尚潮流起初都是從宮廷中興起的,而後才流傳到民間受到全民追捧。

唐代可以說是對女性最包容的一個朝代,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武則天登基後更加喚起了女性的自主權益意識以及內心對於美和自由的追求。可以說唐代女性服飾的風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統治階層行為規範的影響。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從文化方面上看,唐代實現了真正的民族大融合,當時女子們不僅喜著胡服,還學習畫胡妝來追隨時尚,同時胡舞也成為了達官貴胄們的娛樂項目,與胡文化一併流入中原的還有佛教,考古發現的唐代壁畫中發現人物服飾中含有大量的佛教元素。

唐中後期佛教文化盛行,人們會在衣物上裝飾如寶相花與卷草紋此類經典的佛教紋飾,用以突顯吉祥祝福之意。多種新奇染料也通過海陸兩條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結合本土紮實的染色工藝,很大程度地豐了服飾的色彩種類。

唐代女性服飾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視覺盛宴,而且還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藝術瑰寶,讓我們去停下來去觀賞駐足,其時尚元素我們至今仍然值得借鑑與發揚。

唐代女子竟然愛穿男裝?獨樹一幟的服飾文化,引領時尚潮流


參考文獻

《文獻通考.四裔考》

白居易《小女冠阿容》


作者

錦年,自由撰稿人,歷史學愛好者,致力於研究歷史。期望用歷史垂訓鑑戒,塑造集體記憶,鑑往知來。

相關焦點

  • 女扮男裝絕非戲說:唐代的日常服飾有哪些外來元素?
    男子將日常的圓領袍衫模仿胡服穿著,只是其在唐朝流行的其中一種體現,這一時期最能稱得上胡服「潮流化」的是女子喜著胡服的現象。開元、天寶之際,崇尚胡服之風最盛,女子穿胡服者甚多。與前文所言之胡帽的流行基本是同步的,開元初年,宮人出行除了靚妝露面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的人會身著胡服,作為引領時尚的宮廷中人,其著裝自然引起眾多士庶之家爭相模仿。
  • 長安女子時尚圖鑑:娘man男裝風、中西混搭、內衣外穿
    接下來我們為你打開唐朝頂尖時尚雜誌——《大唐VOGUE》為你全面展現長安女子時尚日常,跟大唐美人們學習穿搭小技巧。胡服混搭時尚、娘man帥氣男裝、顯胖小裙裙、性感內衣外穿。學會這些,等你穿越回長安城,一定能成為整條街最靚的崽。
  • 看唐代女子服飾思古代服飾鼎峰繁榮
    唐代婦女的服裝主要分為襦裙、男裝、胡服三種。唐代婦女穿襦裙服,即上身穿短襦或衫,下身穿長裙,佩披帛,加半臂(短袖)。唐代婦女短襦的領口形式多種多樣,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盛唐時代還有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早期袒領短襦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連豪門貴婦也開始穿著。
  • 唐代女子服飾對日本和服的影響
    (二)日本的文化、政治等制度,包括服飾制度均是由遣唐使和僧侶到中國學習、吸收,而帶回日本的。日本的《大寶律令》明文規定製作衣服要仿造中國式樣;指衣用冠都要仿效中國,確定了著裝的服制。從服飾的圖案到服飾的穿著全盤模仿唐代服裝。由此可見,從朝廷到地方,服飾制度都以唐朝為模版,進行完全「複印」。
  • 女兒愛作男裝樣——唐代的男裝女子
    沈從文先生指出身著翻領長襖、條紋褲及靿靴的胡服女子,即女扮男裝,屬於宮中身份較低的侍女。孫機先生則注意到男裝女子仍保留髮髻、花袴、線鞋等女性特徵。凍國棟先生認為唐人女著男裝多見史籍,尤其在玄宗朝十分普遍。榮新江先生總結唐代女扮男裝之因,認為在尚武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唐代前期社會並不像其他時代那樣排斥女性。
  • DGG推出新款時尚男裝,潮流男裝新體驗,主賣潮流款
    本網12月28日訊 近期疫情期間在家瀏覽上網,看到眾多網友紛紛追捧一個名為「DGG」的品牌,從內衣到家居服,再到潮流時尚男裝服飾,都說非「DGG」不可。「DGG」品牌的潮流男裝到底是怎麼樣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DGG」品牌潮流男裝的時尚。
  • 唐代服飾特點
    大唐二百餘年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下面藉助古籍詩畫,分而述之。1、襦裙服襦裙服係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傳統裝束。唐以前雖然在漢魏時也有男女服式差異較小的現象,但那不屬於女著男裝,只有在氣氛非常寬鬆的唐代,女著男裝才有可能蔚然成風,即使這樣,還應將一部分起因歸於遊牧民族的影響。當時影響中原的外來服飾,絕大多數都是馬上民族的服飾。那些粗獷的身架、英武的裝束,以及矯健的馬匹,對唐女著裝意識產生一種滲透式的影響,同時創造出一種適合女著男裝的氣氛。
  • 亮寶樓文博 | 唐代的男裝女子
    儘管歷史上女效男裝的行為不乏其例,但大多出於隱藏女性身份的目的,是一種被動的選擇,唯獨唐代,女著男裝不但是一種上行下效的通例,女子甚至可以自由搭配,將男裝變成其展示女性魅力的華服。>條紋褲及靿靴的胡服女子,即女扮男裝,考古資料顯示,唐初女子即有著男裝之例,貞觀十七年(643年)長樂公主墓出土的幾件胡服男裝女騎俑可以為證。
  • 新品 | 簡約時尚美袍,引領服飾潮流
    在中國,越是高貴的女子,好像穿著打扮就越是簡約。隨著時代潮流的湧動,這種簡約美,搖身一變竟然引領了時尚潮流!
  • 透過文物 看唐代的爆款服飾
    《近事女》圖(摹本)(局部)   常言道「人靠衣裝」,唐朝國力空前強大,其經濟實力從民眾對於衣著時尚的追求可見一斑。那麼唐代的時尚達人們都喜歡淘什麼寶貝服飾呢?   蹀躞帶原本是為方便騎馬設計的服制,曾經一度是男人的專利,唐朝女子男裝盛行後,唐朝婦女也開始使用蹀躞帶。唐開元以後,朝廷規定一般官吏不必再佩掛蹀躞帶,從此蹀躞帶就變成了唐代婦女的專用配飾。她們省去了原來的「七事」,將蹀躞帶改成了狹窄的皮條,主要用來裝飾,此物實用價值已不大了。
  • 「冠服之豐美華麗」,敦煌壁畫中唐朝服飾文化的演變
    唐代女子的髮髻有各種款式和種類,多達四十多種;髮飾還融合了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比如說其中有很多外來草本植物的造型。大量的配飾無不裝點著唐代服飾細緻的美。敦煌壁畫中的唐代服飾藝術美學的特徵之一,就是唐代服飾不可不提的技術美,敦煌壁畫中唐朝的服裝設計讓人嘆為觀止。
  • 看唐朝人的「時尚」:講究形象用熨鬥防衣服皺 女子著男裝挺「颯」
    唐朝人注重形象,防止衣服衣服皺了,用熨鬥壓平;唐朝的女子也挺 " 颯 ",大膽追求服飾的自然美,並且在公共場合穿男裝。8 月 5 日 , " 永遠的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 " 在張氏帥府博物館開展,三彩熨鬥、彩繪男裝女立俑等文物亮相。
  • 唐代服飾的發展與特點
    ,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一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時至隋唐,中國服飾最明顯的特點是雙軌制。在大的祭祀場面,穿漢服。在平時,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鮮卑裝)系統。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
  • 「中外融合,胡漢雜糅」——淺談唐代女性服飾特點及演變過程
    (二)、盛唐女服風格多樣唐朝在經歷了貞觀之治以後,國家財力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人們生活變得富裕,基本的生活條件大都得到滿足,在此背景之下,奢侈之風日盛,肥美寬大漸漸成為潮流,女性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服飾時尚,出現了多姿多彩的女性服飾文化。
  • 透過《絹衣彩繪木俑》:看大唐服飾特色,喚醒服飾文化自信
    說起國際時尚之都,愛美人士,信手拈來:巴黎,米蘭,倫敦,紐約。每年這些地方的時裝周活動是時尚狂歡。時裝發布走秀會引領一大波的前沿潮流。接下來再把風颳向普通人,前方流行啥,後方都跟上,絕不掉隊。此情此景,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中也曾有過,唐朝的長安就是這樣的一個時尚中心,它開創服飾制度,生成時尚風氣,輻射全國,波及到海外,從初唐到盛唐,審美的標準不斷變化,對美的不止追求,帶來豐富的時尚流變,引領世界的時尚風潮。看《國家寶藏》裡的國寶——娟衣彩繪木俑,似乎透過千年,可以嗅到那股來自大唐的時尚氣息。
  • 古代女子衣服有深V領,還能半袒胸乳?別驚訝,這都是日常穿搭
    但唐代女子可不一樣,女誡禁錮統統解除,無論是日常活動、服飾打扮、婚姻嫁娶,甚至是政治地位,唐代的女性都享受著空前的自由,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樣走出家門,參加各種活動,甚至女扮男裝,搞仕途。服飾方面更是大膽,深V領,半袒胸乳、若隱若現的輕薄上衣,胡裝、男裝都十分流行。
  • 唐朝女子審美標準:1300年前的濃豔與奢華,鑄就了朝代的鮮明符號
    那時的四方來賀、八方來朝的宏大氣度,綻放出一朵讓後世瞠目結舌的時尚之花。一切審美標準都從京都長安孕育,然後迅速輻射全國,波及海外,引領世界的時尚潮流。在一千多年後,拂去歷史的塵埃,重新品鑑那些出土文物塵封的美麗。就可以發現,唐朝女子的濃豔與奢華是昔日逝去的歷史上是最獨特的風景。
  • 中國服飾文化之魏晉南北朝
    隋唐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商業發達,文化交流頻繁,社會風氣開放,服裝的審美功能逐步凸現,這就促成了唐代服飾風俗標新立異、追求時髦特點的形成。女著男裝、坦胸露腹、高髻巍巍,以及寬袖衫袍等的流行,皆是崇尚時髦的社會心理所致。由於社會上時尚服裝不斷更新換代,以至長年生活於宮中的宮女,都不知外界流行的服式。
  • 服飾文化:窄袖窄襦到女扮男裝,聊一聊唐朝女性服裝的演變
    而今天我們主要來說一說唐朝女裝的款式都都有哪些,及其在不同時期的時期都有哪種女裝引領時尚。為何要說女裝呢?其實服裝是一個統稱的概念,而服裝主要的載體客戶為女性客戶,這些是由女裝的消費能力和市場調節決定的,這一點和現在代的服裝特點如出一轍,這就是為何我們很少看見服裝展等場合展現出來的是男性的服裝。
  • Tory Burch湯麗柏琦獨樹一幟 引領潮流
    Tory Burch湯麗柏琦獨樹一幟 引領潮流時間:2020-09-24 11:36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奢侈品包包品牌有哪些?Tory Burch湯麗柏琦獨樹一幟,引領潮流 秋季已至,天氣逐漸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