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來,今天我們談談同性戀

2021-02-19 普寧廣播電臺FM1028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美國是一個思想先進的國家。

他們追求開放、平等、民主、自由,他們重視女權,反對專政。

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美國在性方面曾有過一段非常壓抑的「黑歷史」!

20世紀初的美國,雖早已擺脫宗教統治,卻仍受其二百多年前的宗主國——英格蘭的清教徒禮教觀念束縛,也多少受到19世紀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嚴厲的宗教性禁錮影響。

性禁錮主要表現在:婦女受到歧視,貞潔被嚴格要求著,手yin被認為是褻瀆神靈的罪惡,人們信奉著基要主義,恪守著終身一夫一妻制。

直到1948年,美國生物學家及性學家,阿爾弗雷德·金賽提出:手yin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

之後才令美國人民對性的偏見出現了轉機。

作為美國性學研究的先鋒,金賽不僅為手yin、口jiao、獸jiao這一系列「邪惡之事」正了名,還提出了一個先進的觀點:

其實,性傾向並不是非黑即白。

時至今日,大部分人了解的性傾向,無非就是兩種:異性戀和同性戀。

但在《人類男性xing行為》中,金賽提出:人並不是只有「同性戀」和「異性戀」兩種,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同性戀/雙性戀傾向,分別只取決於程度。

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用近10年的時間,對18,500多人進行了調查,最終制定了一份鑑別自己性取向的尺度——金賽量表

量表的詳細內容,是這樣的↓

完成問答後,點擊下方的分數按鈕,即可自動算分。

在金賽量表裡,性傾向被具體地分為了6個等級↓

(想測試的同學們,可以自行找度娘)

測試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原來,所謂的直男直女都只是表象啊~

2004年,福克斯電影公司把金賽的一生拍成電影,以此紀念這個二十世紀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如果不是金賽的出現,恐怕美國的同性戀人還會遭受更多的不幸吧。

對比之下,中國傳統文化對同性戀人的態度,就顯得格外寬容了。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同性戀能入詩,可見在孔子眼中,同性戀是很正常的感情。

《詩經·山有扶蘇》有云:「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子都就是因為貌美而受到鄭莊公寵愛的。

同樣,女同性戀在中國古代是相當普遍的。

古代的道德觀念中,男子把女子失貞、失節的淫行當做大罪,禮教竭力鼓吹妻妾之間和睦相處,讓家庭中妻與妾、妾與妾和睦如姐妹,有些人因之而產生了愛情,不過這種關係比之於偷情通姦顯得溫和而隱秘,只要不對宗族構成威脅,男子不唯默許甚至鼓勵。

到了國民思想逐漸開放的現代,有關同性婚姻合法的呼聲更是越來越高。

從2001年開始,李銀河教授三次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提出同性婚姻法案,受到了無數同性戀人們的支持。

近日,李銀河做客YY直播時,提到了對同性戀人的理性觀點:

與其他國家不同,西方國家對同性戀的歧視是出於對有這種性取向群體的一種歧視。而在中國,對同性戀的歧視主要是因為受到傳宗接代、以孝為先等傳統文化的影響。

在中國和大部分其他國家同性戀都不是違法行為。如今,全球大約還有30多個國家同性依然被當做違法的行為,而且在少數阿拉伯國家,同性戀者需要被判死刑。

同性戀起源於師傅文化,在古希臘時期,師傅與徒弟之間的情誼其實相當於如今的同性戀。柏拉圖等人呼籲的愛情觀,其實講述的就是同性之間的愛情。現在的社會,西方把性學發展透徹,有很多理論所以才會把性這個命題裡的東西分對錯、辨是非,而在東方,則把性當作藝術,藝術不分對錯,從某種角度來說,東方的對性的觀點更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面對粉絲們提出的性取向問題,李銀河老師也一一為他們作出了解答:

蔡康永曾經在節目裡面說,他並不鼓勵出櫃。因為像蔡康永這樣的,走到了行業頂尖的位置,可以證明給爸媽看,兒子很好,爸媽放心。但很多人沒辦法走到這一步。聯想到張國榮也是很大大方方地出櫃,但因為他也是超級巨星。請問李銀河老師,是不是真的要事業有成,才有資格出櫃呢?

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不應該只有成功人士才有資本去出櫃。如今社會對同性戀不夠寬容,才導致普通人出櫃會影響到事業以及生活。針對這種情況聯合國已經發布了反歧視同性戀的公約。現實中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了解不夠,其實性傾向不會傷害別人

今年,臺灣的立委換屆,所以婚姻平權法案等於又要重頭再來,所以,張惠妹、羅志祥、小S、蘇打綠等歌手辦了一場公益演唱會,進行抗議。以前大家都是不怎麼敢對同性這個話題發表意見的,這是不是證明了現在我們的環境正在變好了?

在對待同性戀方面,我覺得臺灣進步很大,有人預測同性婚姻臺灣將會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區。而且身為同宗的大陸,離同性合法應該也不遠了。

娛樂圈內長得俊美的男生如:楊洋,李易峰他們是否同性,還有王菲的女兒竇靖童是否同性?

是否同性是不能通過外表去判斷的。對於竇靖童,我覺得她不一定出櫃,也許她就是喜歡這樣的打扮,也許她是跨性別或同性戀,也許只是一個喜歡男裝的女孩而已,這些東西要她自己說了才算。

身為LGBT的一員,你覺得應該為群體做什麼?

我覺得所有的人,只要願意,都可以為這個群體做些什麼,去各地同志組織參加活動,不要歧視同性戀。而LGBT也要自己發聲,證明自己的存在。平時我們發現歧視,默不作聲其實就是對同性戀的傷害。在國外都會有同性戀自豪日,為了紀念美國紐約同性戀與警察的衝突,我國上海也有這樣的活動。

李老師哪裡有比較官方的性取向評測?

去看金賽寫的《人類男性性傾向》這本書,對了我也著了本《同性戀亞文化》可供參考

當下,同性性取向早已不是一件羞於啟齒的事。

在電影圈裡,也有許多以同性為題材的優秀作品:

比如James Ivory的《莫裡斯》

Jonathan Demme的《費城故事》

以及王家衛的《春光乍洩》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來談談同性戀 變態心理學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1990年先就將同性戀問題排除,認為同性戀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後來美國心理學會將同性戀問題排除,認為同性傾向本身都不能當作心理疾病。相關的世衛組織也公開宣布同性戀不是一種成人的人格障礙類型。另外的一些實驗,雖然無法確定同性傾向一定改不了,但截止目前改變性傾向的治療基本全部失敗。
  • 科普:國內同性戀近20年的發展史
    L姐給大家科普一下:1997年,同性戀去罪化。在過去,「同性戀」基本=流氓罪。也就是說雖然同性戀並未明文公示為罪行,但某些地區仍然將同性戀按流氓罪審判。這件事對於同性戀者來說是非常不公平了,有不少人因此遭遇了家破人亡。
  • 【生活英文】同性戀詞彙大科普
    其實同性戀在西方國家已經是一個開放的話題, 社會上包括主流媒體、社區、族群等等都認為無論是同性戀或者異性戀都應該得到尊重。今天的這篇文可能對一些人來說有點重口味。但是現在無論是電視還是電影都有談及同性戀,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話題。而同性戀者作為社會的一個小群體,也有自己很多特別的術語。 了解這些的用法不僅能對同性戀群體和文化有所了解, 還能學習到西方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如何用英文討論同性戀的話題。
  • 兩棲動物中的同性戀
    儘管長期偏愛同性交配的情況很罕見,但有6%的雄性大角羊是名副其實的同性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科學研究表明,不僅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現象,動物世界也有五花八門的同性戀行為。動物的同性戀是指成年的同性動物之間發生的求偶行為或性行為。
  • 同性戀平權是不是一種政治正確
    而且我們也的確可以看出,同性戀平權運動在市場化與資本的裹挾之下,真的在呈現出一種「無視客觀事實」的趨勢,最大的例子就在於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觀念以及激進地推動同性戀婚姻的所謂平權措施。因此,同性戀平權的「政治正確化」趨向的確值得我們關注。然而,若因這些可能的「政治正確化」而去一刀切地給同性戀平權運動扣上「政治正確」的帽子,似乎有失偏頗了。
  • 今天我們來談談 「激素」!
    那今天,我們就敞開來談談激素。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心裡先想一想?有答案嗎?…………       如果答案比較模糊的話,建議看看下面的內容「 hormone」,中文翻譯為「荷爾蒙」或者「激素」,其實兩個名詞是一樣的東西,一個是音譯一個是意譯而已。
  • 科普丨同性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在討論同性戀的產生原因時,我們還要先思考一個問題:以往傳統上關於同性戀成因的研究有一個「前提」,即同性戀是正常狀態的偏離,沒有人去研究異性戀的形成原因。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病研究學者弗洛伊德曾表示:「精神分析學派最反對把同性戀者從人類中分開來,視為異類,透過對未曾明顯表露之性興奮的研究,我們發現人人皆能以同性為性對象,而事實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我們早就這麼做了。」
  • 今天,我為什麼要支持同性戀平權?
    From 土豆公社微信號:tootopia今天是517國際不再恐同日,我想和你聊聊同性戀。有研究發現,那些聲稱改變了性傾向的人,也只是在抑制自己的同性性行為。我們直到2015年,還能看到國內媒體報導的種種同性戀「矯正療法」新聞。
  • 同性戀=愛滋病?這個鍋同性戀不背!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本來這個日子,是用來科普愛滋病,預防愛滋病,呼籲消除愛滋歧視的,而現在,這一天幾乎要變成同性戀背鍋日,儼然成為反同者的狂歡日
  • 同性戀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這是很多人的疑惑,也是反對「性向由天生遺傳決定」的人經常提出的論點,前陣子甚至有報紙的投書表示同性戀的「遺傳說是不識字兼沒衛生」。今天我就從遺傳學的幾個觀點來談談同性戀有可能遺傳嗎?「性向是不是天生」為什麼會成為爭議點?主要的原因是假如性向能夠自己決定,那麼反對同性戀的一方,就能更深入討論性向有無「矯正」的可能,以及該不該「矯正」。
  • 你真的懂同性戀嗎?同性戀≠同性性行為​
    定義上來說,同性戀是指同性個體間產生愛慕、情感以及性吸引,所以和異性戀一樣,性也僅僅是同性戀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LV的包包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LV的包包
  • 科普 | 全球同性戀合法國家有哪些?
    愛爾蘭成為首個通過公投賦予同性戀婚姻合法地位的國家。目前世界上有數百萬人生活在宣布同性戀非法的國家,仍有5個國家和兩個地區立法規定同性戀可判死刑。即使是同性戀合法的國家,也有許多是不允許同性婚姻或設置了合法年齡的下限。
  • 今天我們來談談月摩羯的情感世界!
    當我們和月摩羯建立了親密關係後,她們絕不會像水象星座溫柔婉約,也不會像火象星座大放豪言,更不像風象星座隨性飄逸,月摩羯將摩羯座追求「效率」的本質發揮的淋漓盡致。這就很容易讓另一半(尤其另一半是水象星座)感到喘不上來氣、無趣、壓抑、低智商、低情商、木訥等等。然而,月摩羯的內心世界絕不像表現出來的那麼淡定、死板、沉靜如一口井,他們的內心世界往往很豐富。
  • 集錦:CCTV同性戀新聞大盤點
    可是即使這樣,歷史上的CCTV還是頂著雷,不止一次地努力發布出對同志友好的訊息,對全國人民進行正確的同性戀與性取向知識的科普與宣傳。那麼,CCTV歷史上都發布過哪些「正能量」的同性戀宣傳呢?它又說了些什麼呢?讓我們用視頻說話,將這些在央視出現的同性戀新聞一一道來。
  • 大學生同性戀調查 大學生同性戀佔多少比例
    如果某個人生活工作的環境中有同性戀者,那麼理論上,這個人通過學習和模仿,也會成為同性戀。媒體報導:同性戀學生不容忽視  據南方網報導,近期華南地區較為知名的某同志社交網站,針對1000人發起了調查,結果顯示,在廣州同性戀群體中,在校學生佔12%。
  • 克洛伊科普|推薦書之《掩飾:同性戀的雙重生活及其他》
    歡迎來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哦~今天C老師想推薦的書籍是《掩飾:同性戀的雙重生活及其他》,作者是美籍日本作家吉野賢治,清華大學州出版社出版。作者自身的多重身份(同性戀,日本人,美國國籍,文學系,法律系)讓他能夠精準貼切地描繪出在文化夾縫中的無奈/掙扎/自我懷疑和自我發現。這本書還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掩飾。
  • 支持同性戀的牧師與機構,我們就撤除奉獻吧!
    我發現,越多人堅守信仰立場,願意表達反對意見,就越有可能改變長老會上層那種不斷往同性戀靠攏的趨勢。身為平信徒,我們能做的不多。但是,假使我們堅守立場,並且願意付諸行動進行抵制,我們就可能改變某些趨勢。身在長老會,我們不一定能改變上層、神學院、個別牧師的同性戀議題立場,但是,我們並非沒有資格表達意見。假使長老會上層硬要推動認同同性戀的立場的話,那麼,我們就發揮信徒能有的力量吧?1. 撤除奉獻十一奉獻,是上帝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獻出去。但是,十一奉獻的標的,卻是我們可以依據自己感動而選擇的。
  • 今天我們來談談冰箱
    冰箱作為一種為食物保鮮或其他物品保持恆溫常用的家電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代居民就已經開始往坑內堆壘冰塊來保存食物缺點就是降溫低,效率慢半導體電冰箱:通過直流電(家庭用的是交流電)來實現製冷電磁振動式冰箱:利用電磁振動機做動力,原理與結構與壓縮式相同以下三種不常見
  • 我們的教科書何時才能正確認識「同性戀」?
    隨著人們眼界的開闊和思想的放開,同性戀在慢慢地被接受著。這是一個好的方向,同性戀者終於可以走向大眾,不用生活在陰影中。可我們的課本,有些還依然執拗地認為同性戀是一種需要被矯正的疾病。歐女士作為女同性戀者,她想要糾正,於是她起訴、敗訴、上訴…走上了一條艱難且結果未知的路。可她不打算放棄,更多的同性戀者也都不打算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