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如何有效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省級紀委監委機關監督檢查業務班研討觀點綜述)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是黨在紀檢監察領域特色鮮明的黨校,是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幹部的高級學院。按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於紀檢監察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總體部署和要求,學院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擺在最突出位置,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高質量培訓紀檢監察幹部,高水平服務紀檢監察工作。
前段時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省級紀委監委機關監督檢查業務研討班在中國紀檢監察學院舉行。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監督檢查室的局處級幹部和26個省區市的省級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及監督檢查室負責人共117人參加了此次研討班。學員們緊緊圍繞如何履行好監督職責,聚焦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開展研討,交流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價值的思想觀點和實踐經驗。
深化認識:政治監督是履行監督職能的重中之重
監督是紀檢監察機關第一職責、基本職責。政治監督集中體現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定位和本質屬性,是履行監督職責的重中之重,有利於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全黨步調一致前進。
不斷深化對政治監督極端重要性和根本任務的認識,增強帶頭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兩個維護」是我們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取得的重要政治成果、政治經驗、政治抉擇,是黨的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越是形勢複雜,越要堅決聽從黨中央號令、聽從習近平總書記號令,越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十九屆中央紀委深刻把握新時代紀檢監察機關重大政治責任,鮮明提出「兩個維護」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綱」和「魂」,是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根本任務。
不斷深化對政治監督基本內涵和實踐路徑的認識,增強精準做好監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要求和各地實踐看,政治監督的內容不斷發展,從強調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查處「七個有之」問題,到嚴明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從嚴格落實「兩個責任」,到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到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是一個不斷深化和拓展的過程,政治監督的基本內涵逐步完善。當前,要從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巡視巡察整改、聚焦政治生態分析與構建、精準處置問題線索、嚴把選人用人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方面開展政治監督,做到落細落小落實,做一件成一件,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不斷深化對政治監督最新要求和探索創新的認識,拓展進一步做深做實監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開展政治監督,既要全面推進,又要聚焦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以重點帶全局。既要從大處著眼去觀察分析問題,又要從小處入手去處理解決問題,確保政治監督見人見事見成效。要在堅持用好約談提醒、談話函詢、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等基本監督方式方法的同時,探索列席指導民主生活會、開展政治生態評估和政治建設考評、黨員幹部政治表現反向評價、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方法,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此外,政治監督必須隨著黨中央的工作重心因時因勢而變,今年以來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政治監督要及時跟上,切實將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作為重點,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
交流實招:把握工作重點做細做實政治監督
強化監督,既要把握工作重點,又要實化細化抓手,方能做細做實不落空,真正取得實效。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圍繞做細做實政治監督進行了豐富探索,學員們對這些實招進行了分享。
緊扣「兩個維護」的根本任務。北京市紀委監委逐條梳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關於北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具體內容,形成貫徹落實和監督檢查的工作檯帳,不斷完善監督舉措,加強服務保障,推動實現「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和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對內蒙古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貫徹落實情況作為政治監督重中之重,建立「清單+臺帳」,既督促地方和部門制定黨委(黨組)、一把手、分管領導責任清單,又督促地方紀委監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建立監督臺帳,實現履責「一單清」、監督「一帳明」。天津市紀委監委緊盯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點要求、京津冀一體化中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的貫徹落實情況強化監督。陝西省紀委監委從政治上認識和對待生態環境問題,協助省委鐵腕整治生態環保方面的突出問題,實現了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徹底、長遠上規範的目標。
因時因勢把握監督重點。一是緊緊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六穩」「六保」工作開展監督。湖北省紀委監委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著重圍繞疫情防控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違反「戰時」紀律的問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後,著重圍繞「六穩」「六保」、支援湖北一攬子政策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新十條,湖北經濟持續復甦向好。二是緊緊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開展監督。湖南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理念首倡之地,湖南省紀委監委既督又戰,今年5月中旬,全省紀檢監察幹部按照「一人一村、四不兩直、吃住在村、至少兩天兩晚」要求,入村蹲點督查,實現對全省所有貧困村全覆蓋,幫助貧困戶解決了一批實際困難和問題,全省扶貧領域信訪舉報問題線索6月底動態清零。貴州省紀委監委實行委領導分片包點督導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緊盯突出問題,全程跟蹤督導,強力推進問題整改。三是緊緊圍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展監督。山東省紀委監委建立監督「直通車」機制,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發現省直部門搞形式主義加重基層負擔、搞責任甩鍋等問題,直報省紀委。浙江省紀委監委建立12個基層監測點,對執行中央、省委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動態監督。此外,海南、山西、青海、河北等省紀委監委還圍繞防範化解債務風險、生態環境保護、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開展了系列監督檢查,為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各地貫徹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住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一是列清單。上海、天津、江蘇、江西、西藏等省區市紀委監委認真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督促黨委(黨組)制定責任清單,確立年度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二是建制度。普遍建立了述職述廉制度、談心談話制度、重要情況請示報告制度等。山西省紀委監委探索政治生態談話和政治監督談話制度,委領導帶隊赴11個地市,與當地黨政一把手、幹部群眾、已進入留置和移送環節的被審查調查對象進行談話,綜合研判當地政治生態。三是壓責任。重點壓實黨委(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通過實施提醒談話、專題約談、委託談話等方式,壓實一把手責任。湖南省紀委監委今年上半年開展委託談話46人次,其中委託黨委(黨組)書記談話30人次。
推動貫通融合一貫到底。一是職能貫通。釐清委機關相關業務室、派駐紀檢監察組、巡視機構各自的職責職能。河南省紀委監委重點規範「四個關係」,即建立機關內部協調聯動機制,規範室與室關係;建立與派駐監督協同聯動機制,規範室與組的關係;建立與巡視巡察監督協同配合機制,規範室與巡的關係;建立監督工作上下聯動機制,規範上下級紀委監委的關係。二是成果互通。重點在問題線索流轉、信息共享、重要情況通報等方面建立完善機制。內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成立大數據實驗室,建成信息查詢、機關管理、案件管理、宣傳推送四個大數據系統,打通了信息壁壘,極大提高了監督工作質效。三是工作聯通。各地紀委監委相關室之間、室組之間著力做深查辦案件的「後半篇文章」,做實駐在單位日常監督和推動巡視問題整改,探索建立聯通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山東省紀委監委要求派駐機構常態化分析所駐單位黨員幹部履職用權情況,建立臺帳、拉出底單、劃清責任,定期對帳、銷號,每半年向省紀委監委報告一次。
努力在過程的精準和結果的高質量上下功夫。一是精準處置問題線索。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切實做到監督常在、形成常態。廣東省紀委監委聚焦監督首要職責,抓早抓小,深化運用「四種形態」,看違紀情節、看危害程度、看時間節點、看動機原因、看認錯態度、看一貫表現、看群眾口碑,力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綜合考量、慎重處置。二是精準用好問責利器。堅持嚴管與厚愛、激勵與約束相結合,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重慶市紀委監委梳理出10種追責問責重點問題類型,對照有關規定依紀依法提出處理指南,防止執紀問責簡單化。三是精準開展以案促改。安徽省紀委監委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以張堅案為鏡鑑,讓廣大黨員幹部在以案示警中受警醒明法紀,在以案為戒中嚴對照深檢視,在以案促改中強整改促提升。
求解難題:抓緊解決短板問題推動政治監督高質量發展
監督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特別是政治監督責任大、要求高,對紀檢監察機關來說,可謂一大考驗。研討交流中,學員們普遍感到,在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的實踐中,遇到一些帶有共性的困惑和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
不善於處理政治和業務的關係。雖然理論上能夠理清二者的關係,但實踐中容易把二者割裂開來,或是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識不強,從政治上看待問題、剖析問題不夠,或是把政治監督等同於專項工作、專項檢查,導致政治監督虛化泛化簡單化。對日常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如何準確甄別認定其性質,區分其輕重程度,確定其處理尺度,也存在政策界限吃不準的問題。
政治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不足。加強政治監督需要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協調銜接,形成合力,發揮整體效能。目前「四項監督」雖然已經建立協同配合機制,但具體協作還較為有限。此外,紀檢監察機關的政治監督如何同黨的職能部門的政治監督密切協作,強化同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貫通協同,在有些方面還未破題。
政治監督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政治監督,縱向上不同程度存在時差、溫差和落差。有的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政治敏銳性不強,對「國之大者」認識不到位,缺乏聞令而動的高度自覺;有的監督主動性不強,見事遲、反應慢,習慣於等待上級的安排部署;有的監督針對性不強,存在邊界不清、切入不準、落點不實、方法不活等問題,難以及時發現問題和偏差。
開展政治監督的具體問題還需解決。比如,對領導班子和一把手貫徹民主集中制情況的監督,如何啟動和實施;再比如,對政治生態的分析研判,結果如何運用,還需進一步探索實踐。
學員們對推動政治監督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一是加大對新時代強化政治監督的指導力度,為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專責、強化政治監督提供遵循。二是加大監督檢查業務培訓力度,通過專題輔導、現場答疑、研討交流等形式,強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各相關室對基層工作的指導。三是建立健全各類監督主體貫通協同機制,規範和加強信息互通、線索移送、聯動監督等工作,凝聚政治監督強大合力,共同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見效。
(本文刊載於《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20年第23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省級紀委監委機關監督檢查業務研討班臨時黨支部委員:許忠建、竇虎、張金佩、陳曉燕、李秋昌、楊慧亮;執筆人:張金佩、高友根、李曉光;指導教師: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