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才能,德行更加重要

2021-02-17 心的平靜是健康

相對才能,德行更加重要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論語·泰伯》

  【儒學釋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才能美好比得上周公,只要驕傲吝嗇,其餘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儒家十分看重人的品德,認為德行比才能更重要。這其中,才能和資質屬於「才」的範疇,驕傲和吝嗇屬於「德」的範疇。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才高八鬥而德行敗壞,那麼聖人連看也不會看他一眼。

  只有德才兼備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德」是熊掌,「才」是魚,二者不可兼得時,孟子舍魚而取熊掌,舍「才」而取「德」。對此,近代學者胡適先生認為:孔子的人生哲學注重的是養成道德的品行。故無論做人做事都要以道德作為基礎,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有一位老鎖匠一生修鎖無數,技藝高超,收費合理,深受人們敬重。漸漸地,老鎖匠年紀大了,為了不讓自己的技藝失傳,他決定為自己物色一個接班人。最後老鎖匠挑中了兩個年輕人,準備將一身技藝傳給他們。一段時間以後,兩個年輕人都學會了不少東西。但由於老鎖匠精力有限,兩個人中只有一個能得到真傳。於是,老鎖匠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考試。

  他先準備了兩個保險柜,分別放在兩個房間裡,讓兩個徒弟去打開,誰花的時間短誰就是勝者。結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鐘就打開了保險柜,而二徒弟卻用了半個小時,眾人都以為大徒弟必勝無疑。

  老鎖匠問大徒弟:「保險柜裡有什麼?」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師父,裡面有很多錢,全是百元大鈔。」問二徒弟同樣的問題,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說:「師父,我沒看見裡面有什麼,您只讓我打開鎖,我就打開了鎖。」

  老鎖匠十分高興,鄭重宣布二徒弟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眾人不解,老鎖匠微微一笑說:「不管什麼行業都要講一個『信』字,尤其是我們這一行,要有更高的職業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高超的鎖匠,他必須做到心中只有鎖而無其他,毫無貪念和私心。否則,心有私念,稍有貪心,登堂入室或打開保險柜取錢易如反掌,最終只能害人害己。我們修鎖的人,每個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開的鎖才行。」

  

老鎖匠的話著實耐人尋味,他把道德作為收徒的最終標準,所以二徒弟雖比大徒弟的技術差了一些,但最終因為品德高尚而被師父選為接班人。

  孔子教學生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顯然涉及倫理道德教育,目的當然還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在孔子的心目中,有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有仁愛之心的人,也就是能博濟眾施的人,是能為他人著想的人,更是能夠造福天下蒼生的人。

  所以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就是說:「對於千裡馬,不稱讚它的力氣,要稱讚它的品質。」尚德不尚力,重視品質超過重視才能,這是儒家的人才思想,也正是我們今天選拔人才的標尺。

  決定一個人價值和前途的不是聰敏的頭腦和過人的才華,而是正直的品德。儒家其實崇尚品德就是力量,它比「知識就是力量」更為有力。

  我們的確可以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個普通的人如果品德敗壞、能力差,他對社會的危害還不會太大。而如果是一個能力非常強、智商非常高的人,道德敗壞、野心還很大,那他造成的危害就會非常大,有時候甚至會因為他一個人,就斷送掉一家公司,甚至一個國家。

  沒有目標的頭腦,沒有德行的知識,沒有仁善的聰明,固然是一種力量,但它們只能起到巨大的負面作用。他們或許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啟發,或者也能給人們一些趣味,但是很難讓人尊敬。

  反之,一個人德行很好,能力雖然差了點,但他只要虛心好學,提高自己,逐漸進步,也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當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因此走向另一個極端,忽略個人的能力,不尊重知識,不尊重人才。畢竟,德行是我們行走在世間的前提,才能則是創造人生的手段,兩者結合,才能使我們的人生絢爛多姿!

相關焦點

  • 良好的德行才能感召人
    良好的德行才能感召人文/梅少林(點mester詩文,再點進入關注,即可自動接受到我更新的文章)萬世師表,讓人頂禮膜拜的孔聖人認為: 為政之道,在於得到人才,人才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取得卓越成就的先決和必要條件和得勝的法寶。
  • 厚德載物書法含義 大地擁有好的德行 才能滋養萬物
    厚德載物書法含義 大地擁有好的德行 才能滋養萬物 2020年05月18日 17: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大地就是因為寬廣渾厚的胸懷和德行,才能容納百川,滋養萬物,化糞土為春泥,化腐朽為神奇,容糟粕而生萬物,利萬物而不爭。
  • 德行,是一個人最硬的軟實力!
    每個人都過著與他德行相匹配的生活。別抱怨生活,因為那就是你自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我始終堅信,人格的差異直接導致經濟地位的不同,唯有廣泛地播撒美好的德行、德性,幫助他人自我完善,才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播撒財富、幸福的種子。
  • 佛說:良心,是最好的德行
    做人的人品比才能重要,只有懂得厚德才能走得更遠,做事只有不昧良心才會心安;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一定要有良心。良心是德行,只有德行才會站得住腳跟,堅守自己的德行,守住自己的良心,才會給自己帶來福氣!良心就是處處慈悲,對人也好對自己也好都會處處寬容忍讓,不會斤斤計較,心中始終堅守善良,保持正念,心存正念才會萬惡不侵,善是一切福氣的源頭,什麼都沒有自己的良心重要,有良心,做事有德行才會給自己帶來好運氣。善良,是給自己積累福報,人品,是給自己創造機會。
  • 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一個人真正的氣質,不是在外貌,而是在內心;人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財富,而是德行!有德之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尊敬;無德之人,走哪都會受到別人的厭惡。俗話說:「人有德行,必有福氣。」德,不僅藏著一個人的修養,更藏著一個人的福氣。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對別人的一種道義。老話說:「人無信而不立,業不信而不興。」
  • 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一個人真正的氣質,不是在外貌,而是在內心;人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財富,而是德行! 俗話說:「人有德行,必有福氣。」 德,不僅藏著一個人的修養,更藏著一個人的福氣。 01 守信用的人,自得人心。 誠信是一種美德,更是對別人的一種道義。
  • 名人名言-德行和修養篇·一
    但是他心中的善惡,決不可妄加揣測,因為這要經過長久的歲月,才能見出他內心的卑劣。——薩迪14、 德行高的人們,其德愈增則受人嫉妒之機會愈減。——伏爾泰20、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21、 我們要避免我們的義務與我們的利益發生衝突,避免從別人的災難中期望自己的幸福。
  • 《道德經》:捨得放下身段,德行才能變得充盈
    古時候德行高深的聖人,總是先讓自己變得充盈才會用自身的智慧去幫助他人。倘若一個人沒有高深的道德修養,在使用智慧的過程中便不能有效地掌握,一旦誤入歧途不僅僅會造成社會的混亂,也會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在這種情況下更不要說去幫助他人了,自己想要脫離困境都會變得極其艱難。
  • 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翻譯過來就是: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但很少有人能夠持久保持這種德行。是不是很驚訝?竟然上升到了如此高度,可見,這個看似普通的「中庸」應該有很深的道理在其中。中庸的真正含義是中正、中和,是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所謂中正是說明君子做的每件事都符合道義,是公正公平的。
  • 「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德行修養越好,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易經》在我國的古代思想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易經》不僅對先秦的諸子百家,產生了特別大的影響,也對治國者和管理者帶來了很多的啟發。《易經》中不僅涵蓋了管理智慧,以及立身處世的智慧,而且也包含宇宙中萬物運作的規律。
  • 發大財依靠德行
    但卻很少人諮詢算命師應怎麼在生活中養生——養足生命力之德行,並將德行充分運用於生活中,令身邊周遭一切人事物皆因你而快樂。 德行是發財最佳基石,是錢財最好展示力量,也是生命力最好的堡壘,它能促使萬物健康長壽富貴一生。如古文言:「厚德者,能抵禦毒蟲,能不畏懼猛獸侵害」。總體意思是常人於日常生活中沒有障礙沒有困難,一切都順一切都美,宛如仙境。
  • 德行與能力都很好的星座
    天秤座、金牛座和水瓶座,都是不缺乏優秀之人,可以說德行與能力相併存。天秤座天秤座的德行一直不錯,這主要表現於誠實不矯揉造作的為人,更表現在為人處事坦率和真心上。若你跟天秤座打過交道,深入接觸過,定不會質疑他們的德行,以及優秀的人品。
  • 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
    就是德行。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若有德行,脾氣也沒有了,無明也化了,化成智慧。所以我們修行就要培植德行。   學佛的人,要注重德行,不可做缺德的事,這就是修行的真諦。想要消除業障,必須要供養。供養可以培福培慧,要修道修德,不然的話,六度都沒有用處。六度是專為修道德而設的,修行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是造業!   所謂「煩惱即菩提。」有人問:「不種煩惱,是不是沒有菩提?」
  • 德行有多重要?當紅演員抖機靈把黃家駒喊成「黃家狗」,現已涼涼
    這叫大浪淘沙,所以留在娛樂圈裡的基本都是情商和智商雙在線的「人精」,只有讓觀眾感到舒服,才能得到觀眾的喜愛。
  • 虛己者進德之基,想要提升德行受人歡迎,需要做好這2點
    有很多人也都想成為品德高尚的人,那麼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呢?有句俗語叫:「虛己者進德之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德,就需要做到謙虛處世與嚴於律己,特別是在人際交往這方面,謙虛待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用德行修來的
    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行善積德的家庭,會有福報;而沒有這些德行的家庭,則會有禍殃。家庭是這個樣子,個人修行也是這樣子。行善積德是一種好的行為,這種行為放到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會有好的福報。這樣的因果關係,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很多事實論證的。
  • 棄惡揚善,德行天下
    德行天下,棄惡揚善;為己積德,樹碑立傳。————————(仝宇)
  • 歷史上的四個醜女子,各個有才華,德行叫人敬佩
    歷史上的四個醜女子,各個有才華,德行叫人敬佩我們常常說一個漂亮就是貌比西子,也常常說起來古代四大美女的佳話。但是殊不知,這古代的四大醜女也是頗有一番故事的。其實並非如此,她們四個雖然相貌醜陋,但是德行卻非常的出眾,是一些令人覺得敬佩的女人。比如第一個蟆母,我們光是聽到這個名字就覺得她非常的醜陋,而事實上她也的確是有點貌不出眾。傳說中她是黃帝的妻子,也是黃帝為了告訴大家,一個女人的相貌並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德行,所以才親自娶了一個最醜的女人來證明這一點。
  • 擁抱吉祥:往昔有德行
    擁抱吉祥往昔有德行釋清淨     「有德行」,謂道德品行高尚,能身體力行。      德福統一是道德信仰的基礎,由於其在現實生活中常常難以把握,導致了人們很多的困惑,動搖著人們的道德信仰。
  • 《道德經》:有這三種性格和德行的人,福氣好,你佔幾種
    性格通過影響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進而對人的命運產生重要影響。一個人性格好,命也不會差。【微信公號:國學生活】1、隨和我們都知道「上善若水」,水雖柔,但能包容萬物。我們常說「百鍊鋼不如繞指柔」,《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隨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軟,卻隱藏著無窮的力量。做人隨和,說話做事給別人留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