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皓然成長,ID:growing-power
避嫌,是婚姻裡最基本的自律,也對伴侶最基本的尊重。
——小鹿媽媽
知乎上有個問題:莫名其妙的被當成第三者是一種什麼體驗?
一個網友說,自己就曾經被當成第三者。
網友的第一段婚姻,因為種種原因離婚了。
但是,彼此沒有刪除聯繫方式,倆人都重組家庭後,也還會時不時地聊天。
突然有一次,前夫沒有任何徵兆的給網友打電話,電話裡醉醺醺地說跟老婆吵架了,特別想她。
網友心裡也酸溜溜的,就在電話裡勸了勸,沒想到就埋下了雷。
過了兩個月,網友接到前夫老婆的電話,劈頭蓋臉地罵她是第三者,恬不知恥。
後來,前夫打過電話來道歉才知道:
上次喝醉酒打電話過後,前夫老婆就一直在注意她這個號碼,那天剛好查出手機聊天記錄和微信記錄,看到內容曖昧,就直接打電話開罵了。
網友說,經歷這個事情後不僅有了心理陰影,不敢再跟異性隨便聊天,怕萬一自己又無緣無故的被別人冤枉,當成第三者挨罵。
冤枉嗎?我看未必。
人與人交往,都有心理邊界,這個邊界是因為人們之間關係的變化而變化的。
這場鬧劇的根源就在於,他們與對方離婚後,沒有重新建立心理邊界,雙方都在潛意識中希望邊界再有所重合,以致糾纏不清。
如果拿曖昧當常態,即使對方老婆不介意,自己老公也會計較,不管哪邊日子都太平不了。
如果有人吃醋,那一定是因為有人不懂得避嫌。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裡,演員的摟摟抱抱是在所難免的,沒有誰會質疑這種安排。
但是,朱亞文卻覺得,自己是已婚之人,言行舉止都要對另一半負責,即使是為了收視率也不能犧牲自尊傷害伴侶。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心理上能接受的行為上的親暱程度。
這種程度,就代表每個人的心理邊界。
任意一方跨越界線,都是對另一方的侵犯;允許打破自己的邊限,也是給了對方侵犯自己的機會。
邊界感強的人,在與人交往中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也清楚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既尊重別人,也保護了自己。
網友東皇太一在豆瓣上提了個問題:
和老婆一起去參加聚會,回來時,女同事要求搭順風車,因為覺得前排視野好就坐在了副駕駛的位置。
回家後老婆跟他鬧離婚,他覺得老婆小心眼,求助大家怎麼破解。
心理學上認為,個人邊界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身體層面的,二是心理層面的。
你跟一個人說話時,對方突然離你很近,你下意識的動作可能是向後退,這就是你感受到了自己的空間受到了侵犯,需要重建,這是身體層面的邊界。
當有人未經你的允許用你的杯子喝水,或者坐了你的椅子,躺在你的床上睡覺,你會很不高興,這時,就是心理邊界在發揮作用。
男人見閨蜜沒反應,以為默認,就拍拍閨蜜的手,主動跟閨蜜要電話,被閨蜜斷然拒絕。
閨蜜說,當鄰座男跟她要電話時,她明白了,其實之前的搭訕只是鄰座男在試探她的邊界,一旦自己態度模稜兩可,他就會大膽跨過你的邊界,為所欲為。
《非暴力溝通》裡建議:學會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讓別人猜。
如果你怕傷人情面,不溫不火,沒準他卻正中下懷,與你不斷牽扯;
你以為沉默是金,已經表明態度,他卻以為意味無窮,盡在不言中。
對於那些想跟你曖昧的人來說,你不果斷,就是在惹TA們糾纏。
而對於信任你的伴侶來說,你對別人不果斷,就是在跟伴侶暗示「我並不在意你的感受」。
所以,當邊界感被侵犯時,該表態的,不能猶豫。
延伸閱讀(點擊可閱讀):
☞相差40歲的臺 灣爺孫戀,相愛7年如今怎麼樣了?
☞鄭爽張恆被曝離婚,疑打胎代孕大尺度錄音流出:不亂生孩子,是成年人最基本的修養
☞石家莊一對26歲夫妻確診,丈夫行蹤曝光後,我看到婚姻最殘忍一幕……
☞有種整容叫「離婚3年」,白百何近照刷屏,狠狠打了前夫的臉!
☞女人的第一次VS男人的第一次(差別真大!)
作者簡介:白月,皓然成長籤約作者,70後,熱愛閱讀寫作,用熱騰騰的文字,過熱騰騰的生活。聚焦認知正能量,與你共同成長。微信公眾號:皓然成長(growing-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