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有四位皇后,她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命運?

2020-12-22 左都御史

順治作為大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其婚姻帶有濃厚的滿族早期婚姻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他與四位皇后除夫妻意外的複雜關係上。這四位皇后分別是廢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孝康章皇后、孝獻皇后。下面具體來講一講這四位皇后的不同命運。

第一位皇后是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孝莊的侄女,科爾沁蒙古親王吳克善的女兒。順治八年,14歲的順治帝在太和殿舉行了第一次大婚。但大婚之後帝後感情不和,僅兩年順治帝就提出了廢后重立的問題。他的理由是「生性妒忌,每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於死」、「又好奢華,凡諸服御,莫不以珠玉繡綴飾」。

其實這些理由都是託辭,促使順治帝要廢掉皇后的實質原因,根子還是出在多爾袞和孝莊身上。因為這個皇后是多爾袞執政時為他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與蒙古的關係,而孝莊也有心讓娘家人主持後宮。也就是說,這場婚姻是典型的政治婚姻,與順治帝的本人意願極不相符。

儘管如此,但順治帝十分清楚,廢立皇后是朝中大事,不好輕舉妄動。他先投石問路,命大學士給他找出前代廢后的事例,以觀察朝臣的反應。

果不其然,順治帝的廢后意向很快遭到了朝臣的反對,他們從封建倫理道德出發,認為皇后「母儀天下,關係甚重」,還搬出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如光武帝、宋仁宗、明宣宗,他們都因廢后而受到後世的指責。另一方面,朝臣也擔心入關不久,統治地位還不牢固,廢后之舉不是開國之君所為。

順治帝年少性格急躁,他執意要做的事情別人很難阻擋,不過他也做出了讓步,他下令將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宮。後來博爾濟吉特氏返回了蒙古草原,並死在了娘家。

廢后不久,朝中開始為順治帝擇立第二位皇后忙碌了。當時順治帝的後宮雖不乏嬪妃,但他認為沒有一個能配得上皇后的稱號。因此,他下旨在滿洲官民、蒙古王公、大臣以上女子中選擇皇后。候選人成千上萬,最後還是選定了科爾沁蒙古鎮國公綽爾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廢后靜妃的侄女。

順治十一年六月十八日,順治帝在太和殿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迎娶了他的第二位皇后。可是,婚後不久,順治帝又開始挑剔新立的皇后,說他雖然「秉心淳樸」,然而卻「乏長才」。他讓禮部收回皇后的冊寶,停止對皇后應行的各種禮儀活動,也不準皇后到慈寧宮給孝莊請安。

順治十三年八月,內大臣鄂和之女董鄂氏成為順治帝的妃子。他對這位年已十八歲的妃子十分滿意,稱讚她有「母儀之度,性孝敬,知大禮,不以貴自矜」。在順治帝看來,董鄂氏簡直就是絕代佳人,剛入宮順治帝就封她為賢妃,一個月後董鄂氏又一躍成為皇貴妃,在後宮中地位僅次於皇后。

順治帝共有見於記載的后妃十八人,能使他為之傾倒的,僅皇貴妃董鄂氏一人。順治帝幾次想廢掉第二個皇后立她為為後,但因擔心若兩度廢后,會遭到朝臣更加激烈的反對,所以才沒有履行這一手續。

實際上,董鄂氏在宮中無論權力還是待遇,都大大超過皇后。順治十四年,董鄂氏子生一子,其子僅三月便夭折,順治帝為安慰董鄂氏,追封這個連名字都沒來得及起的孩子為和碩榮親王。兩年後,董鄂氏本人也病逝。鍾情的順治帝為此痛不欲生,親自為她守靈,又傳諭輟朝五天,命親王以下、四品以上官員和公主、王妃以下命婦,齊集景運門內外為董鄂氏哭靈。

接著,順治帝追封董鄂氏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並在停靈的承乾宮舉行了隆重的追封禮。為了寄託哀思,他命大學士金之俊為董鄂氏作傳,又親自動筆,撰寫《孝獻皇后行狀》。這樣,董鄂氏便成了順治帝的第三位皇后。

第四位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佟佳氏,順治帝在世時是沒有名號的庶妃,康熙帝登基後尊為皇太后,康熙二年逝世,年24歲。後累加諡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佟佳氏本是漢軍八旗,康熙親政後,命抬入滿洲鑲黃旗,後家抬旗之制自此始。

相關焦點

  • 順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生無功無過,未受寵愛,未曾誕下「龍子」
    孝惠章皇后不算是歷史上命運最悲哀的皇后,她一生榮華富貴,得到了人人豔羨的榮耀,卻窮極一生都沒有得到順治帝的愛。提起順治帝的愛情,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寵冠六宮的順治帝的紅顏知己董鄂妃。董鄂妃這樣的身受寵愛卻不恃寵而驕的解語花確實令人喜愛,而她所受的寵愛的背後,則是另外一個女子,一生都得不到順治帝溫情的悲戚故事。清軍剛入關不久,順治帝根基不穩,尚且需要蒙古部族的扶持,當時的孝莊太后的四個哥哥均是蒙古部族的大臣,孝莊太后的大哥就是手握重權的吳克善。
  • 24歲的順治帝,膝下卻有許多子嗣,原因是什麼?
    自古以來皇帝的後宮都有「佳麗三千」的說法,雖然有些人會認為這是這一種誇張的說辭,即使皇帝的後宮沒有三千人之多,但是後宮嬪妃的數量也是比較龐大的。而在歷史上那些貪圖美色的皇帝,其後宮妃嬪的數量只多不少。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人也不例外。
  • 她是順治帝最喜愛的妃子,因喪子而病逝,死後被追封為皇后
    每一個王朝的出現就必定會有皇帝的出現,而每一位皇帝都會有他的後宮,後宮之中必定有著一位主管後宮之人皇后。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麼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許多王朝,出現了許多皇后。在清朝歷史中就一共出現了27位皇后,每一位皇后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 清朝第一例廢后之後的故事:順治帝的後三位皇后,包括摯愛董鄂妃
    清世祖順治帝一生先後有過四位皇后,分別是第一任廢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第三任孝獻皇后董鄂氏和第四任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第一任皇后是攝政王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強塞過來的,順治皇帝極其不喜,最終在兩年後成功廢后,這也是清朝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的廢后。
  • 順治帝與董鄂妃:相愛不能相守,「不及盧家有莫愁」的帝王愛情
    恰恰好在歷史的迷霧重重,人們對她知之甚少,所以無論後人賦予這位謎一樣的女子多少種美德都不足為奇。因為畢竟,現實往往太過現實,而理想卻又總是不夠理想。她是誰,其實一點都不重要。鄂碩將軍之女?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亦或是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這些都不妨礙福臨對她的眷戀。世間的情有多少能說得清楚?更何況皇室貴族。
  • 敬之讀史(二十三)|順治帝情迷董鄂妃背後有隱情
    清宮戲喜歡粉飾順治帝與董鄂妃的愛情,不惜將董鄂妃的出身大做文章,平添吸睛的閃光點。順治帝之死,有愛情上的糾結。但是順治帝之所以寵愛董鄂妃,有一個主要原因,即政治原因——她來自新晉上三旗的正白旗。正白旗原來隸屬多爾袞,戰鬥力強,不亞於兩黃旗中的任何一旗。順治探索滿漢融合政策,遭到了滿洲保守勢力代表孝莊和兩黃旗大臣索尼、鰲拜等的反對,因而需要正白旗的支持。
  • 順治後宮有32位后妃,31人被葬入皇陵,為何只有她神秘失蹤?
    據史料記載,順治後宮有32位后妃,位居高位者都是一些蒙古女人,其次是八旗出身的秀女,最後才是奴才出身的宮女。雖然這些女人命運各不相同,但她們最終歸宿卻相差不離,有31人被葬入皇陵,只有一人神秘失蹤。順治帝死後葬入了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孝陵中,與順治同葬孝陵地宮的有兩個女人,一個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另一個便是順治最寵愛的女人孝獻端敬皇后董鄂妃。
  • 正位中宮、母儀天下——清代皇后們的故事
    ,到孝定景皇后結束,整個清朝一共有二十八位擁有皇后頭銜的女子。孝獻皇后尊號中沒有系順治帝「章皇帝」的諡號,這在清朝歷代皇后中是唯一的一例,因此孝獻皇后也是中華歷史上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另外四位:孝烈武皇后烏拉那拉氏,原本是太祖的大妃,而她的兒子多爾袞也是太祖心中選定的繼承人,預備將來自己死後將大政交給多爾袞接管,這樣烏拉那拉氏很有可能成為清朝第一位在生前就被追尊為皇太后的女性。
  • 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想到她們的結局,她們無緣長久的愛情
    西漢皇后之位的爭奪,一直都是驚心動魄的,女人們為此,玩弄各種陰謀手段,為了就是致對方於死地,完全沒有任何情感而言。不過即使坐上的皇后之位,也有可能被廢,或者被別人陷害,最終性命不保,她們悲慘的結局同樣令人心痛,為此古代詩人及後世之人描寫她們的詩句層出不窮,下面就來看看描寫西漢5位皇后的詩句。
  • 清朝歷史上第二個「海蘭珠」,妹妹為順治帝殉葬,被追封為皇后
    董鄂氏是滿洲的一個古姓,努爾哈赤在位期間,有五大將軍,其中之一叫何和禮。出身董鄂氏一族的何和禮,當初為了拉攏何和禮,努爾哈赤甚至把自己年僅11歲的長女東果格嫁給了何和禮,人們稱其為「棟鄂額駙」。而且清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妃嬪,她們也都是董鄂氏一族,她們是誰?
  • 清朝三位姓烏拉那拉的皇后,在位時有名無實,死後也不得善終!
    在古代一共有三位姓烏拉那拉的女子,這三位都是善良純樸,性格剛烈、敢愛敢恨的皇后,可惜他們都命運不濟,雖一時得到皇上寵愛,但到最後都不盡如意。第一位烏拉那拉氏是努爾哈赤最愛的妻子,他英勇善戰,為自己的國家開拓了領地,國力發展迅速,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臥病在床,這個時候他卻不甘寂寞,又邂逅了比他小几十歲美麗的阿巴亥,當時的阿巴亥還是乳臭未乾的小女孩,他一眼就看中了她,對她一見鍾情,便很快把他佔為己有,好景不長,突然府上有人說阿巴亥和他的大兒子有私情,他一氣之下就把她趕出了宮外。
  • 「不愛江山只愛美人」,董鄂妃死後後,順治帝變得有多瘋狂?
    順治帝有多愛董鄂妃 順治帝與第2個皇后結婚,當時的清政府有一個制度,就是入侍制度。就是各王爺的妻子需要進宮服侍。順治帝就是在這個時候與董鄂氏認識的,董鄂氏的性格溫柔,兩個人相愛了,但是襄親王也因為這個原因自殺。
  • 歷史上:堪稱「賢內助」的3位皇后是誰?她們都有什麼功勞?
    歷史上:堪稱「賢內助」的3位皇后是誰?她們都有什麼功勞?說起「賢內助」這三個字,在我們當今社會的眼裡,說到的賢內助就是在家中,體貼丈夫,孝敬婆婆的女子,那麼在誇讚他人的妻子是,就會用的賢內助這三個字代替。
  • 康熙前後冊立了三位皇后,只把深情給了她一個人,立其兒子為太子
    康熙帝曾封過三位皇后。這三位皇后的命運都很不幸,均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去世了。然而,同樣是早逝,康熙卻只為其中一人憑弔了二十五年,還破例把她的兒子封為皇太子。
  • 揭秘清朝皇后顏值排名:富察皇后排第三,第一名卻被禁錮在床上
    不過,是不是所有的皇后都如隆裕皇后般醜呢?這也不可能,要不然皇帝肯定痛哭流涕了。都說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今天就帶領大家看一看清朝皇后的真實顏值。
  • 細講乾隆兩位皇后:出身不同,命運各異,卻都在丈夫心中無可替代
    即我們熟知的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作為正身旗人家的子女參加選秀,選中後稱為秀女。充入皇帝的後宮初始可封為貴人。從貴人這一等級起步,以後能否晉升,就要看自己的命運造化了。或為帝王寵幸,或母以子貴,都有晉升的機會。但真正能達到皇后與皇貴妃級別,母憑子貴是最主要的途徑。除了旗人秀女充入後宮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內務府包衣秀女。作為內務府包衣秀女進宮,本職工作原本是做內廷服務人員。
  • 順治帝僅活了24歲,一生獨愛董鄂妃,為什麼能生下17個孩子?
    眾所周知,順治帝登基時只有6歲,還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當時他的父親皇太極病逝後,朝堂上下都盯著空缺的皇位。起初,年幼的順治並不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朝堂上最有能力奪得皇位的人是多爾袞和豪格,這兩人分別掌管著軍政大權,是國家真正的掌權者。但正因為兩人勢均力敵,所以久久都無法定下誰來繼承皇位。
  • 清朝唯一被廢皇后,身懷六甲被父親接出皇宮,最終改嫁生活幸福
    每次到皇帝選秀的時候,各地的豪門大族都將身邊的適齡女子送進宮,為的就是讓她們成為皇帝身邊的女人,盡享榮華富貴,同時也可光耀門庭。可是進入皇宮,成為皇妃的道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甚至隨時都有被廢黜的風險。正所謂伴君如伴虎,皇帝心狠起來,身邊人的性命都有可能不保,今天還可能是他身邊的愛妃,明天就可能成為階下囚。就比如下面這一位清朝皇后,儘管成為後宮之主,也還是難逃被廢。
  • 漢武帝的四位皇后
    漢武帝劉徹的一生有四位皇后,第一位陳阿嬌,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阿嬌從小就被嬌生慣養,所以在瑜劉徹的相處中十分驕縱,兩個人之間有著非常多的矛盾。當年劉徹以「若得阿嬌為妻,以金屋貯之」,取得長公主好感,迎娶阿嬌為妻。這場政治聯姻,劉徹到底付退出了多少真心?誰也不知道。
  • 國內「十大美胸皇后」,她們都有誰?
    她們都擁有傲人的上圍,她們被《中國美容時尚報》評為「十大美胸皇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瞧瞧,榜上有名的都有哪些人?她有千面天后之稱,就仿佛一朵火紅的玫瑰,就算在冬天,也是一如既往地綻放著。她不愧是「十大美胸皇后」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