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無肉不歡」

2021-02-13 下廚房

這是一本單純講述「肉」的書,也是食帖出版的第四本特集書。圍繞「肉」這一主題,探討肉的品種與分類/肉的風味特點/如何恰當烹飪/與食材的搭配方法/不同地域的肉食文化/農場的有機飼養方式/如何健康吃肉等話題。


▲食帖《肉!肉!肉!》特集內頁

人類「食肉」的歷史逾200萬年,對於肉類的需求與生俱來。早期人類發現吃肉是最快獲取能量的方式,逐漸開始群體性地狩獵。在此過程中,衍生出了策劃、分析、組織、使用工具等高級行為,人類的思維被刺激,腦容量迅速增加,智力明顯提升。可以說,吃肉這件事,對人類進化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伴隨歷史發展,人們吃肉不再單純為了能量攝取,滿足口腹之慾成為最主要的目的。世界各地分布著不計其數的肉類烹飪法,人們對肉類品質的要求也愈嚴格。以牛為例,近年來風靡的「和牛」、「澳洲和牛」、「谷飼牛」、「草飼牛」等概念究竟如何區分?「熟成肉」有哪些優點?有機農場的禽畜養殖,為我們帶來哪些新思考?這些話題,都會在書中逐一介紹。


《從和牛說起》

關於「和牛」的全科普


特約撰稿人|李淼

知乎大V,畢業於日本一橋大學,長期從事投資、網際網路行業,日本文化深度關注者。

文章節選|

◆ 廣義上來說,日本市場上流通的牛肉可被分為兩大類:日本產牛肉和進口牛肉。而我們所說的「日本牛肉」,指的就是日本產牛肉。日本產牛肉,本身又被分為三大層次:銘柄和牛、無銘柄和牛、國產牛。

◆ 日本的牛肉肉質等級是分為1~5級的,等級5為最高。在宮城縣產和牛中,目前並存的「銘柄牛」大約五種,根據肉質等級排列的順序是:仙臺牛(5 級)、若柳牛 (4~5 級)、仙臺黑毛和牛(3 ~ 4級)、新生漢方牛(2~5級)、藏王牛(1 ~ 4 級)。


《義大利人不經常吃牛排?》



受訪人|Massimiliano Milleri

出生於義大利帕多瓦,米其林二星廚師,現任北京威斯汀大飯店行政總廚。


文章節選|

◆ 通常牛肉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裡脊為特級;上腦、外脊為一級;仔蓋、底板為二級;三級則是肋條、胸口等部位。家中烹飪,燒肉的本事五成在選料上,胸肉熟後食之脆而嬌嫩,肋條筋肉與裡脊鮮嫩鬆軟,適宜燉煮扒燜,湯汁濃稠、肥而不膩;外脊、上腦、仔蓋等瘦肉適合切片熘炒,肉韌且彈。其餘功夫用在醃製和火候上,想要肉更鮮嫩,加些油醃製個把小時,下鍋時油足、大火,約七分熟即可。

◆牛排通常有 7 種熟度。近生牛排( Blue ) 不太常見,正反加熱 30 ~ 60 秒即可,基本保有生肉原始的肉味;一分熟牛排( Rare ),內部保持血紅色,通常一 刀切下去是要見血的;三分熟牛排( Medium Rare ),最中間是鮮肉色,外面一圈是粉色,最外側是棕色,通常也會有血滲出;五分熟牛排( Medium )和七分熟牛排( Mudium Well )在中國比較受歡迎,由內至外呈粉紅色、淺褐色、 深褐色;近全熟牛排( Well ),和近生牛排一樣不太常見,,溫度在七分熟和全熟之間;全熟牛排( W e l l D o n e )即牛肉全部熟透,不帶有血絲。



《鮮度之外,熟成之美》




受訪人|跡部美樹雄

日本餐飲行業創業者。目前擁有「KITCHEN-TACHIKICHI」、「旬熟成」、「AGING MEAT & DELICATESSEN旬熟成」、「旬熟成hanare」四家店鋪。


文章節選|

◆ 跡部用「ご馳走」(盛宴、款待)一詞來形容肉在日本人心中特殊的儀式感。「肉給人一種特別的感覺,有肉吃人才有精神。明治維新前日本人其實也吃肉。那個時候人們吃野豬、野鹿等野味。 明治時期牛肉文化逐漸興盛,黑毛和牛等廣受食客歡迎,比起之前完全依賴自然給予的野生獸類,畜肉產量更加穩定,能保證持續供給,這才為日本的肉食文化奠定了基礎。」

◆ 我們所說的熟成肉,不僅僅是讓肉「休眠」,重要的是要讓它發酵。肉和其他食物一樣,在一定條件下會長黴菌,這些黴菌以肉為食,而後兩者漸漸成為一體。肉還是那塊肉,但是裡面的內容已經跟之前大不一樣了。更不易腐壞、肉質更加柔軟。

《吃新鮮的草,慢慢長大》

探訪美國家庭式草飼牧場

受訪人|Randy Strauss

美國施特勞斯肉食品工廠聯合董事。


文章節選|

◆ 眾所周知,所有「肉牛」最初都是由母牛的母乳餵養,一段時間後斷奶,開始餵收割的牧草。再過一段時間,普通的「谷飼牛」會被賣到飼養場進行穀物飼料肥育(混合穀物飼料通常含有75%的玉米成分,原料存在轉基因的可能性),使其儘快地長到成品體重;而「草飼牛」會在這段時間被放養在寬廣的自然牧場,食用新鮮牧草慢慢長大,直到成熟期。

◆ 「草飼」是人類最傳統的飼養方式,可以說是「農業革命」後的回歸。耗費更多時間,投入更多成本,是不可避免的。近代開始的「谷飼」方式發展到今天,廉價的穀物飼料,存在農藥、肥料、激素、轉基因等諸多隱患。而家庭式牧場的「草飼」方式,讓牛回歸自然,吃新鮮的草,自由生長,這既是對牛的尊重,也能保證出產肉質的安全與優質。


《倫敦古競技娛樂場上的百年肉市》




文章節選|

◆ 查爾斯 • 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寫道:「這天早晨正逢趕集。地面覆蓋著幾乎漫過腳踝的汙泥濁水,濃濁的水氣不斷地從剛剛宰殺的牲畜身上騰起,與仿佛是駐留在煙囪頂上的霧混合起來,沉甸甸地垂掛在市場上空。在這 一大片平地的中心,所有的畜欄,連同許許多多還可以往這片空地裡擠一擠的 臨時棚圈,都關滿了羊,水溝邊的木樁上拴著三四排菜牛和牯牛。鄉下人、屠 戶、家畜經紀人、沿街叫賣的小販、頑童小偷、看熱鬧的,以及各個社會底層中的流氓無賴,密密麻麻擠成一團。」這段文字的描寫對象,正是 1838年史密斯菲爾德市場的前身。


《此生未能食素》




受訪人|蔡瀾

1941年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潮州。擁有作家、美食家、節目主持人、電影製片人、商人等多種身份。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


文章節選|

◆ 食帖:您說過,不吃豬油是最無聊的健康建議。為什麼說豬油比植物油健康?

蔡瀾:講植物油健康的人一定是不洗碗的。如果你洗碗就會知道,盛過豬油的碗碟,用清水一衝就乾淨了,但盛過植物油的碗碟,洗了老半天,用了一大堆洗潔精,還是洗不乾淨。說豬油不健康是落後的觀念、錯誤的信息。

◆ 食帖:如果非要從您吃過的肉食中選出一個「最美味」的,您會選什麼?

蔡瀾:我覺得是在韓國吃到的生牛肉。他們把最好的牛肉切成一條一條的,加上蜜糖,上面放些梨絲和大蒜絲,拌一個生雞蛋,就這麼吃,非常美味。

 ▼ 書中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給肉尋一個好伴》

醃料與蘸料


《吃什麼肉,喝什麼酒》

葡萄酒的佐餐法則


《火腿,經年等待的奢侈》

《這一次,完全了解廣東人的「斬料」》


下廚房717大促預熱中




相關焦點

  • 我們為什麼會「無肉不歡」?
    文章節選|◆ 通常牛肉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裡脊為特級;上腦、外脊為一級;仔蓋、底板為二級;三級則是肋條、胸口等部位。近生牛排( Blue ) 不太常見,正反加熱 30 ~ 60 秒即可,基本保有生肉原始的肉味;一分熟牛排( Rare ),內部保持血紅色,通常一 刀切下去是要見血的;三分熟牛排( Medium Rare ),最中間是鮮肉色,外面一圈是粉色,最外側是棕色,通常也會有血滲出;五分熟牛排( Medium )和七分熟牛排( Mudium Well )在中國比較受歡迎,由內至外呈粉紅色、淺褐色、 深褐色;近全熟牛排
  • 特賣 | 無肉不歡的你,一定會愛上它
    廚友@小至 是位肉食愛好者,無肉不歡,對於肉的品質、味道要求都非常嚴格。
  • 肉迷福利 「無肉不歡」多肉市集大揭秘!
    既然是無「肉」不歡,那到底肉在哪裡?和以往的市集又區別在哪裡?亮點1:初夏多肉市集集結了10來家魔都口碑良好的多肉攤鋪,有普貨也有貴貨,有景天也有十二卷和塊根,大家將優選適合度夏的多肉品種,以優惠的價格讓利給大家,大家不用再大老遠開車去郊區大棚,不用擔心錢不夠,因為本次多肉市集就是要大家「無肉不歡」,在這裡,一切肉肉都是最優惠出售。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歷史原因竟然是這四點
    翻開中國天南海北各地酒樓菜館的菜單,我們會發現沒有一個菜館繪以純素食自居而沒有肉菜。通常人們用動物的名字來細分肉類,除了受到一些信仰限制的少數民族,在漢人餐桌上被食用最多的應該就是豬肉了。不過今天我們不聊數據,來聊一聊中國人無肉不歡歷史原因有哪些? 1.人類習性的必然導致大口吃肉所帶來的那種愉悅和身心滿足感,在人類的歷史上至今已經延續了大概300多萬年了。第一塊有著宰殺痕跡的骨頭,來自衣索比亞。
  • 你無肉不歡?這隻吃草的鯊魚都還沒說啥呢!
    原標題:你無肉不歡?這隻吃草的鯊魚都還沒說啥呢!作者:Freude_63192編輯:洛絳在遙遠的海洋深處,生活著一群鯊魚中的小仙女,它們擺脫了肉慾,愛上了海草,甚至以海草為主食。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群超凡脫俗的「小仙女」鯊:窄頭雙髻鯊(bonnethead shark)這種鯊魚分布在西大西洋的亞熱帶和熱帶水域中,長約一米,吻部非常有特點,先來看張照片感受一下↓
  • 為什麼中國人無肉不歡?這有歷史原因
    寫《六畜興旺》是因為我是一個無肉不歡的人。我最嚮往的是《水滸傳》裡的武松,在被押送的途中,他的枷鎖上還掛了兩隻燒鵝,走不到一半,把肉都吃了,酒也喝了。那時候我幼小的心靈就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沒想到後來我也成了一個飯桶了,很能吃飯,也很能吃肉。《六畜興旺》這本書,我大概寫了兩年多。
  • 無肉不歡!天辣麼冷,不讓我吃肉會死人的...|大肉榜
    辣麼冷的天氣,無肉,娘娘如何歡心?!偶叫不歡,不歡無肉,歡小鮮肉,和你一樣無肉不歡。贅肉肉?管他呢。
  • 大部分人無肉不歡的時候,為什麼我吃了一個月的素?
    來源 / 豆瓣書評      作者 / 印璇 Aletta
  • 探店——Utopia,無肉不歡,無酒不嗨
    俗話說:無肉不歡,無酒不嗨,無友不聚。大口吃肉的下半句終究是大口喝酒,出來嗨皮怎麼能少了酒呢!歐洲杯開幕在即,這裡也是看球的好地方噢,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三五人一起看著球,現場還有樂隊助陣!如此享受!豈不快哉!
  • 無印良品推人造肉食品,素食者可邊買邊吃,無肉不歡的你會青睞嗎
    綜合外媒近日報導,「極簡風」、「無裝飾」仿佛已經成了日本品牌無印良品的代名詞。不知不覺間無印良品已經引領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極致、簡約。筆者每次路過無印良品店鋪,必然去懶人沙發上歇歇腳,感受一下這種極簡的精緻生活。然而,無印良品仿佛已經不能滿足於在文具和家具的領域別具一格。據可靠消息,無印良品正在準備帶來一場食品界的大變革。想來不過多久,無印良品的顧客就能一邊購物,一邊享受其獨特的美食了。怎一個美妙了得……但是且慢!這些食品是人造肉,無肉不歡的你會青睞嗎?
  • 我們為什麼會變得無辣不歡?
    不過後來,我們日漸遠行,有一段時日我便不太吃辣了。因為不管我強行裝逼塞了多少辣椒在嘴裡,我還是會在夜裡拉的虛脫。如果身體上缺少的吃辣基因是超乎情感的冰冷理由,那我們為此作出的改變就顯得尤其未知和無力。起初第一口我先夾了片肉,還能嘗到肉汁的香味。等到第四五口的時候,只覺得從舌尖到喉嚨都正經歷火燎,一直掠過唇齒燒進胃裡,好像俄羅斯戰鬥機在轟炸掃射我的舌頭,除了辣我再也感受不到絲毫其他醬汁了。大概因為痛總是讓人更深刻吧。
  • 世界無肉日又怎樣?揭秘「無肉也歡」的秘籍!
    世界無肉日!世界無肉日!!世界無肉日!!!重要的日子說三遍!What!無肉?那麼在這麼一個「痛苦」的日子裡「無肉不歡」的我們應該吃點什麼呢?熱量不低 但真心好吃到爆
  • 臺北|我們是無肉不歡,他們是只和蔬食打交道
    柱子上卻不作留白,員工手繪餐點指南可愛而又不露聲色。在日本東京中目黑專事有機素食甜點的主廚柿沢安耶,照料此間法式野菜甜點。毛豆和抹茶在海綿蛋糕裡相遇,玉米混入戚風蛋糕中。數十種野菜蛋糕就此恭候召喚。口福之後,還可在餐廳的置物區逛逛,色彩飽滿的月兔印琺瑯手衝壺,歐洲直供的冷壓橄欖油,製作甜點的料理書都可助你完成逛吃,逛吃,逛吃的人生大義。
  • 春暖花開、無肉不歡
    她這回經過仔.細.思.量,到小菜場要分享的是燕肉餛飩和糯米飯。燕肉不是燕子的肉哈!是用木薯粉做的Q皮,包入反覆拋打的豬肉糜,包的超小像個護士帽子(會做菜的都知道馬鮫魚處理起來很費勁,除了清理魚刺外,最吃功夫的環節是手剁魚肉,必須達到一定的時間和勁道才會出現自然彈性的口感,由於不放任何添加劑,所以量做不起來,也就是預定好後立即加工再速速到達餐桌,保質期很短是肯定的。現場會有小冰箱帶入,邊煮邊吃,還有,撒把芹菜末去腥添香很好用~現場還有他們的蝦甘,品質是舟山來掛保證哈!
  • 無肉不歡人群的小零食,追劇伴侶,解饞豬肉脯,鹹甜適中肉香濃鬱
    無肉不歡人群的小零食,追劇伴侶,解饞豬肉脯,鹹甜適中肉香濃鬱作為無肉不歡的我,上學的時候最常吃的小零食就是豬肉脯了,相比於其他的油炸食品我還是覺得豬肉脯比較解饞,上學時候都是我媽媽給我買的,後來自己上班之後才覺得豬肉脯的價格真的不是很美麗,20
  • 曾無肉不歡的中國首席名模姜培琳,後來為什麼吃素了?
    過去我吃肉挺多,常常是無肉不歡。朋友說我是美食家,喜歡一切所聽說的美味,好吃的或者是不好吃的,都要去嘗試。那幾年,幾乎每天的話題都與美食相關。 沒選擇素食之前,我自認為素食的口感會很差,沒什麼油水,寡淡無味,說不定什麼時候還會導致人營養不良。 但是,我卻從一個「美食家」轉身成為一個素食者。
  • 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 "無肉不歡"周六自助早午餐升級回歸
    新典餐廳周六"無肉不歡"自助早午餐開放式廚房   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新典餐廳周六"無肉不歡"自助早午餐,全新升級回歸。新典餐廳主廚米蘭(Milan Cotra)及其國際廚師團隊為京城肉食愛好者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環球肉類選擇:從招牌菜阿拉伯風味烤全羊,到冬季小火鍋涮肉,再到節日季限定的聖誕烤火雞、德式黃金烤鵝等。除此之外,新設立的多個現點現做美食檔,讓賓客可以隨時品嘗新鮮出爐熱氣騰騰的佳餚,如芝士焗波士頓龍蝦、牛肉老湯手工拉麵、巧克力熔巖蛋糕等。
  • @上海人,超全《「無肉不歡」惠吃攻略》來了!口碑讓你最低9.9元嗨吃全場!
    搭配米飯食用,嗯~人間美味~口碑&燒肉的炎太⏩優惠組合•9.9元購原價14元【無肉不歡】醬制雞腿肉 •66元購原價88元【無肉不歡】炎龍·哈拉米 •88元購【無肉不歡】100元代金•177元購原價235元【無肉不歡】炎太【定番】拼盤 •187元購原價
  • 今日有飯墨爾本素食篇:無肉也歡的日子真的不遠了!
    你是不是傳說中無肉不歡的那種人?不吃肉是不是就覺得根本沒吃飽?很多人想到吃素就打不起精神:光吃菜沒意思,我又不是兔子。今天就讓墨爾本這個素食之都顛覆一下你對美食的信仰。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墨爾本各地最具特色的素食餐廳,讓它們告訴你,「無肉」 的日子也一樣精彩。你知道麼?墨爾本不僅是澳大利亞的時尚、文化、藝術之都,作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範城市,還聚集著因不同飲食習慣與選擇自成一體的特別美食之地。這裡的人健康、環境觀念的深厚在「吃」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其中一大範例則是林立的素食餐廳。
  • 無肉不歡,但哪種肉才是好肉?這必須搞清楚
    肉,在很多人眼裡是美食的象徵。古人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但現在大部分人恰恰相反,常常是一頓不吃肉,全身不舒服。可您知道嗎?吃肉容易,吃得健康卻很難!尤其是網上瘋傳「紅肉也會致癌」,這是真的嗎?紅肉,到底能不能吃?今天我們就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