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那個送我枸杞的老同學,喝倒在了酒桌上

2021-02-20 人民網

現在的人都很惜命,特別是人到中年,經常覺得自己在生死之間徘徊。

我有個老同學就是養生達人,微信群、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轉發的養生之道,從泡腳到防脫髮,你要是哪裡不舒服,問他什麼都知道。

連同學會上給大家帶的禮物都是枸杞,還跟我們講了不少護肝養胃的門道,給我們推薦中醫,說能調理亞健康,我一度以為他進了傳銷組織。

可不久前,聽說他進了醫院,我一打聽,年底應酬太多,熬夜穿插著酒局,有一天連喝三場,到後半夜,心臟終於扛不住了,如果不是搶救及時,年終獎極有可能直接變成喪葬費。

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還在醫院輸液,有氣無力地發誓,以後絕對不喝了,再喝我給你一百萬。

據他老婆說,戒酒的flag已經立了多年,如果真跟人打賭,估計已經傾家蕩產了。

「朋友圈裡養生,酒桌上玩命」,有些人真是一邊養生,一邊作死。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其實是個愛酒的人,小酌怡情,絕對是種人生樂趣。我身邊的朋友,愛酒的人也很多,拿了年終獎的,要一起開心造一頓;沒拿年終獎的,不開心更要攢個局一起罵老闆。不開心要借酒消愁,開心要一醉方休。

可每次聚會,總有個把人,把一場好局喝爛。

我的朋友圈裡就有這麼個人,對喝酒有一種膚淺的偏見,不管是陪領導,還是見朋友,他喝酒的目的只有一個,必須把桌上的人喝倒。按照他的說法,中國傳統酒局規則很簡單,喝倒,才叫喝美。

每次我都無言以對。

據說,經常被人抬回家,手機快捷鍵都是代駕司機的電話號碼,女朋友兩年吹了仨。他還大言不慚地教育我,這個社會,不喝酒,你什麼事也辦不成;別人勸酒你不喝,是不識抬舉;聚會冷場你不勸酒,就是沒眼力見。

可說實話,這麼多年過來,往死裡喝,除了喝死,真沒看出第二種可能性。

這兩年酒桌上沒少出事:

2016年9月,海南文昌市一家酒店舉行婚禮,伴娘在吃瓜群眾的慫恿下舉杯和男賓客對著喝,後來伴娘失去了意識,摔倒在地,酒精中毒,嘔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而亡。

2017大年初二,四川宜賓,一個20歲的年輕人,因為不停被朋友勸酒,飲酒過度,死在了大街上。

2017年6月,剛結束四級考試的985大學生王耀棟,和同學一起去小酒吧,3分鐘內喝下6杯雞尾酒,倒在了同學們的「加油」聲中,死於酒精中毒。

2018年初,26歲的江蘇大學碩士生參加師生聚餐,5桌師生一共喝了13瓶42度白酒,5瓶黃酒。一個月前,他才剛拿到了博士的保送通知。一個月後酒精中毒,搶救無效死亡……

「慫恿」、「勸酒」、「加油」成了新聞裡的奪命關鍵詞。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開心都要以放縱的形式去表達,直到樂極生悲。

不知還要喝吐多少酒席,才能懂得愛惜身體。仰仗年輕總以為身體禁折騰,能喝很厲害。「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最後青春被斷送在了酒桌上,很可惜,也很可悲。這還沒有算酒後鬧事、酒後駕駛帶來的悲劇。

每一條新聞都在警醒我們,生命如此脆弱,廢掉一個人,只需要一頓酒。


前一陣看梁宏達的《梁知》,有一段他講了白酒的基因裡「文、武、痴」的三重境界,我覺得很有意思。

生活中,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品酒聊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喝出詩情雅趣,這是文人的「文」。

有些局,大家覺得「文人喝法」不夠過癮,更喜歡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很豪邁,氣氛很高漲,這是武將的「武」。

最怕第三種,有些人喝著喝著就失控,「能喝二兩喝半斤,能喝半斤喝一斤,別人不喝逼著喝,喝完耍酒瘋。」

這就是「痴」,白痴的「痴」。說白了,往死裡喝,和往死裡勸別人喝都一樣。

喝到「文」是夠意思,喝到「武」夠灑脫,喝到「痴」可以直接報警了。

其實,酒本身沒什麼槽點,在行家眼裡,品的是工藝和味道,在俗人眼裡,就是作妖的工具。

曾經,酒是「糧食精」,購買要憑票,算是稀缺產品,買到了也捨不得都喝掉,會攢著,留著逢年過節招待客人,所以,怕客人拘謹,才勸酒。

現在,勸酒早已變了味,打著「酒桌文化」的旗號,進行人情綁架。

「喝一杯沒事」,「不喝是不給我面子」,「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是男人就幹了」各種花式說辭,讓人苦不堪言,拒絕了別人尷尬,喝了自己遭罪。

可網上有句話卻說出了扎心的真相:「那些拼命勸你酒的人,並不是和你感情多深,不過是想看你熱鬧罷了。」

還有人覺得酒桌上才能談生意,這種幻覺我勸你也趁早清醒,無論是社交還是合作,本質就是利益交換,和你能喝多少酒沒有半毛錢關係。

如果有些酒局明知自己可能hold不住,我想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一開始就別去。

少喝一頓酒,並不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什麼遺憾,不喝酒你談不成的事,喝了酒你一樣辦不成。

所以,不是喝到吐的相聚才叫圓滿,有時間,不如跟三五知心好友,好好吃頓飯,好好聊會天。如果一定要喝酒助興,點到為止才是明智之舉。

大家都在看

夜讀 | 想這個春節不留遺憾,請一定要做到這三條

夜讀 | 我們在乎的不是過年,而是能否團圓

夜讀 | 爸媽,春節我不回來了

責編:楊鴻光 | 編輯:蔡靜

作者 | Jenny喬,公眾號:Jenny喬 ID:Jenny-Qiao-Love

主播 | 薛良

投稿 | peoplewx@people.cn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酒桌上分酒器有什麼用,直接用瓶子倒不行嗎?酒鬼的答案很新奇
    在喝酒的時候,我朋友的弟弟問了一個問題,讓我們大家一愣,我朋友的弟弟在附近上學,好久沒見他哥了,所以也讓他加入了我們。可能這個弟弟在學校裡沒喝過酒,所以對於酒桌上的事情不太了解。在我們大家喝酒的過程中,這個弟弟拉了一下他各個的胳膊問:「那個玻璃瓶是幹什麼的,你們怎麼都用它倒酒,用瓶子倒不是更方便嗎?」
  • 酒桌上的規矩與社會潛規則
    酒桌上的規矩: 如果自己真不能喝,丫就別開第一口,端著飯碗夾了菜一邊吃著去,如果確信自己要喝,就別裝墨跡,接下來就是規矩了。規矩一:酒桌上雖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 規矩二: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規矩三:領導相互喝完才輪到自己敬。 規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決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丫是領導。
  • 在酒桌上人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喝酒
    酒文化博大精深到讓人不明就裡,讓人稀裡糊塗就喝了酒,迷迷糊糊就醉了,還丟了人,出了醜,有時候還有生命危險。那麼,為什麼要喝酒呢?很多人已經不知道了。酒這個東西不好喝,喝少了微醺,喝多了酩酊,但經歷酒場的人都知道,不喝酒就要被人恥笑,被人圍攻,甚至被群毆。那麼,是誰在維護所謂的酒文化?好像酒桌上的文化已經成了墨守的成規,是不成文的規定,也是大家都要遵守的法則。
  • 我和老同學半推半就一夜情 怎麼面對他
    我和老公走過了婚姻的第七個年頭,我們一起經歷過婚變,生活的窘迫,也在跌打中磨合著一路走來。想想也挺艱辛的,也才換來如今安穩的日子和平淡的幸福。上個月老公又要去貴州出差,我本想跟他一塊去,但家裡還有孩子,我只能留在家照顧孩子。正好趕上同學打電話說周末同學聚會,要我準時來參加。這也太突然太讓人驚喜了,我們都十多年沒見的老同學了,現在大概都已經為人父為人母了。
  • 酒桌上的遊戲規則
    文|馮軍山 昨晚與友人小聚,席間談起了以前聚會喝酒時我給他們出的行酒令遊戲,雖然時間已久,但仍然回味無窮。那個遊戲的規則是這樣的,一桌人,每人隨機抽取一張撲克牌,自己不能看,直接貼在腦門上。每一個人除了自己腦門上的撲克之外,能看到其他人撲克的點數。
  • 酒桌上的規矩……男人必學
    (一)如果自己真不能喝,就別開第一口,端著飯碗夾了菜一邊吃著去­(二)如果確信自己要喝,就別裝墨跡,接下來就是規矩了­規矩一:酒桌上雖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規矩二: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 酒桌上,越有錢的男人,越有這3種表現,很準,別不信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有很多酒局,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酒局上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有很多人在生活中為人比較低調有錢的人,生活中也會比較恭順有禮,在酒桌上就會越不顯眼,會讓人突然感覺到這個人很厲害。小編之前有一個朋友過來跟小編講了一個故事。小編這位同學在前不久參加了他們班級的同學聚會,因為大家都很久沒見了,互相聯繫也很少,所以大家在聚會上還是都非常熱忱的。
  • 夜讀|兒時吃喜宴,是孩子最嚮往的肥差
    兒時吃喜宴作者 /深山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小時候,老家莆田鄉下不是哪個後生結婚都會辦酒席的,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攝影:洪阿旺)那時的酒席一般都設在主人家裡,屋內地方不夠,酒桌還會擺到屋外。大人們講究禮數,被請的大人都得經過三催四請才會姍姍來遲,而我們這些小孩才不管這些,早早就去現場湊熱鬧了。一派紅火熱鬧中,我們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追打嬉鬧,陸續到來的客人坐在四方的八仙桌旁,一桌坐滿八人即可。
  • 酒桌秘籍:如何在酒桌上巧妙躲酒又不被察覺
    日常聚會、工作上確實有很多酒局必須參加,如何才能在酒桌上巧妙地躲酒呢?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經驗之談,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不讓別人丟了面子。拒酒與勸酒堪稱一對冤家,勸酒是本分,拒酒屬本能。東道主為顯示熱情一味地勸酒,客人們喝越多東道主越高興,同時證明請客獲得成功。客人們在熱情酒的包圍下,迫於面子,迫於當時環境,違心卻無奈地喝下。既然勸酒環節容易剎不住酒,那就應當在拒酒環節做文章,公布幾招喝酒「戲法」,你可以跟著學,也允許到酒場實踐。但是,如果你沒學到位,儘可能別到酒場表演和應用,防止弄巧成拙被人嗤笑,甚至遭到酒攻擊,還顯得人性出問題。
  • 酒桌上的「倒酒」禮儀,學好這幾點讓領導賞識你!
    中國是禮儀之邦,對於白酒文化也是頗為講究,發展到現在,不管是朋友聚會,還是和客戶談生意,在餐桌上都少不了酒的存在,往往推杯換盞之間,大生意就談成了。酒品及人品,一個人在酒桌上的舉手投足是非常重要的。酒桌上也有酒桌上的規矩,今天白酒行家老莫就來和大家說說酒桌上額「倒酒」禮儀,學好這幾點,讓領導賞識你!
  • 酒桌上被人勸酒,別礙於面子就答應,高手段的人都這樣做
    酒桌上被人勸酒,別礙於面子就答應,高手段的人都這樣做在酒桌上的時候,我們總是會下意識地了解到自己所處的地位是怎樣的,畢竟你參加不同的酒局,你所展示的身份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你所融入的氛圍和環境也是不同的。
  • 夜讀電臺 |曾經喜歡的那個人,後來為什麼放棄了
    有人說:「因為TA不喜歡我,我能明顯地感覺出來,能躲在背後默默看TA一眼就行,為什麼要弄得連朋友都做不成?」 有人說:「TA雖然嘴上不說不喜歡 但用敷衍和不耐煩時時刻刻提醒我:就你也配。我可以不要愛,但至少要臉。」 ……
  • 這些酒桌潛規則一定要掌握,否則容易吃虧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喜歡喝白酒,尤其是在職場上喝白酒。很多人對職場上的應酬都深惡痛絕:「叫我去喝酒?我寧願加班!」但即使加班也一樣逃不了應酬喝酒,與其滿臉透著不情不願去酒桌上被人指責,倒不如多學習一些職場應酬、酒桌潛規則,這酒才不算白喝。
  • 我開著蘭博基尼,遇到了老同學……
    我有點疑惑:你怎麼不跟他說?老爸苦著臉:我說沒用,你媽不聽我的,還是閨女你說話好使!被老爸誇的飄飄然,我腦子一熱找老媽提意見去了,老媽聽完一甩臉子:嫌難吃啊,從明天起你做飯……我。。開享笑了 精選 2我開著蘭博基尼,遇到了老同學。老同學:哥,你這是發了嗎?我:呵呵,一年前,我也只是月薪兩千。老同學:那現在?我:也就四千。老同學:那怎麼開得起這個?
  • 速成班:最火聚會酒桌小遊戲,get√起來吧!
    檸檬君給大家介紹幾款酒桌小遊戲讓聚會不在無聊 喝倒他們不是問題!被吃的喝酒,如果有人沒做動作就沒做動作那個人喝~遊戲規則:取六個杯子,分別倒等量或者不等量的酒(看玩家的愛好),然後準備一個骰子和一個杯子,由參加者輪流搖骰子,搖到幾,就把第幾杯酒喝光,如果杯子是空的,搖骰子的人就往杯子裡倒酒(多少隨意),然後輪到下一個人繼續搖,如果骰子掉出杯子
  • 酒桌上領導說:憑啥喝你敬的酒,還在說先幹為敬?這是在引火上身
    副總一看小可臉生,畢竟像小可這樣的人物,一般也不會接觸到副總這類領導,但是副總身經百戰肯定知道,既然能跟他坐在一個桌子上,說明也是一個要堪以重用的人。於是副總看了一眼小可端著的酒杯問道:「你為什麼要跟我敬酒,我憑啥喝你敬的酒?」
  • 紅棗枸杞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枸杞大棗泡水喝,做法非常的簡單,對工作忙的上班族來說,不管熬夜多晚,喝點枸杞大棗水第二天也會有很好的氣色。女性多喝點枸杞大棗對睡眠,尿頻,體虛的人來說能喝出年輕,喝出好氣色喝出健康。  材料:大棗10克,枸杞8克  1、把大棗放入鍋中用中火炒10分鐘左右,待大棗的外皮顏色逐漸變深即可,然後倒出放到碟子中,等涼透後待用,有多的可用密封的容器先裝起來以後備用;  2、把涼透的大棗,加上之前洗淨的枸杞一齊放入茶壺裡;  3、再加入適量的冰糖,然後加入熱水,冰糖的分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放;  4、蓋上茶壺蓋子,約5分鐘左右悶出味道後即可倒出來喝
  • 酒桌上,領導說:「不喝就是不給面子」,聰明人用3個辦法搞定
    當下社會,很多生意和友情都是建立在飯局上,只要是飯局,就得喝酒,因為酒是社交的標準。應酬是離不開酒的,甚至於一些生意、交情都是在酒桌建立的,所以,在應酬上就要喝酒已經成為了很多人心中默認的習俗。最近,我的公司來了一位新的實習生小廖,人品很好,工作也踏實,但是性格比較耿直,屬於那種有什麼說什麼的人。這天,領導要參加一個客戶應酬,由於其他部門人員都出差了,就剩下小廖在辦公室,領導只好叫上小廖一同前往。在吃飯過程中,大家都聊得很高興,領導還特地向對方介紹了小廖。
  • 酒桌上的原則:不會喝酒別逞強,人設要一直「裝」下去
    作者 | 汨羅江上一葉舟喝酒的三個基本原則:面子的酒,不喝,喝了也喝不出感情。挑釁的酒,不喝,喝了也喝不出志氣。拼命的酒,不喝,喝了也喝不出未來。我解釋了半天,對方執意讓我喝酒,我堅持不喝,對面的人恨不得用眼神殺死我……剛工作的第二年,參加一個關係很好的同事的飯局,路途遠加之下班的高峰期,我遲到了近半個小時,飯桌上對面同事的一個朋友張某讓我自罰三杯,我自然是不願意的。
  • 酒桌文化:一塊職場霸凌的遮羞布
    被困於酒桌文化的職場人,以身體健康為代價,活得惶恐而卑微。根據清南師兄的觀察,畸形的酒桌文化普遍存在於職場之中,對待男性和女性,套路不同。男性:酒量變業績還記得南京那位為了業務應酬,倒在地鐵裡嘔吐不起的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