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分酒器有什麼用,直接用瓶子倒不行嗎?酒鬼的答案很新奇

2021-01-13 老酒味道

前段時間,約了幾個朋友一起聚聚,馬上過年了,工作也會進入最忙的時候,年底估計也沒有時間約了,所以趁著現在,聚一下,聊聊近況。在喝酒的時候,我朋友的弟弟問了一個問題,讓我們大家一愣,我朋友的弟弟在附近上學,好久沒見他哥了,所以也讓他加入了我們。可能這個弟弟在學校裡沒喝過酒,所以對於酒桌上的事情不太了解。

在我們大家喝酒的過程中,這個弟弟拉了一下他各個的胳膊問:「那個玻璃瓶是幹什麼的,你們怎麼都用它倒酒,用瓶子倒不是更方便嗎?」我們大家聽完都笑了,齊聲說:「弟弟,那是分酒器」,分酒器是在宴會的時候,放在每位客人面前,客人想喝多少,自己就可以隨意倒,喝多少倒多少,既不浪費酒,也不過量,是一種很好的酒場飲酒方法。

分酒器就是一種喝酒用的小工具,例如100g白酒,平均分5杯,將5個小杯放在下面,在分酒器上方把酒倒入,就可以很均勻的分好了,一般常用的白酒分酒器上面都標有的有刻度,刻度有100ml、150ml顯示,稍微倒高一點就是三兩酒了。分酒器可以將酒很均勻的分好。

由於這個弟弟沒有出來見過世面,於是作為大哥哥的我們就為弟弟普及了一下這分酒器的知識。首先見講述了一下這個分酒器的構造,分酒器它主要包括外殼和進水座兩個部分,外殼上沒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座裡面設有進水管,整體結構設計比較簡單,操作起來也比較容易,只需要在倒酒的時候輕輕的推動推桿就行了,分酒器的密封性還是不錯的。

其實分酒器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讓開瓶後的酒保存的時間更長一點,我們喝的這些酒,都是比較優質的,開瓶後,酒精香氣容易揮發,所以用分酒器,可以避免酒水與氧氣的接觸,分酒器中有一根細管直通酒瓶的瓶底,瓶口會重新被密封起來。每次倒酒的時候,就沒有必要一直打開酒瓶了,直接可以通過分酒器就可以出酒了。

減少酒與氧氣接觸的機會,從而能夠使開瓶後的酒保存更長時間。聽我們說完,弟弟一臉佩服,沒想到酒桌上一個小小的玻璃瓶,能起到這麼多的作用,然後又說:「你們不愧是做酒生意的,連酒桌上的一個分酒器都能研究得這麼透徹,佩服,受教了」。其實我們參加酒宴,酒桌上一般都會有分酒器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喝酒方式。

相關焦點

  • 一直不明白分酒器有什麼用,直接用瓶子倒不行嗎?
    分酒器有兩種:紅酒分酒器和白酒分酒器。因為紅酒分酒器突出的是「醒酒」效果,所以習慣把它叫「醒酒器」。白酒的分酒器的作用其實一樣,也是醒酒加分酒。2兩大容積,瓶酒先倒裡面,放一會再倒進酒杯,才用來喝。這個過程中,酒瓶打開,不會放一會再倒酒,中間要有個過渡。
  • 喝老酒有什麼講究?需要醒酒嗎?要用什麼樣子的酒杯和分酒器?
    酒桌上如果有一瓶珍藏多年的老酒,就一定要用講究的方式去喝掉他,品味老酒醇厚的酒體,感受老酒的魅力。在品嘗時,酒具、醒酒等都有一定的講究,否則不就糟蹋了這一瓶好酒,也糟蹋了多年的珍藏時光。喝老酒要用什麼樣子的酒杯和分酒器?如果你喝過茅臺,就一定見過茅臺的小酒杯。
  • 白酒分酒器並非累贅!老酒鬼經驗之談——運用得當,酒醒、人也醒
    不同於啤酒的「對瓶吹」,在酒桌之上喝白酒顯然「事」更多。首先需要將瓶子裡的酒轉移到分酒器中,分到每個人面前。最後再倒入二錢小酒杯中,大家一同舉起酒杯,細細品嘗個中酒體風味。對此,很多酒友都對酒液從瓶中到杯子的中轉容器——分酒器抱有疑惑。
  • 知道嗎?飲什麼酒,須用什麼酒器|史太Long
    祖千秋的這個飲酒美學,好比是鄉村老秀才的講究,刻奇,媚雅,只能嚇唬令狐衝這等江湖莽夫。不過,他說「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倒是對的。其實,飲茶也是如此。我見過一附庸風雅的朋友,以黑色的建盞飲茶,稱這是宋人之風。宋人飲茶確實崇尚用建盞,那是因為,宋代的點茶尚白,乳白色的茶湯配以黑色的建盞,相映成趣。你現在喝的茶,是衝泡的散茶,茶色清澈,非要用建盞相配,那就是審美的教條主義了。
  • 0814團品-冰絲玉泥分酒器
    喝茶有上等茶器,喝紅酒有高端玻璃器皿,那喝白酒的,你還在使用老式的3兩玻璃杯嗎?太LOW了,看看這套賞心悅目的分酒器,頓時喝白酒又上升了一個檔次。分酒器的出酒口設計是鷹嘴式,在倒酒的時候起到順暢,停止的時候又不滴漏,收放自如,十分好用。
  • 酒桌文化≠酒文化,談酒與酒器
    近日,「掌摑敬酒不吃的新員工」事件給中國傳統的「酒文化」蒙上了陰影,大眾談「酒」色變,年輕人對「酒」嗤之以鼻,甚至將「酒桌文化」等同於「酒文化」,豈不知二者大相逕庭、迥然不同。 「文化」一詞本顯中性,在不同群體看來,既有精華也有糟粕,既有發展也有捨棄。
  • 酒器的使用成長篇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也有越來越多新奇的電動開酒器出現,但海馬刀仍然是侍酒師常備的開酒工具。 使用方法:先將酒瓶擦乾淨,先用小刀沿著瓶口的圓圈狀突出部位,整齊切開封瓶口的膠帽,注意轉手,不要轉瓶子,如果是老酒的話,瓶底會有正常的沉澱,轉瓶子就會讓沉澱漂起。
  • 喝酒十分常見,酒桌上白酒能夠調節氣氛,但你知道如何倒酒嗎?
    首先就是要關注倒酒的方式,在倒酒的時候不能夠將瓶口對著客人,應該使用略微傾斜的方式來把持瓶子,將酒沿著酒杯慢慢的倒入,不要用力過猛,導致白酒從酒杯當中溢出,在倒完酒之後,應該將瓶口旋轉,這時候在瓶口處的酒就能夠保留在杯子當中,不會讓桌面上出現白酒的痕跡。這樣在倒酒這個過程就非常美觀,同時也不會因為濺出白酒導致酒桌上變得非常尷尬。
  • 8件好用的酒器讓你享受微醺時刻
    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酒器,讓你能更加幸福的體驗喝酒的過程。 想要簡單省力的開葡萄酒,小編推薦自動開瓶器,自動開瓶器開酒的速度堪稱神速,只需把酒刀對準瓶口,先按向下的按鈕,軟木塞會自動拔起,再按向上的按鈕,軟木塞自動退出透明管,只需要5秒一氣呵成就能完成,省去了使用普通開瓶器可能會弄碎木塞的失誤。
  • 積木「倒了」和瓶子「倒了」,英文一樣嗎?
    -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2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1) Fall down 倒了 積木是一塊一塊的,倒的時候接近於豎直下落,因此用fall down。積木倒了。如果積木是被推倒的,還可以說:The blocks were knocked down.積木被推倒了。 亦可將were替換為are表當前的狀態。
  • 「酒品見人品」,在酒桌上有這三種表現的人,人品肯定不行
    需要去喝酒放鬆一下,升職加薪或者其他的好事情都需要喝酒去慶祝一下,婚姻中傷心難過,也可以用酒來安慰一下,生活中好像時時刻刻的都離不開酒。酒不僅可以作為自己情緒發洩的工具,也可以考驗一個人的人品。我們經常說的酒品見人品,就是一個人在喝酒的品行代表著他這個人的人品。酒桌上有這三種表現的人,人品肯定不行。
  • 愛酒之人不僅要懂酒,還要懂得這些關於分酒器的知識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喝酒,然而喝酒是講究量的,好友們一起喝酒要想喝差不多的量,那就需要使用分酒器。
  • 夜讀 | 那個送我枸杞的老同學,喝倒在了酒桌上
    現在的人都很惜命,特別是人到中年,經常覺得自己在生死之間徘徊。
  • 古代封爵與古代酒器有關嗎?你想知道的酒文化!
    爵位是表示貴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稱號,有不同的等級。從歷史上看:封爵制度起源於何時,學術界到現在尚沒有定論;據《通典·職官·封爵》記載,自堯帝、舜帝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無子、男二等。究竟怎麼樣,目前尚無史料準確定論。
  • 蛇目杯,純米酒杯,酒器小木盒...隱藏在清酒酒器裡的搭配門道
    除了以上說的蛇目杯,大吟釀杯,純米酒杯,在喝清酒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店家這樣為你倒酒?那麼這個方方的木製小盒子又有什麼門道?是這樣用的嘛?心中不禁出現了小疑惑…神奇的小木盒叫做「枡」!枡原本是種計量工具。日本在701年的大寶律令制定了度量衡,而枡就是當時計量各種生活用品的工具,後來的「枡=清酒」酒商們用枡來計量,為了方便直接用枡來飲酒,這就成為了兩者連結的原型。
  • 搞笑:八戒門前被酒鬼吐得到處都是,用啥詩句來形容?腦筋急轉彎
    八戒門前被酒鬼吐得到處都是,用什麼詩句來形容?---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豬八戒有家嗎?嗯,豬八戒曾經是有家的,可是,後來被嶽丈請唐僧和孫悟空給趕跑了。僅僅因為自己長得醜,長得一副豬樣,就被高家人嫌棄,豬八戒真是太可憐了。看來,在古代的人們也是看顏值的。
  • 十大口袋開酒器
    但常見的未必好用。如果實在找不到其他開酒工具了,勉強用它來辦吧。絲錐藏在塑料套裡,轉動上端的塑料牌將絲錐尖對準瓶塞往下鑽,到底,然後將四鑽連帶塞子往上拔即可。優點是實在便宜啊,缺點是沒有割錫紙的割刀要用手撕紙造成很難看、絲錐螺旋間距大拔起時很容易脫離殘留木屑或斷塞在瓶口、看不見絲錐走向容易偏向開壞酒塞.      2, 小薩認為目前性價比最高的口袋紅酒開酒器,就是它們啦。
  • 史上最複雜的開瓶倒酒器,工程師看哭了....
    [ 本文共600字,預計閱讀時間2分鐘 ]見識一下這臺史上最複雜的開瓶倒酒器▼話說懶人推動科技人們創造發明是為了便利生活看看下面這個發明,好像哪裡不對....喝葡萄酒用的開瓶器大家都見過敢信上圖如此精密複雜的機械只是個單純的開瓶器嗎?
  • 座右銘源於齊桓公使用的一件酒器
    許多人都有座右銘,這些座右銘五花八門,有勸勉,有督促,總之是一句很經典的格言,但你知道座右銘的來歷嗎?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餓死在了王宮之中,這不得不說是個極大的諷刺。還有更諷刺的事情呢,他死的很悽慘,死後卻享受了莫大的哀榮,人們為他建立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裡面擺滿了各種祭祀用的禮器。其中有一件禮器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聖如孔子也對其十分感興趣。這個禮器名叫欹。
  • 古人飲酒大有講究,喝酒杯你用對了嗎
    其中,在西漢初期墓葬中發現的鵝首曲頸青銅壺,還存有3000多毫升黃褐色液體,如果是酒的話,那可是儲存了幾千年的陳釀啊!說到古人飲酒,也大有講究,古人云:「非酒器無以飲酒,飲酒之器大小有度」。釀酒業的發展,使得各種不同類型的酒具應運而生。古時候喝酒又分蠱酒器和飲酒器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