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再現:捏碎超市18包方便麵,母親的做法詮釋何為「熊家長」

2020-12-21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不知何時開始,有一類孩子不再是天使的代名詞,而成了大眾口誅筆伐的對象。

這一類孩子就是所謂的「熊孩子」

無論是隨意出入他人房間,還是損害別人的財產安全,這幾年熊孩子可謂是「戰果纍纍」。

不僅以一己之力創下了無數「輝煌的戰績」,還將這三個字變為了大眾心目中的毒瘤。

但沒有孩子生下來就無惡不作。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往往有一個為其撐腰的熊家長。

這不,前段時間就爆出了一位孩子在超市捏碎了18包方便麵,卻被其母倒打一耙說超市員工欺負他兒子並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的新聞。

若非民警及時處理,怕是這位熊家長就能通過撒潑打滾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聯想到這位母親的作為,她的孩子敢當眾損毀超市商品也不奇怪了。

許多網友都有著同樣的觀點:孩子雖然不懂事,但家長要懂!

但作為家長,要如何才能避免成為「熊家長」呢?

01積極的處理態度

當孩子犯了錯,尤其這個錯誤還影響到別人的時候,家長如何處理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家長要帶著孩子及時的向受害方道歉,並賠償對方的損失

事後要單獨教育孩子,告訴他這麼做是不對的,讓他明白做錯事所需要承擔的後果,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必要時父母可以對孩子實施一些小懲罰,以此來達到告誡孩子的目的。

如果父母避而不談,甚至胡攪蠻纏,就會給孩子一個消極的心理暗示。

讓他模糊了對錯的概念,認為自己即便這麼做了也不會有任何的後果,而且爸爸媽媽還會幫他解決。

那麼他就會變得越來越無法無天,犯的錯誤也會越來越大。

總有一天,孩子犯的錯誤就連家長都會兜不住。到那個時候再想去管他就來不及了。

所以說,家長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孩子衡量對錯的一個標準。

02立規矩

雖然父母大多都跟孩子說過關於對錯的事情,但具體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卻沒有一個涇渭分明的分界線。

立規矩就是將這一界限分明,讓他明白哪些事情是底線,一旦觸碰就要受到懲罰。

讓他對於父母的懲罰永遠保持一顆敬畏心,形成一個正確的是非觀,自然就不會有那些出格的行為在。

尤其是在公共場所,立的規矩一定要更加清晰和具體。千萬不能是模稜兩可的教條,讓孩子可以找到漏洞規避。

最需要注意的一點,規矩對於所有的家庭成員都是適用的,不能只針對於一人。

不然久而久之,家長定的規矩就在孩子這裡失去了威信力,也就不願意去聽從了。

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就是這個道理。

03懲罰制度要完善,但應當適度

對於孩子的是非,家長一定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懲罰制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懲罰孩子應當適度。

懲罰並不是目的,而是教授孩子道理,讓他有對錯觀念的一種手段。

如果懲罰變成了目的,就會導致家長濫用權利,致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甚至很有可能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徹底和家長離心。

懲罰手段多種多樣,但棍棒式的懲罰應該作為最後底線。

當孩子越過這個底線,家長才可以採取這種嚴厲的懲罰措施讓他印象深刻。

但這種懲罰方式是一柄雙刃劍,雖然能快速地讓孩子屈服,但是很容易會對他的心理造成傷害。

如果過度使用就成了虐待,甚至很有可能會使他的心理扭曲,適得其反。

除此之外,家長應當做到令行禁止

既然立下規矩就要嚴格執行,不要因為心疼孩子就放寬限制。這次放寬了,孩子就會心存僥倖,認為父母下一次還是會從輕處理。

所以當孩子觸犯了家長的規矩,千萬不要「高高抬起,輕輕落下」。

可以被刷新的底線不叫底線,這不過是縱容孩子犯錯的另一個藉口。

04父母雙方要保持態度一致

在中國式的教育裡經常出現這樣的場景:父親要嚴厲管教孩子,母親總會出來阻止。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方式不是不能用,但要分在什麼情況下用。

如果說夫妻二人秉持的是同一教育理念,而父親為了讓孩子印象深刻故意提出要用很重的懲罰手段,這個時候母親適當地出來勸阻並藉此向他傳授正確的是非觀念。

那麼這種方式當然值得提倡。

但如果是一個想要管教孩子,一個卻害怕他受懲罰而出面阻止,那就不行了。

古語有云:「慈母多敗兒。」

如果一方只一味地偏袒孩子,甚至幹涉到另一方的教育,那麼所謂的規矩就形同虛設。

因為孩子只覺得自己有了保護屏障,不管自己做出什麼樣的事情,總有人會為自己說情,而自己也不會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

久而久之,他就徹底失去了敬畏心,再也沒有任何顧忌了。

更何況父母雙方的教育態度差別如此之大,很容易會讓孩子親近偏袒的那一方,而對於管教自己的這一方產生疏離感。

不僅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還容易讓孩子曲解父母管教自己的本意,認為他們就是不喜歡自己。這就更加不利於家長管教孩子了。

所以在面對規矩時,父母雙方保持態度一致才能將其貫徹到底。

所有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像一張潔白的紙張,父母在上面塗上什麼顏色,他就是什麼顏色。

熊孩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已為人父母卻仍舊不懂事的大人們。

父母的言行舉止裡不僅僅代表自己,還承擔著孩子的未來。

【文章寄語】:或許有些家長覺得有自己給孩子撐腰就什麼都不用怕了。可是這樣的保護傘又能庇佑他幾時?

等到父母離去,他不得不自己去面對這個社會的時候,誰還會再遷就他?不會的!父母不教,總有一天會被現實狠狠教育!

【題外話】: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熊孩子」?

相關焦點

  •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工作人員索賠,家長展現什麼叫「熊家長」
    孩子捏碎方便麵18包,家長跟店員撒潑,民警到後傻眼阿虹(化名)是剛入職的超市管理員,一天在整理貨架時,發現一位看起來七八歲的帥氣小男孩正在捏方便麵。阿虹無意訓斥,便告訴小男孩這麼做方便麵也會很疼,捏碎了就沒人願意買了。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她目瞪口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 18包方便麵被熊孩子捏碎,寶媽的處理方式,告訴你啥叫「熊家長」
    18包方便麵被熊孩子捏碎,寶媽的處理方式,告訴你何為"熊家長"導語生活中孩子們的行為直接反映出家長的教育方法,想讓孩子優秀,那麼就要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但總有一些家長會寵溺式的養孩子,他們不僅在孩子犯錯時不批評還會無限量的縱容孩子。
  • 7歲男孩向樓下潑墨,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長
    在清理外牆的時候,家長讓孩子一直站在太陽底下觀看。儘管烈日當頭,孩子皮膚都被曬到紅腫,陳女士也沒有絲毫留情。事情傳開後,陳女士夫妻的做法,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點讚。2說實話,能有這樣的父母,確實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 「熊孩子 」用牙籤戳破超市內45袋真空大米,家長和店員爭執不下
    於是超市調取視頻發現,5 月 29 日晚 9 點左右,一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在米區選購,後來男孩趁家長不注意,用手中的牙籤連續扎向米袋,45 袋大米被扎漏氣。超市隨後與男孩媽媽張女士取得聯繫,面對視頻中的畫面,張女士感到十分驚訝,並表示願意承擔部分責任。超市方則表示,張女士應將 45 袋大米全部照價賠償,共計 1868 元。
  • 熊孩子在超市扎破45袋真空米,如何教育「熊孩子」?網友獻良策
    熊孩子在超市扎破45袋真空米,如何教育「熊孩子」?網友獻良策。近日,南京雄州派出所接到某超市負責人報警,稱和顧客發生糾紛。原來,顧客的「熊孩子」在超市用牙籤扎破了45袋真空包裝的大米,雙方爭執不下。超市負責人調取監控後發現,5月29日左右,一個媽媽帶著小男孩在米區選購,男孩趁媽媽不注意,用手中的牙籤扎向多個米袋,結果45袋大米無一倖免。隨後,超市工作人員與小男孩媽媽張女士取得聯繫,超市認為張女士應該全額賠償45袋大米,共計1868元。張女士則表示超市監管不力,況且一次性買45袋大米那要吃到什麼時候?雙方爭執不下。
  • 熊孩子超市「行兇」,5分鐘用牙籤扎破45袋真空包裝大米
    近日,南京一位10歲的熊孩子在與媽媽逛超市時,趁媽媽挑選商品之時,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裡,自己拿著牙籤將45袋大米扎破,造成了1800塊的經濟損失,引發索賠糾紛。超市方認為過失完全在熊孩子一方,並與其母張女士進行溝通,表示這45袋大米肯定是要自行承擔的。但是張女士認為,超市的米袋質量有一定的問題,小孩子輕鬆拿牙籤就扎破了,質量好到哪裡去,並且工作人員並沒有起到監管的作用。雙方僵持不下,才報警,請求警方協調。
  • 解鎖方便麵的神仙吃法之:方便麵蛋炒飯
    疫情期間囤貨,銷量最多的大概就是方便麵了吧,去超市看一圈,方便麵去總是那種需要補貨的狀態,一是因為方便麵的快捷方便保質期長,二是應為好多的人大概不怎麼開火做飯,解決3餐只能依賴於方便麵,我想還有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太愛吃方便麵了,我們不僅愛吃泡麵,還愛變著花樣吃。
  • 男孩掰斷瑪莎拉蒂車標,父親鐵叉補償:熊孩子背後往往站著熊家長
    畢竟,孩子是我們的複印件,家長如何處理問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待問題的方式。新聞真假不得而知,但生活中不少「問題」孩子,他們的背後真實地站著一個「熊」家長。1.孩子已經給那麼多同學造成傷害了,作為家長還不反省、教導,這難道不是家長的問題嗎?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折射出家長的教育方式、行為習慣。鏡子有問題,父母這個原版自然難逃其咎。2.
  • 熊孩子扎破30袋大米,母親拒不道歉,熊父母怎能教出好孩子?
    小孩常常被當作一個家庭的重心,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是有不少孩子漸漸變成了熊孩子。熊孩子一直一個令人們頭疼的存在,自私任性,蠻不講理。面對熊孩子人們只能避而遠之。人們討厭熊孩子,但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對孩子過分溺愛,任由他們肆意妄為的熊父母。
  • 女子被6歲男孩擅闖廁所,反被其母親罵哭:熊孩子背後都有熊家長
    目前,網絡上大家對此事討論很多,很多人認為家長做法不妥。網友1:孩子家長處理問題不當。網友2:家長應該誠懇道歉,畢竟沒有人會拿這樣尷尬的事情給小孩子過不去,拉著孩子們清楚了當面道歉,告訴孩子這種事情不可以做,雖然還小不太懂事但這種教育是從小抓起。
  • 熊孩子用水槍滋路人一身,母親不道歉反而很囂張:打你孩子咋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俗話說「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每年關於熊孩子和熊家長的新聞都層出不窮,大多令人痛恨的熊孩子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他們之間似乎是一種共生的關係
  • 豪橫母親縱容兒子犯錯:是非不分的爸媽,才會養出真正的熊孩子!
    02的確,熊家長也好,熊孩子也罷,幾乎都在不停地刷新我們的認知底線。近日,一個男孩兒超市摸牛油被服務員責備後,隨行母親怒摔牛油,大喊「我是來消費的不是來受氣的」,也是讓曦曦媽「佩服不已」。「本來打算買點菜回去煮飯,我孩子走到賣牛油的地方,那個牛油是用保鮮膜包起的,我孩子可能覺得顏色好看,就在牛油的包裝盒外面摸了一下,輕輕地觸碰了一下。
  • 越熊越優秀!家長花式「懲罰」熊孩子,現在孩子已經學會洗衣服了
    但是,他們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這個稱號非熊孩子莫屬了。只要身邊有熊孩子出沒,有的時候讓你哭笑不得,有的時候讓你義憤填膺,有的時候讓你忍不住想罵人。但是熊孩子的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是在頭疼。你說吧,這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說服教育吧,好像也沒有太大的作用,該熊的孩子他依然還是熊孩子。甚至有的時候打罵教育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得不償失。
  • 沙雕版鬼滅之刃:義勇豬豬化身熊孩子,禰豆子都看懵了
    可能也是因為動漫的劇情比較慘吧,所以諸位粉絲們在創作同人作品的時候,經常會朝著「沙雕」的方向進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組沙雕版的鬼滅之刃,在這系列作品中,義勇和豬豬都化身成了熊孩子,把禰豆子都看懵了。比如上面這張義勇和師傅鱗瀧左近次的同人,生動的給大家展示了「老爸是怎麼帶娃」的,直接帶著桶裝水就噸噸噸噸噸。
  • 永春80後們 你還記得宏發方便麵嗎?
    說到宏發,永春,福州、南平、寧德、龍巖的80後印象肯定很深刻,當然家長估計印象更深刻,當年為了讓孩子少吃幾包,真的都要費盡口舌。差不多到了2012年,宏發每個月的出貨量已減為十萬箱。由於付不起昂貴的進場費,只能止步在各大超市之外。不過懷舊的力量總是偉大的!
  • 熊孩子超市給薯片「放氣」,寶媽護短被反懟,路人:就得這麼治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熊孩子的事跡屢見不鮮,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過分溺愛孩子的「熊家長」。周末時間,子涵跟著媽媽去逛超市準備年貨,子涵進了超市就像是進了遊樂場一樣,媽媽在挑選商品,他就到處亂跑。沒過一會,在超市賣薯片的一角圍了不少人,原來子涵把一堆薯片全都「放氣」了。超市的工作人員拉著子涵不讓他走,子涵拼命的掙脫然後大喊媽媽。
  • 熊孩子踹開廁所門,看美女上廁所,孩子母親:看一下又怎麼樣
    越想越氣的女子來到了一樓,和她的男朋友把這件事情說了,男友立刻找到了這個男孩兒的母親,進行討一個說法,理論一下。但卻沒想到這個熊孩子的家長也非常的熊,可真是有什麼樣的孩子就有什麼樣的家長。話語當中並沒有任何道歉和羞愧之心。反而大罵男友。態度異常囂張。看到這個家長如此態度之後,直接把手機掏了出來,對著他們進行拍攝。
  • 熊孩子損壞手辦,家長只給兩百還要告人家,收藏者的做法網友叫好
    手辦收藏者最怕的事情莫過於家裡來了客人,並且還是帶著熊孩子來做客,小孩子嘛,又熊,平常在家裡搞破壞也就算了,去到別人家做客,家長又疏於管教,所以讓熊孩子肆無忌憚地搞破壞,主人雖然看在眼裡,卻又不好說什麼,所以就讓熊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破壞。
  • 熊孩子用牙籤戳破45袋真空包裝大米,超市除了報警,還可以這樣做
    #長頸鹿麥克鹿系列第133集 熊孩子1.摘要熊孩子用牙籤戳破了45袋真空包裝大米,超市發現後報警。2.正文麥克鹿是一家超市的經理,他每天都在超市裡轉悠,或檢查商品是否整齊劃一,或叮囑員工注意事項,或觀察客戶的購物狀況。這天,棕熊一家到超市裡來購物。熊媽媽讓熊爸爸拿起購物車,自己牽著熊寶寶就往貨架那邊走去。
  • 福建80後們 你還記得宏發方便麵嗎?
    說到宏發,福州、南平、寧德、龍巖的80後印象肯定很深刻,當然家長估計印象更深刻,當年為了讓孩子少吃幾包,真的都要費盡口舌。差不多到了2012年,宏發每個月的出貨量已減為十萬箱。由於付不起昂貴的進場費,只能止步在各大超市之外。不過懷舊的力量總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