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女》:「美國隊長」化身「舅舅」守護七歲天才蘿莉

2020-12-14 南方墨染言

假如你有一個天才孩子,你會怎麼教育他?

電影《天才少女》就講述了一個關於七歲天才蘿莉的故事。

「美國隊長」 克裡斯·埃文斯,這次脫去超級英雄的外衣,卸下守護地球的重任,回到現實生活,化身「舅舅」 Frank,守護7歲小蘿莉

七歲小蘿莉,有一位數學天才母親戴安,戴安從小被自己的母親控制,整日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夥伴,沒上學有體育活動......

被當做母親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經過嚴格訓練成了數學家。

成年後,因為受不了母親的控制,得了抑鬱症,選擇自殺,並把小蘿莉交給舅舅Fank撫養。

Mary繼承了媽媽的數學天賦,六歲半的她已經開始看查爾斯齊默的著作《高等代數的演變》,開始自學微積分,7歲已可以理解各種高等方程。

舅舅Frank不願外甥女Mary重蹈她母親的覆轍,他試圖壓抑她的天賦,堅持讓Mary上最普通的學校,和同齡人一起學習、玩樂。

拼盡一切努力,讓瑪麗過得像一個普通小孩。

但瑪麗的外祖母,她希望外孫女能像她的天才母親一樣,繼續走一條艱苦卓絕的求學之路,解決人類的數學謎題。

和兒子在教育理念上產生了衝突,最終讓母子二人為了瑪麗的撫養權走進了法院。

與其說這是撫養權的爭奪,不如說是兩種教育觀的對決。

舅舅:盡情享受一個普通孩子的快樂

Frank希望Mary有社交,有朋友,去過她這個年紀該過的生活,於是把她送去了一所普通的學校。

影片的一開頭,我們就看到帥舅舅Frank把Mary打扮得跟個迪士尼電影裡的人物似的送上了去學校的校車。

坐在一年級教室裡的Mary一臉不樂意,她不屑於學習1+1等於幾,還頂撞校長要求把她送回去。

學校發現了Mary的天賦,建議Frank送她去專為天才兒童設立的該等學校,還可以為他爭取獎學金,但是Frank拒絕了。

他堅持讓Mary留在公立小學裡,結交同齡人的朋友,參與更多的戶外活動,可以盡情的玩耍,擁有自己的童年生活。

於是有禮貌地拒絕了這個提議。校長感覺吃驚:「我們學校沒有能力培養她這樣的小孩。」

Frank:「那就把她培養成一個普通孩子好了,這樣對大家都好。」

當Mary整日沉迷數學不可自拔,Frank看不下去了,會帶她出去曬太陽,夕陽下,一大一小的剪影,Mary像個小猴子一樣在Frank身上爬來爬去,她一伸手,舅舅就將她舉高高放到肩膀上。

舅舅Fank深知對於Mary來說,現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習已經不是一個需要她去努力的目標,而是擁有普通孩子的童年,對她來說才是最緊要的挑戰。

當我們看到7歲的Mary,跟舅舅在海邊玩耍,與鄰居在家裡唱K,都會發自內心的感覺到,這比她端坐在電腦前,緊皺眉頭的學習要好多了。

這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也是舅舅傾囊相授的結果。

可舅舅的方式就完全正確嗎?

Mary自知是一個天才,面對老師提出的簡單的算數問題,她不屑於回答,她熱衷研究數學難題,對於Frank的刻意保護,對Mary來說是另外一種限制。

隱藏天賦在學校過著回答1+1等於幾的」普通生活「對Mary而言就是一種"低幼且無聊的折磨「。

外婆的出現,兩種思想的碰撞,或許是一種力量迫使Frank去反思自己的」壓抑天賦「教育方法是不是另一種「強迫」。

外婆:必須牢牢抓住她的天賦,不能有絲毫懈怠

在法庭上,當Mary的外婆被追問Mary母親的童年,是否有過玩樂的時光,是否看過體育比賽,是否有過夏令營,是否有過親密的關係朋友這些問題時。她說:

「這都是浪費時間的活動。擁有天賦的女兒,應該肩負更大的責任,用盡一生去解決常人難以想像的難題,推動科學的進步。

當得知Mary和女兒一樣擁有天賦時,她強行介入,爭奪撫養權,希望把Mary變成她第個二女兒,力求等Mary長大了,繼續解決那道女兒未完成的數學難題——窮極一生都在證明納維斯託克方程。

這是七年以來,她第一次出現在了自己兒子和外孫女的家門前,只是因為Mary的驚人的數學天賦。

在她看來,Mary不是普通人,所以她註定要接受不平凡的人生。而人類社會的偉大進步,則都是因為像她這樣的十億分之的天才。

Mary既然已經背負了如此偉大的使命,又怎麼能夠和修船的舅舅住在破爛屋子裡,念著平凡的一年級,過著平庸的童年呢?

所以她不顧一切地想要爭奪Mary的撫養權,試圖給予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讓她循著一個「天才」的人生軌跡兢兢業業地為數學事業奉獻一生。

如果Mary跟著外婆一起生活,雖然她可以擁有完美的教育條件和生存環境,去完成她的數學事業,但是她終究會成為她母親的翻版。

外婆霸道、專橫,冷酷無情,但是她卻能給Mary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充分開發她的潛能,幫助她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舅舅Frank溫和,耐心,他最能理解Mary,也最能給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他沒有穩定的工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甚至不願意讓她進入專門為天才兒童開設的學校學習。

一個想要讓小女孩Mary成為偉大的天才,一個卻希望天才Mary做一個平凡的小女孩。這場撫養權爭奪戰註定沒有贏家。

天才,我們需要的不是埋沒,塑造而是引導

影片的結尾,在兩種極端教育觀的碰撞後,Frank試圖尋找到一種平衡,送Mary去高等學校學習與之智力相匹配的知識,業餘生活,讓她和同齡人一起玩耍,擁有童年樂趣。

他意識到自己為了逃離母親避免重蹈姐姐覆轍的努力,對於瑪麗而言,或許已成為一種反向的高壓教育。

而外婆伊芙琳,當弗蘭克告訴母親,姐姐早就取得研究成功,但她囑咐 必須在伊芙琳死後發布時,她深知這番囑咐包含著深深的 怨恨,她是不想讓母親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勝利了。

看著沾滿淚計的草稿, 伊芙琳痛苦, 原來她早已失去女兒。逼死女兒的是自己。

自己年輕時為了愛情放棄事業,便把夢想寄托在女兒身上,視為替生,來彌補自己的遺憾。卻忘了女兒是一個獨立的人格,應該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選擇權。

我們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也不是強制學習,而是在我們興趣的基礎上學習。

這部電影講述的並不是一個天才少女的成長,在整個故事中,獲得成長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教會我們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孩子需要被完全接納,需要被愛

故事中有幾個情節非常打動我:

Mary違反家規,早上出現在家裡,意外看見自己的老師和Frank在一起,Frank感到尷尬,就對Mary發了火,然後Mary就在自己房間生悶氣。

Frank隨後來向Mary道歉,Mary問: 「是不是因為自己他沒有了個人的私生活。」

Frank回答:「我那個時候說的話就好像你之前因為我沒有給你買鋼琴而說我是最差的舅舅一樣。」

Mary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啊,我們都是凡人,我們都會生氣,並且會在氣頭上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那些話真的不是我們的本意

外婆為了打贏官司,找來了Mary的生父,事後Mary知道了自己的父親出現,距離那麼近,卻沒有來看她,她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不被重視的人,一個人在廁所哭。

這時候男主把他帶到醫院,一直等,直到醫院的另一群人因為接生成功的消息而興高採烈,男主對Mary說:「你出生的時候也是那樣,我們都很高興。」

Mary笑了,心結一下子被解開,她知道了原來大家都這麼愛他。讓Mary通過自身的感受,自己解開了心結。

而這,遠比旁人萬千句蒼白無力的安慰來得有用得多。

在那個法庭要求的談話裡,Mary被問到為什麼覺得Frank是個good person的時候的回答到:在發現我是天才的時候,他就接受我了。

而外婆要他只是因為她是天才。

對於外婆,她是天才外孫女。對於舅舅,她只是外甥女。這便是本質的不同。

孩子的內心是敏感的,你需要讓他知道他是完全被接納,值得被愛的,Frank用情景帶入的方式,讓Mary明白他是被歡迎來到這個世界的。

你的回答和教育方式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很多,稍有忽視,一顆「不安」的種子便深耕在她們心中。

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為你好」換成「你想要什麼」

Frank沒錢,住破房子,沒鋼琴,靠在碼頭給人修船為生,收入低,沒有醫療保險。

外婆有錢,住好房子,有鋼琴,收入高,有醫療保險,劍橋大學高材生。

把以上已知條件代入「誰更適合撫育小孩」」題目裡,誰會贏得孩子,是一目了然的事。

Frank因為自身條件無法與自己的母親相併論便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可以給Mary創造一個好的條件。

看著寄養家庭潔淨、華麗(跟他的單身漢狗窩相比)的大宅子,看著自己無法給予瑪麗的物質生活。

於是便妥協把Mary送去富裕的寄養家庭。

他卻忘了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在她知道自己不得不和舅舅分開,要去寄宿在另一個家庭裡的時候,她撕心裂肺的哭,一遍一遍地說我需要你。

」弗蘭克,你跟我保證過的。你跟我保證過的…」

可無論Mary怎麼哭,怎麼不願意,Frank都不回頭。

這一次的分離對Frank的打擊格外大,他終日悶悶不樂。直到發現他們曾養的獨眼貓咪被送到了寵物認領中心,他才意識到,Mary需要他,他不應該放棄對她的承諾。

那些不接受獨眼貓的人們,他們心裡沒有愛,給得了Mary物質條件,卻給不了她真正的愛。

最後的大結局,弗蘭克飛跑去拯救瑪麗,打開門,瑪麗像個小囚徒一樣正被姥姥和數學家們困在中間,蒼白的小臉陰沉苦悶。

他像英雄救險一樣把她從她的壞命運裡救走了。他們擁抱,痛哭,承諾永不分離。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尊重他們的選擇,聆聽他們的心聲,往往比那些所謂的物質滿足更重要。

這也是對所有父母家人更大的考驗,因為即使是再貧窮的家庭,付出關懷和愛,依然比付出金錢困難太多。

全方位對孩子生活掌控,也讓孩子失去自我

數學天才少女黛安從小被母親禁錮在家中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夥伴,沒上學,沒有體育活動,沒去過夏令營,沒當過女童軍……

同齡人所有的一切她都得不到。她十七歲時,初戀對象帶她去私奔、滑雪,母親伊芙琳冷酷地報警稱對方綁架。

由於自幼零社交,沒有辨別能力,後來黛安跟一個不負責的男人胡亂發生關係,懷孕,生下Mary,被母親丟下,最後自殺。

對於她的生活,童年,未來,她沒有選擇權,完全按照母親的步伐一步步走下去,她失去了她自己,成為了母親實現夢想的工具。

天賦異稟並不應該成為被剝奪快樂和自由的理由,享受童真和快樂才是每個孩子應該擁有的權利。

如果伊芙琳一開始能

我們感謝父母給我們生命,養育我們,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

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之上愛他,才會讓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孩子的童年不會重來,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庸,強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會讓孩子只知道聽從大人的意願,漸漸失去自己。而這將會成為教育最大的失敗,把孩子當做家庭中的一個平等成員看待。

如果你的孩子是天才,你希望他是天才還是孩子?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女》美國隊長搭戲天才小蘿莉,來看看他怎麼養孩子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天才少女》這部劇情片,於2017年在美國上映。講述了一個天才小女孩在被發現數學天賦後,舅舅和外祖母圍繞孩子的教育撫養問題產生分歧的故事。「帥哥+蘿莉」的角色搭配,口碑非常不俗。瑪麗也是個數學天才,擁有萬裡挑一的聰明大腦。舅舅希望瑪麗能像普通人一樣,回歸平凡的生活,他相信這麼做是尊重他的姐姐,也就是瑪麗媽媽的遺願。而外婆伊芙麗是社會精英,她認為弗蘭克的教育方式在阻礙瑪麗的發展。她希望瑪麗去更優秀的學校,給瑪麗提供更優越的生活條件,讓她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要跟弗蘭克爭奪孩子的撫養權。這場爭論引發了一場關於瑪麗未來撫養權問題的法律官司。
  • 「美國隊長」遇上天才「小蘿莉」,這部電影暖死了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暖心的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天才少女》,豆瓣評分8.1,由美國隊長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和小女孩麥肯娜·格瑞絲主演,電影該片講述一名修船工弗蘭克在姐姐自殺後領養了外甥女瑪麗——一位智力過人的天才少女,因為教育問題和瑪麗的外婆爭奪撫養權的故事。
  • 《天才少女》不可錯過的好電影!你看過嗎?
    《天才少女》是一部北美電影,上映後口碑狂飆,豆瓣評分也高達8.1分,這是一部高分劇情暖心片! 主要講述了一個天才小女孩在被發現數學天賦後,舅舅和外祖母圍繞孩子的教育撫養問題產生分歧的故事。
  • 豆瓣高分電影推薦:《天才少女》看美國隊長如何拯救數學天才少女
    今天同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在豆瓣上評分8.3分的影片——《天才少女》。它是由美國福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馬克·韋布執導,克裡斯·埃文斯、麥肯娜·格瑞絲、珍妮·斯蕾特、琳賽·鄧肯等聯合主演。這一次克裡斯·埃文斯不再是擁有超能力可以拯救世界的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可是他依然拯救了一個小女孩的一生。
  • 《天才少女》天才神童也不過是個平凡的孩子罷了
    天才神童也不過是個平凡的孩子罷了。電影看到這裡,觀眾不禁被引導至排斥、反對外婆的立場,卻又心中暗自對於外婆主張的社會通念萌生些許認同感。於是我們也感到罪惡了,愧疚於以一個不痛不癢的旁人角度評判舅舅與外婆的見地孰優孰劣,更令人不舍的是,在這座未知且無解的因果迷宮裡,真正的當事人瑪莉卻是沒有話語權的,她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 天才少女:七歲少女解數學難題,驚呆老師!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天才少女》該片講述了一個天才小女孩在被發現數學天賦後,舅舅和外祖母圍繞孩子的教育撫養問題產生分歧的故事。7歲的小瑪麗第一天上學,舅舅弗蘭克只要求她一件事「像個普通的小孩」。第二堂課校長旁聽,想見識一下所謂的天才女孩,誰知瑪麗直接指著校長說,給弗蘭克打電話,把我接回家。尷尬的舅舅來接瑪麗回家,瑪麗的老師追出來說瑪麗很有天賦,但是舅舅卻打斷老師的話,說這不是天賦,只是瑪麗會一種數學公式。
  • 影評《天才少女》
    天才少女「每個孩子都擁有屬於自己快樂的權利」弗羅裡達中部的一個小鎮,七歲的小女孩瑪麗和她的舅舅弗蘭克生活在一起,弗蘭克是一個修船工人,時不時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兒瑪麗也是個數學天才,擁有萬裡挑一的聰明大腦。弗蘭克媽媽伊芙琳相信瑪麗屬於更適合成人的特殊學校,但弗蘭克希望瑪麗擁有一個更常規的童年——他相信這麼做是尊重他的姐姐——也就是瑪麗媽媽的遺願。這場爭論引發了一場關於瑪麗未來撫養權問題的法律官司。
  • 如何「養成」一個天才少女
    家有天才少女怎麼辦?傾盡一切培養?,還是放任自由生長?電影《天才少女》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爭奪天才少女撫養權的故事。少女瑪麗就是一個天才,她從小就擁有無以倫比的數學天賦,六歲就能讀懂大學水平的數學教材,七歲就可以解出讓成年人頭疼的複雜方程式。但她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正相反,媽媽黛安生下瑪麗後不久就自殺身亡,悲痛欲絕的舅舅弗蘭克遵循黛安的囑託,帶著瑪麗離開大城市波士頓來到一個小鎮生活。
  • 淺析電影《天才少女》
    第一次留意這部電影是在朋友圈,驚奇的發現男主人公竟然是美國隊長的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但是在這部電影裡他的形象卻和美隊截然不同,抱著一種獵奇心理我決定去看一看。電影開始之前,美國福克斯探照燈公司的象徵性logo一出現我就判斷這八成又是一部大製作的劇情片,以曾經對美國英雄自由主義的固有印象,或許這是講述一個少女無意中獲得超能力後拯救社會的故事?可事實卻證明我錯了……既沒有激烈的劇情衝突,也沒有任何奇異的特效,整部電影格調完全可以用平淡二字來形容。
  • 《天才少女》:溫暖人心的小眾溫情電影,成長從來沒有最好的路徑
    今天推薦一部高分蘿莉大叔電影——《天才少女》。該片講述美隊扮演一名原本波士頓大學助教現在是修船工的Frank Adler在姐姐自殺後領養了外甥女Mary——一位智力過人的天才少女。女先生覺得這部電影的經典片段就是:天才少女來到學校後,瑪麗一臉不屑的看著老師講解加減法,這種小兒科的題目對她來說不值一提,老師只好刁難的問她,57*135等於多少?誰知瑪麗不僅快速的給出了答案,還順便算出了這個答案的開平方根,老師有些震驚,瑪麗有著超乎常人的特殊天賦。
  • 美國隊長居然還演過這麼多電影!得過的獎項數不勝數
    一提到克裡斯·埃文斯,自然就想起來美國隊長這一角色,早起克裡斯·埃文斯還出演過漫威系列的另一作品神奇四俠。或許觀眾有些固話了這個角色,但其實克裡斯·埃爾文還出演過其他好電影,甚至自導自演過。下面就來看看美國隊長的其他作品吧。
  • 《天才少女》:不要讓年幼的孩子,成為父母實現自己欲望的工具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是豆瓣評分8.3的冷門佳片《天才少女》。這部電影由馬克·韋布執導,「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麥肯娜·格瑞絲、珍妮·斯蕾特、琳賽·鄧肯等演員聯袂主演。在這部片中,「美國隊長」並沒有超能力,也無法拯救全世界,可他卻拯救了一個小女孩的未來。
  • 美國隊長和驚奇隊長共同出演的這部電影,是如何對待孩子的教科書
    在前幾年的時候,麥肯娜·格瑞絲和美國隊長就共同出演過一部關於兒童教育的電影。美國隊長和驚奇隊長共同出演的這部電影就是《天才少女》。其中美國隊長的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飾演一位學歷很高,但是生活卻隨心所欲的修船工弗蘭克。而麥肯娜·格瑞絲飾演的則是弗蘭克的外甥女,天才少女瑪麗。小驚奇隊長飾演的瑪麗,從小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但不幸的是她的母親卻因為事業的壓力和性格的原因自殺了。
  • 《天才少女》:7歲女孩告訴你,什麼是好的教育,天才也不過如此
    何為天才?如果你身邊有清華的朋友,他應該是周圍人眼裡的天才。而一個7歲小女孩,能解出研究生級別的高數難題,那她應該是天才裡的天才。《天才少女》是三年前在美國上映的一部電影,該片的反響雖然不比《摔跤吧爸爸》強烈,但這部影片的意義同樣深遠。
  • 每周推薦:《天才少女》
    《天才少女》是個精短又節奏緊促的片子,主人公小女孩是一個極富天分的數學天才,影片以讓數學天才何去何從作為核心矛盾點展開,環環緊扣,沒有多餘贅述。從媽媽黛安天才折翼的這個悲劇展開,到小女孩瑪麗最後快樂沒有缺憾的幸福生活結尾,《天才少女》向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思考:該如何去對待一個天才,天才又需要怎樣的一個成長環境影片中外婆伊芙琳扼殺了媽媽生活裡的其他喜愛,讓她的生命只為數學,並佔據著道德制高點----為人類貢獻。在心理素質和生活閱歷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媽媽生下瑪麗後直接自殺。
  • 好久不見:還記得《天才少女》裡的小女孩Mary嗎?她現在長這樣
    大家一定看過那麼幾部,「天才」主人公的電影吧。今天要說的,是桃總克裡斯·埃文斯出演過的《天才少女》。當然,桃總在這部電影裡飾演的肯定不是那個少女啦,而是劇中小主人公天才少女Mary的舅舅Frank。飾演Mary的女孩名叫麥肯娜·格瑞絲,2006年出生的她,出演《天才少女》時才滿11歲,但她對於角色精湛的演繹獲得了業內外的一眾認可。
  • 《天才少女》影評:在成長的路上,天賦是優越,還是羈絆?
    在影片開始會令人有些不解,學校告訴孩子的舅舅,瑪麗具有數學天賦,然而舅舅不以為然,卻讓學校把瑪麗當作普通孩子培養。為什麼瑪麗與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不知道她的數學天賦嗎?在舅舅看來,天才對於孩子來說,也許是個災難。
  • 被天使吻過的女孩,13歲成好萊塢最年輕製片,演技碾壓一線明星
    《天才少女》的小可愛麥肯娜·格瑞絲出生於200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絕對的00後。麥肯娜·格瑞絲在4歲半的時候就纏著媽媽要當演員,父母很支持女兒的夢想,於是麥肯娜·格瑞絲在7歲的時候參演電影《世界再見》出道。
  • 天才少女:成為天才,是孩子的本性還是父母的虛榮,美隊來告訴你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部影片是「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劇情片《天才少女》,很多人知道美國隊長,卻不知道他除了美國隊長這個角色,還演過不少非英雄的角色,比如《利刃出鞘》裡的壞小子,比如《天才少女》裡溫暖的弗蘭克。
  • 除了美國隊長,克裡斯·埃文斯還演過哪些電影?有四部高分佳作
    對我們來說,克裡斯·埃文斯最被大眾知曉的角色當然是美國隊長——那個復仇者先鋒,血清造就的超級英雄。這些年,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是一部接著一部,從第一部《鋼鐵俠》開始,美國隊長、雷神、黑寡婦、鷹眼、綠巨人等經典漫畫形象一個一個被搬上大熒幕。直到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漫威在11年裡拍攝了22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