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來,甕安縣文聯連續10年被評為貴州省文聯繫統「先進集體」。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在中國文聯、省、州文聯的精心指導下,在甕安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下,在廣大文藝工作者、文藝愛好者的不懈努力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堅毅前行。甕安縣文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職能。積極踐行文藝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標對表《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在文聯機關大力倡導做「文人中的幹部,幹部中的文人」,做「管理的行家,藝術的裡手」。樹立「進了文聯門,便是文聯人」「一朝文聯人,終身文聯情」的理念,著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著力將文聯建設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溫馨和諧之家」。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重頭戲」,先後建立縣公安局文聯、猴場鎮文聯、珠藏鎮文聯、鼓樓社區文聯、白水河社區文聯、江口壩社區文聯等部門、鄉鎮、社區文聯。目前平定營鎮文聯、天文鎮文聯、雍陽辦事處文聯、城北社區文聯、北苑小區文聯、綠城中央公園A區文聯等基層文聯組建工作正在進行。其中,探索綠城中央公園A區文聯模式被《中國藝術報》刊載。踐行了「哪裡有文藝工作者,文聯、作協的工作就要做到哪裡」初心使命。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品牌打造作為「生命線」。「文企聯動」品牌得到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貴州省文聯、黔南州文聯高度認可,並在全國部分地區推廣。「文企聯動」品牌案例以及甕安縣文聯經驗先後走進中國文聯第7期和第18期全國地縣級文聯負責人研修班課堂。甕安縣文聯3次代表貴州省基層文聯出席全國文聯組聯工作會、全國基層文聯工作座談會,2019年5月在全國基層文聯工作座談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5次在貴州省基層文聯工作會上作交流發言。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挖掘本土文化、服務人民群眾作為「主抓手」。大力推廣《甕安調》(茅草調、茶山調),舉辦培訓,開展活動。經過6年的不懈努力,2019年《甕安調》通過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註冊,2020年《甕安調》成功申報為省文聯文藝扶持項目;製作甕安調彩視100集。實現了甕安調從田間地頭傳唱走上了大雅之堂。「唱響甕安調、發出好聲音」鏗鏘有力,在甕安大地久久迴蕩。《甕安調》「飛入尋常百姓家」。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中國辭賦之鄉」品牌打造作為「突破口」。先後舉辦了全國性辭賦大賽、辭賦創作交流活動。每年舉辦「盛覽故裡·辭賦交流」活動形成長效機制。出版《甕安賦集》,先後邀請辭賦大家許結、王曉衛、易聞曉到甕安講學。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文藝志願服務、「文軍扶貧」作為「加油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開展「文藝扶貧奔小康」,「文軍扶貧」「山地文藝輕騎兵」走基層活動,開展活動30餘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助力脫貧攻堅,發揮「文軍」作用,積極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筆頭、鏡頭聚焦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組織下屬9個文藝家協會到聯繫點白水河社區開展「文軍扶貧」暨向白水河社區耄耋老人老黨員贈送書法作品活動等脫貧攻堅主題創作採風活動。
國慶中秋期間舉辦了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厲行勤儉節約系列主題書法、美術、攝影展覽,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向基層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給予精神滋養,切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認真書寫鄉村脫貧故事,創作了反映脫貧攻堅的報告文學《易地搬遷拔「窮根」》、歌曲《靚麗的梳妝》(貴州電視臺播出)等文藝作品100餘篇(幅/首),編輯了《攜手齊奮進 共圓小康夢》畫集。組織文藝工作者參加貴州省扶貧辦舉辦的「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活動,選送文學、攝影、視頻作品150餘件(篇/幅)。
10年來,甕安縣文聯始終把文藝人才培養、文藝活動開展、文藝作品創作作為「主心骨」。出人才、出作品、開展活動三件大事切實擺在文聯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會員獲國家級賽事獎2人次、會員作品被學習強國、《中國藝術報》《中國攝影報》《中華辭賦》、央視頻等國家級、省、州級報刊媒體採用,先後聯合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等部門在重慶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舉辦3期文藝人才培訓班。積極推送幹部到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等院校機構培訓。
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加強文藝創作交流,委派幹部到井岡山幹部學院、縣委黨校等培訓學習,積極推薦文藝骨幹4人參加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舉辦的「2020全國市縣文聯文藝骨幹(書法、美術、攝影)網絡培訓班」培訓學習。牢固樹立「人品立身,作品說話」的理念。李可染畫院常務副院長王海坤等到甕安調研「李可染畫院甕安寫生基地」。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曲藝家協會、貴州省文聯多次走進甕安開展活動。葉辛、聶成文、韋蘇文、包俊宜、顧久、歐陽黔森等知名文藝家多次到甕安傳經送寶。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我們還要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鬥韌勁」,以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打好「十三五」收官戰,開啟「十四五」新徵程,守正創新,勇於擔當,不斷推動甕安文藝事業揚帆遠航,實現新發展,邁上新臺階,開闢新境界。(楊道軍 供稿:趙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