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不少寶媽反應,生完孩子後,好像瞬間老了不少,好心塞呀。生個孩子老幾歲,並不完全是危言聳聽。有研究表明,女人生孩子確實會加快機體衰老,其衰老速度超過了抽菸和肥胖,最多可加速衰老 11 年。
事實上,如果能在孕期就做好預防,產後抓住黃金期積極恢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生孩子帶來的衰老和傷害。那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準媽媽如何抓住黃金期。
今天我們就對產後的骨盆修復進行學習了解!
產後骨盆鬆弛的原因
在懷孕期間,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媽媽的骨盆也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
懷孕4周後,身體開始分泌可以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使得關節部分變得柔軟,分娩的時候因為這些物質的作用,骨盆變得鬆弛,讓分娩變得容易。
這就解釋了很多媽媽所說的孕期腰痛,腿根部疼痛的問題。
在經歷分娩後,產科最常見的病就是產後骨盆損傷以及恥骨分離。
怎麼判斷盆骨鬆弛變形
1、腰痛,尤其是站立和身體前傾時即出現
2、恥骨疼痛、臀部疼痛。
3、腰腹部贅肉滋生,身材走樣。
4、四肢浮腫嚴重,出現「發胖」狀。
5、腰部以下兩邊有不對稱情況。
6、腰部後方下面兩側非常厚硬, 兩邊的腰是否一前一後,或一高一低。
骨盆修復的時期
主要分為3個階段
1、黃金期:產後42天—6個月內,屬於產後恢復的黃金期。
2、理想期:產後6個月至一年半以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
3、有效期:產後一年半至三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
那麼超過3年、8年、10年,甚至20年的你的骨盆難道就沒救了嗎?再也無法恢復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產後多少年骨盆也可以修復!只不過沒早做的效果這麼理想,骨盆產後越早修復越快,效果也越好
骨盆鬆弛的危害
產後骨盆鬆弛產婦一定要重視,否則真的會影響以後的身體健康。因為骨盆鬆弛的危害真的很危險。
●腰部酸痛,骨盆鬆弛周圍的組織的韌帶也處於鬆弛狀態,腰部的韌帶也處於鬆弛無法恢復裝填;
●恥骨痛,有些孕媽後期就有恥骨痛,產後骨盆鬆弛未恢復,恥骨也會隱約痛;
●腰腹部脂肪堆積,內臟下垂,骨盆是支撐著女性臟腑的一個支架,骨盆鬆弛,臟器就會下垂;
●體型走樣,骻部變大,臀部下垂,腰部脂肪堆積,造成了產後體型走樣;
●產後出血,產後如果骨盆過於鬆弛,鋒利的骶骨的邊沿會落入骨盆內部,劃破子宮頸口,如果連帶附近的動脈的劃破,就會出現大出血的情況。
盆底康復訓練方法
◆骨盆捲動
屈膝平躺,兩腿分開,與髖同寬,腳尖抬起,雙手平放在腹部上。深吸氣,腹部鼓起,同時凱格爾做尿—收—尿—收中「尿」的動作。呼氣輕輕發出「呵」的聲音,收緊腹部壓出氣體,手可以感覺到腹肌收縮的感覺,
◆臀橋
平躺,雙腿屈膝90度,兩腳與髖同寬,腳尖抬起,兩手平放在身體兩側。吸氣,肚子鼓起,做「尿」,呼氣,做「收」。腹部肌群收緊壓縮腹部、骨盆向後捲動、臀部發力讓臀部先離開平面、脊柱逐節離開地面直至胸椎。
◆深蹲
身體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掐腰/自然下垂,肩膀放鬆,眼睛目視前方。吸氣,屈髖屈膝下蹲,雙手先前平舉,膝蓋儘量不超過腳尖,上半身的傾斜儘量與小腿平行,下蹲時要放鬆盆底肌。呼氣,身體起立回到預備姿勢,當完全站立後一定要記得做凱格爾的「收」的動作,同時記得收腹收臀。
◆側向深蹲
身體站立,雙腳併攏站好,肩膀放鬆,雙手自然垂直向下,眼睛目視前方。左側腿先開始動作,左腿向身體左側滑一步,右腿處於伸直狀態,身體重心移動到左腿,同時左腿屈膝屈髖下蹲,下蹲時膝蓋不超過腳尖,身體不要過分前傾,儘量保持與小腿平行,同時雙手抱於胸前,下蹲時吸氣,做凱格爾運動中的「尿」(即放鬆盆底肌)。
產後注意事項:
1、不要一直待在床上,要下床進行一些活動,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2、做好下體清潔工作,防止產後感染。
3、不能碰一些涼的東西,不能過於勞累,防止腰酸背痛。
4、多喝一些水,補充水分。
5、多給孩子餵奶,讓孩子練習吮吸,可以防止產後乳腺出現一些問題。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