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山東省發布2020年「新高考」分數線,其中普通類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532分;普通類一段線449分,二段線150分。「何為一段線,二段線?」對此,很多人可能有些「一頭霧水」。
據了解,在實行「新高考」前,高考報考科類包括理工、文史、藝術文、藝術理、體育類等5類,錄取分為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專科提前批、專科普通批等5個批次,劃定本、專科線並先後組織錄取。
文理類分別劃定本科、專科普通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中,本科普通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分文理類,按招生計劃1∶1.1的比例劃定;專科普通批錄取控制分數線根據生源及招生計劃數劃定。藝術類分別劃定本科、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中,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不低於我省首次劃定的文、理類本科普通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的65%;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我省普通文理類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體育類分別劃定本科、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其中,本科文化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在體育專業合格生源範圍內,按招生計劃1∶1.4的比例確定;專科文化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不低於我省普通類理科專科文化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
但在改革後,普通類不再劃定本科、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是採取分段劃線的辦法,劃定普通類一段線、普通類二段線。其中,一段線按照普通類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1.2劃定;二段線按照普通類本、專科招生計劃總數和生源情況劃定,為高校錄取普通類考生的最低控制線。
藝術類繼續劃定本科、專科文化控制線。其中,本科文化控制線以普通類一段線為基數,按教育部規定的各專業類別的比例劃定;專科文化控制線與普通類二段線相同。
體育類不再劃定本科、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是根據考生綜合成績劃定體育類一段線、體育類二段線。其中,體育類一段線,按照體育類本科招生計劃數的1:1.2劃定;體育類二段線,按照體育類本、專科招生計劃總數和生源情況劃定,為高校錄取體育類考生的最低控制線。
據介紹,劃定一段線、二段線,主要是基於如下考慮:
一是錄取批次調整的直接影響。改革後,錄取批次由以前的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普通批、專科提前批、專科普通批等5個批次,調整為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常規批3個批次。批次調整是對《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中「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的回應與落實,錄取批次的調整對於分數線的調整具有直接影響。由截然分開的本科批、專科批,到本專科逐步融合的常規批,本專科的逐步融合導致難以直接簡單劃定本科、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
二是增強對「專業(專業類)+學校」志願模式及選科要求的匹配。「專業(專業類)+學校」的模式下,學校不再是基本的志願和投檔單位,學校的每個專業(專業類)變為了基本的單位,無法簡單地面向所有專業(專業類)統一划定一條本科線和專科線,一條本科或專科分數線將很難涵蓋所有的專業錄取線。
同時,改革後,夏季高考錄取實行「3+3」模式,考試科目包括國家統一考試語文、數學、外語等3科,以及考生從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6科中任選的3科。錄取時,高校的專業對於考生選報的等級考科目有要求,每個專業可確定0—3科選考科目,不同專業對應考生選科組合也差別較大,針對不同專業、不同選考科目組合,簡單的統一划定控制線可能造成不均衡。
因此,不宜採用「一刀切」方式劃定一條本科和專科線,而是通過分段方式,柔性地將考生劃分為兩部分,給了考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增加了考生的選擇權,也可以更好的保證選報人數較少的專業順利完成招生計劃。
三是確保有序投檔錄取。普通類和體育類常規批劃分為兩段線,一段線和二段線的考生依次填報志願。第1次志願填報由一段線上考生首先填報本科志願,第2次和第3次志願填報由普通類二段線上考生(含未被錄取的一段線上考生)填報本、專科志願。這樣安排,基本使較高分數的部分考生不至於因志願填報不當而落差太大,即使第一次沒有被本科錄取也可繼續填報剩餘本科計劃,同時也可避免大學內部不同專業間分差過大,有利於高校人才培養。
另外,對於體育類考生,一段線、二段線是依據綜合分(綜合分數按照專業成績佔70%、文化成績佔30%的辦法計算)劃定,不再單獨劃定文化控制線,體育專業成績突出的考生即使文化成績相對較低,也可能達到一段線,進而首先填報本科志願,進一步突出了專業成績的重要性。
應該認識到,劃定一段線、二段線後,分數線的作用發生了變化。劃定的一段線、二段線不再是本科、專科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是僅作為分段填報志願的資格線。未達到一段線的考生,在常規批第二次、第三次志願填報時,也有機會參與常規批剩餘本科計劃的填報和錄取。
對於藝術類,由於其自身招生的特殊性,根據我省目前的實際,仍然需要分本科批、專科批進行錄取,因此繼續劃定藝術類本科、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