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TEDx演講》,印象最深的一段話:「別再勸我外向了,內向也挺好的。」
「活潑一點」「別那麼害羞」「看人家多開朗」……內向的孩子總是在被對比中長大,仿佛總有人告訴你:內向是錯。
可不主動不等於沒有想法,不活潑也不代表就沒有熱情。
每一個內向的人,都是內心豐富且低調的特別存在。」
「下次,當你看到,坐在教室裡後面沉默的、不怎麼參與課堂活動的孩子時,我希望你能這麼想:不知道他們以後會有怎樣很棒的想法呢。」
我曾經是喜歡坐在最後一排的孩子,不願意表達自己,但是內心天馬行空的想法一遍遍浮現在腦海裡。
性格不分好壞,讓我們來了解它吧。
一、了解性格行為習慣特徵。
我有良好的為人處世方式嗎,這和我能不能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有很大關係。
性格的行為習慣特徵包括:隨時留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我們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是在社會集體活動中不斷得到鞏固和強化,並逐漸趨向穩定化,最後形成自己的行為習慣。
我們對社會、事業以及對他人的態度,受著事業觀、信念和期望的支配和制約,同時又直接規範、指導著我們的行為,它們在人的性格結構中起著聯結、媒介的作用。
二、性格的分類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
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有一種'精神的能量',如果這種精神的能量所處的趨向是向外的,則產生性格的外向性;如果這種精神的能量趨向於內,則產生性格的內向性。
我屬於內向性性格,表現的特徵是:不愛說話,喜歡獨自一個人,小心謹慎,對陌生人有些膽怯。
我喜歡獨來獨往,有些不合群,思想比較消極,做事比較謹慎,瞻前顧後,生怕有什麼閃失。
長期的孤獨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偶爾和群體在一起時,反而感到不自在。
這種孤獨是自己主動尋找的,會抓住一切機會尋找孤獨,希望達到一種「恬靜的心」的境界。
因為與別人的交流不多,所以我留給別人的印象是「清高」。
而外向性的人,大多數是活潑、開朗、善於結交朋友。
三、以人為鏡,重新審視認識自己。
仔細觀察,你最討厭和反感的人時,會意外發現,他和你有許多相似之處,他身上的缺點和自己的缺點不謀而合。
要正確判斷、分析自己的性格,認真觀察,對照檢查自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四、性格優點與弱點的互補和定型。
首先理清自己的性格優勢。
性格偏於內向的人,內心比較敏感,看待事物比較仔細,觀察能力強,想像力豐富,通常能看到或體會到別人不能體會到的問題。
外向型的人,很少待在家裡,他們總喜歡參加聚會什麼的,他們好動,能說,活動能力強。
其次,了解自己的性格弱點。
只有避免自己的性格弱點,克服自身性格缺陷,主宰自己的性格優勢,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