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生活不順寫詩向哥哥撒嬌,蘇軾心疼回詩安慰,竟成千古名篇

2020-12-14 歷史研習室

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並稱「三蘇」,在唐宋八大家裡,這一家人就佔了三個位置,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蘇家三父子當年可謂是風光無限。

蘇軾的才名我們不必多說,他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與歐陽修並稱「歐蘇」。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

翻開蘇軾的詩集,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弟弟蘇轍的互答之作,古往今來,古往今來,兄弟情深未見有過「二蘇」者。

1056年兄弟兩人一起進京趕考,路過澠池夜宿於奉賢僧舍。

後來,蘇轍經歷了太多的風雨,再次路過澠池,身邊已沒有了哥哥的陪伴,想起當年與哥哥分離的場景,心中不免感慨,有感而發,於是寫下了這首《懷澠池寄子瞻兄》。

《懷澠池寄子瞻兄》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人生路漫漫,有太多艱難險阻,如今故地重遊,回憶起曾經與哥哥話別分離的場景,傷懷不已。曾經年少時,與哥哥一起路過此地,兩人一起在牆壁上提詩,是多麼的快樂,如今自己一個人重遊此地,多麼無趣,因此發出了「無方騅馬但鳴嘶」的感嘆。

這首詩顯然是在對哥哥抱怨生活的無奈與艱辛,向哥哥求安慰。

蘇軾看到這首詩後,非常心疼,便回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

《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後來也成為了千古名篇。

蘇是用「飛鴻踏雪泥」來形容人生的無常;又回憶往事,安慰弟弟:人生最艱苦的時光都已經過去了,未來是美好的,即便路途充滿泥濘,也要奮勇向前,像飛鴻認定一個方向,努力向前飛就好了。

不得不說,為了安慰弟弟,蘇軾確實是用心了。

蘇軾對弟弟不可衛視不疼愛,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要給弟弟寄去詩詞,晚年被貶後更甚,我們熟知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被貶密州時,思念弟弟所做。

因「烏臺詩案」鋃鐺入獄,生死未知之時,也不忘給弟弟寫下「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的感人名句。

蘇東坡:生活有一千種挫折,就有一千種方法抵抗不美好的生活!

詩人筆下的聚散離合是能撥動人們的心弦的,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詩句,當再一次讀起時,是否還有著情感的波動和心靈的律動呢?

目前我正在讀這一本《蘇軾詞傳》,它不僅收錄了蘇軾的詩詞,還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東坡的一生娓娓道來,讓你了解他的一生,也懂他的豁達。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蘇軾的思想。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這一生,我們常常會這樣那樣的執著,只因看不開,放不下,才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痛苦。人生需要有追求,但若因此生出了執念,便會讓我們陷入深深的痛苦。只有淡放下,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六本書,僅需79元,也就是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蘇軾除夕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世間多少年少失意
    中秋節就更不用說了,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成了中國人心裡最美的中秋祝福之一。到了除夕,蘇軾自然也是忍不住要寫幾句的,於是便有了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守歲》。守歲又叫熬年夜,是春節的一個傳統,吃過年夜飯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等待著新年的到來。
  • 從名字意蘊看蘇軾、蘇轍的人生發展
    要怪只能怪蘇軾一生太耀眼,生生把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襯成了背景板。蘇洵是一代散文大家,蘇轍呢,雖然被掩映在哥哥的光輝之下,但在大宋朝堂上也曾經如日中天過。我比較佩服的一點是,蘇洵早年為兩個兒子取名時,竟然能從名字的意蘊裡,準確預測出了兄弟倆未來的人生發展,可謂「一語成真」。
  • 蘇軾為紅顏知己寫詩,前兩句如大白話,後兩句卻出神入化
    提到他,很多人都會為他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和精神狀態所折服,一生仕途坎坷,被貶多地,但卻依舊能詠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足見其宏達開闊的胸襟與氣魄。但是他真的生而瀟灑嗎?頻繁的貶謫之路就沒有讓他感到失落痛苦嗎?
  • 蘇軾晚年被貶海南,跟兄弟蘇轍合力寫下一首詩,成為經典傳頌千年
    我想非海南莫屬了,蘇軾在花甲之年被貶到海南,其中一首與其弟蘇轍合力寫下一首七律詩,整首詩寥寥數字,盡顯出他的幽默與豁達,而且還成為了海南人人盡皆知的一首詩。這首詩正如其名是寫給姜唐佐的,姜唐佐是何人,是蘇軾被貶到海南後興辦學堂,姜唐佐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對蘇軾很是敬重便在蘇軾的學堂中學習數月,蘇軾對這個弟子也很是看重,希望姜唐佐能夠成為當時海南的第一個中舉之人。蘇軾後離開海南前,特意為姜唐佐的扇子題了一句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
  • 蘇軾除夕之夜睡不著給蘇轍寫首詩,短短幾句,安慰無數失意人
    說到宋詞,那我們腦海中肯定會有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的身影。在很文人墨客的心中蘇軾就是北宋文學的代表性人物。如果說李白的詩詞代表唐朝文學,那麼蘇軾詩詞就是宋詞的巔峰。蘇軾是宋代豪放詞的頂尖人物。與辛棄疾同位豪放派詞人,二人並稱為「蘇辛」。別號東坡居士。與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合稱為「三蘇」。蘇軾可以稱得上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書、畫各領域都令人矚目的成就。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其實,李清照既有霸氣、豪放的一面,還有小女子調皮的一面。《減字木蘭花》宋.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這首詩是李清照在逛街回去後,看見院子裡的花,心情非常好,寫下了這樣一首詩。其實這首詩是她寫給丈夫用來撒嬌的,在後來卻成了千古名句。寫這首詞時李清照和趙明誠成婚不久,此時的她過上了一段相對幸福的婚後生活。這首詞的大意是:我從賣花的擔子上,買了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兒。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儘管如此,他憑藉著豁達和樂觀飲酒作賦,瀟灑生活,留下了許許多多千古傳頌的優秀作品。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的一首詩成為千古名篇,看透他對人生的豁達,彰顯了他的灑脫
    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分享的是蘇軾中最經典的一部千古詩篇《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簡稱《女王城和詩》),這首詩詞全民有31個字,雖然題目很長
  • 蘇軾被人害得差點喪命,他笑著寫下一首詩,不料成為千古名篇!
    宋朝文人墨客不但享有著錦衣玉食,過著富裕無憂的生活,並且還大部分遇不到歷朝歷代普遍的文字獄。殊不知,宋朝時最知名的文人墨客蘇軾卻是一個例外,他遭受了「烏臺詩案」。說白了「烏臺詩案」,就是御史臺的御史們,從蘇軾的文章內容當中尋章摘句,用於表明他誹謗朝廷、詆毀先賢。幸虧蘇軾名氣很大,再加上宋朝有除非謀逆,不殺士大夫的傳統,這才撿回來一命。
  • 北宋文豪用鴻雁比喻作詩,充滿哲理,成語「雪泥鴻爪」出自此詩
    歷史上唐詩宋詞以優美、悲傷、豪邁、婉約為人們所讚嘆,我們每當細細品讀詩詞名篇,心靈深處就會泛起陣陣漣漪,那些富有哲理的詩句,讓我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仿佛有一朵蓮花在心底悄悄綻放,使我們瞬間沉靜下來,如撥雲見霧。
  • 蘇軾思念弟弟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傳誦千年,今卻被誤會成情詩
    蘇軾思念弟弟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傳誦千年,今卻被誤會成情詩蘇軾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詞人,政治家,教育家。除了他的詩歌和坎坷磨難的人生人生經歷,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和弟弟蘇轍的兄弟情了。蘇軾和蘇轍,相差兩歲,性格迥異。蘇軾為人外向,天性豪放灑脫,不拘禮法,猶如其詩詞,縱橫恣肆,揮灑自如;蘇轍則為人內向,謙虛謹慎,忠厚樸實,善於守拙。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口佔一首詩:卿心向我,我心向佛
    話說蘇軾因為寫詩諷刺新法被御史臺逮捕,關押在御史臺監獄,若是一般人肯定只想著如何保命了,可是蘇軾卻絲毫不在意,反而和獄卒開玩笑:有一天,龍王發怒說要殺掉所有帶尾巴的動物,老烏龜聽到這個消息就在一旁哭泣,這時候一隻蛤蟆過來了,就問烏龜怎麼回事,烏龜就告訴了蛤蟆,蛤蟆聽了過後也嚇得在一旁哆嗦,烏龜就說:你現在又沒有尾巴,你怕什麼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如果你喜歡詩詞,就沒辦法不喜歡蘇東坡,他就是那種千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隨手一寫,就是不朽名篇,隨意一吟,就是千古絕唱。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蘇軾蘇轍兩兄弟的蘭花詩,怎麼都有一個共同點
    唐宋以來,文人吟詠蘭花成了時尚,他們寫作的詩詞不可勝數。今天我們選了兩首詩詞,作者是蘇軾蘇轍兄弟,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歌詠蘭花的。《題楊次公春蘭》蘇軾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這首詩是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期間,為好朋友楊次公題的詩。楊次公擅長畫蘭和蕙,蘇軾就分別寫了兩首詩。這一首是題在楊次公蘭花畫作上的。蘇軾把蘭花比作美女,說它十分的惹人喜愛,你不去採摘它,不去佩戴它,它的嬌羞默默的神情,馥鬱的香氣也會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
  • 蘇軾的送別詩並不知名,只是幾句贈言,何以成為經典流傳千古?
    臨行之前,蘇軾寫了一首小詩,告訴朋友,你到那了那邊之後,一定要少說話,多喝酒,享受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呀。那麼這是哪首詩,又是寫給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君先去,幾時回。劉郎應白髮,桃花開不開。【詩臨其境】這事發生在北宋1070年。劉攽,蘇軾的好朋友要外放到海陵做官了。
  • 蘇軾《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酒壯詩膽,萬千鬱結一掃而光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1037年)出生於眉州眉山,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嘉祐元年(1056年),蘇洵帶著剛及弱冠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沿江東下,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小試官是詩壇宿將梅堯臣。
  • 蘇軾:流離數十載,詩詞傳千古,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道盡玄機
    其散文氣勢磅礴自然流暢,與父蘇洵、弟蘇轍被稱為「三蘇」,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詩格調清靈自成一派。蘇軾還擅於書畫,技法巧妙,意趣斐然。尤愛竹,表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常畫朱竹,以此言志「竹直氣節不彎」,他率先提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觀點。除此之外,蘇軾還是民間美食家,其自創的「東坡肉」「烤羊脊」頗受古今歡迎。
  • 16歲少女戀上56歲蘇軾,被婉拒後鬱鬱而終,蘇軾落淚寫成千古名唱
    蘇軾寫給夫人的詩我們都知道蘇軾的文採,而蘇軾也寫了很多首詩,其中有很多首都是寫給他的夫人的。坡回惠,為賦此詞。"元祐八年,56歲的蘇軾被貶惠州。雖然被貶,但蘇軾之前在京城做官,名聲早已在外,無數少女粉絲手捧蘇軾詩集,如痴如醉。因此,蘇軾到了惠州後,立即引起了一陣騷動,他的女粉絲們額手相慶、奔走相告,爭相一睹蘇軾的真顏。這其中有一名16歲的少女,她對蘇軾十分的喜愛。
  • 蘇軾酒後刁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王鞏從前身居高位風光無限,一朝被貶,家中的奴僕妻妾竟都四散離去。世態炎涼不過如此,蘇軾見好友受如此牽連,心中愧疚不已,卻也沒有任何辦法。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