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地於湖 洞庭湖區最後三個湖心島漁民搬遷上岸

2020-12-10 海外網

 央視網消息:從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捕政策。湖南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三個湖心島村上的漁民搬遷上岸定居。這兩天,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這三個湖心島村的村民正在忙著搬遷,總臺記者也上島對他們的搬遷進行了探訪。

       12月4日一大早,管竹山村的漁民袁桂珍早早就開始收拾打包。袁桂珍的丈夫去年去世了,她自己帶著兩歲的孫子一起生活。考慮到家裡缺少勞動力,村幹部主動上門幫他們搬家。

       管竹山村四面環水,進城得靠輪渡。儘管生活不便,但對於一些上了年紀、在島上生活了一輩子的老人來說,有不舍,也有顧慮。

       針對漁民的種種顧慮,沅江市向搬遷島村派出了「一幫一」幫扶組,針對每戶漁民的不同情況進行精準幫扶。

       沅江市駐管竹山村「一對一」幫扶組組長 李龍飛:我們每家每戶做工作,看他們有什麼訴求,給他們推薦工作。到現在為止,已經有97人實現了就業,每家人至少保證一個人就業。

       通過「一對一」幫扶組人員的努力,不少漁民在當地企業找到了工作,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也落實了兜底保障。漁民的顧慮打消,搬遷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沅江市駐管竹山村「一對一」幫扶組組長 李龍飛:搬遷合同全部籤了,已經開始拆房子了,到12月份,這些房子全部會拆下來。

       據介紹,這次搬遷的三個村子——沅江市管竹山村、澎湖村和蓮花島村共有漁民1248戶3344人,他們散居在南洞庭湖腹地6個湖心島上,蓮花島是其中人數最集中的小島,面積1200多畝,有400多人居住。據了解,所有漁民搬離後,湖心島上的房屋將被拆除,年底將進行生態覆綠。這些湖心島的一切將歸還給大自然,融入到煙波浩渺的洞庭。


責編:張陽

31932074,.還地於湖 洞庭湖區最後三個湖心島漁民搬遷上岸,.2020-12-06 17:46:15,.204310,.張陽

相關焦點

  • 現場|告別湖心島!沅江首批島村漁民搬遷
    作為南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共有11個專業漁村,其中蓮花島村、澎湖村、管竹山村三個島村就有漁民1148戶、漁民3300多人。為了讓這部分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這三個湖心島村上的漁民搬遷上岸定居,這也意味著整個湖區湖島定居漁民將成為歷史。11月30號,第一批島村漁民開始搬遷。
  • 益陽南洞庭湖漁民整體搬遷上岸!湖心村回歸大自然……
    從今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十年禁捕政策沅江市決定將洞庭湖中三個湖心島村的漁民進行整體搬遷讓1248戶3344名漁民上岸生活這也意味著整個湖區定居漁民將成為歷史從沅江市出發,通往瓊湖街道蓮花島村的公路,止於資陽區茈湖口鎮資江河畔,再向北,
  • (圖片故事)(8)還島於湖,老漁民有了新生活
    新華社照片,長沙,2021年1月1日 還島於湖,老漁民有了新生活 2020年12月21日,石仲芳在湖南省沅江市的一個水產市場挑選魚
  • 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
    原標題: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湖光瀲灩,成群的鷗鷺在水天間飛舞。因為緊鄰洞庭湖岸,湖南岳陽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眾多。社區臨湖的一條街,曾有26家野生魚館,尹龍初的魚館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2019年,湖南省出臺政策:長江湖南段、洞庭湖及湘資沅澧「四水」幹流於2020年開始實施禁捕。
  • 升金湖:湖水漾清波 人鳥共家園
    近年來,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通過退漁還湖、退耕還溼、退岸還林等舉措,堅定不移把保護擺在第一位,堅持人與自然相協調、鳥類棲息與溼地保護相協調,統籌候鳥棲息和水質管控之間的關係,科學劃分核心保護區與一般控制區,著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生態涵養基地、鳥類棲息基地、科普宣教基地及生態觀光基地
  • 漁民上岸當上金牌導遊
    這名年輕的漁家姑娘,自從這個鄉村旅遊點開業後,經過3個月的集訓,如今已是景區金牌導遊。餘干縣康山鄉府前村依鄱陽湖而建,是典型的江南小漁村,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全村284戶有90%的人從事與漁業有關的工作,有100多艘漁船。早在兩年前,這個古老漁村的漁民就陸續上岸轉產。
  • 「破壞者變保護者」:西洞庭漁民的「生態覺醒」
    今年54歲的劉克歡是湖南漢壽縣西洞庭湖溼地保護協會的會長,這個民間環保組織現有成員380多人,大多是當地漁民。他們不僅自發駕船到湖中去撿拾垃圾,帶頭放棄「電打魚」,回歸傳統的「撒網打魚」方式,還守護候鳥,與非法捕魚、毒鳥行為做鬥爭。劉克歡(左)今年當選為首批洞庭湖民間湖長。西洞庭湖溼地「水漲成湖、水落為洲」,是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重要的棲息地。
  • 漁民上岸,有了新營生(大江大河·關注長江禁漁①)
    10個多月來,沿江各省份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多措並舉,禁漁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另一方面,禁令之下,非法捕撈、私下兜售「江鮮」的情況依然存在。長江禁漁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更考驗相關監管者、執法者的能力和耐心。如何保障退捕漁民就業和生活?如何保證市場上魚類的正常供應?如何強化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 告別「水上漂」,來看江都266戶漁民的新生活!
    有情感有情調有情況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漁民一般分兩種,一種是以船為家幾代人在湖上漂泊的漁民;一種是岸上有房下湖打漁的漁民。不管哪種,都是祖祖輩輩「以湖為生」。興港社區副主任朱操告訴記者,今天不少漁民來送社保資料,社區收集核對後,要送到區人社局進行錄入登記。16周歲到60歲周歲的漁民,要統一辦社保,60周歲以上的漁民每個月發748元養老金。今年54歲的孫郵祥,從小就跟著父母在長江上捕魚,是個典型的「漁二代」。
  • 太湖岸邊的漁民新村
    船民們上下船的方式也很簡單,拿一截窄窄長長的木板,往甲板和堤壩一擱,就可以上岸了。堤壩內幾個小孩被曬得烏黑,在木板上如履平地,似泥鰍在泥地裡一樣靈活。大人也只是看著他們笑,似乎並沒有覺得小孩在木板上走來走去會有什麼問題。在堤壩的內河,見到一位坐在船頭賣河鮮的老奶奶。老奶奶有些歲數了,臉上皺紋很多,皮膚發紅,做事利索,特別健談。
  • 君山退捕漁民上了《人民日報》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 第 14 版生態版,以《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為題,報導了嶽陽市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在洞庭湖禁捕之後,轉型養殖生態魚,魚館街所在的生態漁村,到訪的遊客日漸增多的故事。洞庭湖禁捕之後,湖南岳陽君山區——漁民上岸 日子更好湖光瀲灩,成群的鷗鷺在水天間飛舞。因為緊鄰洞庭湖岸,湖南岳陽君山區六門閘社區漁民眾多。社區臨湖的一條街,曾有26家野生魚館,尹龍初的魚館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 長江禁捕後,武漢漁民兄弟遠赴東北「趕湖」
    記者胡勝 攝花一個月「趕魚」,3個月捕撈上百萬斤魚連環湖位於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泰康鎮西南約18公裡處。18個子湖,湖湖相連,總面積840多平方公裡,是梁子湖的3倍多。7月動身,10月底回漢。汪家兄弟連續3個多月在連環湖捕魚,起早貪黑,晚上住在當地。
  • 雲南昆明:陽宗海開湖 漁民開捕銀魚
    近日,雲南昆明陽宗海開湖捕撈銀魚,此次開湖時間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10日,共計40天,130餘條辦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捕撈許可證》的船陽宗海是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地跨澄江、呈貢、宜良三地之間,銀魚屬於陽只參與銀魚捕撈作業
  • 重識母親湖④丨李躍龍:內湖,被忽略的洞庭湖家底
    比如說,湖北省曾有「千湖之省」的美名,但其湖泊已由1949年前後的1052個下降到目前的309個。武漢市號稱「百湖之城」,至目前,武漢的城建史事實上演變為一部填湖史。湖北被網友吐槽為「湖悲省」。在大湖之南,我們欣喜地看到另一番景象,洞庭湖區的垸內湖泊個數在增加,水面在擴大。「千湖之省」的桂冠已妥妥地戴在湖南省頭上,並且成為一張金燦燦的名片。
  • 江都266戶漁民怎麼辦?
    補助對象按核定的退捕漁船每證最高補助2人,從2020年1月1日起,補助24個月。「今天會計正在發今年的禁漁補助,每本證5280元,接著髮油價補助,每戶4000-8500元不等。」朱志武介紹,為有效保障就業困難漁民的基本生計,對退捕的失水漁民,由戶籍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徵收的有關規定予以安置。此外,還將符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退捕漁民納入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範圍。
  • 為何洞庭湖區容易遭洪水侵擾?
    城陵磯站水位還將持續上漲,洞庭湖防洪形勢會更為嚴峻。長江幹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而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為何容易遭受水患?淤積於環洞庭湖的洪水,對於整個長江遊域來講,有什麼樣的意義?為何今年洞庭湖洪水壓力要小於鄱陽湖?
  • 途經金山新城湖心島片區!
    隨著方直星耀國際、湖心島一號、中洲·央築花園、方直·瓏湖灣東岸的入住率越來越高,湖心島片區居民的出行需求越來越大。為解決湖心島片區惠州市民公交出行,滿足該片區居民去往,港惠、花邊嶺、龍豐片區的公交需求,填補月亮灣廣場沿江一帶的公交空白。經惠州市交通運輸局批准,惠州市TC管理公司9月23日起,對46路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