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宜興紫砂作品清理嚴禁使用洗潔精,帶油的洗碗布,只要用開水清洗即可
!
【作者】: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蔣愛勤
【泥料】:紫砂一廠七十年代紫泥
【容量】:280cc和500cc
【名稱】:蜂菊
筋紋器,是紫砂壺的三大器型之一,將自然界中的瓜稜、花瓣、雲水紋等形體分為若干等分,把生動流暢的筋紋納入精確嚴格的設計當中,是其基本要求。
據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正始》記載,明代董翰是最早創製筋紋壺的人,「董翰號後溪,始造菱花,已殫工巧」。
筋紋器,將壺體的俯視面劃分為若干等分,一般是以「鈕」為中心點,向四方放射而出,利用各式的線條將規律流暢的筋紋,整合成為一套精準嚴密的整體結構,其造型規則要求「上下印對,身蓋齊同,分割精確,紋理清晰,深淺自如」。時大彬 瓜稜壺
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
大彬款 菊瓣壺
柳州博物館藏
大彬款 玉蘭花六瓣壺
這把玉蘭花瓣壺是明代紫砂筋紋器的傳統經典之作,也是目前存世的時大彬作品中的筋紋器的代表。
該壺設計奇巧,器形取自六瓣玉蘭花,壺蓋與壺身組成一朵倒置的玉蘭花,樸厚端莊,玲瓏可愛。
壺體由六瓣筋紋構成,壺口部分做成六瓣肥厚的花託,與花瓣組成的大壺體構成疊壓和對比關係。而六個花瓣、花託的曲率、線型又工整一致,形成了強烈的照應關係。
壺蓋為壓蓋式,塑成玉蘭花蒂狀,與玉蘭花瓣壺體配合一致;壺嘴為直嘴,嘴口向上,微彎;壺把塑成玉蘭枝狀的端把,獨具創意;壺底為一捺底。此壺紋理組織規則,等分均勻,整齊協調,線條順暢,自然明快,具有強烈的節奏韻律美。
時大彬 六瓣梅花壺
此壺拓本收錄於清末民初鄧寶《明清各名家砂壺全形集拓》。
壺呈梅花式,壺蓋即為一朵覆梅,壺底與壺蓋均為六瓣梅花內凹,上下對應。這種壺蓋與壺底上下對應的形制常見於晚明至清初。
此壺胎色紅赭,摻有紅、黃等粗砂,為典型的明末清初泥料之重要特徵。壺把下以鋼刀精刻「大彬」陰文楷書款。
時大彬 梅花壺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此壺整體作五瓣梅花式,壺身飽滿圓潤,由塑出的五片大梅花瓣包裹,壺蓋與壺底飾兩層梅瓣,每層之間交錯疊加,層次清晰明朗,壺鈕亦為五瓣,梅韻卓然。
時大彬 梅花壺
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藏
此壺的風格,與第一式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相近,只是細節方面不同。
此壺在壺口與壺身之間,增加一矮頸,凸顯梅花形壺口,與梅花形壺蓋上下相映一致,在口蓋梅花唇線的映照下,神採奕奕。同時又增加了整器的挺拔凜然之氣。
時大彬 開光方壺
時大彬款 菱瓣壺
時大彬款 十六瓣瓜菱壺
李仲芳 瓜稜壺
李茂林款 菊花八瓣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有些器形甚至要求其口、蓋、流、鈕、把均須製成筋紋形,以使全器統一,紋理相稱。要達到這樣的要求,要對表面的分割比例作高度嚴密的計算,並且在施藝過程中不能有所差池,否則壺蓋便不能達到「通轉」的目的。
所謂通轉,即是將蓋與身隨意旋轉置換,均要能面面俱到,準縫嚴謹,而且通體協調,氣勢連貫。
徐友泉 葵花方壺
六瓣圓囊紫砂壺
歐正春
明 歐正春 菊瓣壺
沈子澈
沈子澈 仿古葵花稜壺
現藏美國華盛頓弗裡爾藝術館
沈子澈,明末清初,桐鄉縣人。天啟~崇禎年間制陶名藝人,與時大彬齊名。所制壺式與徐友泉相仿。
周季山
周季山款 紫砂壺
陳辰
明末清初 陳辰制
硃砂六瓣葵形旋紋壺
承雲從
明末清初 承雲從制
桂花四瓣壺
承雲從,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啟、崇禎間人。
菱花僧帽壺
明末 菱花僧帽壺
此壺的俯視效果嚴正精密,立面視覺生動流暢,極富節奏感和韻律感。
如「菊形壺」和「瓜稜壺」,壺身是由線條筋紋組成的圓體,蓋和口瓣瓣吻合,筋紋表達從蓋口,再舒展過渡至壺體,直到壺底,貫通一氣,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腫,轉角鈍而不圓,呈現出勻稱豐腴的寶相。
陳子畦
明末清初 陳子畦款 南瓜壺
陳子畦,仿友泉壺最佳,工制壺杯瓶盒諸物,手法在徐友泉間,為世所珍。或雲即陳鳴遠之父。
陳鳴遠 菱花式壺
北京藝術博物館
陳鳴遠 彎稜形壺
上海博物館藏
與鳴遠佳意壺,只是在細節方面有些許不同。
陳鳴遠 葵花八瓣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在視覺美感方面,除了像其他壺形,以側面為主視外,更可由上方俯視鳥瞰,欣賞其輻射線條構築出的脈絡張力,以及線面的轉折過渡。
此外,筋紋器通體凹凸起伏,規律有序,在光影映射下,明暗的律動更顯得委婉曲折,表情豐富,這是其他器形所不及的。
陳鳴遠 菱花壺
華盛頓史密森協會弗利爾美術館藏
陳鳴遠 鳴遠梅花
此件梅花式紫砂茶壺,出自鳴遠之手。段泥為胎,壺身似缽狀,呈五瓣等分,虛實結合,象徵福、祿、壽、喜、財,壺鈕如花蕾般含苞待放,嬌豔動人。短拙三彎壺流高位銜接,與壺把遙相呼應。
陳殷尚 菱花壺
南京博物院
陳殷尚 菱花壺
《紫砂古調》著錄
《荊溪紫砂器》著錄
清 水仙筋紋大壺
大壺泥質細膩,器型修長優雅,筋紋挺拔氣勢貫通,並且器表和器內一樣,口部和壺蓋的要上下對應、合縫嚴密,體現出一種精巧和秩序之美。
明末清初 松鼠鈕紫泥菱花壺
筋囊器具精準嚴密的秩序美,向來受世人喜愛,此大壺摶紫泥精煉而成,呈黯肝色,泥色古雅可人,質堅緻而溫潤,無論質感與觸感皆上佳。
壺體作七瓣菱花形,十四條稜線清晰明確,凹凸交錯,呈現立體的透視感,壺體凡陽線具伸張之力,陰線具收勒之力,陰陽相協,可謂張弛有度。三彎流、素端把的稜線亦前後呼應,與壺身呈合奏之美,端把垂耳順貼於壺身下端,微微作勢,可見巧思。
壺口與壺蓋的筋囊上下對應,連接嚴密,亦可通轉,壺蓋板線精修凸起折線一圈,蓋面剷平,上承壺鈕,下接壺頸,極富層次感。
的子為松鼠,兩爪前伸,長尾側甩,本應機靈卻作憨態,頗具明季遺風,大度挺拔,古拙生輝,巧趣足可。此器氣勢力度到位,盡現古壺之美,必為明末清初高手之作,如此陶苑佳器,令觀者愛不釋手。
太極如意
「笨嚴款」御製壺
該壺為紫砂質地,其泥色配製講究,呈瓜稜形,如意紐,壺蓋雕有梅花;壺身堆泥繪御製詩文「御製生平愛茗飲,石釧煮金芽。拈得蘆仝碗,盛來陸羽茶」及山水景物。泥質較細,呈紫褐色,設計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細,底有「笨嚴」款,款識遒勁。
線條流暢,細小的壺流挺拔上昂,至口端又向下彎垂,以求整體線條和諧一致,環形把柄彎曲得當,謹嚴有力,器身雕梅花古樹,橋水人家,意境淡遠,構思新穎,做工講究,以仿生形為基礎,增加了自己的創作思想,將畫、印集於一壺,增加了文化藝術內涵,也提升了藝術欣賞品位。
「笨嚴款」御製壺
這件笨嚴款御製堆泥王維詩意圖海棠形壺,有著典型的清乾隆宮廷風格,器形文雅別致,呈海棠形制,飽滿挺闊。從上至下逐漸變寬,底盤穩定,有著極強的層次感和韻律感。蓋鈕以樹杆為鈕。壺身堆繪王維詩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氣格高古。另一面則堆繪有勁竹數竿,疏朗有致,與王維詩文搭配的天衣無縫,畫中有詩,詩中有畫,呈現出一派清新淡雅的田園氣息。全作詩文、泥繪、器形三者一味相承,搭配的相得益彰,頗有醉情于田園之間的野趣。
芝碩壺
清乾隆 芝碩壺
朱泥菱花
清中期 朱泥菱花壺
朱泥壺的筋紋器以菊瓣為主,吳梅鼎《陽羨茗壺賦》記載:「腰洵約素,照青鏡之菱花;菊入手而凝芳。」
此器作菱花式,胎質色澤頗具豐盈之美,口蓋結構為壓蓋,蓋緣卡入壺頸,面面通轉,製作難度較高,工藝繁複,因此菱花壺式的蓋牆不會太長,且多微微內斂,以利於開合。
此壺造工極佳,稜線的陰陽之別,明暗起伏的律動感,最能展現菱花壺輻射狀的脈絡張力。
「金鼎」商標
範大生 合菱壺
民國 唐鳳芝制紫砂蜜菊壺
顧景舟 寶菱壺
顧景舟 菱花組壺
俞國良
俞國良 梅花周盤
六瓣筋紋與縱橫的線面交待清晰,壺身上下對稱,口面立起與蓋相吻合,蓋麵筋紋線漸隱消失。
直嘴與壺肩相交,自然貼切;壺把飾飛扣,又有起伏變化。整器氣韻瀟酒,韻味秀美。
王寅春
王寅春 梅花周盤
壺形製取自梅瓣造型,全器由六片筋紋從壺的到壺底一氣呵成,線條挺拔、流暢,六瓣梅花飽滿豐腴,氣度極佳。
王寅春 筋紋壁鼓套具
王寅春制 紫泥五頭六瓣筋紋茶具
王寅春 筋紋套壺
此壺壺身起筋紋六道,斜面順序略收,規矩挺括,壓蓋準縫嚴密。三彎流呈圓柱形,起弦紋圓鈕,環形把置扣,底內凹,以假足平置壺身,使之沉穩而厚重。此壺式衍變自竹節,有節節高升的寓意,造型新穎別致,乃王寅春獨創佳作。
除了以上50款經典筋紋佳作,你還見過哪些其他筋紋傳器,可在下方留言互動。
①回文章頂部,點擊標題下方菱葵閣—蔣愛勤紫砂即可關注(推薦)。
②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關注。
聯繫電話: 13771341665(蔣愛勤)
蔣老師個人微信二維碼
『菱葵閣—蔣愛勤紫砂』由中國紫砂文化研究會、中國宜興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會授權單位:創文化紫砂,紫砂藝人的貼心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