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變冷,很多小毛病也隨之而來。特別是晚上反覆咳嗽,不僅使睡眠質量變差,還會影響第二天上班!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種「天然止咳食物」,很多人家裡就有~
當我們忍不住咳嗽時,表明身體已經「出事」了。而咳嗽對於身體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通過「咳嗽的反應」把呼吸道裡的痰液以及有害物質咳出去。冬季天氣乾燥、寒冷,人體水分蒸發加速,容易出現口乾舌燥、鼻塞咽痛等不適,感冒咳嗽自然就來襲了。在中醫看來,咳嗽分為「外感」、「內傷」這兩類。其中,「內傷咳嗽」是久咳,要就醫治療;「外感咳嗽」則與風、寒、燥、熱等邪氣侵襲所致。
如果是想緩解或預防咳嗽,除了吃藥恢復之外,一些輕度的症狀還能通過日常的食補,起到化痰止咳之效。
咳嗽難忍?不妨根據自身情況,試試以下5種純天然的、日常就能輕鬆獲得的止咳食物吧!
羅漢果被譽為「神仙果」, 味甘、性涼,藥性平和,善清肺熱、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等。
羅漢果果實的單方和複方廣泛用於治療急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等。
注意:不宜過量服用,羅漢果喝多了易損傷脾胃,影響腸胃功能;體質寒涼、夜尿頻繁者不宜飲用羅漢果水,否則會加重症狀。
做法:將羅漢果洗淨敲破、掰成小塊,桔梗切片,再將二者與清水一同入鍋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
青橄欖又名青果,《本草綱目》中記載:「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稱為青果。」
中醫認為,青橄欖味甘酸、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之功效。此外,青橄欖富含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能被人體吸收。
注意:氣虛質體質者忌食或少食;食用時避開高鈣食物,因為其含一些酸性物質,易與食物中鈣質發生化學反應,影響胃腸對鈣的吸收。
做法:豬肺洗淨切塊,炒幹水分,加水、姜、料酒去腥,撈出洗淨備用;青橄欖洗淨後對半切開,南杏仁搗碎;將豬肺、青橄欖、南杏仁倒入鍋中,加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5小時後,加鹽調味。民間一直流傳著「百年陳皮,千年人參」的說法,而陳皮,是我們熟悉不過的中藥材。
陳皮善於理氣,它含有一些天然的消炎成分,可幫助排出肺部的氣,緩解氣管中的炎症,燥溼化痰。它還含有的揮髮油成分有刺激作用,能使痰液咯出,減少咳嗽的不適。尤其是有支氣管炎的人,可試試煮陳皮水改善。
注意: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服;陳皮不宜與半夏、南星同用,也不宜與溫熱香燥的藥同用。
做法:將洗淨的2~3片陳皮、切好的3塊檸檬片放進杯子裡,倒入水,加適量冰糖即可。白蘿蔔含辛辣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能夠消食化痰,如果出現食滯,吃白蘿蔔最合適不過。
不知你有沒有試過,把白蘿蔔切成厚厚的片兒,放在嘴裡咀嚼,蘿蔔別咽下去,直到把白蘿蔔汁嚼幹。雖然這麼吃會有些辛辣,但如果能忍受這味道,嚼上兩三片,可止咳。此外,白蘿蔔熟吃則能順氣,尤其和豬肉、羊肉等一起燉著吃,效果更佳。
注意:由於白蘿蔔有下氣之效,不宜搭配補氣藥材吃(人參、黃芪等),否則影響效果;脾虛、老慢支、哮喘患者,最好不吃白蘿蔔。
做法:準備蔥白3個、白蘿蔔1個、小白菜根5個;白蘿蔔切開,蔥白切段,白菜洗淨;煲裡加水,不用放佐料,適當放點生薑,加入上述配料,煲1.5~2小時後加鹽即可。
《本草綱目》記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枇杷的全身都是寶。」枇杷含有的苦杏仁甙是潤肺止咳的好幫手,也是枇杷膏裡的主要有效成分。
止咳的枇杷膏等藥,一般是枇杷葉作為原料入藥。枇杷葉性微寒、味苦辛,它含有枇杷苷、烏索酸和總三萜酸,這些是枇杷葉抗炎、止咳的主要成分,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
注意:枇杷葉屬寒性,多吃腸胃易受寒;枇杷葉表面布滿絨毛,如不清洗乾淨,食用後細毛可能黏附在咽喉壁,導致咳嗽加重;胃寒嘔逆、肺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做法:將枇杷葉用水浸潤使其軟化;再用刷子將葉子上面的絨毛刷乾淨;將其放入砂鍋中,加水,文火煮開,加適量冰糖,煮20分鐘左右即可。
提醒大家,這些食物只是一種輔助治療的方式,並不能代替藥物治療,如果咳嗽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建議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呼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關卡,如果風寒入侵,很易感冒,從而引發咳嗽。所以,大家出門應儘量穿高領衣服,或戴口罩、圍巾,保護呼吸道。
咳嗽大多是呼吸道受刺激後的生理反應。最好清淡飲食,大家可適當進食一些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百合、蜂蜜、梨、蓮子、銀耳等食物。溫水能把呼吸道裡的過敏物質稀釋、清除,減少呼吸道的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