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
各位袍子好啊,歡迎來到我的頻道。
在這裡大家一起跟漢服來一場久違的邂逅吧!
隨著漢服這一詞在網絡上出現的頻率日漸增高,人們也漸漸對漢服有了一定的了解。念念本人那也是因為偶然一次在網絡上看見後首先被其華麗的外表所吸引了,相信有很多袍子最初接觸漢服的原因跟我一樣吧。不知道大家入漢服坑多長時間了呢,入坑這麼長時間有沒有對漢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呢?作為入坑三年的一個袍子,為大家整理出來了一些我對漢服形制的分類了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這裡主要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來分類了,那麼在此就要說明一下,並不是古代的所有衣服都叫做漢服,首先,漢服,即華夏衣冠,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又稱漢裝,華服漢服是漢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傳統民族服飾,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的服飾。其次,漢服的歷史是從戰國時期到明末。那麼,下面進入今天的正題。
1. 前秦制
前秦,也可以說是戰國時期,當時的服飾主要有素紗錦袍,襦,深衣,貼裡
襦,分為繞襟襦和不繞襟襦或者可分為長襦和汗襦,長襦可分為直裾(不繞襟襦)和曲裾(繞襟襦)
袴:開襠褲和合襠褲,即褲,又可寫成絝,主要用於保暖禦寒,防汙等作用,此時期主要與襦做搭配,文獻中稱之為【襦袴】
2. 秦漢制
秦漢時期也有曲裾袍和直裾袍,這些都有馬王堆等出土文物
還有西漢的交窬(yu)裙和虢仲墓出現的合襠褲(也就是現代人說的褲子,跟先秦時期類似)當然了也少不了深衣,貼裡了
3. 魏晉制
這個時期主要有直領大襟襦,褶衣(主要從北朝開始出現),曲領襦(這種形制是秦漢晉都存在的),間色交窬裙(也是現在袍子們所說的破裙),半袖(有的半袖會有緣邊,有的緣邊引入西域裝飾色彩—荷葉邊),晉襦(襦有腰襴,不開衩為外穿,有裝飾腰襴可異色),弊膝(服飾史上所稱的【雜裾】),深衣,貼裡
4. 唐制
唐朝主要有深衣,貼裡,缺胯袍,襴袍,半臂,交窬裙,圓領長袖,圓領大襟襖,披子(也就是披帛)唐朝的襦衫領型有:圓領,方領,直領和雞心領等,盛唐時代有袒領,即領口開得很低,其實唐朝也有穿胡服,不過盛唐以後日漸趨無,因為胡服不是漢人所創,並不能將其歸到漢服之中
5. 宋制
宋朝,這個溫文爾雅的時代,連帶著衣服都變得溫柔起來。宋朝主要有窄袖短衫,寬袖長衫(長褙子),半袖長衫,直領對襟直袖短衫,微喇叭袖衫,微喇叭袖短襖,窄袖衫,宋制大袖衫(前後等長,帶三個兜式,前短後長式),抹胸,宋褲,百迭裙,兩片裙(旋裙),二破群,三襉裙,直領大襟長衫,宋制直裰,宋制圓領袍,深衣,貼裡
6. 明制
對於很多袍子來說都是始於齊胸(唐制)終於明制了,端莊大氣的明制漢服主要有直領對襟短衫,直領大襟短衫,直領大襟長衫,圓領大襟短衫(補服),圓領大襟長衫,圓領對襟短衫,立領對襟短衫,立領斜襟長衫,立領對襟長衫,圓/方領對襟披襖,主腰(有肩帶),比甲(長,短),罩甲(主要為男子穿),立領大襟琵琶袖短衫(男子內衣),馬面裙,百褶馬面裙,滿褶裙(一片式兩片共腰),鞠衣,明制大袖衫,披風,氅衣(大氅),直身,明制直裰,深衣,貼裡,曳撒,道袍,搭護(短袖,無袖),明制圓領袍。
好了,看過這篇文章想必對漢服的形制有了更好的了解了吧,如果覺得太多的話主要記住我標記的就行了,具體細分和圖片且待我在後期文章細細道來,關注我,了解漢服文化,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