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音朗讀 | 2020年諾獎得主詩歌《野鳶尾》

2021-12-27 情迷英音

2020年10月8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詩人路易絲·格魯克(Louise Glück)。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在《野鳶尾》詩中,詩人採用了和友人(或者這首詩歌的讀者)對話的方式描述詩人眼中的死亡和死亡後的另一個世界。

—— 路易斯·克魯格 | 朗讀《野鳶尾》 ——

路易斯·克魯格的詩歌鎮靜、深思,散發著野鳶尾花一般神秘的氣息,呈現一派簡樸的優美與平衡,泰然自若。她的詩歌常常藉由希臘神話和聖經故事獲得靈感,表達痛苦、失落、信仰、生育或死亡等人類共有的主題。她善於將遠在時空之外的古典場景與現代情緒和諧交融,借神話與宗教之外衣,裹沉淪世界之內心。

原聲音頻及中英文本

The Wild Iris 《野鳶尾》

——Louise Glück

At the end of my suffering

there was a door.

在我苦難的盡頭

有一扇門。

Hear me out: that which you call death

I remember.

聽我說完:那被你稱為死亡的

我還記得。

Overhead, noises, branches of the pine shifting.

Then nothing. The weak sun

flickered over the dry surface.

頭頂上,喧鬧,松樹的枝杈晃動不定。

然後空無。微弱的陽光

在乾燥的地面上搖曳。

It is terrible to survive

as consciousness

buried in the dark earth.

當知覺

埋在黑暗的泥土裡,

倖存也令人恐怖。

Then it was over: that which you fear, being

a soul and unable

to speak, ending abruptly, the stiff earth

bending a little. And what I took to be

birds darting in low shrubs.

那時突然結束了:你所懼怕的,作為

一個靈魂卻不能

講話,突然結束了,僵硬的土地

略微彎曲。那被我認作是鳥兒的,

衝入矮灌木叢。

You who do not remember

passage from the other world

I tell you I could speak again: whatever

returns from oblivion returns

to find a voice:

你,如今不記得

從另一個世界到來的跋涉,

我告訴你我又能講話了:一切

從遺忘中返回的,返回

去發現一個聲音:

from the center of my life came

a great fountain, deep blue

shadows on azure seawater.

從我生命的核心,湧起

巨大的噴泉,湛藍色

投影在蔚藍的海水上。

而在西方文化裡,死亡(死後的世界)是重要的一個課題。很多大詩人的目光會投向死後的世界。例如西班牙大詩人希梅內斯的名詩《我不再歸去》就是虛擬或者想像死後世界的情形的傑作。在《野鳶尾》詩中,詩人採用了和友人(或者這首詩歌的讀者)對話的方式描述詩人眼中的死亡和死亡後的另一個世界。第一、二節,詩人以淡淡的口吻對人們將今生現世結束的時刻稱為「死亡」的不以為然的態度。一個「苦難」表明了詩人對現世生活的態度,這頗似佛教對現世生活的觀點。第三節,詩人描述了人類(包括帝王將相,偉人、聖人和凡夫俗子)死後的共同的歸宿,那是墓園的常見場景。透著靜謐、安詳,甚至一種悽涼的美。第四、五節,詩人再對人們現世的生活進行一個反思:無感的生活,熙熙攘攘為名利而奔波忙碌。這是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因為「知覺/被埋在黑暗的泥土裡。」儘管軀體還在陽光下。「然後結束了」——短短的幾十年的人生走到盡頭。「堅硬的土地略微彎曲」這是一個墳墓的形象。死後的靈魂——詩人比喻為一隻小鳥——脫離了肉體的桎梏,進入了低矮的灌木叢。第六、七節,來到死亡後的世界。死亡的過程中,走過奈何橋上,孟婆會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因此「你不記得/從另一世界到來的跋涉」。然後,詩人讓情境陡轉:一切/從遺忘返回的,返回/發現一個聲音:」——這時四月裡盛開的大片的生機勃勃的蔚藍色的野鳶尾的海洋裡,湧出巨大的噴泉。那擺脫了肉體枷鎖的靈魂得到了升華,進入一個自由的世界。

公子的Wechat | Childddde 

回復「直播」 | 觀看所有公開課

相關焦點

  • 來自諾獎得主的英文詩歌
    詩歌是一種語言的存在,但有時它可以超越語言,千百年來各民族都創作出優秀的詩篇,值得我們傳頌和學習。詩歌的核心是創造力,而在創造中充滿了神秘與未知,優秀的詩人總能用文字勾畫出令人嚮往的世界,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而詩歌是生活的凝練,有所飛躍,將平淡的生活升華為雋永的印象,持續地打動讀者。
  •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今日頭條上線科普視頻《科學家請回答2020》 連線對話諾獎得主 站長之家(ChinaZ.com) 11月9日 消息:近日,今日頭條上線了科普視頻系列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諾獎得主有話說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科技之城」上海舉行——4大洲,25國及地區,超過100城,近14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將參加這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盛會。 其中,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
  •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
    諾獎得主:美國經濟不會V型恢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今天舉行的「2020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連線發言時稱,美國目前面臨的不確定性非常多,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國經濟不會有一個V型恢復。現在已進入8月份,而美國上一周新的失業人數又超過100萬,疫情時間越長,對美國經濟破壞就越嚴重。
  • 2020諾貝爾文學獎點評:終於把獎給了一位正經的美國詩人
    而在科學獎逐漸注意到女性之前,文學獎已經率先達到了男女平等。看這樣一組數據:2003年南非作家庫切成為第100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在前100位獲獎者中,女作家只有9位,獲獎率不足10%。而從2004-2020,一共誕生了17位諾獎得主,女作家佔據其中8位,獲獎率提升到了47%,幾乎與男性作家分庭抗禮。
  • 又一位諾獎得主撤稿!Science 主編都發聲了
    諾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 弗朗西斯·阿諾德(Frances Arnold)因在酶的進化方面的研究而成為了2018年諾貝爾獎的三名獲得者之一
  • 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中文譯者稱其「劍走...
    或許正因其學習視覺藝術的經歷,有評論家認為,她為當代世界帶來了過去的那種詩歌與畫面互相交織的理念,她的獲獎作品《野鳶尾》就清楚地體現了她詩歌中的視覺色彩。這個作品分為三個部分,架構在一個花園之中,想像著三種聲音——花朵、園丁詩人以及全知全能的上帝。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因為Jacques不是一般人,他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發現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他50歲也就是1985年前後有傳言說他有可能會拿諾獎,當然他這個發現肯定是真諾獎級別的。一個諾獎級別的大牛發篇《自然》不是多難的事情,對吧?專業編輯們又看不懂做得究竟是什麼,怎麼可能想到這樣的學者居然發偽科學?得,文章發表了之後那就亂套了。一個很有可能拿諾獎的頂級科學家做偽科學,此事如何處理?
  • 諾獎新貴,再次上海出版:世紀文景為何要引入冷門作家
    每年公布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多年榜上有名的「陪跑」作家仍然沒有獲獎,其出版方再次夢碎;而去年和今年均「押寶」成功的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則令大家豔羨,諾獎的提名不僅僅意味著這一夜的狂歡,也意味著將來這位作家的書或許能加印和熱銷,給出版方帶來可觀的收入。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原標題: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 糖果鳶尾的四原色:野鳶尾與射幹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糖果鳶尾的親本射幹與野鳶尾。野鳶尾 ▲野鳶尾野鳶尾(Iris dichotoma)為鳶尾科鳶尾屬植物,因其花莖呈二歧狀分枝,所以又常被稱為二歧鳶尾。山東境內野鳶尾的生境 ▲大自然總是用高溫來迎接野鳶尾的花開,到了每年最熱的七八月份也就是野鳶尾花開的季節。野鳶尾的花以紫色為主,少見黃色和白色,花柱分枝花瓣狀。外花被片寬,倒披針形,上部向外反折,無附屬物。
  • 日本諾獎得主:用LED技術治療皮膚病
    點擊查看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當地時間7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獲獎。
  • 老谷自然筆記(194)老虎灘的野鳶尾
    >兩天前攜夫人冒雨前往大連老虎灘世界海洋公園尋找野鳶尾,卻發現野鳶尾尚含苞欲放,今天(2020-08-18)下午再去,它們已經盛開。這裡的野鳶尾與其它地區的野鳶尾不同,不是「藍紫色或淺藍色」,而是淡雅的淺玫瑰色,它的花型不如人工栽培的鳶尾那樣碩大豔麗,卻更加嬌豔,婀娜多姿。站在路邊靜靜地觀賞它們,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無名的感動,或許是感動於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為人類演化出了這麼美麗的植物,使寂寞的人類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
  •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如何成功探測到中微子?
    圖源: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library/image-e.html 前面的話 諾獎得主小柴昌俊去世後,出現了一些文章,多是源於他自傳的故事,少有對他科學貢獻的介紹。
  • 樸素之美的女詩人格麗克獲諾獎
    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瑞典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頒獎詞稱:「因為她毋庸置疑的詩意之聲,以樸素之美讓個體性的生存具有普世意義。」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2017年,書在美國正式出版,改名為A Crack in Creation。當年,就被評為亞馬遜網站科學類年度最佳書籍、《科學新聞》年度愛書,入圍《洛杉磯時報》年度好書獎決選書單。雖然寫這本書時,距離杜德娜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還有幾年時間,但杜德娜的工作已得到極大的認可,2013年那年,她已成為《自然》《科學》雜誌頭條的「常客」。
  • 19年19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日本教育?
    日本諾獎頻出背後又有著怎樣教育體制?我們又能從日本的教育中吸收和學習到什麼呢?02、80年代日本的教育科研讓21世紀日本成了諾獎大國日本諾獎計劃平均每年一位諾獎得主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為日本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國際化、專業化的創新型人才,這些人才同時也為日本國內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