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督脈、任脈

2022-01-13 漫步杏林2012

(一)督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會陰,向後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屬腦,沿頭部正中線,上至巔頂的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寥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

2.分支:第一支,與衝、任二脈同起於胞中,出於會陰部,在尾骨端與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的脈氣會合,貫脊,屬腎。第二支,從小腹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衝、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第三支,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子眼內角,上行至前額,於巔頂交會,人絡於腦,再別出下項,沿肩胛骨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相聯絡。

3.生理功能

(1)調節陽經氣血,為「陽脈之海」:督脈循身之背,背為陽,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另外,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穴,督脈對陽經有調節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2)反映腦、腎及脊髓的功能:督脈屬腦,絡腎。腎生髓,腦為髓海。督脈與腦、腎、脊髓的關係十分密切。

(3)主生殖功能:督脈絡腎,與腎氣相通,腎主生殖,故督脈與生殖功能有關。


(二)任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

1.循行部位: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於會陰,經陰阜,沿腹部正中線上行,經咽喉部(天突穴),到達下唇內,左右分行,環繞口唇,交會於督脈之齦交穴,再分別通過鼻翼兩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於足陽明經。

2.分支:由胞中貫脊,向上循行於背部。

3.生理功能

(1)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手三陰經借足三陰經與任脈相通,因此任脈對陰經氣血有調節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

(2)調節月經,妊養胎兒:任脈起於胞中,具有調節月經,促進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 掃描關注 「漫步杏林」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知識

相關焦點

  • 人體的奇經八脈
    很多武俠小說都會提到「奇經八脈」,因為打通奇經八脈後,經絡就會通暢,功力就能快速提升。那麼奇經八脈到底是什麼呢?是怎樣循行的?又有什麼作用呢?今天就來和大家講一講。奇經八脈,奇者,異也。指的是十二經脈(正經)之外的八條經脈,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係,"別道奇行",所以被稱為「奇經」。它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
  • 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今天思考的問題是: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之間有什麼關係?奇經八脈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如果要思考明白這類問題,首先要從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循行來入手,它們分別循行在什麼部位?這些部位有什麼特點?這些循行部位對人體能夠產生什麼影響?在學習奇經八脈的時候,一個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循行,再就是講了奇經八脈的功能。
  •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即衝脈、任脈、督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 漫談奇經八脈的命名依據及其意義
    奇經是十二正經以外一組經脈的名稱,因奇經有八個名稱不同的經脈,所以習慣上稱為奇經八脈,奇經八脈的名稱雖然始見於《難經·二十七難》,但其內容則在《素問·骨空論》等篇章有散見記載。奇經的奇字,有兩種意義:一讀為ji(基),作單數,陽數,沒有配偶之義解釋。
  • 不懂奇經八脈,不得武學內功真傳,武醫有秘密
    奇經八脈是督脈、任脈、奇經八脈的作用《一》奇經八脈交錯地循行分布於十二正經之間,其作用主要體現於兩塊。奇經八脈將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繫起來,達到統攝有關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當十二經脈及臟腑氣血旺盛的之時,奇經八脈能加以把多餘的儲存積累起來, 當人體功能活動需要之時,奇經八脈又能放出供應所需。
  • 中醫解惑:奇經八脈的命名依據是什麼?
    謂此八脈,不系正經,陰陽無表裡配合,別道奇行,故曰奇經也。」一讀qi(旗),作不同於一般,異於尋常解釋,因這一組經脈的循行與十二正經不同,所以叫做奇經,如《難經·二十七難》楊玄操註:「奇,異也,此之八脈與十二經不相拘制,別道而行,與正經有異,故曰奇經也。」
  • 在奇經八脈裡,這4條對女性最重要:任脈、督脈、衝脈、帶脈,不可不通!
    人的身體裡面共有20條經絡,這20條經絡分成兩組:一組叫十二正經,聯繫臟腑,6條屬於髒,6條屬於腑,裡面行走的氣叫後天之氣;一組叫奇經八脈在奇經八脈裡,這4條對女性最重要:任脈、督脈、衝脈、帶脈,不可不通!任脈走腹部正中,而腹為陰,故而,任脈對全身陰脈有總攬、總任的作用,有「總任諸陰」和「陰脈之海」的說法。任脈長於胞中,與人體五臟所相連,循環全身。任脈不通,就會導致五臟功能下降。任脈的「任」字,有擔任、妊養的含義,即任主胞胎。
  • 關於【奇經八脈】的經文分布
    ❶衝脈][❷帶脈][❸陰蹺][❹陽蹺][❺陰維][❻陽維][❼督脈][❽任脈](路線+穴數+病症+刺法)  【奇經八脈】的15經別路線見於【奇經八脈】的絡脈路線見於【奇經八脈】的經脈路線見於 【奇經八脈】的15經別路線+穴數+病症+刺法見於見於《靈樞10經脈-15經別》
  • 奇經八脈促動法
    奇經八脈促動法在正常的生理活動中
  • 人體經絡和奇經八脈循行穴位歌訣及針灸治療與關聯的疾病你知道嗎?
    13.奇經八脈總歌正經經外是奇經,八脈分司各有名。任脈任前督於後,衝起會陰腎同行,陽蹺跟外膀胱別,陰起跟前隨少陰,陽維維絡諸陽脈,陰維維絡在諸陰,帶脈圍腰如束帶,不由常度號奇經。16、奇經八脈的循行分布和病症  奇經八脈的分布不像十二經脈那樣規則,八條脈同臟腑都沒有直接的屬絡,相互之間也沒有表裡關係。中醫理論認為,十二經脈氣血不足時,可由奇經予以補充。奇經與肝、腎、子宮、腦、髓等奇桓之腑的關係較為密切,相互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有一定的聯繫。
  • 中醫基礎知識·奇經八脈{陰維脈、陽維脈}
    〔廉泉〕(任脈舌本下)。❷體表循行: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沿下肢內後側上行,至腹部,與足太陰脾經同行側脅部,與足厥陰肝經結合,然後上行至喉部,與任脈相合,止於廉泉穴。❸陰維脈穴位:築賓、府舍、大橫、腹哀、期門、天突、廉泉。❹陰維脈交會穴:內關(通過手厥陰心包經與陰維脈在胸膈部互相交通。)(維者,僅能維持經絡於身,盈溢積蓄,不能環流灌溉於諸經也)《針灸大成》曰:陽維脈者,維於陽。
  • 陰脈之海——任脈
    任脈的循行及其生理功能1.循行部位: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於會陰,經陰阜,沿腹部正中線上行,經咽喉部(天突穴),到達下唇內,左右分行,環繞口唇,交會於督脈之齦交穴,再分別通過鼻翼兩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於足陽明經。
  • 開八脈之法,全是乾貨
    開通奇經八脈法,乃是傳統性命雙修養生功法之要程。歷代祖師奉為絕秘,在各丹經、道書中均無洩露。李時珍《奇經八脈考》中曰 「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之根,一氣之祖。」 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千峰老人趙避塵在《性命法訣明指》一書中首次將此功法批露於世,並對此功法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千峰弟子牛金寶在《養生延壽法》一書中對奇經八脈做了比較細緻的論述。
  • 【安身之道•中醫針灸】任脈循行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靈樞·五音五味》:「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起止穴:起於會陰穴,止於承漿穴;共有24穴。
  • 跟隨班級一起學習督脈循行路線及其穴位分布
    導讀: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等。
  • 奇經八脈之任脈:「陰脈之海」,調經止帶
    任脈是奇經八脈中很重要的一條經絡,大家認識它,可能是從武俠小說裡常說的那句,「打通任督二脈」。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 奇經八脈之衝脈|「十二經脈之海」、「血海」
    歡迎進入奇經八脈的學習奇經八脈包括:任督二脈、衝脈、帶脈、陰陽蹺、陰陽維其中這4條對女性最重要:任脈、督脈、衝脈、帶脈,不可不通!衝脈是其一,可以調節十二經脈氣血,所以有「十二經脈之海」的稱號,五臟六腑都稟受它的氣血的濡養。又因與生殖功能有關,衝脈盛,則人體月經才能正常排洩,故又被稱作「血海」。
  • 三脈七輪與奇經八脈的關係
    下面,我們來看看三輪七脈與奇經八脈的關係(一)奇經八脈原理《生命自控管理學》,指出:在八脈之中,衝脈是全身所有經脈的中心指揮經脈,中央發動經脈。前有任脈負責一切陰經,陰髒,負責自然之陰氣與人體陰氣的交通;後面的督脈負責人體陽脈,陽腑,促使自然之陽氣與人體陽氣的交通。
  • 通奇經八脈,練絕世神功
    引 介十二經屬於人體的「正經」,八脈不是人體的「正經」,所以稱「奇經」,實際屬於脈而非經,我們平常說的「經脈」二字,其實是對「十二經」和「八脈」的總稱。有了這樣的概念,我們來理解八脈就好懂了,每條脈管理的是人體一個位置,督脈後任脈前,衝脈上帶脈下,陽蹺左,陰蹺右,陽維外,陰維內。按照人立體的位置劃分,八脈正好包攬管理了人體的全部區域。至於八脈如何與十二經協同工作,這就類似中央的各個部和地方省份之間的工作,一個部是要管很多個省的。所以我們知道督脈管人體一身的陽經,任脈管人體一身的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