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埃塞爾比亞或將成為下一個中國,這幾方面與中國高度相似!

2020-12-16 迷彩前沿

導語:外媒:埃塞爾比亞或將成為下一個中國,這幾方面與中國高度相似!

眾所周知,中國因為數十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從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到一個擁有著現代化城市的經濟強國,中國只用了短短數十年的時間。這在世界歷史上就是一個奇蹟,畢竟我國只用了幾十年就走完西方國家需要幾百年才能夠走完的路,由此可見中國的巨大潛力。

很多外媒讚嘆中國經濟奇蹟的時候,也在觀察,想知道哪個國家會是下一個中國?而與我國相類似的國家也不是沒有,東非的埃塞爾比亞就是如此。與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率低迷的情況不同,埃塞爾比亞其經濟增長速度高達8.1%,這樣的高經濟增長速度與我國非常相似。

這也使得其經濟發展非常快,國民水平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埃塞爾比亞與我國相似的還有在基礎建設方面,埃塞爾比亞借鑑中國的發展模式,學習中國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對製造業的扶持力度,使得如今的埃塞爾比亞國內的設施相對完善,擁有著中國企業為其建造的輕軌。

這給當地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樣的基礎設施,在很多大國都不一定擁有。還有就是埃塞爾比亞是一個人口較多且勞動力較為廉價的國家,其國土面積並不算很大,但卻擁有高達上億的人口,這就使得埃塞爾比亞擁有著低廉的勞動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

現如今其已經成為了東非第一大經濟體,可以說這個國家很多地方都與中國非常相似,而美國的一些媒體網站經過分析都認為埃塞爾比亞有希望成為像中國經濟一樣發展的國家。

相關焦點

  •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絕對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時間:2020-12-23 13:28   來源:科技沸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外媒鏡頭下的中國抗疫 中國 是抗疫的模範生和榜樣! 從全員抗疫到生活恢復正常,外媒用鏡頭記錄下中國抗疫的多個瞬間。
  • 外媒關注中國汽車行業亮眼數據:將引領全球汽車業迅速復甦
    原標題:外媒關注中國汽車行業亮眼數據:將引領全球汽車業迅速復甦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
  • 外媒高度評價「中國天眼」 CNN還給他畫了個對比圖
    為了建造這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我國天文學家等待了22年,研究和建設團隊也從1994年以南仁東、彭勃為核心的5人小組擴展至上百人。FAST綜合控制大樓而對於我國又成功研發的這項「世界之最」,外媒又是怎麼評價的呢?
  • 下一個訂單預定?巴西給中國狂砸數億基建,外媒:中國要幹啥?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這幾年的發展十分的迅猛,讓世界各國都對我國刮目相看。我國這幾年雖然各領域發展很好,但是我國並沒有像西方列國一樣,各種實行封禁規定,推行大國主義,而是以自己的能力促進和援助世界各國的發展。
  • 中國力量!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電成功,外媒:這就是中國科技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貿易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上有著許多傲人的成就,許多建造奇蹟都發生在中國。而如今又一工程展現了中國力量!新一代「人造太陽」放點成功,外媒更是評價道:這就是中國科技水平!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搶走中國40%訂單?外媒:中國筆記本製造中心不保
    中國作為當今的世界工廠,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以及健全的產業鏈,比如電子設備的手機電腦或是礦產資源的稀土加工大部分都由中國來製造與加工。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新中國成立之後,慢慢的我們成為了世界工廠,不過這也是因為第一,我們勞動力豐富、勞動成本低。第二,中國的資源豐富,所以運輸資源也方便。
  • 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這就是中國航天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如今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直言:這就是中國航天技術!究竟哪些成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歐洲和中國地域相似,為何歷史上歐洲長期分裂,中國長期統一
    中國和歐洲在歷史上很相似,都是一個相互之間關係非常密切的地域。可是歐洲長期處於分裂狀態,而中國卻長期處於統一狀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在歐洲大陸上,也曾多次有過試圖統一的時候。比較典型的時期,就是拿破崙試圖統一歐洲,還有就是希特勒也試圖統一歐洲。不過這兩個時期,最終都沒有成功。
  • 這一年,中國、日本、西方同時出生了三個頂級大奸雄
    明明是看似毫無關係的人,他們的命運總會驚人地相似。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上天在開玩笑。公元1899年就像是一個被上天格外「關照」的年份。細細讀史我們會發現那一年不僅誕生了像老舍、川端康成、海明威這樣的文學大家;還有像李苦禪、張大千這樣的畫壇巨匠。
  • 中國的這座城市,發現48億噸石油,網友:將成為下一個杜拜
    我們都知道,石油對各國的發展非常重要,但是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用完後將消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石油價格極其昂貴。如果有哪個城市發現大量石油資源,屆時,這個城市就很可能將成為該國最強大的城市,甚至可能成為第二個杜拜。
  • 八佰海外口碑出爐,殘酷戰爭場面宏大,外媒:與敦刻爾克相似
    比如《好萊塢新聞前線》在報導中提到:《八佰》在中國上映三天就已斬獲8300萬美元,點映也達到1.16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它都是自電影行業恢復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外媒《福布斯》甚至大膽預測《八佰》可能會成為2020年中國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該電影目前已經達到的成就是:今年全球電影首映最高票房。
  • 外媒稱中國新聞發布日益透明:從揭開面紗到講好故事
    記得在派駐北京期間,中國各個中央部委也都會在年底舉辦類似聚會,但形式正式得多,一般也會邀請副部級甚至正部級官員作為主賓。這一連串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中國官方對新聞發布工作的日益重視,值得肯定。除了「量」,新聞發布的「質」也有所提升。例如,國新辦從去年開始定期舉辦政策吹風會,受邀的媒體範圍較小,而且大部分為外媒,為國際社會提供多一個了解中國發展的窗口。有個細節仍讓我印象深刻:吹風會的現場布置與新聞發布會的明顯不同,足見主辦方的用心。
  • 【中國那些事兒】外媒:看好中國經濟 全球萬億資金搶購中國資產
    外媒認為,2020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全面爆發的年份,外資大量湧入中國市場,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等資產類別,都受到境外資金的青睞,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是其資本市場吸引力增強的最主要原因。中國債券也以其罕見的收益率吸引了新的投資者。安本標準投資公司(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亞洲主權債務主管肯尼斯·阿金特韋表示,今年給那些不願配置中國市場的投資者上了慘痛的一課。「對於任何減持(中國)資本的新興市場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筆相當痛苦的交易。」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例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三峽工程等等,此外,中國十大超級工程,在全球範圍內都擁有鼎鼎大名,比如南水北調、杭州灣跨海大橋等等,均在中國境內。如今中國的又一超級工程問世,成功坐底1090米深海,外媒:這次怎麼又是中國?這一工程便是我國奮鬥者號工程,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以往我國曾經有過「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等載人潛水器,但是萬米潛水器,是我國從未實現的成就,但中國人民敢於挑戰,並沒有畏懼這件事情,反而很快將萬米潛水器落實。
  • 中國進口大豆或突破1億噸,394億口罩抵美,外媒: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例如,全球多國農民不斷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價值,憑藉向中國出口大量農產品獲得利潤,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成為全球市場公認的,不可替代的代名詞。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據媒體12月22日報導,據悉,中國2020年料進口大豆逾1億噸,創紀錄高位。此外,今年中國的大豆壓榨量將達到9,260萬噸,並稱中國穩步復甦的生豬養殖業提振豆粕需求。
  • 中國這座城市風格很像巴黎,有個地方非常相似,你覺得哪個好看?
    巴黎是一個世界級的城市,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它的城市風格不同,舊城區不允許建造高樓,高樓只能建在新城區上,中國有這樣一個城市,就是這樣規劃的,中國這個城市的風格和巴黎很像,有一個地方看起來很相似,你覺得哪個好看?
  • 美教授:中國或將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打開APP 美教授:中國或將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鑰匙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1-01-10 09:46:10   中國在近些年來科技迅速增長
  • 誰將成為中國的Instagram?
    來源:中國經營報誰將成為中國的Instagram?李正豪編者按/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充滿了中美對照。美國有Google,中國有百度;美國有eBay、Amazon,中國有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美國有Twitter,中國有微博;美國有Facebook,中國有微信。
  • 外媒:中國將「不可能」變「可能」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驟然暴發,短短數月便成為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倖免。面對突如其來的嚴峻考驗,中國展現出的實力和速度有目共睹。建設方艙醫院是中國阻擊重大傳染病的創新之舉。從1月24日到1月28日,火神山醫院從一片黃土上拔地而起。
  • 外媒: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獨領風騷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外媒稱,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特斯拉國產Model Y納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向購車者補貼2.5萬元人民幣。這是國家扶持和推動電動交通工具的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