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釘表面處理工藝與抗腐蝕性總結,很全面!

2022-01-30 設備管理與防腐

螺釘在電器產品中體積較小容易被忽視,選型時除規格外主要考慮外觀的顏色和抗腐蝕性。現在的小家電中所用到的螺釘因使用環境的不同要比原來的AV類產品抗腐蝕方面要求高一些。通過近段時間對一些電鍍廠的走訪,收集各種不同工藝、不同鍍層或塗層厚度、不同規格的螺釘樣品做摸底式的中性鹽霧實驗對比總結,希望對生產電磁爐、豆漿機、水壺等小家電所用螺釘的選型作些參考。

螺釘類常用的表面處理工藝有氧化、電泳、電鍍、達克羅四類,下面主要以螺釘的表面處理的顏色來分類總結。

【一黑色鍍層螺釘

常見黑色螺釘主要用來固定黑色或其它深色電器的底殼或後殼使用,為減少物的管理最多機內也使用黑色的螺釘。其主要有氧化黑、黑鎳、黑鋅和電泳黑等幾種工藝。

1、氧化黑:

分為常溫發黑和高溫發黑,以常溫發黑為例工藝流程為:化學除油—熱水洗—冷水洗—除鏽酸蝕—清洗—發黑—清洗—過油或過封閉。是在氫氧化鈉與亞硝酸鈉在大於100度的高溫下形成的一層氧化膜。

氧化膜的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鐵(Fe3C4),膜層均度只有0.6-1.5um,抗腐蝕性相對較差,在不過油或封閉的情況下中性鹽霧只有1-2小時左右,過油後在3-4小時左右。小家電暫沒有使用此工藝的螺釘。從外觀顏色上區分,氧化黑與黑鋅和電泳黑接近,但沒有黑鋅和電泳黑的顏色亮。

2、電鍍: 

黑色的電鍍有黑鋅和黑鎳兩種,其工藝原理基本相同,只是電鍍液的配方及後處理用的叻架或鈍化液不同。鋅的化學性質活潑,在大氣中容易氧化變暗,最後產生「白鏽」腐蝕,鍍鋅後經過鉻酸鹽處理,以便在鋅上覆蓋一層化學轉化膜,使活潑的金屬處於鈍態,是鋅層的鈍化處理。鈍化膜從外觀可分白鈍化(白鋅)、淡藍色(藍鋅)、黑色鈍化(黑鋅)、軍綠色鈍化(綠鋅)等。

電鍍工藝為:除油—清洗—弱酸浸蝕—電鍍鋅—清洗—鈍化—清洗—烘乾—過叻架;最後的叻架主要是黑油(一種油漆)、天那水、橡膠水按一定的配比配好的,其主要的作用是提高螺釘表面黑色均勻度及亮度和提升螺釘的抗腐蝕能力,過叻架後抗中性鹽霧能力在20以上,如可過油抗腐蝕能力還可提高。黑鋅螺釘中性鹽霧實驗為12小時,行業水平相對較高,例行實驗中沒有出現過不合格現象。從外觀區分比黑鎳顏色要深,與氧化黑和電泳黑比較接近,其分辨的方法為在白紙上磨幾下露出鋅的青白色。

2.2鍍黑鎳:

電鍍工藝為:除油—清洗—弱酸活化—清洗—鍍銅底—活化—清洗—電鍍黑鎳—清洗—鈍化—清洗—烘乾—過叻架,從黑鎳鍍液中鍍得的黑鎳層,大致上含鎳40%-60%、鋅20%-30%、硫10%-15%、有機物10%左右。

在電鍍過程中,硫氰酸離子中的硫轉變為硫離子,並與鎳生成黑色的硫化鎳。工藝中多了鍍銅底,主要作用是後工藝中更易鍍鎳及可提高螺釘的抗腐蝕性能,一般銅底的厚度在1微米左右,如加大銅底的厚可以提高抗腐蝕性,但成分就會相應增加。

經對各電鍍廠家使用的螺釘的摸底實驗其行業水平抗中性鹽霧一般在6-12小時,如提高各種電鍍中用到的添加劑的配比精度及原料品質可有所提升。鍍鎳工藝中一般電鍍廠家為提高抗腐蝕性都會過油或封閉,而所用螺釘考慮到對塑膠件的腐蝕作用不能使用過油來提高鹽霧時間,中性鹽霧實驗的時間是8小時,例行實驗中不穩定,出現過幾批例行中性鹽霧不合格現象。

從外觀上區分因黑鎳比其它的黑鋅、氧化黑和電泳黑顏色深,很容易區分。

採用電化學方法將有機樹脂的膠體粒子沉積在零件上,形成各種顏色的有機塗覆層,行業中電泳黑色使用較多,以黑色工藝為例:除油—清洗—磷化—電泳漆—烘乾。可分為陽極電泳(樹脂電離後成負離子)和陰極電泳(樹脂電泳後成正離子),與油漆工藝相比施工性能好,對環境的汙染和危害減小其抗中性鹽霧性能在300小時或以上,成本與抗腐蝕性與達克羅工藝相近。

白色鍍層螺釘

白色鍍層的螺釘用到外露的也很多,主要有白鎳、白鋅及沒有表面處理的不鏽鋼螺釘。

1、白鋅

電鍍工藝為:除油—清洗—弱酸活化—電鍍鋅—清洗—白色鈍化發—清洗—烘乾,與黑鋅不同之處是沒有過叻架及鈍化液的差異,白色鈍化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氧化鋅薄膜,幾乎不含鉻,故耐腐蝕性相對黑鋅、藍鋅、彩鋅的差一些,行業水準在6-12小時,有此電鍍廠家通過提高鈍化液的配比精度可做到抗中性鹽霧20小時左右。

因鍍白鋅類表面處理工藝的螺釘做中性鹽霧實驗最初出現的是表面鍍層腐蝕發白,出現生紅鏽的現象是在40小時左右,所以白鋅抗腐蝕能力要好於白鎳。外觀與白鎳相比偏暗,白鋅為鋅的原色偏青白色,與白鎳對比差別較大。

電鍍工藝為:除油—清洗—弱酸活化—清洗—鍍銅底—活化—清洗電鍍鎳—清洗—鈍化—清洗—烘乾—或封閉,與黑鎳工藝基本相同,主要是電鍍液的配方不同,少了硫化鋅和加入。鎳是銀白色微黃的金屬,為此得到更好的外觀,會加入鍍鎳的光亮劑。其抗腐蝕性與黑鎳也差異不大6-12小時,工藝中一般廠家也會過油或封閉,如考慮對塑膠件腐蝕的影響來料中應作為重點控制是否過油。

3、不鏽鋼螺釘

用的不鏽鋼螺釘為SUS304材料,行業內也有用SUS202或SUS201,還有SUS410(不鏽鐵螺釘)。不鏽鋼螺釘是把生產時表面油汙清洗掉並形成種保護膜,其抗腐蝕性能根據材料的不同有一定差異,其抗中性鹽霧SUS304在48-96小時,SUS202做好表面清洗鈍化也可抗中性鹽霧48以上,而我們所說的不鏽鐵螺釘SUS410抗中性鹽在20小時左右,其成本要比所有鐵素體加表面處理的螺釘高,所以後面最好不要選用不鏽鐵螺釘。

一般只為機內使用,主要有藍鋅、綠鋅、彩鋅、和達克羅等幾種,藍鋅和綠鋅根據不同需求也經常用於外部,藍鋅行業使用比較多,綠鋅較少。

其工藝與白鋅大致相同,藍鋅是鈍化後的氧化鋅薄膜含有0.5-0.6mg/dm2的三價鉻。綠色鈍化又叫五酸鈍化,能獲得厚實的草綠色膜,鈍化液中含有磷酸根離子,所得油光草綠色膜是由鉻酸鹽和磷酸鹽復混的、結構很複雜的保護膜。

對於其抗腐蝕能力,藍鋅比白鋅好一些,而綠鋅又比藍鋅好一些。藍鋅的顏色是微藍與白鋅相對比較接近,行業內使用較多,後面也可作為產品設計時的備選工藝的螺絲。

在鍍鋅類的工藝中彩鋅是抗腐蝕相對較好的,其彩的鈍化工藝為:鍍鋅—清洗—2%-3%的硝酸出光—清洗—低鉻彩色鈍化—清洗—烘烤老化。鈍化溫度過低,成膜慢,色淡膜薄。溫度高,膜厚而疏鬆,附著不牢。最好控制在25度左右,以確保在一定時間內獲得同一色彩。

鈍化後一定要經烘烤老化,以提高膜層的附著力和耐腐蝕性能。彩鋅鍍的螺釘經摸底抗中性鹽霧在48小時以上,控制的好可做到100小時以上。

是DACROMET的縮寫和譯音,即片狀鋅基鉻鹽防護塗層,也叫鋅鋁塗層。基本工藝為:脫脂—除油—塗覆—預熱—燒結—冷卻。工藝一般會有2-4次從塗覆到冷卻的工藝,因螺釘用浸塗如要達到一定的厚度需要多做幾次。

結構是在金屬表面上,塗覆一層達克羅溶液(即含有鱗片狀鋅、鋁[鱗片一般尺寸為0.1-0.2X10-15微米]Cr03及專用有機物的高分散混合水溶液),經300°C左右保溫烘烤一定的時間後,達克羅液中的六價鉻被還原成三價鉻,生成無定形的複合鉻酸鹽化合物(nCr03 mCr203)。抗腐蝕能力很好中性鹽可達 300小時以上,缺點為塗層不均勻,薄的位置5-10um,厚的位置有40um左右,會影響到螺釘牙徑的深度,所以機攻螺釘和牙徑較小的螺絲很好不要用達克羅工藝作為表面處理。

總結

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不鏽鋼表面處理工藝
    常用不鏽鋼表面處理技術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①表面本色白化處理;②表面鏡面光亮處理;③表面著色處理。1 、表面本色白化處理:不鏽鋼在加工過程中,經過卷板、扎邊、焊接或者經過人工表面火烤加溫處理,產生黑色氧化皮。這種堅硬的灰黑色氧化皮主要是NiCr2O4和NiF二種EO4成分,以前一般採用氫氟酸和硝酸進行強腐蝕方法去除。但這種方法成本大,汙染環境,對人體有害,腐蝕性較大,逐漸被淘汰。
  • 工藝|最常用的表面處理工藝——拋光
    在之前的文章裡,小夫子跟大家講過了表面處理工藝的電鍍和鐳雕,(戳藍字可看相關內容)今天小夫子來為大家講一講表面處理工藝--拋光。精密線紋尺的拋光是將加工表面浸在拋光液中進行的,拋光液由粒度為W5~W0.5的氧化鉻微粉和乳化液混合而成。拋光輪採用材質勻細經脫脂處理的木材或特製的細毛氈製成,其運動軌跡為均勻稠密的網狀,拋光後的表面粗糙度不大於Ra0.01微米,在放大40倍的顯微鏡下觀察不到任何表面缺陷。
  • 鈦金屬的表面處理及其應用總結
    鈦金屬的表面處理及其應用可以從三個發麵來總結:    一、匠性表面處理    鈦應用於物頂、
  • 滲氮處理及工藝,總結的真到位!
    滲氮又稱氮化,指使氮原子滲入鋼鐵工件表層內的化學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勞強度和抗腐蝕性。
  • 不鏽鋼410螺釘+迪斯克表面處理,其優點有哪些?
    一、硬度性能不鏽鋼410自攻釘、自攻自鑽釘、沉頭粗牙割尾木螺釘等,都是經過熱處理過,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硬化層
  • 表面處理工藝
    經該工藝處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脫碳,甚至有些工件處理後可直接裝配使用。淬硬層深,易於控制操作,易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火焰表面加熱淬火固溶處理基本原理:固溶處理(solution treatment)是指將合金加熱到高溫單相區恆溫保持,使過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體中後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熱處理工藝。
  • 常用塑膠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常用塑膠表面處理工藝包括塗層、鍍層、印刷、覆膜、去除材料、免噴塗材料的使用。在製件上的表面上附著一層塗物,使之形成塗膜,對製件起到保護、裝飾以及其他滿足功能性的要求。對塑膠件的表面處理理論上可以進行噴漆和噴粉兩種方式,實際上塑膠件的塗層處理一般只採用噴漆的方式進行。噴漆與噴油是指的同一種處理工藝,這裡我們統稱它為噴漆。是藉助於壓縮空氣將液態塗料(俗稱油漆)分散成漆霧微粒粘附在被塗物表面。
  • 【知薦】衝壓件設計及表面處理工藝
    衝壓件的基本成型工藝衝壓件成形原理:衝壓是靠壓力機和模具對板材、帶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產生塑性變形或分離,從而獲得所需形狀和尺寸的工件(衝壓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工藝分類:衝壓主要是按工藝分類,可分為分離工序和成形工序兩大類。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其金屬表面處理工藝
    鋅質鑄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門把手錶層表層下面的材料、水龍頭、電子元件等,鋅具有極高的防腐蝕性,這一特性使它具備了另外最基本的一項功能,即作為鋼的表面鍍層材料。除去以上這些功能之外,鋅還是與銅一起合成黃銅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蝕性並不僅僅應用於鋼表面鍍層——它也有助於增強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
  • 產品表面處理工藝大匯總,收藏了
    表面處理工藝竟有這麼多!枯燥的定義晦澀難懂?今天我們參考文字和動圖,一同領略表面處理工藝的奧妙!金屬拉絲是反覆用砂紙將鋁板刮出線條的製造過程,其工藝主要流程分為脫酯、沙磨機、水洗3個部分。在拉絲製程中,陽極處理之後的特殊的皮膜技術,可以使金屬表面生成一種含有該金屬成分的皮膜層,清晰顯現每一根細微絲痕,從而使金屬啞光中泛出細密的髮絲光澤。
  • 14種表面處理工藝,動圖+視頻展示很過癮!
    在夾具表面處理中,噴砂後的尺寸變化屬於正常現象,按照工藝的表面噴砂後,尺寸不是變大,而是由於噴料高速噴射到需處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加劇,形成高低不平的表面。精度在IT6級以上(含IT6級)的定位銷、孔應在發黑處理後進行精加工,加工過程中不得劃傷已發黑表面,必要時工藝應進行二次發黑工藝。發藍(發黑)的操作過程: 工件裝夾→去油→清洗→酸洗→氧化→清洗→皂化→熱水煮洗→檢查。磷化工藝過程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
  • 聽過不一定見過,這就是熱鍍鋅工藝,長見識了(附緊固件表面處理知識)
    是將除鏽後的鋼件浸入500℃左右融化的鋅液中,使鋼構件表面附著鋅層,從而起到防腐的目的。熱鍍鋅工藝流程:成品酸洗-水洗-加助鍍液-烘乾-掛鍍-冷卻-藥化-清洗-打磨-熱鍍鋅完工。選擇何種表面處理,是每一個設計者都面臨的問題。可選擇的表面處理類型很多,但原則只有一個」經濟、實用」。
  • 14項表面處理工藝,適用材料及工藝性全解
    其中最常見用於電鍍表面處理的是鋁材,其次是銀和銅。 2、自然材料不適合進行真空電鍍處理,因為自然材料本身的水分會影響真空環境。在鋼鐵合金材料的表面鍍一層鋅以起美觀、防鏽等作用的表面處理技術,表面的鋅層是一種電化學保護層,可以防止金屬腐壞,主要採用的方法是熱鍍鋅和電鍍鋅。
  • 任赤兵:ISO、ASTM緊固件表面處理標準新技術要求,值得收藏!
    所有的碳鋼緊固件中約有90%的表面需經過鍍或塗履處理,或者帶有某些其它添加的表面(密封劑、面塗和潤滑),主要是為了提高表面抗腐蝕能力、外觀裝飾、耐磨性或控制扭矩軸力K因子等要求。隨著金屬表面處理的環保、節能及產品品質的提升,不同的塗層上需帶有或附加密封劑、面塗和集成或附加潤滑的表面塗履處理的新技術和新工藝在不斷湧現和攀升,表面塗履的技術規範和質量要求在不斷在提升和完善,表面處理標準也在不斷地將表面處理的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規範充實到標準中去,這對緊固件企業交貨產品的表面處理質量也提出更高要求。
  • 快速瀏覽23種印包表面處理工藝(視頻)
    包材產品表面處理工藝,她是通過色彩、塗料、工藝、設備等有效整合的結果,不同的工藝,造就了包材成品的不同效果,本文我們一起快速瀏覽23種表面處理工藝,給採供朋友們參考:一、關於噴塗1、噴塗是最常見的表面處理,無論塑料還是五金都適用。噴塗一般包括噴油、噴粉等,常見的是噴油。噴塗的塗料俗稱油漆,塗料是由樹脂、顏料、溶劑、和其他添加劑構成。
  • [原創發布]系統總結一下夾具中表面處理
    1、含義:通常將工件浸入強氧化性的化學溶液中。精度在IT6級以上(含IT6級)的定位銷、孔應在發黑處理後進行精加工,加工過程中不得劃傷已發黑表面,必要時工藝應進行二次發黑工藝;3、尺寸變化:該膜的顏色根據鋼種的不同有藍黑色、黑色、紅棕色和棕褐色等,組織比較緻密,厚度在0.6~ 0.8μm左右,主要用於一般的機器製造、儀器儀表和日用化工的零部件的表面處理。
  • 洩爆門表面處理的工藝方法有哪些?
    防爆門的表面處理方法有哪些?1、機械強化,防爆門製造商使用機械處理方法來清潔、強化和平滑金屬表面,例如噴砂,滾壓,內孔擠壓,拉絲,磨光和機械拋光,這樣的過程更適合於不鏽鋼材料。2、化學拋光是一種使用金屬材料在電解液中選擇性自溶以降低表面粗糙度的工藝,這種類型的工藝最適合鋁型材,並且可以處理形狀更複雜的零件。3、噴漆噴塑都屬於表面塗裝工藝。
  • CMF 實驗室|鋁合金及其表面處理工藝簡介
    二、鋁合金表面處理工藝鋁型材表面處理主要分為:噴砂(形成啞光珍珠銀面)、拋光(形成鏡面)、拉絲(形成類似緞面效果)、陽極氧化(覆蓋一層氧化膜)、高光切削等。1. 噴沙(噴丸)利用高速砂流的衝擊作用清理和粗化金屬表面的過程。
  • 金屬表面處理有哪些工藝?產品工業設計必須掌握的乾貨知識
    前言:本文整理並總結金屬表面處理的常見工藝,以鋁和鋁合金為例。現代產品工業設計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屢見不鮮。不少產品上應用了金屬類材質,用以更好地體現產品品質,提升產品的厚重感或尊貴感等,並能凸顯品牌價值。常見的金屬類材質有不鏽鋼、鋁及鋁合金、鎂合金、鋅合金等。
  • 機械設計中,零件表面處理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表面處理?表面處理(表面或金屬)是在製造過程中進行的,是一種機械工藝,可以通過在材料表面應用"電鍍"或"噴塗"的方法來提高零件的物理和化學性能。通過表面處理,提高耐磨性、潤滑性、強度、抗衝擊性、電導率、導熱性、耐腐蝕性、耐化學性、耐熱性和附著力,以及提高裝飾性能。表面處理技術通常包括拋光、洗滌、蝕刻、電鍍、化學轉化處理、著色、噴塗和塗層,下面我們一一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