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數字報-足不出滬買遍全球

2021-01-10 新民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張鈺芸

  從漁村小鎮,到國際大都市,上海是一個「依海而生,因商而興」的城市。

  一百多年前,開埠後的貿易興市,讓上海商業早早地接受了西方交易規則,孕育出中國第一代商業資本家,創建了一批民族品牌。四十年前的改革開放,讓上海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為了走出「短缺經濟」的困境,我們摸索著打響「流通革命」,通過引進外資、放開市場,實現了商業業態的大變革。

  「國際化」三個字,更是流淌在上海商業血液中的東西,西風東漸的首站歷來都在此地。中國的第一家百貨商店、第一家超市、第一家便利店、第一家大賣場、第一家購物中心、第一家奧特萊斯都誕生在上海。上海不僅擁有強大的民族商業,更聚集了國際上幾乎所有跨國商業集團,並以上海為基地,向全國各地延伸、發展。

  2017年,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830.27億,居全國城市排名第一位。商貿行業就業人數超過325萬人,貢獻了全市近四分之一的就業崗位。「因商而興」絕不是浪得虛名,接軌國際更是步步深入。目前,上海的國際高端知名品牌聚集度超過90%,全球零售商集聚度達54.4%。

  改革開放四十年,「上海購物」的金字招牌,不僅要傳承城市文化,更要擁有國際視野。11月5日-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從「賣全球」到「買全球」,高品質的國際商品將為「買買買」提供更多選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需求。

  南京路 打響改革第一槍

  作為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南京路的變遷見證著改革開放四十年上海商業的發展。它就像一座活著的商業博物館,有創建於開埠初的百年老店,也有興建於改革開放後的現代化商廈。如今的南京路夜景輝煌,街市繁華,無論何時都是人頭攢動,不負其「中華商業第一街」的美譽,而其蛻變正在這四十年間。

  上世紀30年代起,南京路「四大公司」統治中國百貨業半個多世紀,卻在改革開放初期落後於廣州,市百一店全國第一的位置曾被廣州南方大廈取代。1984年,市百一店實行幹部競聘招標制,打破「鐵飯碗和大鍋飯」,用改革第一槍的魄力,當年就奪回了全國第一。

  馬路對面的新世界城也不甘落後。1988年,新世界百貨公司成為黃浦區第一家定向募集的股份制企業,1993年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上海商業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因此有了更多走在前面的「自選動作」。

  「剛改制時,新世界營業面積僅800平方米,員工不足100人。」回憶當年,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徐家平頗有感觸,1988年,新世界首開上市公司較大規模兼併的先河,營業面積如今擴充到20.5萬平方米,擁有商場、酒店、餐飲、娛樂、文化、展示等多功能。「我們是上海首批增設上下行自動電梯和中央空調的新型商場,當年很多市民為了坐電梯、吹空調專程而來。」

  上世紀90年代,以大型百貨商店集中上市為契機,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和豫園商城等商業街都舊貌換了新顏。南京路更升級為步行街,邁入全新階段。

  作為1999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南京路步行街項目邀請法國、日本的設計事務所來做規劃設計,市區兩級則對商業經營結構調整下了苦功,形成市百一店、華聯商廈、新世界城的「三足鼎立」,19幢專業商廈各顯神通,20家名特商店各具特色的格局。營業面積增加了,商品經營面積卻下降了,娛樂休閒業態的比例大大上升,即便在如今看來,露天咖啡館、中西美食、展覽展示、廣場表演等商旅文結合的業態,也是增加體驗感的利器。

  連鎖經營 商業走入現代化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歐美各國和日本就完成了「傳統商業向連鎖商業轉換」的變革,通過全球採購和供應鏈的整合,成為市場經濟的引領者。連鎖經營是現代商業的重要標誌,而上海邁入這一新時代,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1991年,上海組織了一個商業考察團到香港,我們用整一天的時間把華潤集團在香港本島、九龍的57家超市看了一遍,晚上還去探訪了7-11、OK便利店,對『超市』有了粗淺的認識。」曾任市財辦主任、市商委主任的張廣生,是上海商業改革、發展和流通革命的參與者、實踐者,他在《海商》一書中回憶,聯華超市的出現就緣起這次香港之行。

  「1993年,所有憑證、憑票商品都取消了,上海居民年人均收入也跨過800美元的檻,正是發展超市、連鎖商業的最好時機。」從市財辦和內外貿易聯合公司拿到1200萬註冊資金,選址曲陽中心商場,聯華超市第一店開始籌劃,卻在前往工商局註冊時被拒絕。「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認為,『市場』是由工商局統一管理的,『超級市場』是什麼?不能用這個名稱。」還是張廣生向當時的工商局副局長張文蔚解釋:「超市」不是「市場」,而是零售商業的一種連鎖業態,國外已經有50多年歷史了。「聯華超市」這才註冊成功。

  誰能想到,條形碼也給開業帶來難度。上世紀90年代初,產品出廠沒有條形碼,超市進貨、倉儲、收銀和售後難管理,聯華人因此自行印製條形碼,貼到每一件商品上,進貨人員日夜加班,就連上級公司總經理都跑到倉庫裡貼到深更半夜。

  1991年9月11日,聯華超市曲陽店正式開業,這是上海第一家以顧客自選、開架銷售、集中結算、連鎖經營為特色的超級市場。市民們蜂擁而至,結算臺人流不斷,晚上8點都關不上門。一時間,超市塑膠袋竟成為顧客拎在手中的時尚包裝品。

  到1992年底,上海一下子冒出200家連鎖超市,聯華、華聯、農工商等競爭激烈。但國有商業的基礎讓他們受制於傳統經營思想和缺乏資金的境況,面對現狀,商業部門決定吸引外資,用合資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家樂福恰在此時來了,它讓上海人知道了什麼是「大賣場」。1994年,家樂福和聯華超市組建「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1995年12月31日,聯華超市曲陽店翻牌成為聯家超市曲陽店,第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2.6億元,1998年更達到5.1億的頂峰,每平方米銷售12萬元的驚人業績,更是家樂福全球門店的最高紀錄。在此之後,不但家樂福快速擴張,麥德龍、樂購、沃爾瑪、大潤發、易初蓮花(後改名卜蜂蓮花)、歐尚、樂天瑪特等外資大賣場紛至沓來,成為上海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夥伴。

  利用外資 跑出創新加速度

  第一八佰伴、東方商廈、華潤時代廣場、佳士客(不夜城),是首批進入上海的百貨零售業,當年上海首開利用外資的先河,如今外資幾乎撤出,僅剩香港華潤集團還在堅守。

  東方商廈是上海第一家滬港合資的大型零售企業,香港的「上海實業」一開始佔有49%的股權,後來又增資到51%。

  「當時的徐家匯還在開發中,但市政府對東方商廈的要求是商品、服務、環境等都要一流,賣上海現在沒有的東西,那就是進口商品。」1991年,現任東方商廈居家禮品商場經理的瞿耀景就參與商場籌備,他告訴記者,為了找到進口商品,他和同事走出國門採購。「我主要負責家電採購,當時我們先去珠海免稅店,看哪些商品好,把品牌和供應商抄下來,擔心營業員阻撓,還要背下一個出門記好,再回去。然後我們到廣州友誼供貨公司進貨,完成了第一步採購。」下一步他去了香港,在高島屋、三越百貨抄了又抄後,再一個個跑設立在香港的辦事機構。「索尼、日立、三菱、飛利浦……都跑遍了,當時人家不能理解你這種採購方式,幾乎就是靠誠意感人的。所有商場經理都是這麼過來的,女裝部經理是位男士,在內衣店抄品牌時,面對不少異樣眼光。」

  等到東方商廈開業時,店裡有了約2萬個品牌,CD機、LD機等首次成規模地進入百貨公司,李維斯牛仔褲也成為時尚青年的首選。「當時東方商廈的紙袋拎出去,不亞於如今的奢侈品。」東方商廈的新潮還不止於此,總辦的冷成暖曾經是模特隊的一員,20來位年輕姑娘一到周末就會在店裡走秀,展示最新款的服裝,國別商品周、保稅展示展銷等手段引領風潮。

  1992年5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鵬正式批覆上海市政府,同意興辦中日合資的上海第一八佰伴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第一八佰伴突破了外資不能進入中國零售業的禁區,成為中國第一家經國務院批准的大型中外合資商業企業。1992年9月29日,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紀念日之際,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新世紀商廈奠基。1995年12月20日,第一八佰伴開業,107萬位顧客湧入商廈,創下了日光顧同一店鋪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

  選址大開發的浦東,新建成的第一八佰伴內外有87部電梯,空調、照明均由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一經亮相就轟動全城。從2004年開始,第一八佰伴最先發起的跨年促銷盛會,也成為上海人軋鬧猛的第一選擇。

  2001年7月14日,南京西路陝西路口有一座類似帆船形的建築橫空出世了,就是浦西當時的最高建築,66層,288米的恒隆廣場。恒隆廣場的出現,讓世界頂級品牌匯聚於此,不但是上海頂級寫字樓的所在,更成為上海精英消費的所在。梅龍鎮、中信泰富和恒隆廣場組成的上海時尚消費「金三角」,至今牢不可破,而正是由他們打開的局面,使得如今國際上八成的頂級品牌都在南京西路開有旗艦店或專賣店。

  與之2公裡之隔的淮海路商圈也在幾乎同一時段崛起。2000年,大上海時代廣場開業,隨它一起開業的是已有150年歷史的連卡佛;2001年,位於淮海中路向南的馬當路興業路,瑞安集團主導的國內首個商業零售項目上海新天地開業;2002年,在淮海中路黃陂南路段的香港新世界大廈建成,它便是後來K11藝術購物中心的前身。

  而在此後,上海商業新一輪發展規劃以大型購物中心為主力,吃喝玩樂「一站式」的商業模式更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也對上海商業提出更高要求。

相關焦點

  • 邀你足不出滬喝遍全球,「酒鬼們」的洋酒品鑑之旅
    邀你足不出滬喝遍全球,「酒鬼們」的洋酒品鑑之旅正式啟程!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海灘畫報,ID:shchwl5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十二年的時間,WHISKY L! 宛若無形的紐帶,將中國消費者和世界潮流洋酒緊密聯結,而每一年的WHISKY L!
  • 『足不出滬』直達韓國——記2020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韓國食品館
    此次國際進口博覽會韓國館展期為11月5日至10日,展會期間為了使參展方和觀眾之間更進一步的溝通,現場將有參展的企業代表們為您細心講解及介紹產品;同時,韓國館還為到場觀眾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韓國傳統表演等,讓步入韓國館的觀眾們足不出滬
  • 上海奉新海灘,足不出滬看海景,不僅有沙灘還有摩天輪
    在如此愜意的地方,即使足不出滬也能到達。鋼筋水泥森林的時尚魔都,也有碧波蕩漾的悠然自在。有人說,這裡是上海境內獨有的海灘風景,卻有著魔都自己的海灘風景韻味。盛放著一整個夏天的愜意,天很晴,水很清,沙灘很柔軟。隔絕了東海的渾濁,獨留一片清澈。綿長開闊的海岸線叫人流連忘返,海天一線的碧藍畫卷令人嘆為觀止。
  • frog * Maybelline New York 丨全球首家潮玩店:足不出滬,體驗紐約潮流
    美國東海岸的一座城市?第五大道、華爾街、自由女神像還有帝國大廈?SOHO區?沒錯,這些元素都是構成紐約的一部分,但是如果說有什麼真的可以代表紐約,那應該是一種精神,相信一切可能的精神,就像Alicia Keys在歌曲 Empire State of Mind 裡唱的——「紐約,一個由夢想堆砌的水泥叢林,這裡沒有什麼你不能做。」
  • 足不出滬的寒假費錢又費媽(一)
    其中最令老母親抓狂的莫過於「非必要不離滬」。沒娃之前,老母親無法理解那些為人父母的為啥節假日非要人擠人帶娃出門。在近十年的為娘生涯錘鍊下,老母親太能體會假日一定要讓神獸耗光電,才能得到一刻寧靜的感受啦。所以,「非必要不離滬」意味著一個月的寒假期間,老母親必須動足腦筋,開發從體力到智力的全方位耗電項目,以期換取點滴的靜好歲月。
  • 足不出滬,體驗全球博物館盛宴!魔都最大的藝術主題書店落戶奉賢
    足不出滬,也能體驗全球博物館盛宴! 位於奉賢區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九棵樹藝術書店今天開業。這是繼今年4月大隱書局「海派書房」布局後,新一家以藝術為主題的書店。
  • 美國新聞周刊印刷版年底停刊 全面轉向數字版
    北京時間10月18日晚間消息,美國老牌周刊類雜誌《新聞周刊》將於12月31日出版最後一期印刷版雜誌,並於明年初全面轉向數字版。《新聞周刊》未來的全數字版雜誌將名為《新聞周刊全球》,將在全球範圍內採用統一版本。數字版雜誌將基於用戶訂購的模式,並將通過平板電腦和網頁的電子閱讀工具發布。
  • 【我要吃】足不出滬,吃遍全世界最嗲的甜品!必須分享~
    滬上美味提拉米蘇推薦: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再搭配美國進口的糖漿,體驗正統的美式吃法!大廚每天選用當日最新鮮的一款水果一起與pancake呈現,無論作為All-day Brunch還是甜點,都是非常棒的選擇喔。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
    數字人民幣不計付利息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服務費9 月 14 日,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中國金融新聞網撰文稱,數字人民幣主要定位於M0,是法定貨幣的數位化形態,是央行向公眾提供的公共產品,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瑞幸咖啡董事長發聲,蘋果所有美國零售店將停業...
    蘋果新機或命名iPhone SE(2020):新增256GB版,三色可選根據國外網站9to5mac援引可靠消息渠道獨家披露的信息稱,蘋果有可能計劃在美國時間4月3日便開始新款iPhone的預訂,但正式名稱並不是iPhone 9,而是2020款iPhone SE。
  • 美元再度上攻金屬普遍下挫 滬鎳跌逾3%滬鋅跌逾2%
    國內方面,國際銅跌1.36%,滬銅跌1.35%,滬鋁跌0.93%,滬鉛跌0.28%,滬鎳跌3.53%,滬鋅跌2.38%,滬錫跌0.24%,鐵礦大跌逾3%。        美元指數升0.62%,報90.64,周二的數據弱於預期,美國11月成屋銷售降幅大於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低於預估。
  • 蔦屋書店終於來魔都了,足不出滬就能體驗的全球「最美書店」
    蔦屋書店所在建築,就是擁有96年歷史的前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當年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也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至今,外觀和內部仍保留著許多當年的構造或設計特徵,非常有欣賞價值。不過,文創目前感覺數量和款式有限,不知在未來是否會加入本地版或新開發版。
  • 需求強勁推動滬鎳強勁上漲 倫鎳下跌
    原標題:需求強勁推動滬鎳強勁上漲 倫鎳下跌   12月11日消息:周五, 因為世界最大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TikTok遭美國用戶集體訴訟,拼多多回應黃崢退出...
    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80秒就有1人因新冠死亡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過去一周,平均每80秒就有1個美國人因新冠疫情死亡。自6月底以來,美國新冠死亡人數持續上升。SIA:6月份全球半導體產品銷售額345億美元,環比略有下滑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球半導體產品的銷售額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5.1%,但低於上一季度的350億美元,環比下滑1.4%,其中美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接近30%。
  • 53BK數字報紙製作軟體|53BK數字報紙製作軟體(手機報製作) 6.2...
    53BK數字報紙製作軟體(手機報製作)簡介 53BK數字報紙製作軟體實現電腦端和手機端同步發布,用戶只需要會電腦操作就可快速使用我們的軟體發布數字報紙
  • 雅詩蘭黛設2.0版「水晶宮」,創新研發中心近日在滬建設
    雅詩蘭黛設2.0版「水晶宮」,創新研發中心近日在滬建設 去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雅詩蘭黛集團的「水晶宮」驚豔亮相。
  • 美國版數字報-粽子的英文
    這是粽子的音譯,當今國際上重量級的英文媒體,如美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紐約時報,也都用zongzi來介紹粽子,不過主流英語世界出版的詞典,至今仍未收錄。  雖然如此,網絡的英文維基百科(Wikipedia)就收了zongzi,詞條裡圖文並茂。
  • 「SMM日評」全球疫情憂慮仍在 有色金屬漲幅回落 滬銅滬鎳飄綠
    滬鋅主力2005合約衝高回落,市場對於經濟下行擔憂不消。不過滬鋅庫存結束10連增,對疲弱的鋅價構成一定支撐。而現貨方面,下遊採購一般,市場交投清淡。鎳方面,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宣布因COVID-19而暫停採礦作業,將暫時停止在玻利維亞的銀,鋅和鉛礦開採項目Minera San Cristobal以及馬達??加斯加的Ambatovy鎳項目。
  • 有了滬版「創業籤證」,他們留滬創業更從容-中外合辦 mltrons 創業...
    習木達(左二)與人工智慧公司團隊在比賽中。  目前,被稱為滬版「創業籤證」的上海「私人事務類居留證件(加注創業)」正陸續發放,它開啟了外籍人士來滬創業的全新裡程。外國人創新創業便利不斷增加,比如,一些重點高校畢業的外國留學生或國外知名高校畢業的優秀外國留學生,憑相關畢業證明就可籤發兩年以內的居留證件,每個區出入境管理部門都開設外國人辦證窗口,可直接受理居留籤證及永久居留申請,為其在滬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服務。
  • ...頭條:字節跳動將訴諸美國法院,華為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一,英國...
    餘承東: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表示,如果沒有美國限制,華為手機出貨量去年就能趕超三星,全球遙遙領先。截至今年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超越三星成為全球第一。價值1.5億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