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平方米的院子裡,菊花、睡蓮等各色花卉爭奇鬥豔,成熟的柿子懸掛在枝頭,花菜、辣椒長勢正旺……曹路鎮群樂村張家宅18號,是張惠清、蔡玲娣夫婦的家。五年前,夫婦倆參與「美麗庭院」創建,把自家院子打造成了有花、有菜又有果樹的融合型「小三園」,還被評為三星級「美麗庭院」。
11月16日上午,天氣晴好。80歲的張惠清閒來無事,又開始打理院子裡的花花草草,拉出水管澆水、拿起噴壺加養料、握著剪刀修枝葉……忙得不亦樂乎。老伴蔡玲娣陪在一邊,不時幫著拉一下水管、遞上些工具。
不算太大的院子裡,分成了幾個部分。從大門往裡看,右手邊是幾大片花卉區,離門最近的是「溫室」花卉區。張惠清用撿來的廢鐵管找人焊了一個房子結構,正準備覆上薄膜做成供花卉過冬的「溫室」。已經完工的薄膜頂棚下,是幾十盆不同種類的花卉。
「溫室」的一邊,是一個鐵架子,放了各種園藝盆栽。另一邊,則是一個菊花「專區」,正值菊花花季,幾十種菊花集中綻放,奼紫嫣紅。
大門的左手邊是一片不規則的田地,分區域種了花菜、辣椒、蘿蔔、芹菜等各類蔬菜,中間還夾雜了桔子樹、柿子樹、棗樹等,讓綠意顯得更有立體感。樹下的綠蔭處也沒有浪費,擺上了數十盆不喜光照的蘭花。
除了幾塊集中區域,院子的不同位置還擺放了不少盆栽花卉。即便是院子外面的一塊長四五米、寬不過一米的綠化帶,也在村委會的同意下,被張惠清夫婦種上了三角梅、大麗花等二十多種花草,用繁花似錦來形容毫不為過。
這麼一個融合型的「小三園」,是張惠清夫婦花費了5年時間打造的。那時候,「美麗庭院」建設工作剛起步,村裡支持者不多,身為黨員的張惠清夫婦便以身作則,加入到美麗庭院的建設工作。從事綠化工作的女婿也非常支持家中長輩打造自家的「美麗庭院」。
開始打造自家的「美麗庭院」後,張惠清還經常去女婿的苗圃,撿拾那些被遺棄的花卉盆栽,將它們「救回來」。他說:「看著它們又活過來,開了花,很有成就感。」
就這樣,院子裡的花越來越多。而從小在群樂村長大、熟諳農活的蔡玲娣,則種上了花菜、芹菜等,供老兩口日常所需。兩人還種了桔子樹、柿子樹,享受「一年四季有果實吃」的感覺。正值收穫季節,樹上掛滿了一個個成熟的柿子,如同一個個燈籠般好看。
平日裡打理院子時,老兩口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各自享受樂趣。天氣好的時候,他們還會邀請村裡的友鄰們一起過來坐坐,喝喝茶,嘗嘗時令水果。
如今,張惠清家的漂亮院子已名聲在外,吸引了不少喜歡種花的村民前來參觀、交流。還有人把自家種的花拿過來,舉辦小規模的花展。
村民汪信君是一個養菊愛好者,種植了130多種菊花。因為相同的愛好,他和張惠清成了好友,經常在一起交流種植經驗。「喜歡種花的人有個朋友圈,大家互相參觀、互相交流,蠻好的。」汪信君告訴小布。
如今,張惠清家的院子,是群樂村創評的兩個三星級「美麗庭院」之一。村委幹部陸美萍告訴小布,在張惠清的帶動下,村民們扮靚自家庭院的意願越來越濃,目前村裡已經申報了110戶「美麗庭院」星級戶。
「我們已經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請,希望讓張老伯家的美麗庭院升級為五星級,讓更多村民感受庭院的美,鄉村的美。」她說。
文字:章磊
攝影:倪竹馨
編輯:張紫薇
【來源:浦東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