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生命時報》以「最美逆行顯擔當 人才培養結碩果」為題,整版報導了我校的辦學成果。
原文如下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雲過後豔陽天。近日,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舉行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會,隆重表彰在抗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澍青學子,赴湖北武漢醫療隊的校友和受到社會表彰的35名學生被授予「優秀逆行者」稱號,395名學生被授予「最美逆行者」稱號。學校為褒獎近500名學子在疫情防控狙擊戰中的不凡表現和做出的積極貢獻,精心設計製作了專題畫冊--《疫中風採—憶澍青學子戰疫身影 顯澍青教育鑄人成果》,在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紛紛在朋友圈點讚、留言,「太暖心了,愛了愛了。」鄭州澍青醫專長期堅守的醫德教育再次結出累累碩果。
澍青學子抗疫畫冊首頁
尊醫重教 以德育人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創建於1984年,2002年經教育部獲批成為河南省唯一一所民辦普通高等醫學專科學校。36年來,澍青醫專以醫德教育為特色,傾心打造全國醫學教育及醫學健康服務教育特色品牌,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了6萬餘名高素質的應用技術人才,走出了一條以德育人、服務基層的人才培養之路。
學校獲批的河南省健康養老護理教育培訓基地
學校創辦人王樹青先生一生重視人才綜合素質培養,他提出了「必須有高尚之醫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醫術」辦學理念,以淡泊名利,無私無畏,潛心育人的精神影響著幾代澍青人,在學生中形成了「尚品德、尊知識、比貢獻、賤浮華」的優良學風。學校現任董事長王左生教授,在辦學中繼承和發揚創辦人精神,明確了「以德為首,醫德為魂,德術雙馨」的教育理念,概括提煉了「艱苦奮鬥,勇於拼搏,崇尚醫德,敬業奉獻」的澍青精神,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德育為基礎,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的辦學思路,建立起以專業建設為模式的發展方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職業技能訓練,使學校形成了「醫德教育」特色。隨著「健康中國」國家戰略的實施,王左生董事長又提出向以「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為特色的轉型,設計建設了大型健康服務人才實訓基地,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
多年來,學校堅持發揮醫德教育優勢,對醫德教育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歸納和發展,建立了醫德教育體系和學生醫德培養規劃,特別設立專項資金開展德育環境建設,組織編寫的《醫德學》、《醫學生教育讀本》等醫德教育教材,在教學中深入推廣並贏得了社會廣泛好評,尤其是學校《醫學生「4321」醫德教育工程建設》項目入選河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品牌重點培育項目後,醫德教育已成為學校享譽業內外的一張靚麗名片。以德樹人必有桃李芬芳,學校先後湧現出榮獲國外博士學位的孫賢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武強、付亞傑,中央電視臺「尋找最美鄉村醫生」獨臂青年馬雲飛,「世界和平獎章」獲得者張浩,「貴州省優秀青年志願者」張體鵬,「河南省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郝鳳娟,「河南省最美鄉村醫生」獲得者秦為民,「最美路人」張楠等大批具有時代特色,引領社會新風尚的優秀畢業生。
醫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不斷提升澍青醫專在高等教育領域和醫學院校中的影響力,學校綜合教育美譽度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和廣泛讚譽。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保持著生源數量充足,生源質量穩定的發展態勢,第一志願錄取率連續多年100%、學生報到率達到90%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提高。學校先後榮獲「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優秀民辦學校」、「河南省職業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衛生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標準化建設試點單位」、「鄭州地方高校信息化示範院校」等多項榮譽,連續六年獲評「鄭州市民辦教育十佳單位」。
現在,學校響應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和服務健康事業的時代要求,積極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提升內涵建設,提高育人質量,形成教育特色,增強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能力,大力提升學校核心競爭能力,打造澍青健康服務教育品牌,整體辦學水平持續提高。
大疫之下 逆行擔當
2020年1月份以來,發端於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大地蒙上了一層陰影。非常時期,眾多鄭州澍青醫專學子挺身而出,勇敢「逆行」,進疫區,上一線,先後有12名學生奔赴到武漢疫區,411名學生主動深入到抗疫前線,其中有25名學生和校友受到了各級政府的表彰關注。這些閃亮的身影,都來自於澍青人的使命擔當,集中彰顯了澍青醫德教育的非凡成就。
學校召開表彰大會授予35名澍青學子「優秀逆行者」、395名在校學生「最美逆行者」榮譽稱號
校友劉光耀和喬冰
校友劉光耀和喬冰,是一對「90後」情侶,雙雙供職於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危難時刻,兩人毅然在請戰書上按下自己鮮紅的手印,一同參加了河南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在武漢「戰疫」的日子裡,他們不分晝夜,拼搏在隨時可能被病毒感染的病區裡。援鄂期間,兩人同時火線入黨,並肩戰鬥,他們的名字也讓「豫見最美逆行者」格外閃耀。
劉光耀和喬冰,僅僅是眾多澍青學子中的一個縮影,大疫當前,一批又一批澍青人衝在了前面,以專業的素養和高尚的醫德詮釋著永續的澍青精神。範瑞芳是學校2017屆護理專業畢業生,也是武漢市第四醫院西院區危重患者醫療組成員,她在積極服務於病患救助的過程中,還不忘在朋友圈裡留言勉勵大家:「疫情不可怕,抗擊疫情道路上,有你有我」。2009屆護理專業畢業生劉鑫參加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疫情護理工作,她告訴她的朋友們:「此時此刻,作為一名有多年治療重症患者經驗的醫務工作者,能代表醫院上前線,為武漢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內心無比驕傲和自豪,相信我,保證完成任務。」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他們有的堅守在火車站、汽車站的出入口,有的夜以繼日值守在基層醫院的診室、病房,有的鏖戰在社區衛生服務站,還有的積極籌措善款、購買醫用防護物資送到最需要的地方,這些愛心和善舉,不斷匯聚成大中國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的磅礴力量。
疫情期間,毫不猶豫摘下口罩對路遇陌生人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救人的2006屆畢業生羅現科,被圍觀的群眾集體點讚並獲「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頒發的「戰疫英雄獎」;堅守在卡點不退縮的2019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丁永麗,被眾多媒體親切的稱為 「社區防控守門人」。還有很多正在實習和放假在家的學生,也主動請纓勇敢地衝在基層醫療單位及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無懼生死、不計報酬,用最美的逆行譜寫了一曲曲醫者仁心的動人讚歌。
追根溯源,澍青人在大疫面前所展現出來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得益於澍青醫專一直以來堅守的醫德教育,得益於學校行之有效的醫德教育體系。「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澍青醫專的德育體系有如一粒種子,深深地根植於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心裡,長期地踐行在醫療工作中,不斷地生根發芽、鬱鬱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