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Xiaohui PHOTOFAIRS影像藝術博覽會 來自專輯『點亮屏幕』 | 藍曬印相術
© 堀江美佳(Mika Horie)在進行藍曬洗刷,圖片提供 | 藝術家
一片田野,一間經過改造的鄉村小屋,以及許許多多溫柔的靛藍色。這就是堀江美佳(Mika Horie)生活與工作的地方。這個充滿著優雅與知性,同時笑起來又不失俏皮的京都女孩,仿佛總是在通過她的作品描繪一條河流,那條河流帶著生活的倒影,緩慢地朝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交會處流動。
在她的個人網站上,堀江美佳留下了這樣的句子:
這裡的一切都在不斷地、
暫時地湧向過去。
我試著走進這流淌的中心,
停止緊張的思考,
試著抓住永恆與無常,
並將兩者對照。
由此,我試著想像那一片靛藍。
而這種幾乎凝固的時空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堀江美佳對藍曬這一藝術形式,以及承載藍曬的媒介——手工紙的執著。2013年,堀江美佳在倫敦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前往志賀的一個傳統造紙廠當學徒。多年以後,她回憶說:「這一地區用野生懸鈴木造紙的歷史與傳統觸動了我」。自那時起,她學會了如何收割樹皮、如何將其加工成擁有纖維與韌性的紙張,更加重要是,如何保護樹木的新芽,使其充分地生長,直至再次收割。
在此,我們很高興堀江美佳能攜帶她的藍曬創作參與此次『點亮屏幕』線上項目。實際上,除了手工紙的製作,堀江美佳的攝影幾乎同樣充滿勞動的意味。在工作時,她總是拖著一臺8×10英寸的老式相機,走進山區,一邊採集樹皮,一邊將鏡頭對準早已被遺忘的村莊和鄉野景觀。隨後,她會利用拍攝所得的底片製作藍曬。今天,就讓我們對話堀江美佳,聽聽她對藍曬與手工紙結合的思考。
PF : 你的藍曬作品有一種「夢」的氣質,有時出現在紙面上的意象很清晰,有時卻很模糊,甚至有些抽象。在這些作品中,你在訴說什麼,描繪什麼?
Mika: 我試圖在創作中傳遞一種美,這種美是由圖像、紙張紋理,以及光照條件綜合而成的純粹的偶然,而其中包含著我對自然與環境的第一反應。
PF : 如果仔細辨認的話,我們能從你的藍曬作品中,辨認出植物、工具、自然景觀和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場景。為什麼這些事物會成為你的創作靈感?
Mika: 我的創作生涯起始於山村,當時我被工作室周圍的自然景象,村民所使用的老舊農具所打動。於是,我開始以此為材料進行攝影創作,記錄這些日常之物,記錄我對自然及理想狀態的暢想。
PF : 就攝影風格而言,你的創作還有一種「喃喃自語」的特點。日本攝影中的「私攝影」與「寫實主義」對你有影響嗎?
Mika: 我不確定我的創作是否帶有日本攝影的風格。我只能說,手工紙的紋理使得每張作品都並非盡善盡美,而這種不完美屬於日本美學「侘寂」的範疇。對我而言,日本攝影是充滿詩意的,它代表著一種人與人之間模糊的交流方式,也訴說著季節間微妙的風景變化,而自從學習攝影開始,我就著迷於這種日本式的詩情畫意和風物變換。
1
© 堀江美佳(Mika Horie)記錄手工和紙的製作步驟,圖片提供 | 藝術家
PF : 你會如何形容現實世界與你自身創作的關係?
Mika: 我想,現實與藝術是一對最好的組合搭配。生活就像一張白紙,而我的藝術就是為其著色和增加線條的基本方式。
PF : 在你的藍曬系列中,紙張與其說是一種載體和媒介,不如說它本身已經構成了你的表達。你為什麼對紙張情有獨鍾?這種情有獨鍾是否與日本的和紙文化有關?
Mika: 是的,有關係。和紙是保存日本文學、詩歌、茶道等古老傳統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所謂和紙是由許多薄層構成的,它為承載其上的作品創造了一個美麗的層次與深度。當我第一次在自己手工製作的和紙上進行藍曬藝術的實驗時,我就毫無保留地愛上了這種效果。
PF : 能否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所使用的紙張特點及其製作方式?看上去,它們的紋理非常明顯,且有揉皺的效果。
Mika: 我只用一種材料——懸鈴木的樹皮纖維製作紙張,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幾乎不使用機械。每到早春時節,我就開始在山上收割野生懸鈴木,剝去樹皮並乾燥,隨後除去樹皮中白色的部分,將其煮開,再打成紙漿,使樹皮內的纖維與泉水混合,過篩鋪在平板上,之後等待它在自然風和陽光的共同作用下晾乾。
PF : 你會如何講述紙張與藍曬及攝影之間的關係?
Mika: 藍曬是一個關鍵的轉換過程,它賦予攝影一種無限可能的藍調,而紙張的紋理和色彩則可以產生出各種各樣的成像效果。
1
© 堀江美佳(Mika Horie)記錄手工和紙的製作步驟,圖片提供 | 藝術家
PF : 你的創作十分注重手工製作。一定程度上,這種創作方式,再次讓攝影變得不可複製。同時,在這種手工製作的背後似乎也有一種對自然主義的堅持?
Mika: 是的,從10歲開始,我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去思考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可持續。我相信用自然材料進行藝術創作是一種環保的方式,它能讓觀眾感受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我堅持百分百使用本地可降解的天然材料,這樣我的作品可以在若干年後再次回到土壤中,回到大地的懷抱之中。
PF : 在今天,去物質化已經成為我們無可避免的現實,屏幕正在取代紙張成為文字與圖像的主要載體,藝術的生產、傳播、教育與收藏也更依賴虛擬空間。對於這一現狀與趨勢,你將如何應對?
Mika: 高質量數碼圖像或電子屏幕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當代技術創新。我很享受這樣的科技發展,但同時我也很難在這樣的數字媒介中獲得溫情。面對當下的局勢,我很難有清楚的應對方式。事實上,在疫情期間,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對日漸龐大的網絡世界,只不過我還沒有獲得一個明確有效的答案。
PF : 接下去,你還有哪些新的創作計劃?
Mika: 我目前正進行一組「彩繪黑影照片」的創作。在這組作品中,我希望能進行更多實驗,比如使用新的尺幅去呈現景觀,將紙張的紋理變得更加精細,以及在藍曬的基礎上疊加天然礦物顏料。我還想儘可能多地以景觀和日常物為主題進行創作。雖然在今年下半年,人與人的直接交流會變得非常困難,但我相信,人們依然能從手工紙和傳統工藝中感受到美與美好。
作品圖錄
© 堀江美佳(Mika Horie),
《小骨架和背景》(The Little Backbone and the Background),2019
圖片提供 | IBASHO(安特衛普)
© 堀江美佳(Mika Horie),《變成木桿》(Become a Wooden Pole),2019
圖片提供 | IBASHO(安特衛普)
© 堀江美佳(Mika Horie),《與風和諧》(The Harmony with the Wind),2019
圖片提供 | IBASHO(安特衛普)
© 堀江美佳(Mika Horie),《雪吊》(Yikitsuri),2020
圖片提供 | IBASHO(安特衛普)
© 堀江美佳(Mika Horie),
《清晨的寧靜》(Silent in the Morning),2020
圖片提供 | IBASHO(安特衛普)
關於畫廊
IBASHO在日語中意為「一個可以做自己的地方」。IBASHO位於安特衛普,於2015年3月開業,主營日本美術攝影作品,收錄了從知名日本攝影師到年輕當代日本藝術家的作品,也代理蘊含日本元素的西方攝影師作品。IBASHO希望以多種姿態展示日本攝影的多面性和美感,從粗獷、不加修飾的作品到極簡、靜態作品,應有盡有。攝影作品集在日本是攝影呈現的重要媒介,因此畫廊也經營全新與古董日本攝影集,並於近期開始與巴黎出版商the(M) éditions合作出版攝影集。
如果您對藝術家創作感興趣,
可聯繫Annemarie Zethof、Martijn van Pieterson:
+3232162028, +32473139328, +32473139329 或 info@ibashogallery.com。
畫廊網站:ibashogallery.com
當前展覽
『點亮屏幕』:「 藍曬印相術 」
時間:2020.08.03 - 09.04
地點:photofairs.org/cyanotype 或 掃描海報二維碼
參展藝術家
張大力:北京藝門
TIMO LIEBER: Black Box Projects
馬秋莎:北京公社
TOM FELS: Atlas
SARAH IRVIN: Massey Klein
NATALIE CHEUNG: Morton Fine Art
MIKA HORIE: IBASHO Gallery
JONI STERNBACH: Black Box Projects
JOANNE DUGAN: Black Box Projects
JO DE PEAR: Gas Gallery
雨果·德維切爾:杜夢堂
HUGH SCOTT-DOUGLAS: Jessica Silverman
胡為一: HdM 畫廊
DÉLIO JASSE: Tiwani Contemporary
Ansley West Rivers: EUQINOM Gallery
ADAM JEPPESEN: Black Box Projects
關於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PHOTOFAIRS Shanghai
作為亞太地區頗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平臺、中國大陸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藝博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過去幾年中,對亞洲藝術影像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亦建立起關於藝術影像媒介最為權威和活躍的交流平臺。影像上海保持開拓精神,聚焦國際前沿,以博物館品質提供諸多版塊的全新內容,為亞太藏家、觀眾和專業人士提供欣賞和發現影像藝術的上佳體驗。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的參展畫廊均通過嚴格甄選和精心策展,分布在『核心』(Main)、『平臺』(Platform)、『在場』(Staged)及『連接』(Connected)四大版塊,其中不僅匯集專注於現當代攝影的國內外頂尖畫廊,更囊括本土和國際新興畫廊 。從教科書級別的藝術大師,到活躍在國際攝影和移動影像前沿的藝術新星,逾百位各個年齡層次的優秀藝術家的力作將濟濟一堂。博覽會亦推出『洞見』(Insights)、『焦點』(Spotlight)、『對話』(Conversations)等精彩特展和公眾項目版塊。
關於世界攝影組織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攝影組織是攝影活動的國際性平臺,覆蓋180多個國家。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讚頌世界上最佳作品與攝影師,提升攝影相關話題的關注度。我們與全球的個人攝影師和行業領先的合作夥伴都建立了長久的紐帶,為此我們引以為豪。世界攝影組織每年舉辦一系列豐富的活動,包括:2020年第十三屆的全球規模最大的攝影競賽——索尼世界攝影獎,當地會面、講座,以及專注於影像的國際藝術博覽會——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欲知更多詳情,請訪問 www.worldphoto.org。
往期回顧
『曝光獎』最終獲獎者揭曉
『點亮屏幕』,解鎖藍曬的一百萬種可能
藝術家說 | 郭國柱:站在城市的對面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以上內容來自「PHOTOFAIRS影像藝術博覽會 」
原標題:《「聚焦」:堀江美佳 | 這裡的一切都在不斷地、暫時地湧向過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