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俄羅斯特種部隊2018年10月以來一直在利比亞,俄專家說造謠

2020-12-12 瞳眼天下

僱傭兵

為什麼利比亞戰場上,國民軍獲得絕對優勢,簡直如摧枯拉朽一樣,佔領了全國90%以上的地盤。

近日,媒體曝光其中原因,稱華格納僱傭兵佔了很大原因,不過俄方否認。

2020年5月7日,路透等媒體稱,在利比亞,利比亞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從民間私人軍事公司僱傭了800至1200名私人士兵在戰鬥。據說一份秘密報告,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制裁利比亞委員會。據報導,消息來源是匿名的,因為該文件尚未公開。

到目前為止,報告包含57頁文本。報告特別指出,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正在協助哈夫塔爾部隊進行裝備維護和修理技術,並參與戰鬥行動:作為炮兵和航空兵、狙擊手和電子戰鬥專家提供支持。

據報導,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隊自2018年10月以來一直在利比亞,據說他們的存在大大加強了哈夫塔的軍隊。

僱傭兵

此外,觀察家們聲稱,俄羅斯還有另一家私人安全公司,它的專家正在幫助國民軍進行維護和修理軍用飛機。

事實上,俄羅斯一直支持利比亞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然而,莫斯科否認在利比亞部署武裝部隊。

今年1月,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莫斯科的新聞發布會上,普京在利比亞問題上說:「這些俄羅斯公民,他們就不能代表俄羅斯國家的利益和俄羅斯國家出了很多錢。」

僱傭兵

4月底,俄外交部否認阿拉伯媒體報導了幾名俄羅斯華格納僱傭兵在利比亞城市薩拉赫阿德丁附近的戰鬥中喪生,據稱華格納行動總部被摧毀。俄外交部強調,西方的報導容易產生誤解,似乎莫斯科在幹涉利比亞衝突。

俄專家認為,這個信息不是可靠的信息。只是西方媒體為了吸引注意力創造的聳人「報告」。事實上,這只是僱傭軍問題,而且這些華格納僱傭兵不一定是俄羅斯公民。

僱傭兵

在世界各地的情報機構中,僱傭兵稱為合法化。記者們對這份報告大驚小怪,他們偶然發現了其他的文件,這些文件是美國情報官員精心提供的。利比亞存在外國僱傭軍,但還沒有發現利比亞有華格納僱傭兵的屍體」和照片或者任何其他證據。

所以俄專家認為這是捏造的消息,玩文字遊戲。這是英國和美國情報機構一般都愛使用這種遊戲。

相關焦點

  • 北約特種兵攔截俄貨輪,現場盤旋直升機亮出炮口,克宮罕見服軟了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5日的報導稱,北約特種部隊日前在地中海靠近利比亞海域,攔截了一艘名為「艾德勒」的俄羅斯貨輪。為了阻止貨輪離開,特種部隊乘坐直升機盤旋在貨輪周圍並且亮出了炮口。消息人士稱,特種部隊士兵最終登上了這艘俄羅斯貨輪並進行了檢查。
  • 土海陸空三軍逼近利比亞,俄顧問稱大勢已去,哈夫塔爾:援兵已到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4日的報導稱,土耳其國防部在12日發表了一份聲明,該聲明稱土耳其軍隊11日在地中海進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由於這次軍事演習包括了土耳其空軍和海軍,所以外界懷疑土耳其利用陸海空三軍對利比亞國民軍進行施壓,迫使各方放棄對國民軍的支持。
  • 英國防大臣說硬話稱俄「自大固執」 俄網民:關你什麼事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嚴翔】英國國防部官方網站消息顯示,倫敦3月27日舉行了一場國際安全會議,英國國防大臣麥可•法論在會議上發表了演講。據俄新社3月27日報導,麥可•法倫27日在會上再次向俄羅斯發難,稱俄羅斯愈發「自大和固執」。這引發了俄羅斯網民的強烈不滿。
  • 普京突訪中東,與埃爾多安呼籲利比亞停火
    這是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以來,普京第二次訪問敘利亞,也是他在敘利亞內戰後首次到訪大馬士革。普京在會談時表示:「敘利亞在恢復國家地位和領土完整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但不幸的是,我們看到整個地區的局勢正在惡化。」會談結束後,普京和巴沙爾在大馬士革市中心散步,並參觀了倭馬亞清真寺和敘利亞最古老的聖母瑪麗亞東正教教堂。
  • 外媒:俄北極圈內發生漏油事故 大面積河水被染紅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外媒稱,永凍土融化使俄羅斯北極圈內一個裝有2.1萬噸柴油的儲油罐坍塌,導致蔓延135平方英裡(約合350平方公裡)的漏油事件。據《今日美國報》網站6月6日報導,俄羅斯聯邦自然資源監督局稱,6000噸柴油滲入地下,另有1.5萬噸流入水中。柴油流入安巴納亞河和達爾迪坎河及其幾乎所有支流。
  • 與歐洲其他國家周旋利比亞問題,土耳其勝算多大?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 當前,利比亞局勢尚未定奪,不同國家支持的武裝力量在此地周旋,謀取利益。自土耳其介入利比亞事務以來,佔據發生了扭轉。而扭轉了利比亞的戰局,也令土耳其在利比亞的話語權越來越大,這使其有砝碼和歐洲國家在比利亞問題上周旋。
  • 土耳其F-16嘗到了舔血的甜頭,在利比亞瘋狂搜尋米格-29
    土耳其F-16嘗到了舔血的甜頭:在敘利亞擊落Su-24,現在在利比亞瘋狂搜尋MiG-29,準備將其一舉擊落?不過俄專家提醒說,這批是升級型,已經達到4++代,不要小看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戰鬥機將在蘇爾特上空匯聚,但是他們的飛行員將是什麼國籍?
  • 有條件停火,利比亞和平路漫漫
    土俄領導人呼籲利比亞交戰方自12日起停火1月11日晚,控制利比亞東部的利比亞國民軍武裝宣布在包括首都的黎波裡在內的西部地區有條件停火,自當地時間12日零時1分起,如果另一方遵守,停火便生效。衝突另一方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隨即也宣布,12日零時零分停火。此次有條件停火,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俄羅斯總統普京8日在伊斯坦堡舉行會晤時提出。自2011年以來,利比亞長期處於動蕩之中,由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控制著包括的黎波裡在內的利西部地區,由軍事強人哈夫塔爾統帥的利比亞國民軍控制著利東部地區,兩大政權各自為政,較量不斷。
  • 25000噸新航母開工了,俄羅斯十年磨一艦,專家稱不如從東方進口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海軍兩艘25000噸新航母開工了,該23900型「普裡博伊」級兩棲攻擊艦,將在近日於克裡米亞海灣造船廠鋪設龍骨。據悉,該型兩棲攻擊艦長220米,排水量達25000噸,造成後可以搭載20架直升機和2個強化海軍陸戰隊營。
  • 俄傳奇僱傭兵遇襲身亡,美海豹突擊隊長立功,克宮派出格魯烏復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12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記者近日分析了西方國家在爭奪烏克蘭的問題上不敵俄羅斯的原因。文章稱,由於受到「外部操控」,西方顧問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以及包括澤連斯基在內的領導層採取的政策缺乏遠見,導致「親俄」黨派「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成為烏克蘭最受歡迎的政治團體。
  • ...俄衝撞美軍艦施以警告|維諾格拉多夫|俄羅斯_軍事|軍艦|美國...
    據中國新聞網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美國海軍一艘宙斯盾級飛彈驅逐艦"麥凱恩"號從日本海進入俄國領海,俄羅斯方面宣稱俄海軍一艘大型反潛艦成功對其進行了驅逐。有報導稱,俄軍艦在驅逐過程中險些直接衝撞"麥凱恩"號。
  • 美國準備介入,在利比亞對抗俄羅斯?鄰國突尼西亞歡迎美軍部署
    對於利比亞爆發的內戰,美國和歐盟一直持中立態度,即便是這種中立是偏向的黎波裡的利比亞政府,隨著北約重要成員國土耳其全力支持利比亞政府,尤其是阿聯和俄羅斯加強了對利比亞內戰的幹涉力度,北約的態度也在發生變化。
  • 俄媒:俄羅斯2018年將向中國供應4架米-171E直升機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米赫耶夫表示,俄羅斯2018年將向中國供應4架米-171E直升機。據俄羅斯衛星網7月21日報導,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新聞處援引米赫耶夫的話發布消息稱:「我們已籤署協議向中國額外供應一批米-171E運輸直升機以及器材。
  • 俄土衝突「一觸即發」!北約「不支持」,美國卻「燒底火」
    自2018年以來,已經兩次中途停止對伊德利卜省進攻的俄敘聯軍,突然在去年12月下旬向盤踞在伊德利卜地區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以及恐怖組織發動了進攻。理由是土耳其支持的反對派武裝違反了「俄土索契停火協議」。而此時,土耳其已經武力介入利比亞事務。
  • 俄軍前腳北極圈秀完肌肉,英美戰艦就闖入俄後院,美對俄反擊打響
    美軍專家解讀說,北極圈作為俄羅斯的「大後方」,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美英戰艦聯手闖入俄後院,企圖一舉切斷莫斯科的「後路」,這意味著美俄衝突的進一步升級,也標誌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新一輪反擊的正式打響。
  • 利比亞衝突雙方將在柏林舉行會談,英法德俄等多國政要出席
    當地時間1月19日,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將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利比亞交戰雙方領導人以及包括英、法、德、俄、土等國家的領導人都將出席本次峰會。英法德俄土多國領導人出席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9日報導,此次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將持續一整天,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以及與利民族團結政府交戰的利東部武裝「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均將出席本次峰會。
  • 近10年後再「同框」?俄軍方稱明年將與北約多國軍演
    據外媒報導,俄羅斯南部軍區10日宣布,俄海軍明年將參加一場反海盜軍事演習。如果舉行,這將是俄羅斯自2011年以來首次與多個北約成員國共同軍演。但北約方面表示,該組織「沒有與俄羅斯進行演習的計劃」,各個成員國是否參與取決於它們自己。近十年來首次「同框」?
  • 美增兵波蘭計劃引俄高度戒備 俄專家警告將「以眼還眼」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俄媒稱,美國增兵波蘭的計劃引起俄羅斯的高度戒備。俄專家警告,如果美軍當真部署到靠近俄國界的地區,俄將「以眼還眼」。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6月25日報導,二戰結束75年後,部分駐德美軍要撤離了,但這些軍人和裝備將被部署到波蘭,也就是俄羅斯國界附近。
  • 才對中國出手,又把火燒向俄羅斯,美國人這招真夠「絕」
    據《環球時報》12月14日援引外媒報導,美國財政部和商務部下屬機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的系統近日遭到了不明黑客入侵。路透社稱,這兩個機構的文件被黑客盜取,不過目前尚不清楚襲擊的程度。事件發生後,美國媒體第一時間把火燒向了俄羅斯。
  • 俄土劍拔弩張,歐盟開出「藥方」,埃爾多安喜出望外,俄:算你狠
    德國需要俄羅斯的天然氣,不可能為了土耳其的利益支持北約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法國需要俄羅斯在利比亞對付土耳其和義大利,也不可能支持北約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既不想接收難民,又不願意支持北約的軍事行動,歐盟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出一點錢。英國脫歐後,難民安置費從哪裡來又成了問題。歐盟各國正在為2021年至2027年的長期預算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