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正式落地 部分銀行入選後需多渠道補充...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琪

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銀髮〔2020〕289號,下稱《評估辦法》),並已於日前正式發布。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評估辦法》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識別和評估作出詳細規定。這也意味著加強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統籌監管作為央行重要職責,我國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道路邁出了重要一步。

對前期監管政策的貫徹與落地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監管、防範『大而不能倒』問題成為全球範圍內金融監管改革的重要內容。從2011年起,金融穩定理事會每年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名單,並已經形成比較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根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發布的框架指引,各國也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D-SIBs)監管政策框架。

2018年11月份,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評估識別、附加監管和恢復處置的總體制度框架。2019年11月份,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起草《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時隔一年,《評估辦法》正式發布。

國信證券研報認為,本次《評估辦法》的正式推出是對前期監管政策的貫徹與落地,一方面有助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穩定運行;另一方面也是為推動金融市場改革開放、儘早實現與國際監管規則接軌的重要舉措。

對於如何評估我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確了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方法、評估範圍、評估流程和工作分工,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複雜性四個維度確立了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評估指標體系。在具體評估時,將向參評銀行發送數據報送模板和數據填報說明,收集參評銀行數據並開展評估。

從評估流程來看,首先採用定量評估指標計算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得分,得分達到100分的銀行被納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初始名單。然後再結合其他定量和定性信息作出監管判斷,綜合評估參評銀行的系統重要性。系統重要性銀行最終名單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確定後,由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

降低準入分值、細化差異分組

值得關注的是,相比《徵求意見稿》,《評估辦法》將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定量評估閾值,由300分降低到100分,並將重要性的分組由4組擴展為5組。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降低準入分值和細化差異分組,顯示出監管對系統重要性銀行在判斷、評估、準入、監管上的進一步審慎和精細,也意味著後續出臺的差異化監管安排,如額外的附加資本、附加槓桿率等要求,將會更有區分性和針對性。

同時,溫彬認為,受《評估辦法》閾值調整影響,雖然目前還不能準確判斷哪些銀行將進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但結合「以槓桿率分母衡量的調整後表內外資產餘額在所有銀行中排名前30等」備選要求,預計6家國有商業銀行、2家政策性銀行、1家開發性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10家左右規模較大的城商行有可能將進入首次參評範圍,後續通過打分、定性評估和監管判斷,最終有望選定25家左右的銀行作為我國第一批系統重要性銀行。

「本次發布《評估辦法》只是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框架的基礎,央行等部門後續還將公布附加監管規定等配套細則,然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董希淼認為,根據評估辦法,預計納入參評範圍的銀行約有30家。

民生證券研報中則測算,隨著門檻被調低,有望入選D-SIBs初始名單的銀行約20家,監管範圍將從原來的國有行、股份行、國開行和政策性銀行進一步擴展至少數較大型的城商行。

王一峰認為,初步判斷,工、農、中、建、交和郵儲等6大行入選的可能性較大,而興業、中信、浦發、招商、民生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機構也存在入選的可能,政策性銀行由於業務相對單一,客戶和機構數量偏少,在關聯度和複雜性指標的得分上可能不高,是否入選存在一定不確定。總體而言,本次評估預計有8-10家左右銀行機構入選。

後續配套監管辦法將會加快成形

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評估辦法》發布後,央行將會同銀保監會制定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擬從附加資本、槓桿率、大額風險暴露、公司治理、恢復處置計劃、信息披露和數據報送等方面對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監管要求,還將建立早期糾正機制,推動系統重要性銀行降低複雜性和系統性風險,建立健全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提升銀行抵禦風險和吸收損失的能力,提高自救能力,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並且,在制定和實施附加監管要求時,央行、銀保監會將充分考慮宏觀經濟形勢、銀行資本補充需求和服務實體經濟等因素,合理安排出臺時機。針對不同組別和類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根據經營特點和系統性風險表現,分類施策,匹配差異化的附加監管實施方案,設置合理的過渡期安排,確保政策影響中性,穩妥有序實施。

「據此我們判斷,對於入選D-SIBs的機構,將參考G-SIBs的監管方式」,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一是更高的附加資本要求,二是更高的槓桿率要求,三是更嚴格的流動性約束,四是包括更嚴格的大額風險敞口控制、定期壓力測試、更多的信息披露等其他監管要求。

王一峰進一步表示,從主要影響來看,入選D-SIBs對部分股份制銀行資本壓力加大,對銀行槓桿率和ROE(淨資產收益率)形成一定影響。對於部分資本管理壓力相對較大的股份制銀行而言,後續亟待多渠道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若監管對D-SIBs的銀行賦予更嚴格的流動性監管要求,將促使銀行加強一般性存款特別核心存款的吸收力度,降低同業負債佔比,並進一步拉長同業負債久期,確保流動性指標的穩定。在此情況下,部分流動性指標安全邊際不足的國股銀行對於中長久期的NCD(同業存單)發行需求可能會加大。

溫彬認為,作為接軌國際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的系列舉措,2020年9月30日,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對「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指標做出了明確要求,並提出了時間進度表。若後續該辦法正式實施,國內的中、農、工、建4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將按其執行。而隨著此次《評估辦法》的公布,預期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後續配套監管辦法將會加快成形和分步推出,很有可能會借鑑「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及類似監管理念,在恰當時機出臺相關的規則和要求。

(編輯 田冬 喬川川)

相關焦點

  • 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重磅落地!門檻降低後,哪些銀行能「成...
    來源:證券日報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重磅落地!門檻降低後,哪些銀行能「成團出道」,專家這樣判斷…我國對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邁出關鍵的一步!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銀髮〔2020〕289號,下稱《評估辦法》),並已於日前正式發布。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正式落地 30家銀行納入參評...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豔明 在公開徵求意見一年後,12月3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此次正式出臺的《評估辦法》較徵求意見稿變化不大,其中對於系統重要性得分的要求有所降低。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來了!
    ,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銀髮〔2020〕289號,以下簡稱《評估辦法》),現正式發布。考慮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佔有重要地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評估辦法》,為後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實施附加監管要求奠定基礎。 問:如何評估我國的系統重要性銀行?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年正式實施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徵求意見稿)》一年後,12月3日,央行、銀保監會正式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一步指出,考慮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佔有重要地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4家銀行均已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評估辦法》為後續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實施附加監管要求奠定基礎。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年正式實施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明年正式實施 防範「大而不能倒」風險中國網財經12月4日訊(記者 曾薔)繼2019年11月26日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一年後,12月3日,央行、銀保監會正式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
  • 《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 防範金融機構「大而不能倒」
    繼作為實施細則之一的《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意見稿)》落地一年後,近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據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評估辦法》作為《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之一,是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認定的依據,也是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提出附加監管要求、恢復與處置計劃要求、實施早期糾正機制的基礎。
  • 暴露的時候到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分析
    來源:雪球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布,由於部分銀行前期漲幅過快,特別是某些大V和媒體瞎分析和渲染恐怖氣氛,導致銀行板塊回調幅度較大。但系統重要性銀行實際影響如何,我抽空整理部分數據分析了,跟自己的直覺差異不大,市場真實無知導致的恐慌。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系統重要性銀行...
    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以下簡稱《評估辦法》),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評估辦法》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評估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人民銀行官網12月3日消息,為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建立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與識別機制,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制定了《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銀髮〔2020〕289號,以下簡稱《評估辦法》),
  • 多省發行銀行資本專項債中小銀行「補血」渠道正持續拓寬
    今年7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通過專項債補充銀行資本金。連日來,多個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銀行建設的計劃陸續出爐,包括廣西、廣東、山西、四川、陝西、浙江等多省中小銀行專項債密集啟動發行。2020年山西省政府支持城商行改革發展專項債券信息文件顯示,依據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城商行改革工作方案,擬將大同銀行、晉城銀行、長治銀行、晉中銀行和陽泉市商業銀行等5家城商行進行合併後新設一家城商行。將由山西省政府發行專項債券,通過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採取間接入股等方式,向新的城商行注資補充其資本金。
  • 中原銀行「新一代信貸業務平臺」榮獲「十大雲原生行業落地典範...
    據了解,中原銀行雲原生分布式架構體系下,應用系統秉承「強後臺、大中臺、敏前臺」的架構理念,持續進行微服務化解耦,沉澱業務能力, 共享公共服務,並通過DevOps平臺打通端到端工具鏈,支撐產品敏捷迭代與低成本創新。同時,打造低成本硬體、不可變基礎設施和標準化交付,通過計算資源、業務峰值等監測,實現業務系統資源實時按需動態伸縮,從而節約資源,提升利用率。
  • 銀行仍是基金代銷重要渠道 銀行代銷基金亂象何以根除
    據了解,雲南紅塔銀行違規行為多達11項,包括對於個別基金銷售培訓情況無留痕;未建立年度監察稽核報告制度,未在每年年度結束後對基金銷售業務進行監察稽核;基金推介材料中申購費率優惠的內容未發現合規法律部門審核記錄;部分分支機構基金銷售業務負責人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基金銷售適用性管理制度部分內容表述不完善;未針對機構客戶購買基金產品制定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問卷等。
  • 2019十大金融創新之星出爐 工商銀行、民生銀行、中信證券入選
    中國工商銀行:2019年,開啟了智慧銀行建設新徵程,2019年11月8日正式對外發布工商銀行智慧銀行生態系統ECOS1.0,據了解,ECOS工程是對現有信息系統的技術升級,也是銀行經營模式的一場生態變革。
  • 銀行周報(12月7日)
    宏觀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4日開展100億元逆回購央行11月開展MLF操作1萬億元 PSL淨歸還1588億元外匯局啟動年內第三輪QDII額度發放 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再進一步政策央行、銀保監會發布《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央行正與香港金管局研究債券
  • 「補血」迫切 15家中小銀行候場A股IPO
    一方面,銀行ETF份額增速顯著放緩,截至12月16日,銀行ETF份額與12月初相比增幅為11.09%,但相比8日僅增長1.51%。與此同時,北向資金針對銀行板塊的周內淨流出額也達到10.44億元。 對於銀行股近期調整,有機構表示,短期來看銀行板塊部分優質個股估值已達階段性高位。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當前宏觀經濟環境改善,銀行經營基本面環境平穩。
  • 中信銀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統正式上線一周年
    ,11家機構在會上聯合啟動「生態市場」,宣布正式開啟無界開放的數字金融新業態,為多元化的信用卡金融服務創造更多新可能。同時,中信銀行信用卡持續釋放新核心技術紅利,落地業界首個「單元化+灰度發布」的業務策略實時預評估系統,自4月份上線以來對網聯、銀聯、外卡渠道,共進行超過20次上線投產,保證了系統穩定運行和業務連續性,有效降低新產品發布風險。同時該系統還應用於客戶調額策略、實時風控等模擬仿真場景,有效評估業務執行效果和影響,科學指導業務調優。
  • 溫州銀行獲50億補充資本金 山西將為合併新設的...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 高萍)訊,在首單中小銀行專項債花落廣東後,又有兩個省份的專項債即將落地。根據公開信息,山西省、浙江省將分別於12月23日、25日發行153億元、5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分別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
  • 銀行拼了!打破「門戶之見」,以前不賣的這些產品也賣了
    在一家銀行能買別的銀行的理財產品?怎麼可能?現在可以了!中證君日前獲悉,由中信銀行代銷的興銀理財產品悄然開售。無獨有偶,光大理財日前也宣布,百信銀行成為其首家外部銷售渠道。繼將風險評估搬到線上後,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也正式搬進了「對手家裡」。分析人士認為,理財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拓寬,預計未來將有更多中小銀行「跟進」。
  • 從細小處入手 中信銀行提升銀行無障礙服務能力
    在關注到上述問題後,中信銀行持續貫徹「以客為尊」的基本原則,通過流程優化、系統升級等措施,疏通金融服務「盲區」,進一步完善金融服務能力,切實保障各類人群使用金融服務的合法權益。在網點服務流程優化上,中信銀行制定推出《無障礙廳堂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針對障礙人士使用銀行網點服務不便問題,從完善無障礙設施配備、制定障礙人士的服務細則、優化櫃面服務流程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障礙人士群體的銀行服務保障能力。據悉,《規範》將於今年12月底正式實施。
  • 科藍軟體收到《中標通知書》中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手機銀行系統和...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1月20日消息,科藍軟體(證券代碼:300663)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關於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手機銀行系統和移動開發平臺項目的《中標通知書》。公告顯示,中標項目基本情況:招標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項目名稱: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手機銀行系統和移動開發平臺項目中標金額:以實際籤訂的正式合同為準本次中標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手機銀行及移動開發平臺服務是公司為國家政策性銀行提供新一代網際網路銀行的系列產品與服務的又一落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