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最後的解讀者 Plustek8200i底片掃描儀

2021-01-13 蜂鳥網

    隨著年初柯達整條膠片生產線的關閉膠片已經走入了它的世界末日。富士年初揚言絕不停產膠片,因為膠片依然贏利,可是誰也沒想到,8月份突然宣布的旗下所有反轉片——Velvia系列、Astia、Provia全線停產。這無疑是對膠片市場最最沉痛的打擊。


膠片進入末日倒計時

    對於膠片周邊,所有的廠商也放棄了繼續做跟膠片有關的東西。就連最牛的哈蘇、海德堡前些年動輒幾十萬的底片掃描儀現在都以幾萬塊的價錢「賤賣」。可想,現在的膠片市場有多萎縮。但是唯獨一家廠商-Plustek(精益)依然生產著專業的膠片掃描儀。


精益8200i掃描儀

    筆者是一個瘋狂的膠片控,但是屬於勉強拍的起膠片,但是洗不起;好不容易扣點錢洗了吧,又不捨得拿出去掃描,因為太貴了。自己想買一個掃描儀吧,又沒下手。二手的nikon的VED是筆者最想買的,當年只要4000多的價格到現在最少得多花出一倍價格才能買到二手的;nikon的5000ED跟9000ED動輒就13000、21000。筆者這種小吊絲做夢也不敢想。只能果斷放棄;美能達的D3解析度太低,D5沒有自動除塵與劃痕自動修復,平板的掃描儀掃出來的片子質量跟透射的根本比不了。所以也不考慮,這樣筆者得有好多年都是拿到店裡用富士魔術手掃,15塊錢36張。但是掃出來的質量真心不行。只能用來網上交流或者看個小樣用。

    一個偶然的機會,同事拿來個精益(Plustek)8200i說讓我用用感受感受,我頓時淚如雨下,解析度最大7200dpi、專業的底片掃描方式、正版的SilverFast軟體附送、還有劃痕灰塵自動修復!這簡直是吊絲逆襲了!

    廢話不多說,筆者帶您用樣片對比的方式來看看,3600dpi、動態密度3.6的專業底片掃描儀有多厲害。

·精益8200i外觀

    我們先來看一下精益8200i的外觀。


45度角看精益8200i


精益8200i正面


精益8200i的後面


精益8200i的側面 


精益8200i的底面

  
細節設計很到位


隨機標配了兩個不同的片夾

  
左邊的是一整條6張底片使用的片夾;右邊的是單張放入底片夾裡的底片使用的片夾


掃描儀插入片夾的效果


隨機附送的便攜袋


機體、兩個片夾、電源、數據線、光碟全都能收進去

  
收納細節做得非常好


隨即還附送一張SILVERFAST的正版光碟

    精益8200i的設計稜角分明。沒有那些所謂的流線設計。很多人說好,比如筆者就喜歡這樣的設計,很有性格很硬朗;也有的網友說不好看,方方正正的太蠢,一點也不美。總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況且好看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內在的能力。 

    而且精益8200i隨即附送的東西很貼心。有兩隻不同的片夾供選擇,您可以把一條6張底片同時放入進片夾,還可以把單張放入收藏夾的底片再放進片夾進行掃描,這是非常貼心的。第二,附送的便攜袋還是很好用的,可以把機體、兩個片夾、電源、數據線、光碟全部收進去。最後,還附送了一張最新正版的SilverFast光碟,這款軟體是專業的掃描軟體。功能強大使用方便,關鍵是上手快。

    別的不多說,筆者帶您進入操作對比階段。

 

·隨即附送的正版SilverFast軟體

    至於連線裝驅動筆者就不說了,高智商的您一定做的比筆者好,筆者就小說一下SilverFast軟體吧。 


SliverFast軟體的界面

    簡潔的界面沒有太多複雜的圖標,因為是中文的軟體,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個圖標對應的功能,而且圖標所在的位置也都一目了然。

    我們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介紹一下每一個區域以及圖標的功能。


選擇膠片的類型

    在這個區域我們可以快捷的選擇膠片的類型,是負片還是正片,黑白還是彩色。


掃描欄

     在這個區域有預掃、掃描以及各種對圖片的調整的按鈕分布,比如色彩調整、曲線調整等。


調整欄

    調整欄裡,我們可以對掃描文件的尺寸、格式、保存目錄、文件名稱、曲線、色彩等進行詳細的調整。


操作欄

    操作欄裡,我們對照片的反轉/旋轉、照片銳化、除塵去劃痕、多重曝光、顆粒、顏色校準等等進行命令的執行。


掃描區域

    掃描區域裡面的紅框是可以進行移動、縮放、旋轉的,根據預掃完的結果進行再剪裁,最後紅框裡面的是掃描真正掃到的區域。


進度欄

    左下角的是進度欄,可以顯示當前掃描(預掃)的進度,還有可以顯示掃描解析度的大小、存放的位置。信息度還是可以的。

 

·精益8200i掃描的彩色反轉片

    光紙上談兵也沒用,下面筆者就選擇彩色反轉片、黑白負片進行掃描,通過跟店掃進行對比讓您對這款掃描儀有圖片化清晰的認識。

    1、使用Plustek8200i掃描的底片

    使用底片:富士Velvia 100F

    使用濾鏡:雷登80A

    使用鏡頭:尼康銀廣角(18-35)

    實用焦段:20左右

    光圈數值:F22

    曝光時間:15S

    掃描解析度:3600dpi(tiff)

    圖片尺寸:5076*3384(合17,177,184像素) 

    圖片大小:98MB


 整體效果


選取3個區域進行100%放大查看

    我們選取圖像中心、邊緣、以及過渡部分放大100%進行細節查看。


邊緣


中心


過渡部分 

    暗部細節:


精益8200i掃描的暗部細節


精益8200i掃描的暗部細節

    從整體來看掃描的底片的層次、反差,還有顏色都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暗部細節非常的豐富;而且喜歡後期調整的朋友們還可以進行更以一步的後期數字處理,因為無論是剪裁、潤色、加銳等等調整,高質量的掃描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我們再來看一下店掃的圖片,進行一下對比。

 

·對比富士魔術手掃描的彩色反轉片

    拍攝參數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是掃描用的是衝印店的富士魔術手掃描的。 我們就來看一看同樣的底片,精益8200i跟富士魔術手有什麼區別吧。 


富士魔術手

    下圖均為富士魔術手掃描的底片。

    圖片尺寸:1023×691(合706,893像素)

    圖片大小:5MB


整體效果


依然選取相同的部分放大100%進行對比

 
邊緣放大100%後的效果


中心放大100%後的效果


過渡處放大100%效果

    暗部細節:


富士魔術手的暗部細節


富士魔術手的暗部細節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來精益8200i跟富士魔術手對比的結果是非常懸殊的。放大100%後,精益8200i的細節記錄是相當的豐富,雖然沒有很高的銳度,但是被攝物體的輪廓,線條都是可以清晰分辨的。要是沒有鏡頭前的鏡片可能銳度會更好,畢竟筆者用不起進口的鏡片啊。

    精益8200i整體的色彩沒有表現的很妖豔,而且感覺反差不是很準確,貌似有一點點的發灰。筆者要說明一下,這個不是掃描儀的問題,我們掃描的時候只是用初始化的參數進行掃描,沒有在掃描的時候加銳度、改變曲線,也沒有觸碰飽和度的參數,也就是說這樣反饋出來的結果是原汁原味的結果。這樣為我們進行後期的再處理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間,根據不同人的口味調節曝光、飽和度、銳度;也為不同的膠片還原自身應有的色彩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精益8200i的細節也是非常的好,這跟他3.6的掃描密度也是有直接的關係的,筆者使用的RVP 100F的底片雖然有極其細膩和超高的解析度,但是寬容度很低,高光只有2檔;暗部只有1.5檔的寬容度。所以膠片本身對陰影部的記錄就不是非常的好,精益8200i對暗部的掃描結果還是讓筆者很驚喜的。

    再說說富士魔術手,整體上看反差很大,這跟掃描儀的照射密度是很有關係的,很遺憾沒能查到富士魔術手的照射密度的數值,但是跟精益的3.6比起來可能要差的很遠了。所以整體掃描結果明顯的反差非常的大,從底片上看也能發現一些細節處細節非常的少。放大幾個部分至跟精益8200i的同樣部分相同尺寸的時候,已經很明顯的看出來像素點了。我們查到的數據表明,富士魔術手的解析度是300dpi,這跟精益的3600dpi比起來還沒有個零頭多呢。差距自然就很明顯了。

    至於暗部細節,不能說無藥可救,但也是沒什麼細節。

    看完反轉片,我們再看看精益8200i掃描黑白負片的效果吧。

 

·精益8200i掃描的黑白負片

    使用Plustek8200i掃描的底片

    使用底片:Ilford XP2 (ASA400)

    使用濾鏡:無

    使用鏡頭:nikon 50 1.8D

    實用焦段:50mm

    光圈數值:F4

    曝光時間:1/640

    掃描解析度:3600dpi(tiff)

    圖片尺寸:5001*3384(合16,923,384像素) 

    圖片大小:101.6MB


精益8200i掃描的黑白負片


精益8200i掃描的黑白負片,選區4各部分放大100%查看


暗部細節豐富


亮部與暗部看起來很舒服


人物面部表情生動有細節


白色外套上細節明顯

    筆者要說明一下,由於筆者使用的是Ilford XP2的400度負片,所以顆粒感還是很強的,沒有非常細膩的畫質,但是掃描出來的顆粒還是非常有味道的。而且黑、白、灰都有很好的表現,整體的層次、反差都是很好的。我們再來看一下富士魔術手掃描的效果。然後我們深度的總結一下。

·對比富士魔術手掃描的黑白負片

    下圖均為富士魔術手掃描的底片。

    圖片尺寸:1818×1228(合2,232,504像素)

    圖片大小:6.7MB(BMP格式)


富士魔術手掃描的效果


我們依舊選取4部分進行100%查看


暗部細節還是可以的,但是顆粒很明顯


細節差別不是很大,但是顆粒很明顯


從人物面部看,顆粒很粗糙


白色大褂雖然有細節,但是過渡比較生硬

    從整體來看,精益8200i跟富士魔術手對比除了100%看能看出細節上的差別,從上面500像素寬的圖片看,還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反而富士魔術手掃描出來的銳度很高,反差也比較大;但是我們放大到100%後看,精益8200i的優勢自然就很明顯了。至於剛才提到的銳度問題,筆者還是強調,精益8200i掃描的是原始的圖片,沒有進行銳度、反差等調整的。如果我們也在掃瞄的時候進行usm銳化處理,效果肯定會比富士魔術手的好的多。 

    從黑白灰三色以及其過渡上來看,精益8200i處理的很是自然,而且三色可以說是準確的進行了還原。當然它的優勢自然是動輒將近1800萬像素的掃描結果。筆者要是用Ilford delta100這樣細膩至極的底片配上zeiss的50 1.4,最後使用精益8200i進行掃瞄,那跟現在的5D3還是有一拼的。沒準還要更好更自然。 

 

·更多掃描底片欣賞——彩色反轉片(精益8200i掃描)


荷花


荷花


西客站夜景


西什庫教堂


胡同裡的孩子


胡同裡的孩子們

 

·更多掃描底片欣賞——黑白負片(精益8200i掃描)


小樓 


胡同裡的孩子


胡同裡的孩子 


郵差


標語


胡同裡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如何讓膠片數碼化——底片掃描那些可以說的秘密
    在數位相機普及的今天,膠片不利於傳播和保存,於是我們就需要把膠片轉換為數碼格式,一般分為三種方式:掃描、翻拍、電子分色。質量最高的當然是電分,但價格也高。對於一般使用,普通底掃儀或平板掃描儀的效果已經能夠接受了。
  • 永遠的膠片情結 適合家用底片掃描儀精選
    一位朋友說:「在數位相機的世界轉了一圈之後,讓我心馳神往的還是膠片,膠片的質感紋理讓人深深迷戀,膠片與數位相機在審美上有「糯」與「硬」的差別,膠片出的片子最耐看。對我來說數碼片太乾淨太完美太細膩太清晰,看數碼照片永遠有一種莫名的缺失和遺憾。如今膠捲已經白菜價了,所以也不用擔心成本。
  • 底片數位化好幫手 愛普生V800掃描儀試用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底掃的故事,在如今雖然膠片已經成為一種小眾化的拍攝方式,但作為很多膠片的玩家而言,拍攝後如何將底片數碼化,可謂是個讓人有些頭疼的問題。而底片掃描儀可謂是一種應運而生的產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使用愛普生的V800底片掃描儀來進行底片數碼化。
  • 永不過時的膠片情懷,柯達膠片掃描儀只要40美元
    在電子時代,照片成像成為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膠片也理我們越來越遠,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對膠片有著特殊的情懷。與數碼攝影不同,膠片更需要耐心,當然也會帶來更多的驚喜,在看到照片的那一刻,所帶來的滿足是數碼攝影不能達到的。
  • 膠片的數碼藝術 愛普生V370影像掃描儀評測
    本文導航1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簡介2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外觀3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功能部件4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驅動程序安裝5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彩色掃描測試6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灰度掃描測試7愛普生V370 Photo掃描儀照片掃描樣張和評測總結<<返回分頁閱讀1
  • 40美元膠片掃描儀抱回家,你還在等什麼?
    40美元膠片掃描儀抱回家,你還在等什麼?這款膠片掃描儀結構設計簡單,主體採用硬紙殼材料,並配備了LED背光,搭配柯達自動膠片掃描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夠輕鬆快速的進行膠片掃描,售價只需40美元(約人民幣270元)。
  • 專業攝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掃描系統(彩色膠片版)
    >膠片,裝膠片的架子,白手套,平板掃描儀【為什麼需要這些材料】1.膠片,裝膠片的架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5.預覽(下側靠上綠色矩形框):點擊「預覽」按鈕,右邊顯示掃描儀裡的一條膠片(6張底片)的粗略樣子。窗口上方的標籤選擇「普通」。6.縮放(右側紫色矩形框):選中要縮放的1張底片,點擊「縮放」按鈕,底片將會放大顯示。進入下一步。
  • 把這個紙盒粘起來就是臺柯達膠片掃描儀
    雖說現在膠片早就是攝影界中的小眾群體,但作為曾經的「黃色巨人」柯達公司,仍在不遺餘力的為膠片攝影愛好者提供新產品。近日,柯達發布了一款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用戶通過簡單的安裝就能掃描幻燈片或35mm底片。據了解,柯達這款膠片掃描儀是由一個可摺疊的硬紙板支架、一個底座和一個LED背光燈組成。柯達這款掃描儀的設計還是保留了柯達的風格,經典的黃色配色延續到了外殼上,外殼主體用硬紙板粘合而成,可隨時拆解攜帶。柯達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能搭配手機就能使用,掃描儀的掃描模式分為彩色負片、彩色正片和黑白負片。
  • 精益攜多款底片掃描儀亮相中國國際影像博覽會
    精益科技作為全球領導影像解決方案的廠商,此次將攜旗下王牌產品——掃立得Z300系列照片掃描儀以及多款專業底片掃描儀重磅亮相,屆時定於現場掀起照片及底片數位化熱潮,吸引萬名觀眾前往觀看與體驗。除了搶先體驗掃描儀風採外,所有於現場進行購買的用戶都可獲贈小米(MI)90分旅行箱一個。另外,精益科技展會期間還設立了照片掃描體驗區,可為用戶提供免費照片掃描服務。
  • 常用底片掃描儀的真實光學解析度
    首先是掃描儀內部光學組件的設計,比如尼康、精益、紫光等牌子的專業機器,反光板大部分是朝上設計的,這樣造成了極度容易積塵的壞處。如果使用比較頻繁,尤其居住在馬路邊,或者是北方地區,幾個星期就有相當可觀的塵埃了。筆者曾經拆開過一臺使用3年的紫光120機器,反光鏡已經髒得看不清的成像了,最後用了蔡司的鏡頭清洗液才擦除;雖然積塵這麼厚,但是不留心的話,日常的掃描根本看不出來!
  • 攝影隨筆~底片掃描
    終於掃描完了,塵封的底片。滷化銀的膠片時代已經遠去了,對於我,最後使用膠捲大約是2007年左右的事了。以前拍攝並衝洗過的膠片還保留著,很多當時還沒有印成照片。數字時代的保留方式是電子文檔,應當把膠片信息轉化為電子信息存儲於電腦或移動硬碟裡。
  • 購買家用底片掃描儀要注意什麼?家用底掃推薦
    底片掃描可能是拍攝膠片過程中最不可愛的一項了,由於一些限制,很少會有人在家裡自備底掃,而外面的底掃又過於昂貴
  • 支持200種的底片掃描儀!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專業版的第三方底片掃描儀驅動程序,功能非常強大!適用系統:PCVueScan是著名的第三方底片掃描儀驅動程序,支持市場可見絕大多數型號的底片掃描儀,可以更為靈活地控制掃描過程,更深入地發掘硬體潛力,獲取色彩 完美的高質量掃描結果。
  • 哪種底片掃描儀好用?教你如何挑選掃描儀...
    Ben Andrews 提到如果有好幾盒舊照片,用一般平臺掃描儀即可,因為快又有效。但若要有最佳的數位結果,你應該要掃描原始底片,而不是掃描底片衝洗出來的照片為何要掃描底片?為何要買底片掃描儀?Ben Andrews 有許多實驗室測試評比掃描儀的經驗,他指出有的傳統平臺式掃描儀可以掃描照片、膠捲底片和幻燈片。
  • 柯達推可攜式膠片掃描儀:膠片1秒變數碼照片
    而現在,據外媒報導,柯達在本屆CES上還推出了一款新的可攜式膠片掃描儀,疑似為自家膠片復活計劃鋪路。該設備名為KODAK SCANZA,是一款把膠捲底片轉換成數碼照片的轉換設備。掃描膠捲底片後,它能夠輸出1400萬像素或2200萬像素的數碼照片,自身兼容135、126、110以及8mm負片膠捲。
  • 膠片即大片 精益8100專業底片掃描儀讓攝影之夢一直在
    2014年,諾蘭昆汀等好萊塢名導就曾聯名力保膠片電影,要求大片廠每年購入膠片用於拍攝,以維繫膠片技術的生命力。伴隨著膠捲市場的起落,也有一大批專注膠片掃描領域的的廠家相繼退出,精益是目前膠片掃描市場上極為難得的還在一直生產的老牌影像廠家,憑藉雄厚的生產實力和強大的影像技術優勢,持續投入研發資金。
  • 如何將射線底片掃描輸入電腦
    ,一方面是對底片的保存條件有一定的要求(例如環境溫度、溼度以及保存期限等),另一方面是一旦需要查找時就很不方便,如果需要應用這些底片用作培訓教學使用,則由於人手的反覆拿取和經受觀片燈的強光照射等因素而導致底片容易損壞,即便是用過去的老辦法,即在暗室裡在曝光箱上用膠片翻拍,但是因為第一次翻拍得到的是正片,還需要再次翻拍才能成為和原來一樣的負片,這樣不僅操作繁瑣,而且因為多次曝光翻拍以及操作上的問題,導致失真度較大且清晰度變差
  • 怎樣的掃描儀才適合?
    Nikon 尼康 9000ED/5000ED/VED...精益 Optic Film 8200/7200/120..美能達 Dimage Scan..Canon 與 EPSON 的都是平板掃描儀兼顧底片掃描功,而 Nikon、精益、美能達是專門的底片掃描儀,具有鏡頭對焦結構。前者銳度低於後者,但使用方便。後者屬發燒器材,能夠有不錯的圖像銳度。
  • 膠片攝影百科之七:從膠片相機到朋友圈 談談膠片的衝洗與數碼化
    一開始是購買屬於自己的二手膠片相機、各種各樣的膠捲,懷揣著忐忑的心情拍攝完之後,下一步就是膠片的衝洗和數碼化了。 目前我們可以將衝洗好的膠片通過郵寄的方式,寄給淘寶的店家,由店家衝洗膠捲後,再使用專業的膠片掃描儀進行掃描。這樣我們就能收到已經被掃描成電子版的照片,還有衝洗好的底片了。
  • 拯救老膠捲:柯達推出更親民的數位化膠捲掃描儀
    在CES 2018大展上柯達就展示推出了 Kodak Scanza ,可將傳統膠捲底片轉成數碼相片,售價僅為170美元,可以將底片轉為JPEG格式等,支持35mm底片和Super 8膠片格式。不過現在柯達推出了更親民的產品,能夠快速將膠捲上的照片掃描到Android或者iPhone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