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 臺北人的第三生活空間

2021-01-20 人文築地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第一空間是家

第二空間是辦公室

你有想過自己的第三空間是哪裡麼?


臺北,一座忙碌的城市

滿大街星羅密布的便利店

成為了臺北人的第三生活空間



臺北的便利店(當地人也稱為超商)用多如牛毛來形容並不為過,在市區內每走幾步就能遇到:全家、7-11、OK、Hi-Life等等,其中7-11的數量在臺北是最多的,而且不論男女老少大家都習慣用英文的Seven或是「小7」來稱呼7-11便利店。





便利店的觀察日記


最近一次來臺,因為正好要辦公的關係,我選擇到離家最近的一間7-11,買杯咖啡,打開電腦,連接上免費的無線網路,愉快的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間隙,我會觀察來來往往的人們,看每個時段大家來到便利店的需求,更感受到了便利店真正的便民所在。


7:00

一大早,早鍛鍊後的老人家會三三兩兩的來到便利店買早飯,然後坐在桌邊喝喝茶看看報。


8:30-9:30

上班時段白領們成為便利店的最大客源,一杯豆漿加飯糰或三明治,是最常見的搭配。


11:30-13:30

中午,是便利店人流量最大的時段,進進出出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白領、附近的家庭主婦、工人、學生…


14:00-17:00

午後,來便利店的人數量有所減少,但大部分會選擇稍作停留,喝杯飲料、坐下玩玩手機、和朋友聊天、等人……臺北的慢節奏步調凸顯。


18:00-20:00

來便利店解決晚飯的人不像中午那麼多,但很多學生黨會在該段時間來補個晚餐前飯,或者和同學一起寫作業,互相補習,光是聽他們彼此之間的真摯的友情對話與耐心的教導,就讓人很受感動。


20:00-00:00

在中國大陸,20點之後基本上屬於比較晚了,但在臺北,仿佛夜晚才剛剛開始。此時的便利店內,老人和學生的身影已經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年輕人、情侶、加班來買宵夜的上班族等等,直至深夜時分,人來人往始終不曾間斷。





滿足生活所需的便利店


臺北便利店內首先具備一些國內便利店也常見的基本的功能:各色各樣的食物(便當、飯糰三明治、零食、關東煮、甜品、水果等)、飲料(豆漿、牛奶、罐裝飲料等)、生活用品(洗漱品、紙巾、領帶、內衣褲、化妝品、女士用品等),還有書報雜誌。總之貨品種類齊全,幾乎涵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重點是這裡的很多食物都做的很美味很臺式,既能解決溫飽,又能嘗到臺灣的特色味道。



臺北便利店的MUJI專櫃


推薦大家便利店內的熱飲:現磨咖啡、豆漿、各式的奶茶、薑茶等等,既健康、又美味。臺北便利商店基本上都是有座位的,當你買到了鮮美的食物,可以在店內大快朵頤,也可以歇歇腳。享受完美食之後可以去洗手間方便一下,因為很多便利店也是自備洗手間的。


其次,臺北便利店的生活機能很強大,在這裡你可以交水電費、煤氣費(臺灣叫瓦斯費)、電話費、交通費、學雜費、電視費、保險費、勞健保費等等。可以列印、複印、收發傳真、在ATM機上取錢(基本上現在都可以在便利店用銀聯卡取新臺幣)。在自動售賣機上你可以買電影票、展覽票、火車票、演唱會門票等,且大部分都可以用悠遊卡(臺北地鐵卡)付款。



帶有洗手間和ATM機的便利店


為了方便上班族,臺北的許多便利店甚至連配菜、火鍋料這種商品都準備了。大家不用抽時間去大超市按照清單一個個採購回家,而是每天都可以在就近的便利店買到最新鮮的食材。



自助熟食餐檯


人們來到便利店各取所需,吃飯、用洗手間、買杯飲料解渴、休息、等人、做功課、取錢、諮詢事物……便利店的存在已經不僅僅是販售商品這麼簡單,它幾乎存在在每位臺北人的生活中。



便利店的無微不至


我自覺臺北便利商店有許多亮點值得稱道,比如,這裡可以接收包裹,當人不在家時快遞包裹無人取,如果寄到便利店既安全又省心。




許多便利店內往往會售賣當地特色小物品,或者是一些限量商品,例如:鑰匙圈、明信片、冰箱貼、臺北特產等,不僅是體貼了當地人,也考慮到了遊客的需求。



每逢節假日,便利店的相應禮包便出現了:母親節的玫瑰花、重陽節的水果籃、情人節的巧克力、春節的送客大禮包……如果這些禮品都不滿你意,你甚至還可以訂購商品,根據自己心願而買到的禮品,送出手的時候也更顯珍貴!讓人不禁讚嘆商家的用心。



便利店照亮你我回家的路


聽說曾經有迷路的小朋友在尋求便利店的幫助後,找到了回家的路,這讓深夜時分才離開7-11的我並不害怕。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仿佛全天候的燈塔一般,照亮我回家的路,也時刻迎接著每一位需要歇腳的人。


臺北便利店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它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便利,帶來了人文的升華,也為人們帶來了身體和心靈的寄託。




— End —


關於臺北的其他文章:

1、誠品:臺北的文化精髓

2、地下街:臺北的動脈

3、漁人碼頭:愛情在這裡駐足

4、挑戰天際的傳奇——臺北101大樓

5、臺北車站,不只是車站

6、臺灣年味:人情味

7、臺灣流行用語之大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明]本篇文章的內容均為原創,版權所有!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酒店諮詢,請點擊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

相關焦點

  • 2016第三季度臺北零售市場總結 第四季度多品牌拓店
    其中,H&M亞洲最大旗艦店將於年底登陸西門町;LV臺北SOGO復興店亦計劃在12月中旬登場。   臺北各大主要商圈空置率情況    第三季度,臺北各主要商圈租金水準與第二季相同,沿街店面空置率除忠孝商圈下降2.7%外,其餘皆上升,其中以站前商圈上升2.1%最多。
  • 臺灣寫真:臺北便當店「真便當」
    7-ELEVEN是全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商店集團,而分店密度最高的當屬臺灣,以每4900人一家分店的平均密度,排名全球第一,並贏得臺灣零售業第一的地位。在臺北車站、地下街、體育場、學校、醫院、百貨公司都有它的身影,店型變化之大也堪稱全球之最。   記者慕名來到位於信義商圈的一家7-ELEVEN,臺灣人稱之為便當店,一探究竟。
  • "宮廷風"便利商店登場!飽覽臺北夜景24小時不打烊
    「全家圓山店」可飽覽臺北美麗夜景。(圓山大飯店提供)「全家圓山店」24日於圓山大飯店的麒麟廳盛大開幕。(圓山大飯店提供)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全臺首家進駐5星級飯店的便利商店「全家圓山店」,24日在臺北盛大開幕,圓山大飯店與全家便利商店連手打造宮廷風十足的便利商店,並販賣圓山紅豆松糕、鳳梨酥、牛軋糖等著名伴手禮;為慶祝開幕,更獨家推出每袋新臺幣199元的限量開幕聖誕福袋,以及麵包同商品買1送1的優惠活動。
  • 7-11聯合BEING fit健身房在臺北開首家運動複合型店
    7-11聯合BEING fit健身房在臺北開首家運動複合型店來源:聯商網2018-06-20 11:39聯商網消息:近日,7-ELEVEN聯合BEING fit健身房在臺北開出了首家運動複合型店,門店選址在臺北松江路、行天宮附近住商辦混合商圈。
  • 全家便利店推出可洗衣的「反便利」創新店
    之所以說它是「反便利」,在於便利店在標準定義中的便利,讓人隨處進店,快速購買,即時便利的功能,這家店卻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希望讓人更多時間的停留,能在店內完成一小時內的一站式生活服務和購物、休閒體驗。
  • 冶春臺北店周年慶典昨舉行(圖)
    去年9月3日,作為蘇資入島的籤約項目,由我市揚子江集團投資的冶春臺北店,正式在臺北大型「銷品茂」京華城亮相,這是大陸國有資本入島實體投資第一例,也是目前大陸餐飲業在臺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一年來,冶春臺北店營業額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認可並喜歡上了代表揚州美食文化的「冶春」。
  • 在全家集便利店 不止是販賣商品,更多的是對生活的嚮往
    嚮往的生活需要儀式感,無論是在朋友圈分享的美好生活碎片,還是寫在日記本的生活記錄,都是在認真生活的痕跡。也許很多人時常會感動生活無聊枯燥,被工作忙得團團轉,心情煩悶。這時候,不妨到全家集便利店小坐一下,感覺片刻的人間小美好。因為你能在這裡,找到生活的儀式感。
  • 誠品書店,它讓臺北發了光.
    重視人的想法、尊重人的觀點、關心人的感受、愛護人的生活,這才是誠品的理念。 藝術在誠品,悠然的閱讀空間、終日繚繞的古典樂、獨具匠心的展覽沙龍……讓你體味著生活的溫度、智慧的樂趣。生活在誠品人看來,書店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因地制宜」便是誠品的創舉。在青少年聚集的臺北西門町,誠品書店多擺了漫畫與羅曼史的圖書區;天母店側重休閒旅遊與家居的書籍;中南部分店則是增加了中文書籍的比重。
  • 生活壓力大 年輕人「逃離臺北」(說臺灣)
    年輕人過著「雙城生活」   越來越多像林柏堯這樣的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而搬離臺北市,到新北市、桃園市當「輕移民」。臺北房價、物價居高不下,同時周邊的新北市、桃園市等地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越來越完善,臺灣年輕人於是「逐房價而居」,選擇在臺北工作,在周邊居住,過著「雙城生活」。
  • 對標日本第三大龍頭羅森便利店,中國便利店行業得到哪些啟示
    其實,作為三大日資便利店之一的羅森,1996年入華後策略偏向保守,直到2017年才提速。從店鋪規模看,羅森第一個1000家店用了21年,從1000家到2000家用了1年11個月,從2000家到3000家再次提速,衝破疫情影響花了1年9個月。
  • 臺北|輕質生活,大道至簡
    奇妙的是,無論衣、食、住、行,品味觸感滲透進不同的日常層面,自我風格強烈,卻又圓滿契合生活。舒適、有機的生活文化,在臺北,的確有跡可尋。1.這就是臺北人一天的開始。創始人堅信,美好的味道能舒緩神經,令處於工作與生活壓力下的我們得以緩解,回歸平和。除了摯愛的英國香氛NEOM,在永康店裡,還發現了來自法國格拉斯的純天然香水100BON。
  •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以快遞代收實現便利店增值,藍店加盟推動社區經濟 2020-09-29 17:32:41  來源:網際網路當下,我國社區經濟主要呈現三大方面特點:第一,就從業屬性而言,大多是民營經濟,主要從事服務行業,其體量往往較小;第二,就服務對象而言,主要針對所在社區或相鄰社區居民,服務群體相對固定;第三,就經營方式而言,呈現形態較為靈活,通常以定製式滿足消費者需求為前提。
  • 去臺北過一個小長假臺北3日遊玩法路線
    101大樓臺北的迷人地標,世界第三高樓,鳥瞰城市夜景的最佳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華歷史文化的精粹所在,浩瀚藏品讓人嘆為觀止。 交通攻略臺北建議捷運或公交出行,方便且相對便宜,可提前網上購買悠遊卡,也可以在當地捷運車站或貼有悠遊卡標示的便利商店(7-11、Family、OK、福萊爾)購買。
  • 【發現】臺北傳奇花藝師的生活美學
    而山在他的血脈裡,婚後與妻小因生活考慮搬往了臺北,工作上名聲日隆行程滿檔,但回到山的懷抱一直是鼓動在內心裡的渴望。於是,接手水墨畫家李承宗位於九份山上三十多年的老屋,窗外山麓連綿,連著盡頭的一汪碧海。一年多前,他每周一日移居這裡,其餘的時間則開放為民宿,各行各業的人來這裡小憩賦閒,留言本上有一句很是赫然:「看似全無設計,卻是處處『心法』。」
  • 「高品質+精細化」提升便利生活
    十三五期間,我區完成了兩個「生活性服務業三年行動計劃」,不僅做到每2萬人平均1個百姓生活服務中心,累計建設百姓生活服務中心55個,各類蔬菜網點512個,更重要是,每新增一個便民網點,居民最需要的是什麼都成了籌備過程的重中之重,「高品質+精細化」的工作模式,讓百姓生活越來越便利。
  • 看看日本的便利之店-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
    東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長告訴《好奇心日報》,便利店的麵包廣告詞很重要,人們偏向買帶有疊詞形容詞的產品,可能刺激食慾,如用もちもち(軟糯)等包裝廣告詞的麵包賣得特別好。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集團 80% 的東北地區分店在兩周內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
  • 在臺北的戶外風格選物店,真的買得到《GO OUT》裡的生活嗎?
    愛打扮的戶外人,常常是順眼的裝備和服裝不知道在哪裡找,雜誌內頁的單品又太難買到。在寶島臺灣就有一塊好地方,是眾多戶外選物店的中心聚集地——臺北市。▲Image©facebook@cowrecords111COW Records店主原本就熱愛戶外用品與服飾系列選物,店鋪隱藏在東區巷弄,小小的格局,卻有著令人陶醉的日系溫馨家庭氛圍與北歐簡約清爽的裝潢設計,展示臺多採用原木系,中部特地留有空間舉辦一些小型講座
  • 走進臺灣臺北殯儀館(2020)
    【記者郭書宏臺北報導】便利商店首次進駐殯儀館!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為提供治喪民眾更多元的餐飲與便利服務,六月起結合公益團體在北市第二殯儀館開設便利商店,提供民眾在等候親屬火化時,放鬆心情、補充能量的舒適空間,店內還有販售蓮花座、靈位牌、紙紮品等治喪用品。
  • 臺北ART HAUS精品店設計
    ART HAUS是一個源於藝術美學的複合式高端精品品牌ARTIFACTS,在提供專屬品味的同時,重視品牌與文化藝術的內在聯繫,融合當代與經典、東方與西方、藝術與時尚、家居生活與文化美學,詮釋新精品的低調文雅風格。如恩設計最新打造的ART HAUS精品店位於臺北信義區新光三越A4,面積約為660平方米,空間之大堪稱全臺藝術複合式精品店之最。
  • 大陸女生回憶在臺北生活:被臺灣同學問「你們那會排隊嗎」
    在臺灣,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就是「人」。有人曾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因為臺灣人非常熱情。 到了臺北,學校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租房的信息,我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順利找到了住處,正式開始了在臺北的生活。 臺師大有一位熱情的保安大叔,他每年都志願接待大陸交換生,我們稱他為「貓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