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終,金融機構紛紛推出2021年投資策略展望,金輦投資指出,2021年作為A股「三十而立」後的第一年,市場面臨一上一下兩股力量,向上是疫情散去後的經濟持續復甦,向下則是寬鬆的貨幣政策邊際收緊。在這兩股力量的交互影響下,未來一年A股的走勢會較為複雜,市場的投資機會將主要是受益於經濟復甦的順周期和消費、科技、醫藥等持續成長性行業。
基本面
經濟復甦向好,盈利成為A股向上決定性因素
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根據IMF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僅為-4.4%,是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如今隨著中美歐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接近尾聲,加上疫情檢測能力、死亡率均在改善,我們認為明年疫情影響將逐步淡去,全球經濟增長有望迎來確定性改善,復甦在即。
中國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疫情防控最為到位的,經濟率先觸底反彈,企業補庫存和投資擴張的意願都比較強烈。數據上看,A股單季度盈利增速在2020年Q3已實現由負轉正,全年增速有望升至正區間;與此同時,領先指標社融增速今年以來持續走高也指向未來盈利修復繼續保持強勁。
A股市場在經過19、20年流動性政策持續加力,估值水位不斷抬升。從分位數上看,絕大多數已處於70-80%區間,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大。反而是經濟復甦帶來的企業基本面恢復、盈利加速有望成為接替「估值」的股市新驅動力。
超常規政策漸進式退出,流動性邊際收緊
就宏觀政策而言,整體呈現海外繼續寬鬆、國內穩中趨緊的格局。鑑於海外經濟活動還未完全恢復,歐美等發達國家已表示會在明年繼續維持較為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為此美聯儲在今年8月份修改了貨幣政策框架,放鬆了對通脹水平2%的要求,給之後保持更長時間的寬鬆政策創造了條件。與海外政策導向不同,國內政策會逐步從疫情時期的「超常規」狀態向常態轉變,寬鬆程度較今年肯定會有所收斂,但收緊節奏一定是漸進式的。目前來看,長端利率已上行至3.3%,基本回歸到中樞水平。
從微觀層面上看,A股流動性好於社會宏觀流動性,居民配置、機構配置都是中國權益時代的重要助推器,資金流入A股的趨勢仍在繼續。1)資管新規落地後,信託非標轉標和銀行理財子的成立為權益投資打開了新的通道,居民理財需求持續旺盛;2)各類長錢在低利率時代中,將逐步加配權益資產,獲取收益。
從全球資本市場的比較來看,在資本市場持續開放、經濟增速領先、海內外利率差較大和匯率穩中有升的大背景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新興市場,外資會繼續流入A股,中國在全球配置中的權重才5%左右,未來會持續提升,最終將與中國在全球GDP的份額相匹配。
三條投資主線:中長期繼續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
01| 消費 :政策加碼 亮點紛呈
一直以來,消費行業都是A股投資的絕佳賽道之一,這不僅取決於中國龐大的消費基群和不斷增長的人均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國內消費市場一直保持著活力。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較重時,必選消費受益其高確定性表現強勢;下半年疫情基本控制後,可選消費開始明顯復甦,部分可選子行業有望迎來報復性需求反彈比如旅遊、酒店、影視等。而明年,消費又有了新政策加碼,十四五規劃提出的「雙循環」新格局將內需和消費放到了新的高度,強調消費品牌建設,鼓勵新業態的發展。未來隨著中國交通網絡與移動化聯網繼續滲透升級,我們有望看到在「衣食住行康樂」多領域的新產品和新發展模式,其中蘊藏的機會值得我們去挖掘跟蹤。
02| 醫藥 :提前布局 著眼長期成長性
2020年,疫情催生了醫藥領域多個細分板塊的戴維斯雙擊,如疫苗、檢測等,如今隨著疫情影響漸遠,我們建議用更長期的投資邏輯去看待醫藥行業。從未來成長性切入,我們會更加關注兩個領域:
一是研發投入高、研發能力強的創新藥及產業鏈,其中大市值公司在全產業鏈上的優勢正逐步顯現,而新興的生物創新公司也有望在細分賽道上做出業績;
二是高利潤率、高成長性的醫療服務與醫療消費,板塊本身屬於醫保免疫板塊,同時又符合醫藥消費升級的大趨勢,預計龍頭企業將持續受益,繼續保持業績高增長。
03| 科技 : 集中精力 重點關注5G、半導體和新能源
展望明年,科技依舊是重頭戲,原因是政策紅利、技術紅利下盈利將進一步加速,比如5G、半導體和新能源行業。
具體來看,對於5G,明年至少又有兩大利好。一是疫情退去加快5G在國內和全球的發展進程,二是拜登上臺後有望打破或緩解之前的各種限制,從而以更市場化的方式構建產業鏈。
半導體行業之前雖然市場預期比較高,但從今年三季報看,相關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仍全面超預期,反映出了業高景氣周期與國產替代效應正形成協同效應,我們認為這種好勢頭有望在2021年延續,值得看好。
受益於全球碳減排大趨勢、國內「綠色發展」新政策,新能源行業的中長期發展空間被成功打開。美國拜登政府上臺後,將會積極踐行選舉時提出的「氣候計劃」,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配套刺激計劃金額總計2萬億,涵蓋電力、建築和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求2050年實現碳中和,而日本、韓國和歐盟也相繼宣布了碳減排計劃,制定了氣候目標。國內則是提出了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並在十四五規劃中著重強調綠色發展。面對能源領域這次新革命,保守估計清潔能源供給主力——光伏新增裝機年複合增長率兩位數增長,而新能源車若能在規定時間完成全部替換,長期空間更是巨大。
策略總結
總體來看,復甦與收斂下的2021年的A股市場,結構性機會依舊值得期待,能否深入研究鎖定優勢賽道是決定未來投資受益的關鍵,在這一點上我們堅定看好消費、醫藥和科技三大行業,聚焦業績增長確定性高的細分行業龍頭。與此同時,面對明年可能出現在基本面、資金面以及情緒面上的擾動因素,我們也會憑藉多年豐富的二級市場經驗審時度勢,以不變應萬變,恪守價值與成長兩條準繩,繼續為廣大投資者們實現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