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道投資
摘要
小博邀請到了博道基金副總經理史偉以及醫藥、科技、消費領域的三位研究員,集中解答一些大家近期關心的問題。
查理·芒格有一句經典的投資準則——要在魚多的地方釣魚。長期來看,科技、消費、醫藥是最符合社會發展和經濟轉型的三大黃金賽道,也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上市公司。
但短期市場難免有所波動,特別是最近板塊輪動加速,順周期行情火熱,而科技、消費、醫藥卻有些「偃旗息鼓」。
科技、消費、醫藥還值得買嗎?怎麼看帶量採購對醫藥板塊的影響?估值調整到位了嗎?今天,小博邀請到了博道基金副總經理史偉以及醫藥、科技、消費領域的三位研究員,集中解答一些大家近期關心的問題。
近期,由史偉操刀的博道睿見一年持有期混合(010755)正在發行。史偉長期專注於成長股投資,尤其對科技、消費、醫藥三大黃金賽道有著深刻理解和多年投資經驗,看好相關領域的投資者不妨關注下!
醫藥丨估值消化基本完成,帶量採購加速行業洗牌
#博道基金醫藥研究員
清華大學生物醫藥學博士 任一林
在帶量採購的影響下,近期醫藥板塊持續回調,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一「利空」?
任一林:帶量採購是醫保局在中國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需求升級與醫保資金收支壓力加大的長期矛盾下的必然選擇,從三批藥品帶量採購到高值耗材的集採,預計未來會持續有更多品種納入醫保。
對行業而言,帶量採購將倒逼企業加強創新,通過高質量、差異化的產品獲得更好的定價權與利潤率,而創新能力欠缺、故步自封的企業將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這也會加速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未來國內會產生一些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醫藥巨頭。
在經過二季度以來的回調後,目前醫藥板塊的估值還貴嗎?
任一林:目前醫藥行業整體估值得到了充分的調整,當前絕對估值水平與2020年3-4月基本處於同一水平,行業估值溢價率回到歷史均值水平,估值消化基本完成。
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後,明年醫藥板塊的驅動力在哪裡?
任一林:首先,由於疫情受損的企業目前仍然處於逐季恢復的過程中,預計這一過程會持續到明年2季度,主要包括化學和生物製劑、IVD和高值耗材類的公司,但是由於帶量採購的影響,部分高值耗材和製劑公司面臨較大的價格壓力,短期業績可能會有所滑坡。
因此,沿著業績修復的主線,一些疫情受損業績逐步修復、估值合理的公司是明年醫藥行業投資的重點。
創新是新形勢下醫藥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創新藥和創新器械產業鏈公司長期邏輯通順,經過Q3-4的深度調整,目前部分公司已經進入合理價格區間,2-3年維度上的投資機會已經顯露出來,主要是CXO、創新藥、創新器械類公司。
科技|投資機會從「硬科技」向「軟科技」轉變
#博道基金基金經理
高級分析師 張建勝
在經過二季度以來的回調後,目前科技板塊各大細分行業的估值各處於什麼位置?
張建勝:經過二三季度的回調後,科技板塊的估值都有所下降。從PE-TTM來看,電子、通信、傳媒的估值分位數均在歷史中位數水平;計算機由於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最為突出,在歷史80%以上的高分位數,但這個偏向於一次性的特例。如果按2021年預測估值來看的話,基本上幾個行業都在中位數水平上。
今年,科技板塊中硬體比軟體表現更好,明年會發生改變嗎?
張建勝:每一輪科技的浪潮都是由硬體創新突破開始的。例如3G到4G時期,先是通信運營商的基站投入使得通信行業獲得階段性高景氣,接著是4G智能機的快速滲透帶動了蘋果產業鏈的繁榮,然後才有手遊、行動支付等軟體和網際網路應用的蓬勃發展。
在5G周期中也會延續這一發展軌跡,在過去兩年,我們已經看到了通信和電子端的高景氣,在未來幾年也會看到逐漸往軟的應用方向轉換。
但是,4G應用更多體現在To C消費者端,因此滲透率的提升會非常快速而迅猛;而5G的較多差異化應用如物聯網、無人駕駛甚至AR,有較大程度體現在To B的企業端,因此下遊應用會相對散一些,導入的斜率也會較為平緩些,但持續的周期也會更長些。
「軟」科技裡,哪些細分行業有確定性較強的投資機會?
張建勝:例如網際網路平臺、自動駕駛物聯網等AI應用、雲計算等。另外,類似信息安全等個別今年受疫情或政府開支縮減,而業績被壓制的計算機應用企業,預計也會有階段性機會。
消費|龍頭個股地位穩定,結構提升大勢所趨
#博道基金首席股票行業分析師
陳磊
相比科技醫藥,消費板塊的確定性較高,但也在9月份出現了部分龍頭股大幅調整的現象,這是偶然現象?還是整個板塊的潛在風險?
陳磊:股價短期的波動可能會由短期漲幅較大,估值提升超過盈利提升速度,市場板塊輪動等因素造成的。但從長期來看,消費的龍頭個股地位穩定,結構提升的大方向沒有發生變化。
怎麼把握消費升級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陳磊:我們看好行業競爭格局較好,結構升級動力強(疫情後對營養健康的需求、和海外比價格偏低的、面子消費特徵的)的消費行業。比如乳業,中國人均蛋白質消費量和西方國家相差很遠,甚至比不上日本和韓國,但隨著消費升級,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此外,近年來,低溫奶的增速很高,未來將會帶動產品均價和產品組合改善。
整體市場丨高增長、低通脹,利於股票投資
#博道基金副總經理,
博道睿見擬任基金經理 史偉
怎麼看明年的市場?投資的難度會加大嗎?
史偉:很多人會說,根據A股過去牛短熊長的經驗,經過2019年、2020年兩年的大漲,第三年2021年的市場可能會不太好。
但其實,過去兩年市場的上漲還是比較有節制的;同時,我們的交易制度也在逐步與國際接軌,例如發行和退市制度、科創板和創業板漲跌停製度等。因此,A股波動特徵也與國際接軌,進入牛長熊短階段是完全有可能的。
伴隨著新冠疫苗以及相關藥物的逐步落地,2021年全球經濟將進入共振復甦,並進一步強化國內復甦,預計2021年上半年GDP會達到10%以上的增速,甚至超過15%,全年在8-10%之間;同時,受益於豬肉價格不振,非食品CPI環比折年率等數據也不是特別通脹的狀態,預計2021年的通脹在1%~1.5%區間,社融和M2增速會回落到10~12%。
按照美林投資時鐘,高增長、低通脹,2021年還是處在一個有利於股票市場的宏觀區間。
明年主要的風險點在哪裡?
史偉:明年上半年可能會出現社融和M2增速低於名義GDP增速的情況,市場對這一現象的解讀有不確定性。因為M2增速比GDP增速低比較少見,一般只出現在高通脹時國家明確緊縮的情況下。
這個數據看起來不太正常,但這並不是緊縮,只不過是因為疫情的原因,造成GDP基數較低,明年的名義GDP增速會特別高,使得社融和M2增速相對低於名義GDP增速。
風險提示:本產品由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財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將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有風險,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敬請投資者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相關法律文件,了解產品風險等級,做好風險測評,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產品。基金具體風險評級結果以銷售機構提供的評級結果為準。中證800指數由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編制和計算,其所有權歸屬中證。中證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確保指數的準確性,但不對此作任何保證,亦不因指數的任何錯誤對任何人負責。博道睿見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對於每份基金份額設置一年鎖定期限,在鎖定期限內不能贖回基金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