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kinera在北美發布了4驅動器的freya(249.99美元),下:
特性:無縫腔體、紫金帝王色系、反光粉末手繪、降噪耳機般的隔音、迅猛與舒展的圈鐵音色。
7月,發布了7驅動器的旗艦級Baldr(1399.99美元),下:
採用了靜電單元混合圈鐵的複雜配置,其它特性暫未知。
7月,Kinera還在日本市場(.yodobashi)發布了姊妹品牌qoa的Vesper(雞尾酒概念),售價9,273日元(稅前) ,下:
除了萬元旗艦Baldr尚未在國內上架,另兩款萬能淘寶已有售。
由於這裡面Freya的綜合競爭力似乎最高,是可以好好寫個文章。
和K廠以前的產品一樣,採用別致的6角禮盒包裝,表面流動的色彩傳遞出藝術性。
四份紙卡
從大致的內容(英文)可看出K廠對Freya很重視。
此外,Freya在產品說明頁還印出「幕後主使照片——老闆娘頭像
通常情況下,這意味著「信譽擔保」,彰顯了豁出「命」的鬥志
根據以往的開箱經驗,我感覺像是面對著一款2500到3500元的耳機。
2條轉接線(安卓版\IOS版)
1個耳機清潔刷,1個3.5\6.35鍍金轉接頭,3對白色矽膠套,
還有幾對FINAL E套(個別配件在圓形收納盒裡)
收納盒的設計很有新意,極具時尚感,似乎脫離了直男審美的HIFI圈子,有著別樣的美豔
這種設計的收納盒暫時是業內頭一份。
耳機本體
在我所知的各種類定製造型耳機裡,Freya個頭中等。
大於弱水的qt7pro,小於QOA的粉色佳人,在穩定性和舒適性上異常出色。
在插入耳道的過程中,耳套也沒有發出粉色佳人那種擠壓空氣的碎響。
耳機線粗細適中,銅色,和K廠圈鐵靜電旗艦NAN·NA的線貌似是一樣。
具體纖芯資料未知。
另,值得一提的是,分線器打上了kinera的品牌標識,這讓它看著更正規了。
要知道K廠的動鐵旗艦ODIN和圈鐵靜電旗艦NAN·NA都沒這個。
以上種種表明,售價相對低的Freya會是K廠產品史上的裡程碑。
和索尼walkman30周年X1000系列隨身聽的背板設計類似,Freya(外殼)也嵌入了大量閃粉,加之手繪的抽象色彩,更是強化了實物的驚豔,甚至是奢侈感。
由於這種設計下的Freya太過於「流光飛舞」,造成拍攝非常困難。
所以,第一次,我要特別提示讀者們:本文中的圖片僅供參考,它們只展示了實物七八成的質感或真實感。
長達3小時的精細手繪,經得住近距離(10cm)觀察和品鑑。
內嵌的紫金粉末(logo為銀色)在不同光線、角度下會有層次豐富,且別具格調的美。
金色粉末集中的區域可謂點睛之筆,如首飾般閃耀,由於亮度相對其它色更高,會進一步強化對耳朵的修飾性。
特別說明:因面板圖案為手繪,我估計每一個都不大一樣。
但黑底+紫金銀河的圖案應該是不會變的。
此外,官方還有個淺色版本,白底的,實物不清楚咋樣,不過,基於我的審美,僅以官方圖片對比,黑底的似乎更好看。
釉面光澤,超輕量,3D列印的UV樹脂外殼讓面板與內腔體無縫,實現渾然天成。
由於不是金屬,也不沉,也不易出現在收納時,倆耳塞頭磕碰所致的「劃痕」。
換句話說,Freya在較高端的耳機裡面,屬於非常好打理的,推測會很耐造,也很容易長久保新。
適合廣大處女座們。
聲音:
靈敏度很高,超過110dB,和業界靈敏度標杆TFZ的動圈耳機齊平。
搭配蘋果手機、堅果手機,連手機廠配送的普通轉接線,Freya的實際聽感聲壓和全頻的張力、氣勢都很好,不僅耐聽,而且基本的硬素質呈現也沒問題,尤其是蘋果手機下。
不過,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用好點的耳放線,比如IKKO ITM03或ITM05,在海貝音樂APP(USB獨佔模式)下會有明顯更強的微動態和定位感,解析和動態都比普通轉接線好很多。
幾乎是一耳朵的提升。
如果資金更充足,豁出去買個四五千的山靈M6PRO或是SONY ZX505也很好。
前者推下來聲場更大,後者更細膩。
音色:
舒展、平衡、大氣、結實。
告別了QOA粉色佳人和KINERA IDUN的「凹造型」,聲音更平衡,也相對更自然、真實。
音質:
三頻能量比:3.5:3.5: 3
除了搭配海貝R6PRO會有讓Freya的低頻能量達到4,我手裡其餘幾個播放器與之搭配,都差不多是比較均衡的。
高頻稍稍暗,暗於K3003,亮於XBA-Z5,
由於厚度和密度都比較大,整體聽著很健康,一耳朵的血肉豐滿。
(IBASSO IT01S是血氣方剛、冷聲、凌厲與蕭瑟)
全頻結像紮實,細節交代從容、不硬,但卻「處處硬朗」,有蓬勃的氣勢。
(高級播放器下的鋼琴聲很動人)
Freya的這一特性既不同於追求極緻密度和瞬態的達音科「玥」(DUNU純鈦膜旗艦),也不同於強調高飽和度兼高密度的上海聽寶歐若拉3(4000元動鐵耳機),同時,也有別於高密度線條化的索尼EX1000。
它更像是qdc天王星的全頻密度增強(實測對比),表現在聽覺上,就是強化的肌肉感,如此提升,也讓Freya的解析更為真切(直達心門),更具爆發力和震懾力。
差異的地方在於,qdc天王星的高頻會稍稍再亮些,但基本的延伸、分離兩者水準接近。
(比天王星的高頻密度再好些)
除卻高頻風格的可聞差異,Freya的低頻密度、量感、質感(下潛和瞬態),中頻的厚度和情感表現力是比qdc天王星要更加強大,總體上是個比較明顯的基於真實感的音樂欣賞型耳機,而天王星的官方定位是「監聽」+「欣賞」,會更強調線條感的明晰,情感表現會略微中性。
如果可以的話,我個人口味,會希望Freya的全頻亮度再提升一點點,這樣的話,音樂中旋律的毒性會更出色。
Freya官方調音相對自家以往型號,風格上確實更真實,總體更穩,更爽朗,橫向聲場也明顯「鋪開」了。
(qoa粉色佳人和kinera idun都有對某些頻段著重描畫,高頻普遍抓耳,或是低頻厚而猛)
由於Freya全頻密度大於這個價位耳機所慣有的水平,且同時實現了更平衡的真實感,加之相對這個價位段耳機更容易爆發出大動態下的雄渾氣勢。這讓我覺得Freya是個「越級」的HIFI耳機,而出色的外形設計更讓它變得誘惑力十足。
所以,2020年如果要我選一個1000到3000元價位的圈鐵(1圈3鐵)耳機,person雙手雙腳推薦Freya。
無一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