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兩房改三房」!女兒的這間私密閨房,如何從蝸居中變身而出? | 二寶爸改造

2021-02-07 奇葩二寶爸



讓大家翹首以盼很久的「兩房改三房」重磅文章,今天終於姍姍來遲和大家見面了。


歷時大半年的改造,二寶爸動足了腦筋,也花盡了心思,只為把每一個細節都落實到最好,把每一寸空間都利用到極致。


同樣,今天這篇文章,我也是字斟句酌,連每一張圖片的選擇和擺放位置,都推敲了很久。因為我想呈現給大家一篇視覺上一目了然+文字間乾貨不斷的高質量推送。


經過幾個晚上的打磨,我終於有足夠的信心把全文拿給你們過目了。


請相信,這會是一篇全程無尿點的乾貨文。


雖然具體的改造方案未必能拿到每一個家庭去貫徹,但對於空間的設想,對於生活的理念,以及對於實用好物的分享,應該是可以拿來參考和引發共鳴的。


言歸正傳。


這一次的改造,也是二寶爸不得已為之——魔都人民面對的房價,那份有心無力的苦楚,只有同命相憐者才能感同身受。


我甚至可以自賣自誇地說,自己的收入能在地球上絕大部分城市買房,卻無力承擔上海市中心的房價。


女兒長大了,想要自己的獨立空間,我想過拿自住的兩房換隔壁三房,差價是600萬,加上稅費等各種摩擦成本,我需要700萬人民幣來置換——僅僅只是多一個房間。


也許你們會說我矯情,完全可以置換一個便宜的小區或者位置偏一點的地段啊。


道理沒錯。

可是,差一點的小區,停車沒車位,環境亦不如現在,只是為了房間更大而降低整體生活環境,我覺得有些得不償失;


地段若是偏一些,上班上學都不方便,和長輩住得也太遠,醫療教育資源的下降,也讓我不甘心——由奢入儉難,我是凡夫俗子,很難心平氣和接受。


在我有限的能力裡,如果不得不面對生活方式的妥協,我更能接受的方案是——讓房間變得緊湊些,或許,也會更溫馨些。


也感謝領導的寬容豁達,我在舊文《寫在中興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後:人到中年,請把生活降維,讓心情升維》也寫過:


當我每個晚上坐在床頭愁眉不展恨自己無能時,二寶媽一句「為什麼要換大房子,我們給女兒改造一個房間出來吧」,讓我看到了陽光,照耀著我前行,渾身充滿動力。


以上,是為我「兩房改三房」的初衷。



擼起袖管,決定改造,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最大痛點,是我家的房型。


房型圖如下,全南,雖然雙陽臺是亮點,但卻幾乎沒有任何改造空間和餘地。



作為一個外行,二寶爸自己想過幾種思路,都有很大缺陷。


比如,把客廳大陽臺隔一塊出來,做成「榻榻米和室」或是帶移門的「臨時臥室」。



這樣的1+1房型,我在泰國看房時,見過不少,很多都這麼操作,也比較節省空間。


▲ 在曼谷的素坤逸市區,或是近郊的bangna,我都拍到過這樣的1+1房型,整個陽臺被打造成一個可以變成臨時臥室(工作室)的區域。


這樣的房型,在我看來有兩個致命缺點:

1、客廳採光受影響(如果裡面有人在睡覺,門關起來基本就是個暗廳);


2、晾曬衣服沒地方(東南亞或者西方國家,更喜歡把衣服烘乾,不符合我們的國情)。


我甚至腦洞大開,想過把10平米左右的廚房+工作陽臺一起改造成臥室,客廳大門口的一整排大衣櫃改成敞開式廚房:



但同樣也不符合國情。我們都是中式爆炒,油煙厲害,客廳也沒有管道布置;而改造成的臥室,頭頂上還藏著煤氣管道,也是安全隱患。


(廚房改臥室,通常不建議這麼做,的確不安全)


後來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位青年才俊設計師,才華橫溢,連夜給我打造了幾個眼前一亮的方案,顛覆了我之前的想法。


譬如,餐廳移到廚房做成卡座形式,原來的餐廳位置改成一個圓弧型的「異形室內臥室」,窗口朝室內開;


▲ 缺點是可能進門就會覺得比較擁擠,而且這個臥室沒有朝外的窗戶,採光和通風也會有所欠缺。


譬如,把主臥和客廳互換位置,16個平米的主臥改成小一點的客廳,原來的大客廳,則隔成兩個臥室;


▲缺點是一進門就看到所有臥室的門,而客廳卻躲在角落不明顯,進門會顯得很暗,不夠通透。


還有個方案,是我一度最喜歡,也差點想操作起來的。直接把主臥以對稱形式,縱向一隔二。



起先我擔心這樣分割,面積豈不是太小,而且房間太狹窄,會不會逼仄到連床都放不下了吧?


這個設計的亮點在於,兩張床雖不在一個房間,卻可以利用層高互相錯開,成為「不在一個空間內的高低床」——等於賺到一張床的面積,再加上圓形舷窗的「點睛之筆」,打造郵輪上船艙房的設計。


▼設計師的部分效果圖


點睛之筆,就是一進大門,正面就可以看到原先主臥的門,變成了2個像船艙裡的圓形舷窗——



方案雖好,但終究有一個不可調和的最大問題:


不管按照何種方案,整個改造過程都是興師動眾,代價大到不可估量。


施工期間,我們一大家子加上阿姨,都要搬出去住,整理家裡那些東西,已經多到無法想像。


此外,我們住哪裡?幾個月工期,短租房子找不到,住酒店則價格高高在上,根本承受不起。


最後,二寶爸思來想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我決定用螞蟻搬家的辦法,把這個家一點點的、循序漸進地進行改造,並奉行兩大原則:

(在此,二寶爸向精心打磨出三套改造方案的青年才俊設計師鹽大龍老師,誠摯地表示歉意,你的方案很棒,我也很心動,實在是條件不允許)


既不用舉家搬出去,也無需把家裡變成大工地,還能讓這個無從下手的房型,憑空多出一個臥室?


聽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做!到!了!



鬥膽拿剖腹產作比喻,我大膽選擇了「橫切」的刀法:



我把主臥採用了橫向切分的形式,主臥11.6平+陽臺4.6平,均分一下,等於兩個新的臥室A和B各自8平米左右,而且形狀比較方正。


在家具布置上,每個房間基本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起居生活+睡覺也足夠了。(這裡有伏筆,新臥室的布局我後面詳說)


而原來的次臥C,10平米出頭的榻榻米和室,反而成了最大的臥室。


(二寶爸旁白:我們家的生活風格,白天的主要活動空間都集中在客廳,我也比較喜歡這樣的形式,有點類似香港,客廳大,適合全家交流感情,房價那麼高,臥室不用太浪費,能放一張床、衣櫃和書桌即可,反正也就是晚上回去睡覺用)


「橫切」的刀法,缺點肯定有,也很致命:


見下圖,靠近客廳的那個臥室A,也就是我和二寶媽睡的那個房間,並沒有窗戶,通風、採光都是問題。因為床頭那側的牆體,是整棟大樓的外立面,物業不允許私自開窗。否則,若是能自己鑿開一大扇窗,那這個方案簡直完美無瑕啦。



為了彌補「臥室無窗」這個致命的問題,二寶爸的思路,從三國之「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理念中衍生而來——好像逼格很高的樣子。




我們家新增的這兩個小臥室,彼此之間的關係,濃縮起來就是四個字:可分,可合。


陽臺那邊,使用一扇隔音效果比較好的摺疊門。這樣白天打開時,摺疊門可以緊貼牆壁,依然保留一個雙陽臺的通透格局;


摺疊門安裝位置——



安裝後,關上門的實際效果——



而新設的兩間臥室之間,我沒有用厚重的磚塊砌成一堵牆,也沒有選擇隔音效果不佳的那種隔斷(大多用於酒店會議室或者餐廳包廂),而是用了兩層鋼化玻璃加厚的大移門。



如果再加上兩邊各自的窗簾,隔音效果不錯——晚上移門關起來,基本就是兩個獨立的臥室。


先放幾張安裝移門時的場景照。



而白天,打開移門,依然能恢復成過去熟悉的主臥畫面——看起來,儼然是一個面積很大的房間,每個角落都能享受到足夠的陽光和通風。


我最得意的,就是這兩個房間彼此若即若離的「分合關係」


清晨,媽媽拉開玻璃大移門,叫著一門之隔的女兒起床,就好似躺在一張king size大床上,未曾分開過;



來,親一個,渾身就充滿元氣了。



傍晚,兒子到我們房間串門,和姐姐在玻璃移門兩側跳躍翻飛,這裡是他們駕輕就熟的秘密花園。




晚上,移門一關,窗簾拉起,大家各自安好,做個好夢;



甚至,我猜再過幾年,家裡格局很可能會變化。


兒子作為姐姐的小跟班一枚,最近吵著嚷著要和我們互換臥室。


這樣也好,等時機成熟後,我們去睡次臥那個寬敞的榻榻米,兒子搬過來,白天和姐姐在拉開移門的「一個大房間」互動,晚上移門拉起來,各自保留專屬的私密空間,歲月靜好,老父親也看得欣慰。


此乃,可分,可合。



房間著實不大,二寶爸隨便拍些照,基本就能把全貌介紹得很清楚。


說實話,這樣的蝸居,也沒有太多值得自豪的地方,實在是一個上海奶爸「螺螄殼裡做道場」的無奈和所謂生活智慧吧。


既然改造完成,那就鬥膽發幾張成品後的作業,就當功課完成請大家打分了。

說來慚愧,也有些淡淡的憂傷,老父親老母親的房間,其實是全家最小、採光最差的一個房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房間真的很袖珍,迷你到連一張「三面都能下的床」都擺不下,在你們很多人看來,可能還不如你們家一個衛生間大。(香港人大多蝸居,很多人的居住理想就是家裡能擺一張三面都可以上下的床)


但我一直覺得,「屋不在小,溫馨就行」,二寶爸還是想分享一些自己在改造過程中的小小心得,和一些覺得比較適合改造的好物介紹。


(前幾天剛寫冰雪奇緣主題的好物分享,這裡就不展開了,感興趣的請閱讀舊文《為了給女兒打造「冰雪奇緣」主題臥室,我在某寶搜了三天三夜 | 二寶爸淘貨》)


我原本的主臥,是這樣的:



以牆紙的那朵花為分界線,用移門一分為二,把King size的六尺大床挪到了丈母娘家,換成了宜家的一款5尺床,我們夫妻倆睡也足夠大了。


▲ 移門就安裝在牆紙那朵花的位置。


作為一枚節儉的金牛男,我絞盡腦汁,家具基本都保留了下來。


房間變小了,大容量的六鬥櫃我肯定不捨得放棄,唯獨那個可伸縮的「單腿」梳妝檯,實在塞不下。



我從某寶買了條桌腿,把這張梳妝檯改造成了一個多功能的小桌。



目前,二寶媽會用來擺放一些花花草草啥的;偶爾我也會放著我的筆記本,一面碼字一面陪女兒做功課;未來,很可能會化身為兒子的寫字檯,和姐姐一起並排學習。



梳妝檯沒了咋辦?那我不是要跪榴槤了?


且慢,我自有辦法。


我把電視機掛到了牆上,一下子就騰出了電視櫃的一整排臺面,這裡就是二寶媽最新啟用的梳妝檯——就像我反覆和你們說的,當收納空間不夠時,我們就往天上要。



這個寬敞的電視櫃檯面,以後就算放一堆化妝+護膚的瓶瓶罐罐,問題也不大。



在上牆的電視機上,我又加塞進了一整排吊櫃,肚量很大,非常能藏,把領導幾十個包包裝進去都遊刃有餘:



見縫插針狂魔如我,還在頂櫃和五鬥櫃的縫隙裡,通過精確到釐米的尺寸計算,神奇地塞進了四個抽屜式的收納盒。

(敲重點,必須選抽屜式,這樣就可以疊放來節省空間了)



一股腦,我把二寶媽所有的瓶瓶罐罐都裝了進去——領導最心愛的全部家當,都找到了落腳點。你說,我這樣的收納小能手,到底是跪榴槤呢,還是享受香吻一枚?


顏控如我,覺得收納盒樣子太平庸,還用西藏唐卡風格的家具貼「跨界」包裝了一下。



臥室「縮水」後,床頭櫃同樣塞不下了。好在某寶還能定做mini款床頭櫃,也算是擠進來一個香檳金的小傢伙——至少遙控器電蚊香等小物件有歸屬了。



然後,我繼續貫徹「朝著空中要地方」的理念,床頭安裝了帶掛鈎的擱板,變相地當做一個「條狀異形床頭櫃」來使用——可以放手機充電、眼鏡、遙控器、繪本,等等。



掛鈎上還能掛兩個很好看的LED吊燈,觸摸開關,可調節亮度,省去了床頭柜上放檯燈的位置,也不用布明線安裝壁燈。



窗簾保留了下來,空調則裝了個松下旗艦馬甲機「惠而浦」,性價比無敵。



喏,就是那個很外太空的造型的奇怪空調,混家電論壇的,都知道惠而浦馬甲機是個什麼樣的神器,懂的自然懂,就不展開啦。



前面提到的主臥大床,換成了宜家的這一款,帶氣撐,床底都是滿滿當當的儲物空間,強烈推薦小戶型家庭使用,過季的被子啊羽絨服啊都可以藏在下面,太節約地方了。



換而言之,二寶爸把改造後的mini主臥,從顏值到風格,努力保留了之前主臥的低調奢華風。雖然整體壓縮了兩圈,但該有的一樣不少,甚至,還多了更多的儲物空間。


人都是有潛力的,是可以被逼出來的,空間亦然。


▲頂櫃塞滿包包,收納盒塞滿護膚品和化妝品,容量很大。雖然裡面很亂,只要門一關,整體效果就能保持乾淨整潔,井井有條。


女兒的主題房,是以前主臥的1/3+陽臺的1/2組合而成,8個平米也算是雜而不亂,很溫馨。目前,這一方小小天地,是女兒現在最愛待的地方,亦是兒子羨慕嫉妒,總愛往這裡跑的地方。



其實,以前的陽臺部分也很文藝啊,我還發過文章分享自己改造陽臺的往事,可惜都隨風飄散了……(點擊閱讀舊文《花費不到千元,文藝奶爸DIY了一下午,雜物間變身超美小清新陽臺》)



冰雪奇緣的主題就不展開啦,眼花繚亂的風格,也是褒貶不一。有的媽媽超愛,說拷貝不走樣把單品都買回去了;也有媽媽說我直男審美,用力過度啥的。




見仁見智的審美話題,就不展開了。


最後,二寶爸分享幾個我比較滿意和嘚瑟的改造細節。


改造時,我把陽臺這個角落利用起來了,剛好完美地塞進原先臥室的一個柜子,從放置尿片奶粉溼紙巾的雜物櫃,功能轉型為女兒的書櫃,一點不浪費。



原先的陽臺門拆了以後,橫亙在陽臺瓷磚和室內地板當中的那個水泥斷檔,很突兀,也很醜。



我做了一道「景觀隔斷」,挖了個槽,在裡面放了沙子、貝殼、海星、鵝卵石等等,再鋪上一塊鋼化玻璃,寓意是把大海搬進家裡,和頭頂的冰雪奇緣呼應,讓女兒恍若每天置身於大海和雪地交替的奇幻空間,體驗著夢幻般的大自然衝擊。


視覺效果還不錯。



4平米的陽臺,也在瓷磚上改鋪了實木地板。為了和室內的實木地板配色一樣,還要那種超薄款,可以和室內地板平齊,我找遍上海各大建材市場,最後在偏居寶山一隅的一個冷門市場上尋覓到,找的二寶爸好辛苦。


地板鋪好後,女兒的整個房間有種延伸為一體的感覺,房間的視覺效果得到了擴容。



陽臺上的管道用石膏板包了以後,顏值奇醜無比,不能忍啊。



我在某寶下單了黑板磁力牆,搭配成藍粉色。平時磁力牆上可以掛一些生活用品,橡皮筋、頭箍、紅領巾、小包等等,女兒每天起床找東西很方便,再也不會丟三落四了。



還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啊什麼的貼上去,裝飾起來也好看。



這個靈感,最初源於我對次臥那扇門的改造。家裡寸土寸金,整扇門都被我拿來利用,當時就做成了這個藍粉相間的黑板磁力牆。



4尺單人床(其實也不算小,姐弟一起睡過好幾次,也睡得下)為了和地板的「海洋風」呼應,我也選擇了海洋的款式,床頭有一個很有好看的遊泳圈——其實也可以當軟包靠枕,很舒服。



當然,床底下必須也要有儲物能力!羽絨服和過季被子統統藏進去。此外,還有三個抽屜,正好放女兒的內衣、襪子這些小配件。



衣櫃用的是宜家的兒童衣櫃「斯多瓦」系列。



之所以選這個系列,是因為斯多瓦是兒童衣櫃,只有50公分深,成人衣櫃深度通常都在60公分。我選的兩個藍白斯多瓦衣櫃,剛好和陽臺門套突出部分平齊,視覺上好看,也不佔地方——


蝸居改造的知識點之一,是對每一釐米都估算到極致;甚至,斤斤計較到極致,多一公分都不行!



燈飾也是冰雪奇緣款,不展開啦,建議用三色LED燈泡,在暖黃、暖白和冷色之間切換。



書桌也是宜家買的,是我最喜歡的實木產品「漢尼斯」系列。太太太太符合女兒房間的地形了——足夠長,但不需要很深。



書桌偏長的好處,在於我可以和女兒並排坐,便於我陪她一起學習奮鬥。不深,則不會佔太多地方,讓過道變得狹窄,走來走去不會讓人侷促壓抑。


超喜歡這款漢尼斯的書桌,還因為還有個很走心的細節設計——書桌前有一排凹槽。這樣東西就不會掉下去,而凹槽裡還能放很多小雜物,充電線也藏進去,喝水杯子放裡面也不擔心翻掉,完美!



我遵循了眼科醫生的說法,」書桌前最好不要放東西,而是正對戶外景色」。所以,我把全家view最好的、可以俯瞰整個徐家匯車水馬龍街景的超大落地窗,不偏不倚對準了女兒的書桌。



做功課時能保護視力,還能欣賞戶外景色,心情也會變得愉悅啊。



並排的那個梳妝檯改造後的書桌,我自己很得意,忍不住再曬一張圖。當時,我用照片裡的筆記本,一面碼字一面陪著女兒,心情特別好。



最後的最後,再分享幾個改造時用到的好東西。


首先推薦的no.1,便是改造中的重頭用品:摺疊門。


大門是木製結構為主,邊框則是鋁合金框架,使用起來輕便順暢,卻又不降低隔音效果。打開後,摺疊門基本緊貼牆壁,幾乎不佔地方。



先放一張我做的簡易動圖,給你們感受一下:門一關起來,就是自己的一方靜謐小天地。



拉起來真的很輕便,也很順溜,女兒也能輕鬆開關。我拍了短小視頻給你們看一下。



最重要的是,真的不佔地,幾乎不影響原先陽臺公共區域的那塊姐弟倆最愛待、且爭相搶奪的大黑板塗鴉區。


原先的樣子——



裝了移門後的樣子——



因為主臥變小,為了讓家具都放得下,我把主臥的大門也改成了朝外開的摺疊門:



門朝外開以後,進門處靠牆這塊以前利用不到的「盲區」,可以大膽放置一些家具,甚至牆上訂做了個掛衣架。(宜家款的加長版)。一進臥室,就可以掛上包啊、衣服啊、帽子啥的。



第二個神器好物,是我在移門玻璃裡,還加裝了當下的一項黑科技——玻璃窗裡的百葉捲簾!完全不佔地方,可以自己控制百葉窗簾的升降和閉合打開。


我拍了個很酷的視頻給你們看看效果——



還能微調百葉窗的角度,從全明到全暗都可以,非常方便。



就算不拉窗簾,只用「玻璃裡的百葉窗」,也能讓兩個臥室「互相獨立」,誰都看不見誰。



百葉窗要是還嫌不夠,再加一層窗簾,隔音徹底沒問題。(是的,以前臥室的窗簾我都保留了,一點都沒浪費,請叫我當家好男人。)



如今,家裡幾個臥室的格局是:晚上把陽臺上的摺疊門關起,兩個新臥室間的移門關上+窗簾拉起,每一個房間都是獨立的臥室;



而白天把門打開,則依然保持和過去幾乎不變的格局。


每一個角落都有陽光灑落,孩子們最喜歡的那條「繞著房間和客廳的環線跑道」,依然存在,依然可以讓孩子策馬奔騰。



2+1=3,我「無中生有」了一間女兒專屬的私密閨房。


一切都變了,一切都沒變。



可以說,這大半年裡,二寶爸基本上靠著一己之力,用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精神,在不影響所有人的正常生活的情況下,一點一滴地把這項漫長的改造大計完成。


我沒有讓二寶媽和姐弟參與任何一個環節。


原因很簡單,且看我下面貼的幾張照片,都是改造過程中隨手拍下的。



別說改造了,光是這些堆積如山的東西,整理起來就足以令人頭皮發麻,裹足發憷——哼哼,家裡那幾個被我「寵壞」的傢伙,到下個世紀都整理不好……


你問我累不累?肯定累。但,我也樂在其中。


當看到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在小巧緊湊卻又溫馨居家的同一屋簷下,每個人都能找適合自己的、最舒服的生活方式時,我的一切努力就有了意義。


我的腰酸背痛,也就好了一大半……不對,老腰又不行了,領導,快來給我捶幾下……



- END -


《美呆了!二寶爸的陽臺大改造,豁然開朗的何止空間,還有心境》

《花費不到千元,文藝奶爸DIY了一下午,雜物間變身超美小清新陽臺》

《這個愛折騰的全職奶爸,宜家買回一堆大件DIY,卻賺出了好幾個平米》

《歷時半年的廚房改造,二寶爸總結出這些收納絕技,你會看得瞠目結舌哦》

《家再小又怎樣?這個瘋狂奶爸,把家改造成孩子尖叫的超!級!運!動!館!》

《瘋狂奶爸的客廳改造實錄:如何無中生有變出一個書房?| 二寶爸淘貨》

《我的異國裝修血淚史:遠程改造泰國海景LOFT小屋 | 二寶爸之夢想改造家》


從二寶爸的「兩房改三房」中

你受到什麼啟發和靈感嗎?


相關焦點

  • 用這些軟裝,我把泰國「老破小」改造成了美貌度假屋 | 二寶爸淘貨
    (改造舊文,請點擊閱讀《我的異國裝修血淚史:遠程改造泰國海景LOFT小屋 | 二寶爸之夢想改造家》)發了朋友圈後,留言都快炸了。臥室軟裝改造中,床品也是很關鍵。我也曾在客廳的收納文裡寫過:如果我的房子,精緻到每一件餐具的質地和尺寸,每一個抱枕的配色與花紋,每一幅畫的色彩與調性……我相信,我的用心,我的品味,我對生活的熱愛,一定會引起租客的共鳴。因為床上四件套的款式太多太雜,二寶爸也不知道怎麼推薦款式。
  • 80㎡兩房改三房,效果簡約大方很滿意,越住越有家的味道
    80㎡的房子,受歡迎程度還是蠻高的,空間大小合適,一家三口完全夠住,而且打掃也不累。一般80㎡都只有兩房格局,為了更符合生活習慣,兩房改三房也是比較常見的。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套改造案例,80㎡的兩房,經過格局改造不僅實現三房,還打破了原有空間沉悶感,效果簡約大方很滿意,溫馨舒適越住越有家的味道!
  • 兩房如何改三房?真後悔沒早看到!
    不過買到不完美的戶型也別灰心,因為大部分戶型都是有改造空間的,只要好好設計,問題就能得到妥善解決。今天阿尚將就入戶門對著衛生間門、如何多改出一間房等問題,講講都有哪些改造方法。隱形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可以和牆面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進門後給人的印象就是一面完整的牆,看不出任何端倪,成功化解風水問題。
  • 2房改3房,3房改4房,3種方法,讓你家多出1間房!
    案例二:橫廳客廳改造 業主希望3房變4房,因為客餐廳空間較大,且外部還有個較大的陽臺,於是便將橫廳一分為二,連帶著陽臺一起,劃分出一個兒童房來。
  • 2房改3房,3房改4房,3種方法,讓你家多出1間房
    成功的將兩房改造成了三房,而且動線也合理了很多。可參考圖例:我知道,說到這裡肯定有人想問了:我家是橫廳或者豎廳,也能改造嗎?答案是:當然!案例二:橫廳客廳改造業主希望3房變4房,因為客餐廳空間較大,且外部還有個較大的陽臺,於是便將橫廳一分為二,連帶著陽臺一起,劃分出一個兒童房來。
  • 難怪「全屋定製」火了,他家兩房改三房,完工寬敞通透儲物櫃還多
    比如杭州這位屋主家,兩房改三房、臥室不買床、客廳不買沙發,全屋定製家具,完工室內寬敞通透儲物櫃還多;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空間規劃房子建築面積89㎡,兩房兩廳一廚一衛,需要規劃一家5口人居住(屋主夫妻、學齡前的女兒、以及過年過節會來杭州短住的父母);女兒會慢慢長大與老人同睡一屋明顯不便,另外一家五口人的公用活動空間與收納需求也不容小視。
  • 我是芊爸,被學區房逼成了擴容改造家
    什麼是「芊爸改造家」?  我是芊爸,85後,學區房小戶型擴容改造者,讓老破小住著「夠用與舒服」,  芊爸初心:共享優秀方案,讓小戶型改造更簡單。【建設中】  (3)開放「新戶型申請」諮詢,專項解決你家戶型改造問題,並共享給更多同戶型家庭。【建設中】  (4)提供「靠譜群眾榜」,查詢你家設計師的「靠譜程度」。
  • 兩房變四房,收納翻10倍,最完美改造:他家好像換了套房?!| 最家計劃
    成為了改造界的巔峰之星。法式輕奢、復古線條、粉色夢幻、摺疊角落......整個房子隱藏著很多神奇操作,快來一起數數吧。爸爸媽媽 希望空間收納更大兩個孩子 需要有自己的房間劉先生的改造需求,似乎很基礎,卻蘊藏著複雜重重:1、原本兩房變成四房,居住寬敞一點2、兒子、女兒要有各自的房間和書房3、增加儲物功能,兒子女兒東西太多
  • 買下100平新房,兩房改三房,全屋乾淨整潔讓人羨慕,曬曬
    裝修不僅是把毛坯房變成家,更多的是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想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然後對房屋進行合理的改造,裝出滿意的居家效果。這次分享的是一套兩房改三房案例,建築面積100平,屋主很明確告知需要獨立書房,方便在家辦公學習不受打擾。
  • 砸掉兩堵牆,兩房變三房,這家95㎡太絕了!
    下面,一起來看看他家最終裝修效果吧 基本信息 戶型:兩房改三房 建築面積:95㎡ 所在城市:廣東廣州 業主:陳先生 常住人口:5人
  • 「三房兩廳」竟然變成「兩房兩廳」,警惕購房時的贈送面積
    此外,有業主發現售樓部擺放的沙盤模型中的標註從「三房」改為「兩房」,雙方為此爭論不休,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空調外機放置家中,業主質疑設計不合理「買房的時候說好了三房兩廳兩衛,現在告訴我兩房兩廳兩衛,你說我一家五口怎麼住得下?」
  • 廣州老學區房改造,前後戶型格局太顛覆,簡直像換了套房!
    設計師經常出去量房,見過各種各樣的戶型後,總結出:老房真的很難改!!老房最大的bug是格局和採光問題,所以需要通過打拆改善戶型,對於設計師來說,考驗的不僅僅是設計功底,更是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譚小姐提出自己的裝修需求,①兩房改成三房;②客餐廳位置要靠陽臺,光線充足;③廚房和衛生間,要改大。
  • 二胎一兒一女兒童房裝修,9.6㎡一房改兩房,空間的運用很聰明!
    昨天小編分享了一篇關於一兒一女兒童房一房改兩房的裝修案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一下。收到讀者反饋說跟家裡想改造的房屋戶型不一樣,想看看其他的裝修方案,接下來的幾篇文章,小編都會通過案例的方式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兄妹房或者姐弟房改造方案,希望能給想要裝修改造的朋友一些靈感。
  • 這條多袋工裝短褲,讓我分分鐘變身為「人肉媽咪包」 | 二寶爸淘貨
    口袋超多,可以讓我帶娃出門時,瞬間變身為移動的人肉媽咪包——左口袋溼紙巾、右口袋防蚊液、側口袋防曬霜……帶女兒去新加坡時,我這樣穿著:最近二寶爸帶倆娃在泰國過夏令營,每天都換各種多袋短褲的造型……因為囤了一大堆,白菜又好看,不買根本忍不住啊……以下,二寶爸鄭重奉上購物連結,都是最近買了覺得比較好那些多袋工裝短褲,大多都是水洗的硬朗風
  • 蝸居變豪宅,主要靠「裝」!
    到了 Cyril 手中,就會有意向不到的結果:沙發 & 床 二合一,既是客廳,又是睡房。小房子的設計中,沙發床是必不可少的。總結僅有十多二十平方的小空間,改造重點有三:1.一物多用但是生活和工作會客區處於同一空間,缺少私密感。
  • 復古門牌、法國潮牌雙肩包、高顏值wifi印表機……二寶爸最近又淘了哪些神器?
    二寶爸前陣子正好去泰國收房,想著在門口安放一塊屬於自己的復古門牌會很有趣味,就在網上定做了幾塊,大家可以看我的訂單記錄,三塊加起來也就100元出頭。實物還是很精緻的。我也屁顛屁顛曬了朋友圈。二寶爸點評:這家經常會出現白菜原單潮牌的店鋪,推薦給你們家的爸爸們。比如我最近淘的比較滿意的單品中,這件扎染短袖和空氣棉衛衣就很超值。
  • 超亂格子間變360°無敵景觀房,爆難改造,堪比換個房,絕
    蝸居」感 # 原本的居住狀態 # 套間三 二樓為私密空間,以休息為主,規劃為主臥、次臥兩個全套房,同時,將走廊空間利用起來,增加收納功能。
  • 來,二寶爸幫你給娃挑一雙小眾又美貌的運動鞋
    不過二寶爸還是慧眼發掘出一家藏在深閨的「紅心小店」。店鋪「小胡Asics童鞋」有不少很稀罕的款式,據掌柜自己說,Asics在青島有一個最大的代工廠,他打包吃下了幾乎所有存倉的Asics童鞋。二寶爸看了一下,款式顏色雖然很多,但是每款數量較少。鞋碼也只有14碼/12cm,16碼/13cm,18碼/14cm和24碼/17cm,真的可能較大,我也在考慮給自己兒子入一雙。
  • 曾熱議 7㎡學區房淪為垃圾堆?夢想改造家裡的亮點設計不實用?
    當每一套被爆改之後,不得不感嘆設計師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然而,在我惡補了幾集之後,也刷到了一些爆改之後被「棄用」的房子。這究竟是為啥?01三代同住的百年老房這是一個位於武漢的百年老宅子,一對母女和一位高齡老人。未改造前的老房子問題蠻多,老舊不說,不僅採光極差,格局也是亂糟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