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這部電視劇看了兩遍。懷著對作品的喜愛和膜拜,蒲江河這段時間把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大致讀了一遍。心潮有些澎湃,一直想表達心裡的對這部作品的感受,又怯怯不敢妄言。在網上查閱了一些相關的評論,又對著自己的感受,在此向大家推薦這部作品。
作品包含的內容深厚,文化屬性一詞值得去探討。用丁的話,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早已根深蒂固,非幾次新文化運動所能扭轉。
作者借文化屬性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發出了吶喊,而眼前這座大山太過沉厚,非一般力量所能撼動。電視劇名為《天道》,何謂天道呢?
這便需理解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話包含了基督教、道教、佛教。「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原文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用李航的《道紀》可以解釋為:「通過人來了解地,通過地來了解天,通過天來了解道,最後通過道來了解萬物然。」如來,是出自佛家經典,感嘆世界如恆河沙塵,無所如來,無所如去,即如是,本該如此。「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弱肉強食這本是自然的規律,佛主也無法改變。兩千多年前老子悟道、傳道,而馬列思想,毛澤東理論不正與此不謀而合嗎?浮浮沉沉,浩浩蕩蕩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在歷史的軌道上邁著厚重的步伐慢慢前行,繁諾星辰,它包羅萬象;碩果纍纍,它璀璨輝煌; 興亡罔替,氣象萬千,它傳承著世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貫中一言以蔽之。
再來細說一下丁元英這個人物。肖亞文說他是魔鬼,女人無法理解;韓楚風說他是個明白人;少林寺的智玄大師則言如點睛:「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還有一起住於身中,游離心外——痞氣。」
不得不對這個評價拍案稱絕!可見真正了解一個人並不在乎於相處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人的閱歷和智慧,以及漫長積累的洞察力。有的夫妻相濡以沫半輩子,分道揚鑣之時說出原來我對你根本就不了解也不覺驚奇了。關於這一份痞氣,在原著小說中表現得更明顯。
諸如丁元英說男人對女人不應該只體現身體下面的價值,去耶路撒冷看小丹可謂是千裡送身。小丹也對丁說如果流氓協會選會長你不當算是可惜了。
丁是道法的自悟著。一首詞智玄已看出他悟到了佛的門檻。當然丁是個順從天道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人。為了給小丹一個禮物,去寫一個劫富濟貧的神話。其實神話不過是他依照客觀規律加上頭腦去為王廟村創造財富,只要各種條件都成熟這個常人眼裡的神話便能實現。
村民的吃苦耐勞,樂聖公司的有矛無盾,德國的人脈,對市場經濟和法律的冷靜分析以及丁元英的運籌帷幄,這些便是創話的條件。丁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他成了「神」。
丁元英是個與世無爭、內心豐富的人,博學,睿智,冷靜,淡泊,喜愛清靜。從四萬多一瓶的路易十三到靠方便麵維生的悠然自得;從股票市場的叱吒風雲到古城小鎮偏安一隅的榮辱不驚。
用小丹的話說:「音樂,美女,香菸,清茶,浪跡天涯的最高境界也不過如此!」在公園的板凳上輕易就被一婦女「打敗」,劫了林雨峰先去五臺山請個心安,給劉冰檔案袋自保,這些也說明丁元英是個心善的人。
這裡說到了檔案袋,便說說劉冰的死。有讀者說劉冰是被丁元英害死的。丁給劉的檔案袋是白紙。丁原本是怕公司踢走劉冰,檔案袋只是給他用來保住工作的,並囑咐他說:「決不能當作要挾別人的砝碼。你行,在哪都能行;你不行,在哪都不行。」
劉冰當然不會體會丁的用意,反而以德報怨,固不得善終。以丁元英的為人不屑用下三濫的手段去殺一個小人,再說劉冰的生死對丁也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劉冰跳樓自殺是自我品行與錯誤價值觀造就的惡果。
再來說說林雨峰,也是自殺。一個只有矛沒有盾的人,一個愛面子內心懦弱的人,面對無法接受的失敗時,只有逃避。林是死在自己的手裡。電視劇一開始就講了小丹的死,因公殉職。
小說裡她卻是自殺的。電視劇沒表現出小丹的自殺,也許是不想讓觀眾對人的生命價值作過多的討論。小丹問什麼要自殺呢?即使她殘疾了,毀容了丁依然會愛她。小說中說小丹自殺是覺得自己沒用了。
蒲江河認為小丹自殺是為了追求永恆,讓自己在丁心中永恆,讓他們之間的愛能永恆。在他們之前的對話中便對小丹的死埋下了伏筆,也許這就是天道,無奈紅顏薄命。小丹與歹徒搏鬥前給丁打了個電話,丁一句話也沒說,很多人不理解他為什麼不勸阻小丹,哪怕是一句關心的話也好。
因為丁明白這就是小丹跟他的道別,他明白此時此刻小丹必須履行警察的職責,明白她隨時可能犧牲。他掛掉電話的那個動作便將一切向觀眾解釋了。丁強忍著悲痛,跟往常一樣擺弄著茶具,他試圖讓自己的神經麻木,卻無法控制五臟的翻滾,一口鮮血噴腔而出。原本以為吐血只是文學描寫的誇張手法,卻真的只因未到傷心處。
劇中三個人物的死,看似都與丁元英不無關係。沒有勸阻小丹,芮父無法理解和原諒他。林雨峰因他的劫富濟貧而人財兩空,遭到有識之士的一片聲討。劉冰抱著他給的空白檔案袋跳樓後,所以歐陽雪說了句:「大哥,你又要挨罵了!」
其實三個人的死都是各自性格的體現,人的性格很難改變,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便被上天賦予了各自的秉性。丁元英又豈能左右天道!最後他也離開了古城,因為這個讓「千金一笑」都黯然失色的禮物沒有了接受者。
「如果沒有了陰謀那還是眾生嗎?那就該是天國了。」丁元英是個現實得不能再現實的人,卻有著對世俗居高臨下的包容,因為他生活在世俗之中,而不是天國。既然是眾生那便少不了生老病死,忠奸善惡。有愛便有恨,有喜便有悲,有高尚便有低俗,有戰爭便有和平。
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因果循環,一個生命的終點往往是另一個生命的起點。這也是天道。那什麼是天國呢,小丹說天國裡沒有仇恨,沒有貪嗔痴。其實天國處處有,天國在人的心裡,美好心靈的所在即是天國的所在。
《天道》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改變自己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作家豆豆原名李雪,僅高中文化,卻在好友李紅英的影響下與幫助下寫出了《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等三部神作,其人為人低調,從未在電視上拋頭露面,採訪信息也很少,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像極了隱居在古城的丁元英。
或許只有這種能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靜得下心的人,才寫得出這樣的絕世好書。
豆豆的作品,商戰是表,對世界的探索,對人性的研究才是其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看她的書,被震撼的緣故。豆豆絕對不是傳道解惑之人,而是那種帶著你「開天眼」的人。
如果你喜歡《天道》,喜歡豆豆的思想,不妨買一套豆豆三部曲回去閱讀,裡面飽含《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到「見路不走」,豆豆的作品不會讓你失望。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上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值得你一生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