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第一街,搖身一變,轉型美妝城!最新實探來了

2020-12-10 騰訊網

來源:證券時報網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

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美妝東風吹進「中國電子第一街」

2019年開始,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美妝風吹進華強北」、「敢問華強北路在何方」,一時間,人們的目光又開始聚焦這個已經略顯沒落的昔日「中國電子第一街」。

改革開放以後,華強北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交易市場,書寫了日均人流量50萬人次、資金流量10億元的神話。這裡憑藉豐富的產品線和多元化生態聞名海外,誕生了超過50個億萬富翁和無數千萬富豪。1984年鄧小平首次視察深圳,還專程來到華強北。騰訊第一間正式的辦公室也是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園。

然而近幾年,隨著手機市場毛利率日漸萎縮,華強北已略顯沒落。儘管,比特幣的瘋漲短暫催動過華強北國際化礦機的銷售,電子菸也曾迎上風頭,然而這些終只是曇花一現。美妝風的吹入是否能讓華強北重拾昔日輝煌,在今年疫情的衝擊下又將走向何方呢?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實探華強北步行街。賽格電子市場、華強電子世界依然做著電子行業的老本行,但商場內人跡稀疏,還有不少店鋪仍是關閉狀態,門庭若市的唯有一樓的華為體驗店。而不遠處,明通數碼城已改為明通化妝品市場,遠望數碼商城、紫荊城、曼哈通訊數碼廣場正在為美妝品牌入駐招商。

儘管美妝行業在華強北孕育發展還不足3年,但明通化妝品市場的許多店主卻已經在這邊20多年了。潮汕的楊老闆告訴記者,他在華強北做了二十幾年的手機,手機現在賺不到什麼錢,這兩年開始轉行做美妝,身邊的許多潮汕老鄉也都改行做美妝了,很多時候都是幾十個商戶一起拼單拿貨,能最大程度壓低價格。

這裡的商家主要做批發生意,價格低廉,部分國際一線美妝產品價格只相當於專櫃價的3折。其中一家店鋪直接將報價單貼在了門口醒目處,記者走訪多家店鋪,發現大多數報價與圖中列出的價格相差無幾。當記者詢問量大是否可以優惠時,店員表示,以資生堂75ml紅腰子為例,當前售價480元(天貓官網價格1040元),買一百瓶以上每瓶可便宜2元。

另外,記者選取了三件銷量較高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梳理了近期各渠道的購買價格,發現明通化妝品市場的產品價格較專櫃價便宜一半,較日上免稅店價格便宜20-30%。

記者走進一家專注香港渠道的店鋪發現,該店鋪商品價格較其他家高出20-30%,仍以資生堂75ml紅腰子為例,當日報價為669港幣(約合人民幣613元)。儘管售價偏貴,這家店的零售生意卻很紅火,記者僅在店內十餘分鐘,有四筆零售成交。

另外,幾乎所有商家都支持一件代發,快遞價格為首重8元(新疆、西藏、內蒙古、黑吉遼等地區單獨報價)。記者認為,這或許是因為華強北地區本就常年從事電子產品出口業務,周圍快遞與包裝業務發達。

明通化妝品市場B區於6月22日開幕,商場內店鋪悉數開業,記者發現許多提著行李箱、排隊購買貨物的消費者。

儘管在疫情期間,商場的招商情況卻並未受到影響。「A區早就沒有空鋪了,B區只有1個。」明通化妝品市場招商部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店鋪的租金根據樓層、面積、位置而定,均價約為每月1000元/平方米,另外,還需要繳納10萬元入場費。目前商場內僅餘1個二樓最裡面有遮擋的鋪位,大約14平方,月租金為12400元。

據該鋪位旁的老闆透露,A區目前已經做起來了,入駐B區是希望靠這裡的規模效應拓展更多生意。記者問及疫情對生意的影響,他表示,批發生意大部分都是對接大經銷商、淘寶店鋪、微商、代購,2、3月份時大家都有囤貨預期,出貨量反而更大。儘管5月起由於產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海外運輸成本和時間提高導致生意有所回落,但整體來說疫情對這行影響不大。

化妝品市場規模持續迅速擴張,網紅帶貨助力高增長

疫情後的首個全民購物節,2020年618全網電商平臺合計交易額同比增幅達43.8%,其中個護美妝類銷售額達434.7億元,在各大品類中排名第三。

在「網際網路+」浪潮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的化妝品市場規模持續迅速擴張,國產品牌也在不斷擴大規模和影響力。2019年新增244.6萬相關企業,同比增長80.3%。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1000多萬家化妝品相關企業,其中在業存續的有773萬餘家。

從地域上看,我國化妝品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東部地域和沿海地區,其中廣東省擁有的化妝品企業最多,達81.2萬家;山東省擁有75.5萬家,排名第二;陝西省則以62萬家排名第三。

2020年1月起全國化妝品行業受到衝擊,至2月註冊量僅4.8萬家,較上月下降了55%;隔離期間,市場消費欲望受到壓抑,電商物流等恢復運作後又出現反彈現象,3月份化妝品企業的註冊量達23.2萬家,環比上升386%。4月份全國化妝品企業註冊量持續增長,至5月份註冊量已達28.1萬家。

疫情發生後,藉助直播電商、短視頻等新的帶貨方式,以花西子、玉澤、完美日記等為首的國產化妝品企業在疫情期間仍有較為亮眼的表現。根據淘數據,618期間玉澤天貓旗艦店銷量和GMV分別增長266.5%和372.2%;而根據星圖數據,618期間天貓平臺彩妝銷售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花西子、3CE、完美日記、YSL、蘭蔻,國產品牌佔據兩席。

美妝個股表現強勁,行業長期高增長趨勢不因疫情改變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美妝行業的個股主要包括珀萊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御家匯、華熙生物、壹網壹創等。

根據爬蟲數據,2020年6月1-18日,珀萊雅天貓旗艦店銷售額破1億,同比增長68.05%。丸美天貓旗艦店累計銷售額超過6000萬,同比增長173.62%。上海家化旗下玉澤品牌天貓旗艦店銷售額超6000萬,同比增長370.79%;佰草集同比下滑25%以上,美加淨同比下滑40%以上,六神同比下滑15%以上。御泥坊天貓旗艦店實現銷售額6788萬,同比增長32.46%。華熙生物旗下潤百顏天貓旗艦店實現銷售額3979萬,同比增長101.59%。壹網壹創旗下主要運營品牌百雀羚旗艦店成交額約7000萬,同比出現負增長。

今年以來,美妝行業個股走勢強勁,珀萊雅、科創板上市的華熙生物和為美妝品牌提供電子商務的壹網壹創均有不錯表現。

2017年11月15日,珀萊雅登錄A股,發行價為15.34元/股,此後股價一路走高,截至6月24日收盤,股價為173.85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0倍,年初至今股價近乎翻倍,目前其市值為3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珀萊雅的十大流動股東中持股比例排名第一的是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當季度新進增加持股543萬股,佔總流通股本的8.7%。

共計有51家基金、2家QFII和2家社保基金持倉珀萊雅,合計持倉佔流通股比例為32.09%。

對於珀萊雅的表現,國元證券傳媒網際網路和化妝品團隊分析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珀萊雅從基本面看是非常不錯的標的,公司上市後連續三年利潤實現30%+增長,並且近幾年也展現出對於渠道和行業趨勢精準把握的能力,上市之前品牌主要依託線下CS渠道,上市後在電商渠道發展很快,同時去年還成功打造爆品泡泡麵膜,抓住抖音短視頻營銷的風口,對於紅利的靈活捕捉促使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同時,公司現在力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平臺化的公司,積極通過併購、合資、代理等方式去拓展品牌矩陣,在往一個化妝品集團的方向發展。對標國際大型化妝品集團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等,公司未來想像空間還是很大的。」

而作為科創板美妝第一股的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商,近三年毛利率超70%。2019年11月6日上市發行價為47.79元/股,截至6月24日,股價為138.01元/股,今年年初至今股價漲超60%,總市值達662億元。6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科創板50成份指數,華熙生物入選成份股名單。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3家基金和3家QFII持倉華熙生物,合計持倉佔流通股比例為31.36%。

剛剛結束了對華熙生物調研的國元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華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為基礎,可以拓展至醫藥健康、醫美、化妝品、食品等多個領域,目前在醫美跟化妝品領域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未來在個護產品、口服玻尿酸類產品、寵物食品等領域均有拓展的空間,並且目前已經有一些產品儲備了。」

壹網壹創是一家專為國內外快速消費品品牌企業提供全網各渠道電子商務經銷服務和電子商務綜合運營服務的公司。截至6月24日,股價報收170.04元/股,總市值為245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9家基金和2家社保基金持倉壹網壹創,合計持倉佔流通股比例為55.53%。

國元證券分析師表示,「本身電商增長就比較快,電商代運營行業增長更快,同時天貓美妝去年講了一個三年翻倍的目標,所以它目前相當於在一個有紅利的行業中快速成長,我覺得它近兩年應該還是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但是當這個行業的增速下來了,電商運營能力也變成品牌方一個基礎能力之後,它的價值可能沒有這麼高了。」

對於美妝股今年以來的表現,該分析師表示,美妝公司長期高增長的趨勢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市場對行業預期很高。從機構持倉情況來看,也的確印證了這一說法。

萬水千山總是情,點個 「在看」 行不行!!!

相關焦點

  • 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電子與美妝可以說是華強北的「前浪」與「後浪」。當初誰也沒想到,華強路這條普通廠區道路的一小段,會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同樣的,誰也沒想「硬核」華強北如今成為了「美妝聖地」。
  • 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 美妝是不是終點
    (原標題: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 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 新風口有多猛?
    (原標題:實探 | 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轉型做美妝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 7-8 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 48 個商城中,有 10 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實探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已淪為美妝品商城?
    原標題:「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已淪為美妝品商城?曾經號稱「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深圳華強北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妝品商城,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手機價格
  • 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昔日電子第一街悄悄轉型,你從海外代購的大牌美妝可能來自這裡!
    美妝產品正在重塑華強北華強北,不再是數碼產品的天堂。從深圳華強北地鐵站A口走出去,再沿著振華路往東走,短短的500米路程,就有四五個化妝品批發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華強北開始被美妝產品佔領。「2014至2016年,這三年電子市場萎縮最明顯,很多電子市場的鋪位空置率超過30%,最高的達到了60%左右。」為了活著,華強北商家們不得不嘗試轉型,智能家居、醫療電子、汽車電子……凡是有機會的領域都去試水。
  • 實探| 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新生在何方?
    如果說深圳是中國發展的奇蹟,那麼華強北就是深圳發展的奇蹟。自從改革開放至今40餘年來,一段不足兩公裡的華強北路,經歷了由加工業到製造業的轉型,再由製造業到電子產品貿易第一商圈的蛻變,成為一條全國乃至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商業街。然而就在最近幾年裡,電子產品貿易的形勢在華強北路每況愈下,很多商鋪不景氣,一大批商戶遷出。
  • 7、8毛的面膜,售價翻數十倍,電子第一街打起「美妝戰」
    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亞洲最大的電子產品集散地。巔峰時期,1.45平方公裡的華強北聚集了2萬多個中小手機類商家,8萬多名從業者湧向這裡,一年創造了250億元的銷售額。手機、3C數碼等產品從這裡出發,發往全國各地,也出口到東南亞、非洲等地區。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化妝品店全部關門,貨也搬空了
    曾幾何時,深圳華強北就是電子產品的代名詞!素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但是近年來隨著網絡電商行業的興起衝擊,華強北電子生意是一落千丈!更是在這兩年內已經轉型,幾大賣場商鋪其本變成了化妝品專賣店。由此在深圳坊間有傳「中國電子第一街」變成了「化妝品批發市場」!
  • 大牌美妝五折賣!海關循聲緝私,華強北美妝城一夜盡關閉
    美妝價格甚至低於原價的一半華強北商業區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在不到2平方公裡的商業區內,有著三四十座大大小小的商城,其半數以上商城主打電子產品。大浪淘沙,近年來,華強北數座電子數碼城面臨發展窘境,於是明通數碼城、曼哈數碼廣場、遠望通訊配件城等紛紛轉型,搖身變成了美妝城。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同時,敏銳的商家們也不會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 華強北,中國電子第①街變「女人天堂」?
    華強北,曾經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今被美妝席捲,還開了零食城!從手機、電子配件到化妝品和零食批發城,華強北變了!這裡曾經是電子市場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都在這裡匯聚。賽格電子市場、華強電子世界、明通數碼城,遠望數碼城.巨大的電子元器件市場構成了中國電子第一街。巔峰時期,華強北賣手機的商家多達5000家,街道日均人流量達到50萬人次,日資金流量達10億人民幣。
  • 深圳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華麗蝶變
    陳飛 攝11月15日,為期五天的中國科技第一展——「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落幕,為全球展示了一場陣容強大的科技盛宴,與此同時,距離主會場3.6公裡外,「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正在利用5G技術對高交會盛況進行無時差的同步直播,主街上的直播間內,頭部網紅正在鏡頭前為華強北3C數碼時尚電子產品帶貨......
  • 實探華強北:美妝旺鋪興起 電子產業落幕?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000062,股吧)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按照以往,晚上十點多是明通的發貨高峰期,通常燈火通明,人流湧動,小推車穿梭其間,可如今卻門庭冷清,空氣裡充斥著緊張的氣氛。
  • 華強北深陷走私案 美妝店連夜撤退,幾乎全部關門
    美妝店連夜撤退,幾乎全部關門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近日網上有多個消息指出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美妝城的店鋪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國際美妝城——華強北。
  • 美妝店連夜撤退,幾乎全部關門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  近日網上有多個消息指出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美妝城的店鋪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  什麼情況?1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實地探訪了國際美妝城——華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