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壞了不用管?這個小姑娘最終花了16萬來切除下頜骨!

2021-02-23 茄子口腔醫學

「乳牙反正都要換的,不用補!」

「乳牙蛀了就蛀了,等換了新牙就好了!」

「孩子這麼小,補什麼牙?還要遭罪!」

不少爸爸媽媽可能都這樣想,或者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鄰居大媽大爺這麼說。

可是,真是如此嗎?

這兩天,一個案例在網上都被刷屏了

小姑娘年僅12歲,因乳牙齲壞太嚴重,引起下頜大面積囊腫,沒辦法只得做了下頜骨切除手術,手術費用花了16萬元,不過現在都恢復的挺好的,只是右邊下邊沒牙了

看了病例以後,你還會覺得乳牙壞了不用管嗎?

無獨有偶

我們再看另一個9歲孩童的案例

一位9歲的孩子,因父母沒有重視乳牙護理和齲齒治療,那顆乳牙下面的頜骨大面積吸收!當然,囊腫造成的但乳牙根尖周炎,也可能是這種吸收的可能原因之一(由於沒有詳細資料和醫生的診斷)。

圖像上黑色的陰影部分是下頜骨大面積破壞後的成像,太可怕了

這些照片足以警示我們:兒童口腔健康問題,需要引起父母和孩子足夠的重視。

嬰幼兒齲齒的危害不亞於成人的齲齒。它不僅影響寶寶正常的咀嚼和進食,致使寶寶營養不良,還會影響寶寶頜骨的發育,以及恆牙的生長和萌出,導致恆牙排列參差不齊(拉低顏值)。

更可怕的是,一旦患有嚴重的齲齒,導致齲齒的致病菌——變形鏈球菌有可能會進入血液,繼而影響心腎功能。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所以,乳牙齲病應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一但發現孩子長了齲齒,一定要及時處理,絕不能有「乳牙遲早要換,壞了也不必治」的錯誤觀念

小科普:乳牙的作用有哪些

輔助發音:尤其是前牙缺失後會「漏風」,對發音心理健康有影響

利於咀嚼:乳牙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若缺失乳牙,咀嚼不全,會影響營養吸收,進而影響生長發育

維持空間:此功能非常重要,每顆乳牙下方,都有相應的恆牙胚,若乳牙早失,旁邊乳牙傾斜或恆牙萌出時期過早,造成牙列擁擠錯位

頜骨發育:乳牙適宜的咀嚼力量傳導到頜骨,有利於頜骨的生長發育,若無足夠的刺激頜骨則會發育窄小,造成牙列擁擠,也會對面部有一定的影響。 

徐瑞《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換,壞了可以不治療?錯!》


1、乳牙不補,會引發更嚴重的牙齒問題。

健康的乳牙。


然而並沒有好好地護理,乳牙蛀了,剛開始是這樣的。

隔壁的大媽說,乳牙要換的,不用補。然後就變成這樣了。

家長開始著急,然而村口擺地攤「100塊種牙」的老大爺又說了,「這算事兒嗎?換牙就好了!」於是,牙齒就變成這樣了。

2、乳牙不補,會讓下方的恆牙「躺著中槍」。

確實,乳牙反正是要換,但是您得知道乳牙和恆牙是那麼那麼的接近!

乳牙生病了,齲壞了長期不管,很有可能造成恆牙也毀容!

釉質發育不全

恆牙異位萌出

3、乳牙不補,孩子不敢用壞牙吃飯,長久形成偏側咀嚼。

偏側咀嚼有問題嗎?

除了下巴骨不適、一側牙齒磨損嚴重等問題外,最糟糕的是,臉型變這樣了!

4、乳牙不補,會影響美觀和發音。

牙齒好的孩子是這樣笑的。

如果孩子的牙齒是這樣的。

只能「笑不露齒」了吧?

對小朋友的自信心也是重重的打擊。

在為寶寶選擇護牙工具時,我們需要全面了解市面上眼花繚亂的護牙用品是否適合寶寶,進而,在最合適的時機把它們引入寶寶的生活.

1.寶寶的第一把牙刷:從1歲開始

重點看刷毛:牙科醫生建議,寶寶的第一把牙刷需要爸爸媽媽把好關。寶寶自己使用的牙刷毛應該軟一點,牙刷毛太硬會磨損寶寶的的牙齒和牙齦。

具體要試驗:爸爸媽媽可以用手指壓一下刷毛,如手指有刺痛感表示太硬,刷毛來回彎曲自如、手指有點癢的感覺,表示比較軟。每根刷毛的頂部應該是圓鈍型的,不能有銳角。牙刷手柄處要有凹凸,寶寶更容易抓握。

刷頭不忽略:最好選刷頭小巧靈活,刷毛柔軟的款式。另外,牙醫協會建議牙刷最長要3個月更換一次,寶寶的牙刷也不例外,除了經常用開水燙一燙牙刷之外,別忘記定時更換。

2.不要使用含氟牙膏:3歲以前

對於3歲之前的寶寶,他們還不能很好地控制吞咽,為了避免寶寶吞下氟製劑囤積體內,因此專家建議不要使用含氟牙膏,最好選擇植物成分製成的可食用的牙膏,等他們3歲以後再使用兒童型含氟牙膏。

3.使用牙線定期清潔:3歲開始

研究證明,使用牙線是很好的牙齒清潔方法,不會導致牙縫變大。建議媽媽從寶寶3歲開始,最好每天都用牙線幫寶寶清潔一次牙齒。

4.寶寶漱口水:能不用就不用

目前對於漱口的使用,醫學界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漱口水可以清新口氣,並有一定的抑制菌群的作用,建議作為清潔口腔的輔助方法。而反對者則認為長期使用漱口水可能引起口腔菌群失調。加之寶寶可能存在吞咽的風險,因此並不建議寶寶使用。寶寶做到早晚刷牙,餐後用清水漱口即可。

5.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口腔醫生建議父母每3~6個月帶孩子到口腔診所醫院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6-12歲年齡段兒童口腔檢查項目

替牙期檢查有無多生牙,早失牙;

畸形牙,乳牙滯留,殘根殘片;

齲齒的預防和治療;

牙齒矯正的最佳年齡,適合進行錯頜畸形的早期矯正;

潔牙、塗氟、做窩溝封閉,以及口腔衛生宣教

上述的兩個案例,如果有從小有口腔檢查的習慣,或者有口腔健康日常護理習慣,或者如果其父母有口腔健康常識,都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口腔健康問題,他們的牙齒齲壞問題也不會發展到如此地步才得以被發現和得以治療。

如果孩子牙齒齲壞了,那該怎麼辦呢?

及時到醫院去看牙醫!

及時到醫院去看牙醫!

及時到醫院去看牙醫!

編輯 | 茄子君     | 網絡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茄子君整理綜合,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乳牙壞了不用管?未及時治療,4歲男童一口牙幾乎爛光
    瑞瑞家人認為,孩子乳牙蛀了沒關係,反正會換新牙,就這樣一直沒有重視。結果到了近日,瑞瑞蛀牙情況越發嚴重,還經常出現酸痛腫脹等症狀,這才帶他來口腔醫院就醫。兒童口腔科醫生給瑞瑞做了口腔檢查後告知,瑞瑞的這種短時間內形成多個進展迅速的滿口齲齒叫「猛性齲」又稱猖獗齲。
  • 乳牙反頜(「地包天」)真的不用管嗎?幾歲矯正才能避免面部畸形?
    那個陪了她好幾個月的矯正器(她管它叫「小檸檬」,因為剛開始戴的時候口腔裡會覺得有些酸)也算是成了一件紀念品,被我們收藏了起來。後來雖然她反頜的程度並不算太嚴重,也有說法說乳牙不需矯正,等恆牙長出來了再說,但在諮詢了多個專業的牙醫之後,我還是決定儘早幹預,在乳牙期就對牙根的走向進行幹預。在微博上發了矯正的情況後,許多朋友都特別關心,於是小暖查閱資料,並請了資深的矯正治療牙醫(合爾齒科劉猛、陳子玢醫生)審核把關,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反頜的那些事兒。
  • 乳牙沒換完不能矯正?矯正得越早越好?
    有些牙齒畸形可以等,有些不能等;不一定要等到乳牙換完再矯正記者:孩子乳牙還沒換完時能否進行矯正?胡煒:「乳牙還沒有換完不能矯正」這個觀念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甚至還包括一些口腔科醫生。事實上,有些牙齒畸形可以等,有些則不能等,因為最佳矯治時機稍縱即逝。比如,下兜齒、臉歪等影響頜骨生長發育的畸形需要儘早矯治。
  • 有醫說醫|正確使用牙線 守護乳牙健康
    有醫說醫|正確使用牙線 守護乳牙健康 2020-09-23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交大一附院:切除寶媽下頜骨腫瘤,取小腿骨頭成功修復
    病理報告顯示「下頜骨巨細胞性病變或「甲旁亢所致棕色瘤」可能於是,2018年12月21日,商某在局麻下切取了部分腫瘤組織送病理檢查,並同時行囊腫開窗術,緩解了腫脹症狀,手術很平穩。五天後,病理結果顯示:「下頜骨巨細胞性病變或「甲旁亢所致棕色瘤」可能。雖然疾病還是比較棘手,但也基本排除了惡性病變,商某和家屬商量表示想等寶寶出生後再進行自己疾病的治療。
  • 乳牙沒換完不能矯正?矯正得越早越好?讓孩子牙齒「立正站好」
    有些牙齒畸形可以等,有些不能等;不一定要等到乳牙換完再矯正  記者:孩子乳牙還沒換完時能否進行矯正?  胡煒:「乳牙還沒有換完不能矯正」這個觀念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甚至還包括一些口腔科醫生。  事實上,有些牙齒畸形可以等,有些則不能等,因為最佳矯治時機稍縱即逝。
  • 不能做烤瓷冠修復的乳牙怎麼辦?
    乳牙的齲壞!曾今我有一篇文章說了齲齒的「未病先預和既病防變」,但是真正能做到「未病先預」和「既病防變」的有多少人呢?無從考證!不過恆牙「既病防變」還有的各種方法來治療——填充補牙、嵌體補牙、根管治療、烤瓷牙、種植牙等等。不過要是輪到乳牙……可選的可就不是上邊的ABCDE。可能填充補牙可以,根管治療也行,不過特別提示下根管治療後的乳牙是不能做烤瓷冠的。
  • 韓嘯水蜜桃下頜骨手術的臨床案例分析
    均為下頜骨角部肥大,7例有不同程度咬肌肥大,同時適量切除深層部分咬肌。5例有較明顯頦短小畸形,其中3例在行下頜角截骨同時作頦成形術。1例曾在外院作過下頜角截骨術,仍對面形不滿意,要求再次行下頜部截骨整形術。還有1例為下頜骨發育不對稱畸形偏頜、長頦、一側下頜骨體、頦部截骨,另一側下頜角用成品人工骨充填達到對稱。
  • 只刷牙的孩子最後能預防乳牙齲壞嗎?看完這篇文章的家長就懂了
    其實這麼個問題,真的不是特別難解答,只是家長對於如何保護自家孩子乳牙並沒有個規劃性的步驟。部分家長由於不是太重視孩子牙齒健康問題,所以出現了「乳牙壞了還有恆牙」、「孩子不愛刷牙,那就不勉強他了」、「不就是吃點零食嘛,吃就吃吧」這樣的錯誤認識,結果就是等到孩子哭鬧著說牙疼,家長不得不帶著孩子來檢查時才發現,孩子的口腔中已經沒有好牙了。
  • 下頜骨巨大腫塊致使變成「綠巨人臉」術後8年複查與常人毫無異樣...
    49歲那年,他的下頜骨處突然長了一個綠豆大小的成釉細胞瘤,由於腫塊位於口腔內部,不痛不癢,考慮到家庭經濟原因,吳伯也就任其自然發展,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十年時間已發展大拳頭大小,更讓人痛苦的是,腫塊導致內部牙齒全部鬆動,嚴重影響了進食,下巴有一處皮膚也發生了潰爛。無奈之下,吳伯來到了湖南省腫瘤醫院,找到頭頸外二科主任喻建軍教授。
  • 下頜骨巨大腫塊讓他變成「綠巨人臉」,術後8年複查與常人毫無異
    49歲那年,吳伯下頜骨處突然長了一個綠豆大小的成釉細胞瘤,由於腫塊位於口腔內部,不痛不癢,考慮到家庭經濟原因,吳伯也就任其自然發展,沒想到腫塊越來越大,十年時間已發展大拳頭大小,更讓人痛苦的是,腫塊導致內部牙齒全部鬆動,嚴重影響了進食,下巴有一處皮膚也發生了潰爛。
  • 乳牙為什麼需要塗氟?
    尤其是乳牙更容易發生齲壞,乳牙齲壞的原因除了乳牙自身表面的牙釉質和牙本質都較薄,不像恆牙那樣鈣化程度較高的主觀因素;那麼客觀存在的就是孩子的牙齒清潔不是特別到位、孩子喜歡吃零食、家長沒有給孩子做定期的乳牙檢查和防齲措施等等。
  • 越來越多的父母為孩子保存乳牙,乳牙有什麼作用?聽聽專家怎麼說
    當孩子即將出生的時候,醫院會詢問家長是否打算儲存臍帶血,以備不時之需,但是很多家長不太了解是怎麼回事,因此錯過了存儲機會,而保存乳牙和臍帶血的效果差不多,若是未來孩子患上骨髓瘤等疾病,就可以用幹細胞進行治療。保存乳牙會出現哪些問題?
  • 8歲女孩下巴長成「地包天」,只因睡覺時這個習慣
    閨蜜家的女兒小安是個挺漂亮的小姑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8歲的小安嘴部卻不好看,原因是孩子的牙齒長成了「地包天」。閨蜜帶著小安去牙科諮詢,牙科醫生表示小安的下頜骨長「歪」了,導致牙齒無法像正常的孩子那樣對齊。
  • 4歲娃滿口18顆乳牙齲壞,濱州市人民醫院實施全麻下一次性治療
    兒童乳牙因釉質較薄較小,又因兒童刷牙質量不高,會較快時間導致乳牙不同程度的 齲壞甚至提前脫落。一名4歲的東營市小朋友就因牙齒疼痛就診多家醫療機構,不配合,哭 鬧、咬碎口鏡,拒絕治療,最終無功而返,讓家長束手無策。經身邊朋友介紹,家長帶著 孩子走進了濱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經檢查發現,該患兒全口有18顆乳牙存在不同程度齲 壞,均需治療處理。
  • 一個16歲小姑娘和兩隻寵物的快樂時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報名:特別糾結地填了這個(報名表),如果是自己的家裡可以嗎?因為身體原因只能常年待在家裡,好像讓解壓汪陪陪我。出於好奇,我們撥通了對方留下的電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翻出了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這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從小患病。
  • 寶寶乳牙蛀牙也要管,如果一味放任不治,可能會影響寶寶的顏值
    很多人認為,乳牙最後都是要被替換掉的,即使是出現嚴重的蛀牙,換掉就沒有問題了。但在寶寶7-12歲換牙期的時候,屬於混合牙列,如果乳牙蛀牙的話,對於後張出來的恆牙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恆牙已經出了,壞牙還沒有掉,就會影響到恆牙的正常生長,容易出現牙齒參差不齊的問題。不僅影響咀嚼,還會影響到顏值。牙齒雖然不外露,但是整齊與否對臉型有很大的影響。
  • 「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這樣的想法可不對,牙齒要從小保護
    「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別讓錯誤的觀念誤導了,否則危害很多以前我經常約束他,不讓他吃糖,但是在他爺爺拆臺式教育的下,我真是鬱悶無比。他的爺爺總是說,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長出來新牙不就好了。這回孩子可是有人幫他說話了,吃糖吃的舒舒服服。
  • 面部、頭部和頸部整形外科解剖學解讀:21-19 下頜骨與咀嚼肌
    下牙槽神經血管束的支流,通過下頜管,分布到下巴和下頜的牙齒的皮膚。下頜管的撞擊會導致下頜牙齒和頦部的感覺障礙。咀嚼肌包括咬肌、顳肌、內側和側翼狀肌,這些都是由下頜神經支配。咀嚼肌及其相關的神經血管和筋膜系統在各種外科手術中非常重要。下顎是下頜骨唯一的骨骼。它由一個拱形的身體和兩個四邊形的分支組成(圖.19.1)。
  • 「骨相」下頜骨,揭秘楊冪臉型調整之路
    成年後的楊冪骨骼發育顯然沒有按照預期的發展,短寬的額部和逐漸橫向發育得壯大的下頜骨,讓她的面部輪廓鈍重感明顯,整個氣質偏男性顯得比較土氣。今天我們主要分析楊冪下頜存在的問題。整體來說她是屬於複合型問題下頜骨。她的下頜骨寬大稍外擴,下頜角的位置也偏低且轉角窄,下巴寬平,這些都是比較麻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