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媽媽們最鬧心的季節,因為天氣比較炎熱,而且蚊蟲也比較的多,寶寶的抵抗力本身就比較的弱,而且蚊蟲身上本身還帶有了很多的病菌,很容易傳染給寶寶。
所以到了夏天,媽媽們就開始了個各種的防蚊蟲的工作,
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防蚊方式就是蚊帳、蚊香、殺蟲劑、驅蚊液。但是對於後面三種,多多少少都是含有一些化學成分會對孩子有一些影響,蚊帳對於寶寶還是比較安全,但是如果家長不注意也是會讓好孩子造成傷害。
案例: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一位寶媽在床上跟10個月大的寶寶玩耍時,寶寶突然的大哭起來,寶媽一時間沒有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開始檢查孩子身體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全身上下都檢查了個遍還是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寶媽開始在床上四處尋找,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結果發現蚊帳上面一個容易進蚊子的到地方的別針沒有了床上找了個遍都沒有找到,聯想到孩子莫名的哭,寶媽才察覺到是不是孩子把別針吃進了肚子,於是趕緊的抱著孩子趕往醫院。
到醫院之後,經過X光拍照檢查之後,可以明顯的看見寶寶的食道裡有一枚曲別針,更危險的是,可以看見這枚曲別針還是在開著狀態,針尖已經給刺進了寶寶的食管裡,最後醫生還是通過給寶寶全身麻痺,利用胃鏡才成功地把別針從寶寶的食管裡取出來。
分析:
手術結束後醫生在跟寶媽聊,說道:寶寶在三歲之前是誤吞異物的高發期,在這個期間,我們做家長的要格外的注意。
其實這個媽媽在遇到這件事情之後,能夠直接送到醫院,沒有在家私自進行處理,可能因為處理不當給寶寶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甚至威脅到寶寶的生命健康。
寶寶吞食異物,哪些方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寶寶吞食的物品是什麼類別的
寶寶正在三歲之前對危險的事物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因為剛接觸這個世界,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就會用嘴去探索這個世界,就是容易造成這種誤吞現象,所以在發現孩子誤吞東西之後,第一時間是要弄清楚孩子吞下的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東西,是軟的還是硬的,對孩子會不會造成威脅,不同的東西緊急處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2)發現孩子喝了不該喝的東西
當發現孩子喝了一些不該喝的東西之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催吐,讓他把東西儘快地吐出來,如果是一些有毒的物質,在催吐之後還要給孩子喝一些牛奶,並儘快的送往醫院。
3)當發現寶寶吞了硬的東西
如果孩子誤吞一些比較硬的東西,特別是那種有稜角的,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威脅,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隨便進行催吐,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不當處理,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危害。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家長的要快速的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保持著頭高腳底的體位防止異物下滑,然後儘快的帶孩子去醫院,讓醫生通過專業手段來處理。
3)防患於未然,預防是關鍵
在這個期間,如果孩子誤吞一些危害比較小的東西,可能對孩子身體造成的傷害比較小,但也會誤吞 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東西,嚴重的還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所以我們在這個期間要對孩子監督好,不要給孩子太小的東西讓孩子玩耍,因為孩子在玩的時候都會用嘴去咬這個東西,不小心就會吞進肚子裡。
【貝媽心裡話】
在孩子誤吞異物之後,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私自進行處理,要第一時間的送往醫院,避免再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