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2020-12-16 貝啟育兒

夏天是媽媽們最鬧心的季節,因為天氣比較炎熱,而且蚊蟲也比較的多,寶寶的抵抗力本身就比較的弱,而且蚊蟲身上本身還帶有了很多的病菌,很容易傳染給寶寶。

所以到了夏天,媽媽們就開始了個各種的防蚊蟲的工作,

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防蚊方式就是蚊帳、蚊香、殺蟲劑、驅蚊液。但是對於後面三種,多多少少都是含有一些化學成分會對孩子有一些影響,蚊帳對於寶寶還是比較安全,但是如果家長不注意也是會讓好孩子造成傷害。

案例: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一位寶媽在床上跟10個月大的寶寶玩耍時,寶寶突然的大哭起來,寶媽一時間沒有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開始檢查孩子身體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全身上下都檢查了個遍還是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寶媽開始在床上四處尋找,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結果發現蚊帳上面一個容易進蚊子的到地方的別針沒有了床上找了個遍都沒有找到,聯想到孩子莫名的哭,寶媽才察覺到是不是孩子把別針吃進了肚子,於是趕緊的抱著孩子趕往醫院。

到醫院之後,經過X光拍照檢查之後,可以明顯的看見寶寶的食道裡有一枚曲別針,更危險的是,可以看見這枚曲別針還是在開著狀態,針尖已經給刺進了寶寶的食管裡,最後醫生還是通過給寶寶全身麻痺,利用胃鏡才成功地把別針從寶寶的食管裡取出來。

分析:

手術結束後醫生在跟寶媽聊,說道:寶寶在三歲之前是誤吞異物的高發期,在這個期間,我們做家長的要格外的注意。

其實這個媽媽在遇到這件事情之後,能夠直接送到醫院,沒有在家私自進行處理,可能因為處理不當給寶寶造成更嚴重的傷害,甚至威脅到寶寶的生命健康。

寶寶吞食異物,哪些方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家長一定要分清楚寶寶吞食的物品是什麼類別的

寶寶正在三歲之前對危險的事物是沒有辨別能力的,因為剛接觸這個世界,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就會用嘴去探索這個世界,就是容易造成這種誤吞現象,所以在發現孩子誤吞東西之後,第一時間是要弄清楚孩子吞下的到底是什麼類型的東西,是軟的還是硬的,對孩子會不會造成威脅,不同的東西緊急處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2)發現孩子喝了不該喝的東西

當發現孩子喝了一些不該喝的東西之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催吐,讓他把東西儘快地吐出來,如果是一些有毒的物質,在催吐之後還要給孩子喝一些牛奶,並儘快的送往醫院。

3)當發現寶寶吞了硬的東西

如果孩子誤吞一些比較硬的東西,特別是那種有稜角的,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威脅,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要隨便進行催吐,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不當處理,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危害。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做家長的要快速的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保持著頭高腳底的體位防止異物下滑,然後儘快的帶孩子去醫院,讓醫生通過專業手段來處理。

3)防患於未然,預防是關鍵

在這個期間,如果孩子誤吞一些危害比較小的東西,可能對孩子身體造成的傷害比較小,但也會誤吞 一些危險性比較高的東西,嚴重的還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所以我們在這個期間要對孩子監督好,不要給孩子太小的東西讓孩子玩耍,因為孩子在玩的時候都會用嘴去咬這個東西,不小心就會吞進肚子裡。

【貝媽心裡話】

在孩子誤吞異物之後,我們要保持冷靜,不要私自進行處理,要第一時間的送往醫院,避免再造成二次傷害。

相關焦點

  • 西安10月齡寶寶誤吞蚊帳上別針刺破食管
    6月12日,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接診了一位特殊患兒,才10個月大的他,居然悄悄吞進了一個別針。小寶剛滿10個月,是個特別可愛,也很調皮的男寶寶,這個時候大的寶寶有個特點,抓在手裡的東西都想嘗嘗味道,6月12日早晨,他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將掉落在床上固定蚊帳的別針吞進嘴巴。
  • 10個月寶寶突然哭鬧,媽媽看了眼蚊帳後,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盛夏來臨,蚊蟲越來越多,很多家庭也早早地將蚊帳掛了起來,這當然是最經濟有效的做法了。但殊不知,如果家裡有過小的寶寶,蚊帳有時候也可能成為傷害寶寶的「兇器」!前不久,陝西的一名媽媽就因為蚊帳,經歷了驚魂的一幕,這是怎麼回事呢?
  • 男子口吞大別針,刺穿食管差點扎破心臟……
    答案是——含在嘴巴裡玩,不小心誤吞了。很快,該男子為這離奇的玩法付出了代價,別針的針尖刺穿他的食管,直指心臟,毫釐之間隨時會危及生命。幸運的是,緊急關頭,第一醫院多學科密切協作,醫生最終用內鏡將別針完好取出。
  • 外婆埋頭換紙尿褲,1歲女嬰將開口別針吞進了肚裡
    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高琛琛)午睡後外婆忙給小女嬰換紙尿褲,不妨小傢伙把袖籠上的別針一口吞了。檢查發現別針還是開口的,尖頭已刺入食管,多科專家連夜給女嬰手術,取出別針。今日是術後一周,複查顯示寶寶恢復良好。
  • 7個月嬰兒誤吞開口別針卡食道 醫生全身麻醉取出
    7個月嬰兒誤吞一枚打開的別針,醫院多科室聯合手術別針取出來了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張若凡 通訊員莫毅潔)7個月大的寶寶誤吞一枚別針,不僅卡的位置刁鑽,而且銳利的針尖呈打開狀,隨時可能刺入重要器官,危及性命……4月24日,自治區人民醫院多科聯合,為這名寶寶順利取出了別針。
  • 固定蚊帳的「別針」掉在床上後,被10個月大的寶寶誤吞
    6月12號,一名10個月大的寶寶將掉落在床上固定蚊帳的別針吞進嘴巴,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韓長青接診後,給孩子拍了胸片發現一個開口別針倒掛在食管中段,比鄰主動脈。如果再晚來一會,別針很有可能刺破食管,刺破主動脈,進而導致急性內臟大出血,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媽媽的一系列專業的處置操作,醫生豎起了大拇指 等到抱著孩子來了醫院,玲玲和醫生說出了自己懷疑寶寶可能誤吞了紐扣電池,也告知了自己的緊急處置,醫生連忙給孩子安排了CT。 結果確認,紐扣電池的確被吞了,在寶寶的肚子裡,立即給孩子安排了手術,順利取出了電池。
  • 10個月寶寶突然大哭不止,寶媽看一眼蚊帳,抱起孩子就直奔醫院
    夏天來臨了,又到了媽媽們最鬧心的季節,夏天隨著氣溫不斷的提升,蚊蟲也開始多起來,而被蚊蟲叮咬雖然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是對於抵抗力薄弱的寶寶們來說,卻有可能潛藏著致命的危險。所以只要到了夏天,媽媽們都會進入和蚊蟲對抗的節奏中,為寶寶們準備各種各樣的驅蚊物品。
  • 珠海9個月嬰兒誤吞紐扣電池差點沒命!食道出現大片燒灼腐蝕!醫生有...
    但是也容易引起小孩的好奇心,一旦被誤吞,情況可能很嚴重!近日,珠海9個月嬰兒吞下遙控器裡的紐扣電池,食道入口處黏膜已經大片燒灼腐蝕!家長急忙把孩子送往醫院……9個月嬰兒吞服紐扣電池5月8日上午,珠海市民李女士(化名)焦急地抱著9個月的孩子來到珠海市人民醫院,說因為沒有看護好孩子,發現孩子吞服了遙控器中的紐扣電池。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包頭一10月齡寶寶誤吞方便麵袋6天之後……
    把「健康包頭」設為星標,更容易找到我們哦~ 日前, 包頭一名只有10個月大的嬰兒, 因為嗆咳嚴重被家長送到醫院問診。
  • 8月寶寶哭鬧咳嗽,醫生檢查讓「摘掉別針」,寶媽疑惑:沒帶別針
    孩子對於危險是沒有任何分辨能力的,更不能預判出危險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所謂不知者無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然會做出很多危險的舉動,尤其是對於月齡比較小的寶寶,在會爬了之後,就開始到處探索,家長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給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不然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讓寶寶受傷。
  • 小夥誤吞塑料叉 險些穿透十二指腸
    小夥誤吞塑料叉 險些穿透十二指腸 時間: 2013-06-06 14:49  來源: 廣州日報    編輯: 小夥就餐誤食塑料叉子,當時沒當回事,等發現不妙為時已晚,塑料叉已經「漂流」到了十二指腸,最終醫生通過胃鏡將叉子取出,小夥才解除肚痛之苦
  • 7旬老太誤吞魚刺,險些刺穿頸內,離動脈僅1毫米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南寧臺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七旬老人,她的頸動脈險些被魚刺刺破。近日,74歲的張奶奶在吃魚時不慎誤吞了針樣魚刺,因為覺得咽部一直有異物感,吞咽還有些痛,說話也受到了影響,於是來到了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治療。醫生:我們給張奶奶做了胸部CT,就看見一根很小很細的魚刺,已經穿破到了食管壁外了,而且靠近頸內的動脈。一旦刺破頸內動脈,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誤吞硬幣致反覆嘔吐4個多月……@家長...
    小寶們觸手可及的物件都能當成「食物」往嘴裡送為此常有驚險之事發生2歲多女寶反覆嘔吐4個多月原因竟是誤吞了1枚硬幣近4個月來,考慮到硬幣在食管嵌頓的時間比較長,擔心有穿孔、食管氣管瘻的可能,醫院將丁丁轉至耳鼻喉科進行手術,歷經3個多小時,最終將這枚在食道裡「住」了4個多月的硬幣取出。
  • 7歲男孩誤吞徽章,聽說要開刀不敢說實話
    意外:誤吞異物,怕家長責怪不敢說一年級小學生宸宸上學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得到一枚嶄新的少先隊隊徽,每天愛不釋手,睡覺也要放在床頭。但7月14日晚上卻發生了意外。「他平時就有把玩小物件的習慣,手裡拿個小東西可以摸來摸去玩半天,最近喜歡上了少先隊隊徽,睡覺也要放在身邊。」
  • 誤吞異物,別再用吞飯的「土法子」了!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近日,郴州市的鄧先生晚餐時像往常一樣正在享用鴨子,卻不慎將鴨骨一起吞入,周圍有人建議鄧先生試圖通過大口吞咽飯糰的方法將鴨骨吞下,不料卻引發了右側胸骨疼痛,吃下的食物被嘔吐出來,可鴨骨卻依然卡在鄧先生身體裡。隨著疼痛的逐漸加重,鄧先生來到湘南學院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醫。
  • 1歲寶寶誤吞別針,5歲女孩誤食項鍊,生活中如何保護孩子安全?
    廣西一家醫院,為一名剛一歲的寶寶進行了手術,因為這個寶寶在家中玩耍時,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下將帽子上的別針,當成「零食」誤吞進腹中。檢查發現,別針卡在了食道處,如果不及時取出,後果將不堪設想。還有含有色素的海綿寶寶、含鉛超標的噴漆玩具、易爆炸飛濺燙傷皮膚的網紅髮光氣球等,對孩子都是非常有害的。其次,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年齡段,選擇合適的玩具,不要買體積極小或者過於尖銳的物品。由於生活水平和生產技術的提高,市場上的玩具和飾品多種多樣,既美觀又形象,但並不是每一樣都合適不同階段的孩子。
  • 廣州一女子誤吞魚骨,竟致動脈破裂命懸一線!這種土方法千萬別試……
    本文轉自【健康廣東】;廣州的覃女士誤吞魚骨,第二天去醫院取了出來,沒想到魚骨在取出前已扎破食管刺傷了主動脈,半個月後主動脈破裂,血噴湧而出,命懸一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十多個學科的專家冒險一搏,在手術臺邊奮戰了十幾個小時才把她的命救了回來。
  • 青島3歲男童誤吞長3釐米長螺絲釘,醫生十分鐘取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6月4日,青島一名三歲男童因好奇誤吞一根長3釐米的螺絲釘,幸好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青島婦兒醫院內鏡中心、消化內科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僅十餘分鐘就將螺絲釘順利取出,孩子食管未受到任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