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2020-12-21 騰訊網

年幼的寶寶對家裡的任何物件都透露著「好奇」,他們剛剛開始認識世界,想要全方位的探索,而探索的方式往往都是看、摸、吃……

正是這種探索方式,讓很多寶媽覺得不放心,畢竟小寶寶沒有安全意識,無知的探索可能會危及孩子的安全。

家長作為監護人不可能時時守在寶寶身邊難免失責,可發生意外後能否第一時間預知危險,能否專業地進行處置,就凸顯媽媽的個人能力了。

「少了一粒紐扣電池」,

奶奶的一句話讓媽媽坐立不安

玲玲的兒子今年2歲了,白天由婆婆費心照顧,晚上回家後媽媽全權接受孩子的看護職責。

前天晚上回家,和婆婆「交接班」的過程,婆婆一句話讓玲玲坐立不安。

「寶寶,你把電池放哪了?剛剛還在的啊」婆婆不自覺地詢問寶寶。

「電池找不到了嗎?啥樣的……」玲玲不以為然地發問。

「就手錶上的小電池,紐扣電池,寶寶剛剛還玩來著」

聽到「紐扣電池」四個字,玲玲一股焦急湧上心頭。

玲玲趕忙招呼丈夫和公公一起出來,在全家翻找這粒電池。茶几、沙發、客廳的邊邊角角幾乎都翻個遍了也沒能找到,這下玲玲更著急了,滿臉盡顯焦慮和不安。

婆婆則有些惱怒兒媳的「大題小作」,認為兒媳是故意挑刺找茬:「不就是一塊電池麼,找不到就再買一個,至於這麼大費周章嗎?」

「媽,不是電池的事,寶寶要是吞了電池,不是卡住這麼簡單,會灼傷器官,要命的事……」

聽到這話婆婆也慌了,因為婆婆也不確定寶寶有沒有吃下電池:「這麼嚴重?那快去醫院吧……」

「就怕來不及了,對了媽,前幾天買的蜂蜜在嗎?快拿來……」

拿到蜂蜜,玲玲立馬讓孩子多喝幾口,趕忙起身往醫院趕去。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媽媽的一系列專業的處置操作,醫生豎起了大拇指

等到抱著孩子來了醫院,玲玲和醫生說出了自己懷疑寶寶可能誤吞了紐扣電池,也告知了自己的緊急處置,醫生連忙給孩子安排了CT。

結果確認,紐扣電池的確被吞了,在寶寶的肚子裡,立即給孩子安排了手術,順利取出了電池。

事後,醫生豎起拇指高度誇讚了玲玲的「大題小做」。

★先是第一時間重視了紐扣電池的丟失,在找不到的情況下,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寶寶誤吞。

★隨後的一步更關鍵,蜂蜜進入腸胃後,很好的給電池和內臟組織做了屏障隔離,中和鹼性電池的危害,才導致寶寶的腸胃沒有明顯的灼傷,只有輕微的糜爛。

醫生回憶,自己從醫數十年,見過吞電池的孩子很多,可能把風險規避的如此小,同時有把握住了黃金搶救時間的,實屬少見。

即便是醫護人員都不見得有這份應急能力,挽救了寶寶的健康,這位媽媽太牛了!

紐扣電池對於6歲以下寶寶是高危品,嚴禁玩耍

No.1

紐扣電池極易被誤吞

紐扣電池體積小,常見於手錶、電子秤、小型玩具中,可因為其金屬外觀,冰涼的質感,往往對孩子有很強的誘惑性,孩子看到會忍不住塞入口中。

No.2

紐扣電池誤吞後的危害

這樣的事例已不是首次,2013年,澳大利亞的4歲女孩Summer Steer 就因吞食一枚紐扣鋰電池,造成胃出血不救身亡。醫生說,紐扣鋰電池通常會卡在食道或喉嚨,兩小時內就會因外殼破裂洩漏出腐蝕酸性物質,灼傷食道。吞入胃裡一旦被胃酸腐蝕,會導致胃出血。

這個美麗可愛的小生命,不幸隕落,引起無數家長的惋惜和警惕。

即使是在國內,這樣的事例也並不少見。

2013年7月,一個哇哇大哭的男孩被慌慌張張送到台州市中心醫院的急診室。原來小男孩的鼻子被一顆紐扣電池塞了一個多星期,等送到醫院時,電池裡的強鹼性液體已經把鼻子內部全部燒爛,孩子甚至可能會因此喪失嗅覺。

12月,成都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搶救了一名意外吞下紐扣電池的男童,雖然成功取出電池,但食道已被電池鹼液腐蝕。醫生說,如果不迅速取出,電池會從越來越大的穿孔中掉進胸腔,腐蝕心臟及大血管,導致致死性大出血。

由此可見,這個小東西是多麼危險。

兒童誤吞之後,鋰電池會依附在食管上,毒物洩漏後灼傷食道導致食道穿孔。如果停留時間長,毒物還會下行到肺部,造成進一步傷害。

毒物侵襲後,兒童最初症狀與普通感冒類似,不易引起家長重視,導致電池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加重傷害甚至導致死亡。

美國毒物研究中心的託比·利特維茨博士稱,從2006到2010年,此類誤吞導致傷亡的事件比上個五年增加了4倍多;可是卻有66%的美國父母表示從未聽說過或未意識到這些小電池對孩子的威脅。

No.3

孩子身邊還有哪些危險物?

1.牙籤、縫衣針等尖銳物

牙籤、別針、縫衣針等尖銳物品一旦被誤吞,會刺傷寶寶的食道或腸壁,甚至傷及內臟器官,引發嚴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儘量不要用牙籤給寶寶餵水果。

2.裝飾物

儘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裝飾物,如小裝飾扣、裝飾帶等。

3.硬殼果、圓物

花生米、黃豆、瓜子、棗子、爆玉米花等硬圓、帶殼的食物或帶刺的魚肉等,儘量避免給幼兒吃。

4.水銀溫度計

水銀溫度計很容易折斷和摔碎,不但碎玻璃可能扎傷寶寶,體溫計裡水銀流出後,也可能發生汞中毒。如果水銀不慎灑在地上,及時把水銀清理出房間,並注意開窗通風。如果寶寶誤吞水銀,要馬上用清水漱口並催吐,避免劇烈運動,及時到醫院檢查。

5.藥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藥品或有毒的外用藥、農藥、老鼠藥、滅蠅藥等,都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櫃中、抽屜裡加鎖保管,以防孩子誤服中毒。

6.塑膠袋

塑膠袋、垃圾袋等要收起來,防止孩子拿到後套在頭上玩耍,導致窒息。

7.充電器、電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電器要拔掉收起來。使用電源插座保護蓋,避免孩子玩插座觸電。

8.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應該太小也不應該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個玩具大於孩子的嘴巴;同時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幣等,防止將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內發生意外。

9.熱水瓶、湯鍋、熱水袋等

熱水瓶、湯鍋等不要放在桌旁,過燙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讓孩子接觸到。在給孩子洗澡時,先倒冷水、後倒熱水,防止孩子因為貪玩而急於跳到澡盆中燙傷。

10.浴缸、浴盆、水桶等

家裡儲水的地方也有導致孩子溺亡的風險。水桶、浴缸、浴盆裡的水要及時排空,以免孩子不小心跌入溺水。

11.日常化學製劑

潔廁靈、84消毒液、洗衣粉等

很多孩子因為玩耍時候不小心,讓強酸、強鹼之類的化學物品進入了眼中,又缺乏相關必要的自救知識和能力,即使第一時間送醫,眼球也會遭到嚴重燒傷。

建議家長一定要把類似的東西放在孩子們不能輕易接觸到的地方。

12.塑料硬質吸管

有的孩子邊走邊喝水,一不小心,塑料吸管戳傷眼睛、戳傷嘴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

13.桌角等硬物

硬物擊傷雖然不容易發生眼內的感染,但可能出現外傷性白內障、外傷性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眼疾,也會造成失明。

如果孩子出現視力下降或重影、頭暈、嘔吐等症狀建議立即送醫院。

14.石灰乾燥劑

許多零食裡都有乾燥劑,有些孩子會喜歡拿來玩兒,可萬一不慎把乾燥劑丟進了保溫瓶,就會導致保溫瓶爆炸。

乾燥劑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吸水後變成氫氧化鈣,會釋放大量的熱量,使空氣急劇膨脹發生爆炸。

15.餐具

筷子、勺子、刀叉等。

這類餐具,孩子拿著玩,摔跤必出事。

16.文具

各種筆、圓規、三角板、尺子、溫度計、502膠水等等。

在各種「傷眼利器」中,鉛筆最危險,因為鉛筆芯戳進眼睛後容易折斷,筆芯滯留在眼睛裡,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而圓規、尺子(尤其是鐵尺)等「兇器」,年齡小的不能讓他拿著玩兒,年齡大的孩子不能拿著相互打鬧。

相關焦點

  • 珠海9個月嬰兒誤吞紐扣電池差點沒命!食道出現大片燒灼腐蝕!醫生有...
    小小紐扣電池,用起來輕薄方便。但是也容易引起小孩的好奇心,一旦被誤吞,情況可能很嚴重!遙控器的紐扣電池被誤吞經過緊急拍片,醫生證實確有一粒紐扣電池在孩子的食道上段,於是緊急入院,經多學科會診後,醫生決定在氣管插管麻醉下,經內鏡緊急取出紐扣電池。
  • 誤吞紐扣電池 福州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孩子因為好奇,誤吞紐扣電池,幸虧有聰明的奶奶,孩子才倖免於難
    紐扣電池因為體積小,在生活中很是普遍,但是紐扣電池的外形嬌小,讓很多孩子對它充滿好奇,孩子們日常就喜歡到這裡咬一口,到哪裡舔一口,所以兒童誤吞紐扣電池的意外變得越來越多。前不久有一5歲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奶奶的做法受到醫生誇讚,表示奶奶比我還高明。
  •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機智寶爸一招緩解危機,醫生:以前遇到過吧?
    孩子趁父母不注意吃下紐扣電池,寶爸機智一招獲醫生誇獎:這招很專業!小芳發現自己給孩子買的兒童手錶沒電了,於是她便把手錶拆開取出了裡面的紐扣電池。正當她想要更換的時候,恰巧手機來了電話。於是小芳便走到一旁接聽電話,絲毫沒有注意到在一旁玩耍的兒子。
  • 1歲小孩誤吞紐扣電池1小時來院取出,電池已被腐蝕燒黑
    今日,內鏡中心來了一位16個月大的小男孩睿睿,因誤吞紐扣電池後(家長發現)哭鬧不止且腹痛不能緩解,送至我院消化內鏡中心救治,經胃鏡檢查最終找到了這個「罪魁禍首」紐扣電池。誤吞電池的危害有多大?對於紐扣電池,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紐扣電池常用於兒童玩具上面,而小朋友由於好奇的天性,對亮閃閃的東西總是特別好奇,玩著玩著可能會誤吞了這類的小物件。每次會看到兒童誤食「紐扣電池」導致嚴重傷害的報導,都特別讓人揪心。
  •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很危險趁早全部扔掉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 說起孩子誤吞東西,我就想起之前看到過的一則報導,青島一名5歲大的孩子誤吞了磁力球引發腸穿孔的案例,父母將其送到醫院時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貴陽3歲幼童誤吞電池,「自信」的寶媽們,檢查一下這些小玩意吧
    近日,貴陽市一名3歲的幼童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好在送院及時,通過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並已進入大腸。醫生說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排便排出,無需其他醫治,但這事兒也讓家長嚇出一身冷汗!
  • 2歲寶寶偷吃「果凍」,險些送了命,醫生:效果再好,媽媽也別買
    經過醫生處理後,孩子還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口唇發紫的問題,只能轉到更大的醫院進行急救。好在孩子吞服的量不大,經過醫院的緊急搶救後,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最近這幾年,一種叫做洗衣凝珠的洗衣產品很受媽媽們的歡迎,只要小小的一粒,就能把衣服洗得乾乾淨淨。不過,很多媽媽們在貪圖方便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安全問題。
  • 山東1歲半寶寶誤吞電池,在口中爆炸!救治過程太揪心……這樣的錯誤...
    醫生急忙用稀釋的雙氧水和生理鹽水衝洗孩子的口咽腔,將紗條填塞口咽部,在呼吸機支持下將嬰兒送至PICU病區。PICU的醫護人員立即予以術後密切監護、呼吸支持、抗感染、鎮痛鎮靜、維持內環境穩定等治療。在對嬰兒腹部進行X線檢查後,醫生看到了電池負極的金屬圓片。PICU主任李曉梅立即聯繫醫務處,組織多學科會診。
  • 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到醫院之後,經過X光拍照檢查之後,可以明顯的看見寶寶的食道裡有一枚曲別針,更危險的是,可以看見這枚曲別針還是在開著狀態,針尖已經給刺進了寶寶的食管裡,最後醫生還是通過給寶寶全身麻痺,利用胃鏡才成功地把別針從寶寶的食管裡取出來。
  • 6歲女孩莫名瘦到皮包骨,媽媽一句「沒帶項鍊」,驚嚇到醫生
    聽了這話,媽媽特別疑惑,自己孩子明明沒帶項鍊呀? 聽到小麗媽媽的話,醫生仿佛意識到了什麼,於是在經過與小麗媽媽協商之後,便做了手術。手術過程中把小麗胸腔中的異物取了出來,原來是紐扣電池。小麗媽媽在孩子手術完之後詢問小麗才得知,原來是小麗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吃了進去,但是又不敢跟媽媽說。
  • 4歲女童將紐扣電池塞進體內!醫生這些提醒很重要
    前兩天,南通市婦幼保健院接診了一名4歲女童,她居然把一顆紐扣電池塞進了身體裡。張友波是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的一名醫生,前兩天,他坐診時,接到了一名特殊的患者。當時送孩子來的時候父母非常焦急,家長描述說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現玩具上面的一個紐扣電池找不到了,孩子說是塞肛門裡了。家長認為塞肛門裡的話,排便會排出來,但孩子排大便以後,家長並沒有發現電池。
  • 2歲孩子誤吞紐扣電池身亡,昨天又有個3歲孩子吞了個大磁鐵
    原來孩子在一周前吞下了一枚紐扣電池,卡在了食道,電池表面被腐蝕後,電池內的液體由她食道進入頸動脈導致嚴重內出血,雖然緊急動了手術,仍然無法挽救這個小生命。2020年5月25日,我們也遇到過一個2歲孩子吞了一塊紐扣電池!!!雖然患兒的食管已被腐蝕,所幸沒有形成穿孔,沒有造成慘重的結果。
  • 青島3歲男童誤吞長3釐米長螺絲釘,醫生十分鐘取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6月4日,青島一名三歲男童因好奇誤吞一根長3釐米的螺絲釘,幸好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青島婦兒醫院內鏡中心、消化內科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僅十餘分鐘就將螺絲釘順利取出,孩子食管未受到任何損傷。
  • 10個月寶寶突然哭鬧,媽媽看了眼蚊帳後,抱起孩子就往醫院跑
    ,媽媽看了眼蚊帳後,趕緊往醫院跑前不久,家住陝西的一名媽媽陪寶寶在床上玩耍的時候,10個月的寶寶卻突然大哭起來。作為媽媽第一時間以為是寶寶是哪裡受傷了,立刻檢查寶寶的身體,以及周圍。但卻並沒有發現異常,畢竟只是在床上玩耍,身邊都是衣服被褥,沒有什麼可疑的東西出現。就在疑惑之時,媽媽發現蚊帳上的一枚別針不見了!會不會是寶寶誤吞了呢?媽媽不敢怠慢,立刻抱起寶寶出發前往附近的醫院,為了保險起見,她同時攜帶了同款的別針。到了醫院之後,醫生立刻為孩子安排了檢查。
  • 7個月嬰兒誤吞開口別針卡食道 醫生全身麻醉取出
    X光片顯示寶寶吞下了一枚打開的別針。 自治區人民醫院供圖 7個月嬰兒誤吞一枚打開的別針,醫院多科室聯合手術別針取出來了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張若凡 通訊員莫毅潔)7個月大的寶寶誤吞一枚別針,不僅卡的位置刁鑽,而且銳利的針尖呈打開狀,隨時可能刺入重要器官,危及性命……4月24日,自治區人民醫院多科聯合,為這名寶寶順利取出了別針。
  • 盤點家中容易讓寶寶受到傷害的小物件,看完就明白了
    這不僅僅是寶寶「會不會玩」的小問題,而很可能是你在寶寶玩具櫃裡埋下的一顆定時炸彈。3歲以內的寶寶會習慣於用「嘴」來探索世界,如果玩具中有細小的可能造成誤吞窒息的玩具小部件,在給寶寶玩時就要謹慎。如果媽媽無法自行判斷多大體積的部件對寶寶才算安全,就最好嚴格遵循正規品牌玩具上的適合年齡推薦,不要輕易購買超齡的玩具。
  • 寶寶吃魚被卡怎麼辦?媽媽的「兩個果斷」救了娃,醫生誇讚做得棒
    但同時,父母又會擔心,怕寶寶吃魚的時候會被魚刺卡住,畢竟這是比較有風險的,一個處理不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很多老人有經驗之談,魚刺卡住時,讓孩子吞咽其他食物,事實上這種做法一點也不安全。寶寶吃魚被卡怎麼辦?
  • 一歲半寶寶誤食502膠,好在媽媽淡定處理,醫生:媽媽機智
    1歲寶寶誤食502粘住牙齒1歲的樂樂在家裡玩時,在桌上撿到了一瓶沒來得及收拾起來的502膠水,好奇的孩子把膠水放進嘴裡吸吮,結果強大的黏性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小牙給粘上了,孩子怎麼拽也拽不下來,害怕的哭起來。當家長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是滿嘴膠水了,媽媽趕緊用溼毛巾給孩子擦嘴,清除孩子口腔裡的膠,當把膠水瓶取出來的時候,再讓孩子用清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