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獨自站立行走,第一次自己從碗裡抓拿食物……每一次新技能的掌握都會讓寶媽們欣喜不已。隨著寶寶不斷長大,手、眼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越來越熟練,極大了滿足了寶寶們的好奇心,什麼東西都想拿來仔細研究把玩一番。
但有時候,好奇心重的寶寶們搜羅到的可能是容易造成傷害的小東西。家裡有一個很會翻箱倒櫃的寶寶,讓寶媽們也是防不勝防。
近日,貴陽市一名3歲的幼童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好在送院及時,通過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並已進入大腸。醫生說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排便排出,無需其他醫治,但這事兒也讓家長嚇出一身冷汗!
關於小孩子誤吞異物的事件屢見不鮮,寶爸寶媽們雖然也比較重視,但對好奇心重,又沒有分辨能力的嬰幼兒來說,有時候也真的是很無奈。
所以,我們經常都說家裡有小孩子的對一些可能誤食的務必做好收納,小心看護孩子,以免發生意外。
一、哪些異物容易被孩子誤食?
容易造成兒童誤吞的異物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3大類:
氣道異物;
食道異物;
胃腸道異物。
特別是一些細小的東西容易卡在喉管和支氣管處的最危險。《如懿傳》中乾隆皇帝的嫡長子永琮就是因為誤吸入蘆花導致病情加重而早殤。雖然電視劇有杜撰成分,但不得不說,如果健康人誤吸入蘆花嗆入支氣管,那危險也是無法預計的,更何況在醫學尚不發達的古代。
所以,家有小寶寶的,一定要警惕這10種常見的東西:電池、紐扣、發卡、硬幣、筆頭、筆帽、吊墜、拉鏈頭、瓜子、花生、各種珠子、玩具小零件等。【歡迎寶媽們留言補充!】
二、嬰幼兒吞進異物怎麼辦?
寶寶誤吞了異物,家長們很容易方寸大亂,不知該如何處理。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給寶寶進行緊急處理並儘快送醫。
如寶寶誤吞異物後出現臉色青紫、呼吸困難,很可能是異物嗆入了氣管,這時候應馬上想辦法讓異物排出。
家長從背後單臂圍環住寶寶的腰腹部,然後把一手握拳按壓其肚臍和肋骨中間;把另一隻手同時捂按在準備好的拳頭之上,雙手同時急速用力對寶寶的身體向裡向上擠壓,一直反覆操作直到其中的阻塞物吐出。
還有很多的緊急處理方法,寶爸寶媽們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一下。
如果寶寶誤食了有毒的東西,應首先進行催吐,早一秒催吐,就可能阻斷藥物的吸收高峰,最重要的還是及時送寶寶就醫,有些問題畢竟我們沒有辦法準確處理。
溫馨提醒: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我們付出百分百的精力,育兒過程中容不得半點大意。家裡如果有一些容易被寶寶誤吞食的東西一定要及時「藏」好了。不要低估寶寶的發現力,往往就是由於小小的疏忽而造成大問題。
【防止寶寶在家翻箱倒櫃,你有什麼好的收納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