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3歲幼童誤吞電池,「自信」的寶媽們,檢查一下這些小玩意吧

2020-12-16 騰訊網

寶寶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獨自站立行走,第一次自己從碗裡抓拿食物……每一次新技能的掌握都會讓寶媽們欣喜不已。隨著寶寶不斷長大,手、眼的協調合作能力也越來越熟練,極大了滿足了寶寶們的好奇心,什麼東西都想拿來仔細研究把玩一番。

但有時候,好奇心重的寶寶們搜羅到的可能是容易造成傷害的小東西。家裡有一個很會翻箱倒櫃的寶寶,讓寶媽們也是防不勝防。

近日,貴陽市一名3歲的幼童因為誤吞了一枚紐扣電池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救治。好在送院及時,通過胃鏡檢查,電池完好無損並已進入大腸。醫生說應該很快就可以通過排便排出,無需其他醫治,但這事兒也讓家長嚇出一身冷汗!

關於小孩子誤吞異物的事件屢見不鮮,寶爸寶媽們雖然也比較重視,但對好奇心重,又沒有分辨能力的嬰幼兒來說,有時候也真的是很無奈。

所以,我們經常都說家裡有小孩子的對一些可能誤食的務必做好收納,小心看護孩子,以免發生意外。

一、哪些異物容易被孩子誤食?

容易造成兒童誤吞的異物的情況大致可以分為3大類:

氣道異物;

食道異物;

胃腸道異物。

特別是一些細小的東西容易卡在喉管和支氣管處的最危險。《如懿傳》中乾隆皇帝的嫡長子永琮就是因為誤吸入蘆花導致病情加重而早殤。雖然電視劇有杜撰成分,但不得不說,如果健康人誤吸入蘆花嗆入支氣管,那危險也是無法預計的,更何況在醫學尚不發達的古代。

所以,家有小寶寶的,一定要警惕這10種常見的東西:電池、紐扣、發卡、硬幣、筆頭、筆帽、吊墜、拉鏈頭、瓜子、花生、各種珠子、玩具小零件等。【歡迎寶媽們留言補充!】

二、嬰幼兒吞進異物怎麼辦?

寶寶誤吞了異物,家長們很容易方寸大亂,不知該如何處理。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給寶寶進行緊急處理並儘快送醫。

如寶寶誤吞異物後出現臉色青紫、呼吸困難,很可能是異物嗆入了氣管,這時候應馬上想辦法讓異物排出。

家長從背後單臂圍環住寶寶的腰腹部,然後把一手握拳按壓其肚臍和肋骨中間;把另一隻手同時捂按在準備好的拳頭之上,雙手同時急速用力對寶寶的身體向裡向上擠壓,一直反覆操作直到其中的阻塞物吐出。

還有很多的緊急處理方法,寶爸寶媽們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一下。

如果寶寶誤食了有毒的東西,應首先進行催吐,早一秒催吐,就可能阻斷藥物的吸收高峰,最重要的還是及時送寶寶就醫,有些問題畢竟我們沒有辦法準確處理。

溫馨提醒: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我們付出百分百的精力,育兒過程中容不得半點大意。家裡如果有一些容易被寶寶誤吞食的東西一定要及時「藏」好了。不要低估寶寶的發現力,往往就是由於小小的疏忽而造成大問題。

【防止寶寶在家翻箱倒櫃,你有什麼好的收納建議呢?】

相關焦點

  • 誤吞紐扣電池 福州兩幼童食道被腐蝕
    1歲女童誤吞紐扣電池5天、2歲男童誤吞紐扣電池5小時……近期,福州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接連收治誤吞紐扣電池的患兒,兩名患兒的食道黏膜均遭腐蝕潰瘍嚴重。該院醫生提醒,誤吞紐扣電池危害大,可能會燒傷消化道,甚至造成糜爛穿孔等後果,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很危險趁早全部扔掉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 說起孩子誤吞東西,我就想起之前看到過的一則報導,青島一名5歲大的孩子誤吞了磁力球引發腸穿孔的案例,父母將其送到醫院時
  • 3歲寶寶誤把502滴入眼睛,寶媽的「滿分操作」,獲醫生點讚
    很多寶媽在心裡努力安慰自己說,等小寶寶長大懂事一點就好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2、3歲的孩子好奇心更重,看到什麼都想玩一玩,摸一摸,每天在家裡就像「探險」一樣,有時候家長一個不留神,孩子就受傷了。所以家長們在掌握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同時,也要提前將一些危險物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去。
  • 寶寶誤吞紐扣電池,媽媽「小題大做」專業處置,醫生豎大拇指誇讚
    「媽,不是電池的事,寶寶要是吞了電池,不是卡住這麼簡單,會灼傷器官,要命的事……」 聽到這話婆婆也慌了,因為婆婆也不確定寶寶有沒有吃下電池:「這麼嚴重?那快去醫院吧……」 「就怕來不及了,對了媽,前幾天買的蜂蜜在嗎?
  • 山東1歲半寶寶誤吞電池,在口中爆炸!救治過程太揪心……這樣的錯誤...
    因為一節7號電池,濱州陽信縣一名一歲半的男嬰三次被送進兒童重症科(PICU)。醫護人員正在救治受傷嬰兒。驚險一幕還要從3月5日說起。當天上午,一歲半的貝貝(化名)獨自在房間玩耍,把一節7號電池放進了嘴裡,在隔壁房間的家人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響,繼而是孩子尖銳的哭聲。
  • 1歲小孩誤吞紐扣電池1小時來院取出,電池已被腐蝕燒黑
    今日,內鏡中心來了一位16個月大的小男孩睿睿,因誤吞紐扣電池後(家長發現)哭鬧不止且腹痛不能緩解,送至我院消化內鏡中心救治,經胃鏡檢查最終找到了這個「罪魁禍首」紐扣電池。誤吞電池的危害有多大?對於紐扣電池,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紐扣電池常用於兒童玩具上面,而小朋友由於好奇的天性,對亮閃閃的東西總是特別好奇,玩著玩著可能會誤吞了這類的小物件。每次會看到兒童誤食「紐扣電池」導致嚴重傷害的報導,都特別讓人揪心。
  • 孩子誤吞紐扣電池,機智寶爸一招緩解危機,醫生:以前遇到過吧?
    孩子們的認知有限,對於生活中的潛在危險認知不足,如果家長們稍有疏忽,那麼孩子身上很有可能會因為這份好奇而發生意外。孩子趁父母不注意吃下紐扣電池,寶爸機智一招獲醫生誇獎:這招很專業!小芳發現自己給孩子買的兒童手錶沒電了,於是她便把手錶拆開取出了裡面的紐扣電池。
  • 餘姚一幼童將近4cm長的鐵釘吞進肚裡……
    本文轉自【寧波晚報生活號】;「醫生,我家孩子吞進了一個釘子,請快幫我們想想辦法吧!」孩子誤吞鐵釘 嚇壞了爺爺奶奶原來,當天上午只有天天和跟爺爺在家,也不知孩子從哪翻出一根鐵釘,趁著老人去泡奶粉的間隙將鐵釘誤吞了下去。見此情形,家人慌忙帶著天天趕往就近醫院檢查,拍片後醫生告訴他們,長長的鐵釘正橫梗在天天的胃中,稍有差池後果將不堪想像。
  • 誤吃「洗衣凝珠」 2歲幼童險喪命,醫生提醒……
    不過,這種顏色鮮豔、手感像果凍的凝珠,對兒童也極具「吸引力」——近兩年來多地出現幼童誤吞洗衣凝珠險喪命的事件。8月22日傍晚,從化一家衛生院緊急送來一名2歲幼童,當時孩子已陷昏迷,呼吸急促、口唇發紫。孩子平時由老人照看,當天在家玩耍時,被顏色鮮豔的 「洗衣凝珠」吸引,當做糖果塞進了嘴裡。隨後,孩子開始出現嗆咳,伴隨呼吸困難、呻吟。家人發現後立刻進行摳喉催吐,並將孩子送至附近衛生院洗胃。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2歲孩子誤吞紐扣電池身亡,昨天又有個3歲孩子吞了個大磁鐵
    原來孩子在一周前吞下了一枚紐扣電池,卡在了食道,電池表面被腐蝕後,電池內的液體由她食道進入頸動脈導致嚴重內出血,雖然緊急動了手術,仍然無法挽救這個小生命。2020年5月25日,我們也遇到過一個2歲孩子吞了一塊紐扣電池!!!雖然患兒的食管已被腐蝕,所幸沒有形成穿孔,沒有造成慘重的結果。
  • 10個月寶寶誤吞別針,針尖扎到食管險些出大錯,媽媽的做法比較贊
    案例: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事情,一位寶媽在床上跟10個月大的寶寶玩耍時,寶寶突然的大哭起來,寶媽一時間沒有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就開始檢查孩子身體是哪裡出現問題了,全身上下都檢查了個遍還是沒有發現你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 廣東1歲幼童吃了這種「糖」急性腎衰竭死亡……家長們一定要警惕
    佛山1歲幼童吃了這種「糖」急性腎衰竭死亡...家長們一定要警惕!近日佛山一名1歲幼童因誤吞了半瓶降壓藥導致急性腎衰竭搶救無效死亡負責這名幼童搶救的順德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鄧明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咬碎了大量的藥物到胃裡
  • 周口一歲半男孩誤吞3釐米長金屬螺絲釘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劉偉9月17日晚上十時許,周口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名誤吞了3釐米長金屬螺絲釘的一歲半小患者,經過消化內科醫生的緊急救治,順利取出螺絲釘,患兒轉危為安。9月17日晚上8點,1歲5個月大的張小寶誤吞了一根長達3釐米的金屬螺絲釘,家屬得知後,立即送往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生經過診斷後,建議轉往周口市兒童醫院做進一步治療。晚10時許,周口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祁會娟接診後,反覆詢問患者病史,並立即為孩子進行全面檢查。根據檢查報告,患兒吞下的螺絲釘仍滯留在胃內。
  • 青島3歲男童誤吞長3釐米長螺絲釘,醫生十分鐘取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6月4日,青島一名三歲男童因好奇誤吞一根長3釐米的螺絲釘,幸好家長及時帶孩子就醫,青島婦兒醫院內鏡中心、消化內科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僅十餘分鐘就將螺絲釘順利取出,孩子食管未受到任何損傷。
  • 孩子因為好奇,誤吞紐扣電池,幸虧有聰明的奶奶,孩子才倖免於難
    紐扣電池因為體積小,在生活中很是普遍,但是紐扣電池的外形嬌小,讓很多孩子對它充滿好奇,孩子們日常就喜歡到這裡咬一口,到哪裡舔一口,所以兒童誤吞紐扣電池的意外變得越來越多。前不久有一5歲孩子誤吞紐扣電池,奶奶的做法受到醫生誇讚,表示奶奶比我還高明。
  • 南寧一名74歲老人誤吞3釐米長魚刺,差點戳破大動脈
    近日,74歲的南寧市民張女士吃魚時不慎誤吞一根3釐米長的魚刺,這根像針一樣的「兇器」停留在距離頸部大動脈僅數毫米的地方,異常兇險,醫護團隊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才成功「拆彈」。醫護團隊為老人進行胃鏡下食管異物取出。
  • 蟑螂藥當糖果餵給2歲弟弟、誤吞硬幣致反覆嘔吐4個多月……@家長...
    小寶們觸手可及的物件都能當成「食物」往嘴裡送為此常有驚險之事發生2歲多女寶反覆嘔吐4個多月原因竟是誤吞了1枚硬幣近4個月來,經檢查,丁丁的氣管後方竟有個圓形金屬物,是一枚1毛錢的硬幣。考慮到硬幣在食管嵌頓的時間比較長,擔心有穿孔、食管氣管瘻的可能,醫院將丁丁轉至耳鼻喉科進行手術,歷經3個多小時,最終將這枚在食道裡「住」了4個多月的硬幣取出。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這些花裡胡哨的小球,好看、好玩、好功能,正迎合了時下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智力開發的需求。可是,巴克球再怎麼好,它可不好吃!磁力珠不會自行排出 很容易造成腸穿孔但蘭蘭的情況不只是個案,近一年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已經收治了20多個因誤吞磁力珠的患兒。「這樣的病例隔上幾天就能遇到一次,真的令人著急。」
  • "大頭娃娃"敲響警鐘:新加坡寶媽們,快檢查一下"寶寶霜"!
    寶媽們都知道,小寶寶們嬌嫩的肌膚很容易長溼疹、痱子、尿布疹等,一對新加坡年輕父母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有一個不到一歲的可愛寶寶,曾因為寶寶的皮膚問題去醫院就診多次,但始終不見好轉。新加坡衛生局也發布文告,提醒消費者立刻停止使用這款沒有標籤的藥膏,以及另外三款溼疹藥膏,這些藥膏含有不適用於兒童的成分或者未經申報的成分。新加坡的寶媽們趕快自行檢查一下,如果手裡有這幾款藥膏,可千萬別再給寶寶使用。為了防止更多的寶寶碰到「毒藥膏」的情況,寶媽們在發現類似情況之後也要儘快帶寶寶就醫,並及時跟新加坡相關部門或媒體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