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好書|胡塗推薦《攝影師之眼》

2020-12-21 澎湃新聞

【刊前語】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似乎還遠遠沒有盡頭。喧囂暫歇,個人時間在疫情面前仿佛「被拉長」,迫使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也許是更具體瑣碎的規劃,也有可能是更具哲學意味的——人類如何看待自身,人與自然如何平衡發展……我們試圖從影像中——從影像的歷史中,從影像的細節中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並邀請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影像從業人員、愛好者們為我們解讀觸動他們的那一本攝影書籍——是什麼原因、在什麼境況下被打動、受到啟發。

胡塗(藝術攝影師,居住寧波)

約翰·薩考斯基(John Szarkowski)的《攝影師之眼》(The Photographer's Eye)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於2012年,譯者唐凌潔。多年來,這本書一直默默無聞,很少有人談起,知道的人也不多,但這是一本被長期低估的書籍,原因無它,因為它首版刊印於1966年,距今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2007年,這本書又在西方再版,說明其價值並未消退。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攝影大師史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在紐約巴德學院教授攝影時,曾經把《攝影師之眼》作為教材使用,後來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寫就《照片的本質》。

2012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譯者唐凌潔。

本書內頁。

「攝影師對其工作的最初認識是:攝影涉及現實......但他同時認識到,無論呈現在圖像中的事物是何等令人信服、毋庸置疑,它都不是事實本身。」——本書正文

這本書雖然今天看來稍顯古老,但是約翰·薩考斯基的經驗之談作為攝影基礎知識並未落伍,甚至可以這麼說,作為新手的入門教材,國內還沒有可以替代的書籍。

長期以來,國內一直缺乏真正的攝影美學入門教材,幾乎所有的攝影入門書籍都是技術性的,比如如何使用相機,如何構圖,如何運用光線等等,但從未有人從視覺語法角度進行分析研究,這導致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在入門時並未真正領略照片的本質特性。約翰·薩考斯基作為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攝影部主任於1962年接棒愛德華·斯泰肯(Edward Steichen),直至1991年榮退,時間跨度30年。在他任上,他把攝影從藝術的二流地位抬升到了跟繪畫同等地位,期間他還提攜了一大批美國攝影師成為國際明星,比如蓋瑞·維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李·弗裡德蘭德(Lee Friedlander),戴安·阿勃絲(Diane Arbus),史蒂芬·肖爾,威廉·埃格爾斯頓(William Eggleston)等等,因此被譽為

美國攝影界的「監護人」

作為策展人,他策劃了很多重要的攝影展,比如《新紀實》,《鏡與窗》,《威廉·埃格爾斯頓的指引》等等。1964年策劃的《攝影師之眼》是他任MoMA攝影部主任之後一次非常重要的攝影展,這個攝影展展示了約翰·薩考斯基獨特的眼光和他對攝影深刻的理解,入選攝影師不僅有尤金·阿傑(Eugène Atget),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安德烈·科特茲(Andre Kertesz),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等前輩和成名人物,更有大批60年代初還默默無聞的新人(後來他們都一舉成名),甚至還有19世紀的佚名攝影師。約翰·薩考斯基的選片範圍如他在書中開頭所言:

「此書旨在論證:對攝影形式的學習,必須將媒介的『藝術』傳統與『實用』傳統,理解為一條獨立歷史脈絡中兩個緊密相互依存的部分。」

也就是說,約翰·薩考斯基

並未將照片嚴格區分為藝術攝影和實用攝影

,而是依據他自己的眼光,把具有表現性和闡述意義的照片都選擇進來了。從這個角度說,約翰·薩考斯基拓展了攝影中藝術的範疇,而它為這個展覽所總結的文字成為現代主義攝影的第一篇經典。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雖然後現代藝術開始登上藝術的舞臺,但是現代主義思潮還處於巔峰期,形式分析是那個時期最主要的藝術批評方式。約翰·薩考斯基通過「物本身」(The Thing Itself),「細節」(The Detail),「邊框」(The Frame),「時間」(Time)和「有利位置」(Vantage Point)五個方面對攝影的形式語言進行了總結,這個總結雖然今天已經不再成為當代攝影的批評方式,但作為攝影入門知識依然有效。史蒂芬·肖爾還把「邊框」、「時間」和「平面」、「聚焦」一起作為視覺語法的核心要素進行強調。約翰·薩考斯基的遺產今天已成為學習攝影非常重要的知識,它對於理解照片必將長久地帶來影響。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關於「細節」的闡述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關於「邊框」的闡述與探討

「攝影師展示的畫面不是出於構思而是出於選擇,因而他的對象不可能是完全單獨或是獨立存在的。底片的邊界劃分出它自認為最重要的部分,但被攝對象卻並非如此,它向四面延伸開去。如果攝影師的邊框圍住了兩個人,將他們從所處的人群中孤立出來,照片便在兩個人之間創造出一種過去並不存在的關係。」——本書內文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對「有利位置」的闡述和探討。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本書內頁。

「無論時間長短,所有的照片都經過了曝光,每一張都描述著一段截然不同的時間。但這段時間永遠是在當下。在已有的各種圖像形式中,唯有照片只記錄當時被製作時的那段時間。攝影只在當下的存在中暗指過去和未來,通過殘存的遺蹟追溯過去,通過可見的預兆展現未來。」——本書正文

當然這本書的缺陷也是明顯的。由於歷史的原因,展覽的照片全部是黑白的,因此約翰·薩考斯基在那個時代並未對色彩進行分析,也未對照片如何起作用進行闡釋,而且多數照片屬於快照風格。所幸,其它不足部分,史蒂芬·肖爾在《照片的本質》一書中進行了完善。

[美] 史蒂芬·肖爾 / 江融 / 中國攝影出版社 / 2012

【長期徵稿】

邀請您就曾經或者正在閱讀的某一本攝影類圖書書寫一篇讀後感或推薦語。

欄目閱讀的對象有攝影類專業讀者,也有這方面完全沒有知識儲備的普通讀者,希望您撰寫的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潑有趣,讓閱讀書籍、閱讀攝影類書籍成為日常一種常態發生,並持續。

我們想強調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準地去解讀該書作者傳遞出來的觀點,無論旁人贊同與否;如果您是無意間邂逅該書,請將這份特別的緣分而帶來的觀後感與更多的讀者分享。「視界」欄目編輯們的初衷期望在龐雜的書海中,通過您,得以在更窄的範圍內分享給大眾一本攝影好書。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該書的版本,作者/譯者,購於何時何地等信息;

3,觸動您的重要語句或圖片內容;

4,本書相關圖片。

請發送稿件至:xuhf@thepaper.cn及liangyj@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楊楊讀攝影】好書推薦 I 攝影師之眼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由五十年前的一場攝影展覽---《攝影師之眼》而起。本書的作者薩考斯基,美國攝影家,策展人,曾長期擔任紐約現代藝術館的攝影部主任,在探討攝影特性、提倡快照美學等方面有過突出貢獻。在1966年的這個名為《攝影師之眼》的展覽上,展出的照片多半是上個世紀前半葉各式各樣的快照。拍攝者有耳熟能詳的大師,也有無名攝影師的作品。
  • 推薦11本關於攝影的好書!
    我按攝影技巧,審美理論,攝影畫冊3個方面來分別,推薦幾本好書,希望能對你有幫助。技巧入門類【攝影筆記】是寧思瀟瀟寫的攝影入門書,包括基本的器材使用,構圖,曝光,色彩和攝影后期等技巧。作為初學者入門很不錯。
  • 胡塗:觀展記—2020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
    胡塗觀摩團跟藝術家陳榮輝在他的作品面前合影自從探索網上攝影教育以來,去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觀展就成為網下教育的重要補充部分。攝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之多出乎許多人的想像,因此我總是會安排空閒時間跟大家一起聊天。除了28日晚上安排了觀展後的集體討論會,開展前的26日晚,還在我的酒店房間內進行了小範圍的頭腦風暴,有學員甚至有豁然開朗之感,而且這種思想碰撞直接運用到了第三天早上給他們解讀的第一個作品之中。
  • 好書推薦 ‖ Vivian Maier 攝影集
    好書推薦 ‖ Vivian Maier 攝影集 2020-03-02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攝影好書|《外國攝影師鏡頭裡的中國》:編(攝影)書之難
    攝影師 湯姆·哈金斯(Tom Hutchins)儘管紙張製造和印刷環節的工藝都有許多進步,但為了表現照片的色彩和影調,有時候還是要選擇特殊的紙張、油墨和工藝。攝影書印得又大又重,其實是沒辦法的事。當然並不是所有攝影書都需要印得又大又重。印刷工藝選擇背後,也有許多積習,比如認為照片一定要用銅版紙印刷,攝影書就應該大而硬,諸如此類。
  • 線上談|胡塗:我現在發現,中國攝影圈有兩個
    胡塗,大量文章發表於《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麗水攝影》《攝影是藝術》等報刊雜誌上。其創作的大畫幅作品曾入選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尺度——大畫幅攝影在中國》,《當代攝影中的大畫幅——浙江三十人攝影展》等。最新作品《平行》入選TOP20·2019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
  • 推薦幾本學習攝影后期PS的好書
  • [ 大師眼 ] 一個反希特勒的達達主義猶太攝影大師
    二戰期間,布魯門菲爾德先後被囚禁於法國各個集中營,最終成功脫險,歷盡千辛萬苦來到紐約,受《時尚》和《時尚芭莎》之聘,為這些雜誌創作了不少令人難以忘懷的、極具震憾力和影響力的封面照片,由此成為時尚界薪酬最高的攝影師。歐文·布魯門菲爾德的達達主義攝影風格,在拍攝過程中,他希望模特兒能符合他的構思,而不必充當某種特殊的角色,從而使畫面的風格產生出許多獨有的意念。
  • 每日好書推薦
    關注『大美攝影』瀏覽更多攝影內容!
  • 攝影好書|《你好小朋友》:元氣滿滿的80年代中國兒童
    攝影好書|《你好小朋友》:元氣滿滿的80年代中國兒童 Tintin 2020-06-01 10:57 來源:澎湃新聞
  • 觸摸經典約翰•薩考斯基《攝影師之眼》前言(上)及請您彈幕
    「元禾觀看」微信號:yuanheguankan--約翰·薩考斯基《攝影師之眼》,從最後一頁翻起
  • 全球攝影史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攝影師及其攝影作品?
    ——簡·考克多 」 世界攝影史上有很多優秀的攝影師,這次想推薦幾個 提及較少、有著強烈個人風格 同時我自己很喜歡的攝影藝術家。
  • 攝影學校推薦必看:女友是攝影師的十個好處
    數碼年代其中一個轉變,就是越來越多女性接觸攝影、喜歡攝影甚至成為攝影師,相信不少攝影愛好者,都渴望身邊的另一半有共同興趣,如果大家都喜愛攝影,那不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嗎?那是真的,如果你的女友是個攝影師/ 攝影愛好者,那麼好處至少有以下十點︰1) 你終於有一張理想的個人照沒錯,你受夠了永遠都只是替人拍照,拿著相機對著鏡子自拍又太單調,叫普通女友幫你拍又拍不好,你不能投訴之餘亦不能不用……如果你有一個懂攝影的女友,她就可以幫你拍一輯漂亮的大頭照,你可以放在Facebook 裡炫耀,你可以印出來裱在牆上自戀一番,人生多美好。
  • 攝影師之眼_發現真實之旅
    有故事性的照片才是好照片旅行攝影師Drew Hopper認為攝影是觀察的藝術。他喜歡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並將其變成令人驚訝的照片。Drew Hopper認為攝影是從新角度看待事物,如果能捕捉到讓觀者感到生命的張力的畫面,這就是成功的照片。
  • 與攝影師們玩交換禮物的10件攝影周邊清單
    倘若今年你打算跟攝影同好們玩個正經八百的交換禮物,不妨瞧瞧這10件必敗的交換禮物清單吧!LensBling鏡頭後蓋對於擁有多鏡的攝影師而言,送上LensBling鏡頭後蓋是優秀不過的,因為每個LensBling鏡頭後蓋上都會標示焦段,當掀開包包後,就能馬上識別出所需的鏡頭,並立即裝上機身,完全不需要浪費時間逐一確認。
  • 無人機航拍漸成新寵,精美大片不斷湧現,堪稱攝影師的空中之眼!
    其中,無人機民用的普遍推廣和普及,特別是影視、商業拍攝以及業務拍片的需求漸漸增多,很多驚豔的無人機攝影攝像作品大批湧現,也讓世界為之讚嘆。數據圖表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02 攝影攝像需求成民用主流攝影行業發展到當今,一流的攝影器材的普及更多的好作品大多需要攝影師冥思苦想去在創作,
  • 無像譯文 | John Szarkowski:攝影師之眼
    這本書是研究關於攝影看起來像什麼,以及為什麼看起來像那個樣子。這個涉及到攝影的風格以及攝影的傳統:當下的攝影師會以何種感覺來創作其作品。攝影的發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圖像 —— 這種創作的方式 —— 不是基於傳統的整體呈現,而是在於取捨。這種差異是根本的。
  • 學攝影從看書開始!新手攝影必看推薦
    而倒退幾十年甚至是百年,攝影僅僅是少數人掌握的一門技術,當然也可稱為是一門藝術,並不是像如今一樣大眾化。所以,為了讓現在更多的攝影小白快速入門,快速成長為老鳥、大神乃至大師,有章法系統的學習攝影知識和拍攝技巧就變得十分必要。其實,我們打開相機包裝盒,與我們見面的第一位老師就是相機說明書,當你明白了你手中相機的全部功能後,我們就要請來第二位老師,那就是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些入門、高階和經典攝影圖書。
  • 攝影好書|《二十位人性見證者》:過時的是什麼?
    )應有盡有,書店三樓常年沒有什麼顧客,那曾是我的寶藏之地。20位當代攝影大師各佔一章、輪流登場,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絲、寇德卡……每個章節由攝影師的一句名言統領,先是介紹攝影師的生平,然後再講述他為什麼拍照,他拍了什麼,他的風格以及世人對他的評價,攝影師的代表作品在段落之間穿針引線。
  • 攝影好書|《簡·鮑恩:一生的凝視》:一位觀察者的愛
    湖南美術出版社/後浪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第1版周仰(攝影師、譯者)推薦:《簡·鮑恩:一生的凝視》(Jane Bown: A Lifetime of Looking,原版於2015年在英國出版)回顧了英國攝影家簡·鮑恩(1925-2014)一生的創作,這本書由她的好友盧克·多德(